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争吵谩骂行为
一个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是需要的,尤其是现在上网年龄逐步年轻化,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孩子一上网首先接触的就是骂战,净化网络环境还需要政府的监督,网络实名也需要尽快普及。
Ⅱ 为什么现在社会上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如题 谢谢了
此类事件往往是因为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维护或合理诉求不能满足造成,与权力的过分干预有关,要从根本上解决首先是行政和司法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带头严格依法办事,其次要在整个社会人群中提高法律意识,这需要时间,毕竟我国的法律制度比较而言处于幼儿期,权力与法律的博弈在短时间内将冲突不断。
Ⅲ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网络喷子和无良媒体出现
网络媒体的发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正是指网络喷子和无良媒体使得网络环境越来越差。据研究表明大多网络喷子的学历不足本科,他们纯粹是为了喷而喷,无良媒体更而是为了自身的热度而不择手段,断章取义,违背伦理道德。而究其原因分别有以下几点。
自媒体的出现,令太多的个人媒体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在网络上发表,其中不乏有恶俗的声音出现,不查明事实的真相便争相发表,转播虚假消息。
人生百态,世间万物,有正义之士必然有邪恶之人,有人发表正能量的文章,大多数人会表示赞同欣赏,也总会有人跳出来反对。辩论没有坏处,真理越辩越明,遇到杠精无所谓,不于理睬,你若与他较劲,正好中了他的圈套。遇到无良媒体,我们要维护真相,检举违法行为,共同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Ⅳ 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所谓“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以及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为或言论侵扰,致使其权利受损的行为。
01
网络的匿名性与网民道德规范的缺失——匿名性是网络媒体特有的特征,网民可以在网络上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任何一种角色,而道德规范却无法以一种强制性的角色出现,匿名性这是网络受众表达自己观点的合理且重要的渠道,同时也是检验人性弱点的重要法宝,因为有时候人无法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
02
从众心理与网民理性的缺失——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而长期的社会群体的压力