❶ 网络谣言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我国频繁出现的网络谣言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谣言。主要涉及国内外政府的政策动向、政府行为等,这些谣言多因媒体记者或公众对政府行动的动机和取向的无端猜测而引发,谣言针对的对象直接指向政府。比如石家庄抵押大楼为三鹿筹款事件、河南内乡300官员被抓的谣言等等。政治谣言不仅直接影响我国政府在国内外的威信和百姓对政府的信任,还会间接影响我国的外交策略和经济政策。第二,商业谣言。主要包括食品安全问题的谣言、有关企业发展决策取向的谣言以及股市谣言等。随着问题食品的增多和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与食品有关的谣言也日渐趋多,而由于股市监管力度的不足,股市谣言也一直横行网络。比如四川蛆橘谣言事件、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事件等。此类谣言一方面造成民众社会安全感的流失,另一方面会对企业和生产商未来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第三,与灾难有关的谣言。这一类型的谣言多是在某一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发生之后,由此引发的有关其他相关灾难及应对偏方的谣言,它们极具杀伤力,甚至会直接造成社会大范围的恐慌,进一步引发对某种特殊商品的抢购,造成物资浪费。比如汶川大地震之后的各种地震谣言、非典卷土重来的谣言以及影响期较长的有关2012世界末日的谣言等。第四,与社会伤害有关的谣言。在社会矛盾或问题增多的背景下,各种非正常死亡、恶势力团伙犯罪事件不断增多,由此引发的谣言也增多。比如新疆针刺谣言、天门挖肾谣言等,这些都直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第五,有关公众人物的谣言。此类谣言,主要是伤害了被针对的公众人物的名誉,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❷ 网络谣言类型主要有
网络谣言类型主要有,根据制造的
网络谣言内容的不同,网络谣言主
要分成六类:一,网络政治谣言;
二,网络灾害谣言;三,网络恐怖
谣言;四,网络犯罪谣言;五,网
络食品谣言;六,产品安全谣言。
❸ 网络谣言的危害有哪些
网络谣言的危害有:
1、人们经常是为了一个虚假的谣言而表现种种不适当的行为,尤其是面对有关自己切身利益的谣传,人们就更加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判断力,从而从内心深处觉得这就是真的,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弄的人心惶惶。
2、加剧社会恐慌。网络谣言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加之“语不惊人死不休”,极易蛊惑人心,加剧社会恐慌,破坏社会正常秩序。
3、网络言的功能总是消极的。它可以伤害个人,伤害群体,伤害社会,伤害国家,在许多情况下,流言蜚语往往成为不诚实的人的斗争的手段和工具。
4、传播网络谣言会危害国家的安定,搅乱社会秩序,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5、减弱人们的防备心理,使人不知不觉成为谣言的俘虏,它可以破坏人们的团结,削弱彼此之间的信任,制造内耗,瓦解对方的战斗力。
❹ 谣言有哪些典型特征
一般来讲,谣言是指没有事实依据而凭空捏造的话。中国的当今社会就出现这样子的一个情况,很多人喜欢制造谣言并且传播谣言。那么谣言都有哪些典型的特征呢?下面我简单的从我的角度进行分析下:
一:谣言具有广泛的传播性。由于现在社会电视网络媒体非常的发达,不像以前的社会那么的封闭,人们可以通过各大平台以及手机等媒介质了解当前社会的各个动态。所以一旦有什么中爆的新闻,通过有心的引导以及宣传很快的便会传播开来。比如说现在人们很重视健康,很多人打着这样子的旗子进行虚假的宣传!
❺ 如何遏制网络谣言现象网络谣言会带来哪些危害
网络发展越来越快速,人们使用网络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比如在网上购物、网上点餐、网上看各种视频等,虽然网络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网络只是一个传播平台,所传播的内容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不好的。正如大家所看到的,网络会传播正能量,也有可能给谣言插上翅膀,让谣言飞的更快。网络谣言是指造谣者为了赚取流量或是为了诋毁他人,利用网络为平台,快速的传播不实消息,以达到对他人中伤的目的。要遏制网络谣言,应该从源头抓起,增加造谣的成本,让造谣者付出更大的代价。
三、被谣言伤害过的人,可能会有心理问题。很多受过谣言伤害的人,都可能产生心理问题。比如杭州快递小哥的谣言,当事人不仅生活受到了影响,还产生了抑郁症,需要接受心理治疗。谣言都是可怕的,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只有严惩才能让谣言止步。
❻ 网络谣言的特征
网络谣言[1]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微博、国外网站、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而传播的谣言没有事实依据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领域、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政治人物 、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
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2]偷换概念、以偏概全,食品谣言防不胜防;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从众心理加速传播。网络谣言尤其是网络政治谣言由于真伪难辨、蛊惑性强,容易带来严重社会问题,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政局失稳。许多国家把打击网络政治谣言作为谣言治理的重要内容,综合施策、严厉打击。[3][1]
2013年9月9日最高法和最高检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网络谣言在什么情况下构成犯罪。该司法解释于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
《2017年食品谣言治理报告》[4]显示,截至2018年7月,中国健康传媒集团食品药品舆情监测中心谣言数据库,已积累谣言及辟谣数据超过5万条。其中,2017年与食品谣言相关的信息达1.7万余条。[5]11月20日报道,小视频成谣言传播新渠道。[6]
中文名
网络谣言
介质
网络介质
内容
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
涉及领域
突发事件、公共领域、政治人物等
特点
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
❼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1标题或导语喜欢危言耸听。谣言之所以把标题写的如此危言耸听,就是希望读者关注,甚至都不需要看文章内容,单凭一个标题就能二次传播出去。所以,面对此类标题切忌不要头脑发热。
2
标题或内容有很强的煽动性。读者刚刚看到的时候,会有点震惊。这样的内容,主观性极强,且定棺盖论,极具煽动性。
3
内容喜欢提及大V或媒体,但“信源”往往只有一个。选择知名度颇高的媒体或者大V,造谣者是希望借此来提升谣言的真实性,但往往此类证据只有一个,不符合新闻操守里“必须至少有两个不同信源”的要求。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因此,我建议大家看到可能是谣言的内容,注意去查找第二个“信源”,几秒的功夫,你就能攻破一个谣言。
4
刊发的载体都不是官方渠道。有些谣言都是不知名的账号所发,有点像三无产品。一定要看认证的媒体账号,且文章有明确的来源。
5
夸大甚至歪曲事实,喜欢添油加醋。有些谣言可能确实来自一个真实的信源,但经过造谣者的加工、夸大甚至歪曲,使得谣言内容已经远远超过事实。
❽ 谣言有哪些分类
法律分析:1.危害我国的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国防利益的网络谣言。此类网络谣言发布者或传播者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平等及国防安全等。因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危害性较大,故构成此类犯罪通常不需要以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结果为前提。2.危害法律实施或破坏社会稳定的网络谣言。此类网络谣言发布者或传播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秩序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等秩序,公共场所、交通秩序,以及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3.侵犯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名誉、荣誉权的网络谣言。此类网络谣言发布者侵犯的客体是商事主体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及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及名誉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八条 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第二百九十一条 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第二百二十一条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刑法第264条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
❾ 网络谣言的三个特征都是什么要如何辨别这些谣言
要知道无论是在疫情比较严重的期间,还是在一些大事发生的过程当中,总是会伴随着一些谣言。要知道对于我们来说是能够去接受真相的,但是却不能够接受,来自于谣言的摆布。而且这些谣言当中,大多数都是带有一些恶意中伤的。但有的时候正是因为这些谣言的散播速度比较快,所以很难很快的去控制,并且抓到这些谣言散播的源头。
其实网络谣言的存在,无论是对于官方来说,还是对于个体来说伤害都是非常大的,而这些谣言的散播者也并非一定能够从中获利,而是单纯扰乱了整个社会的秩序,造成了一些民众的恐慌。
❿ 如何有效辨别网络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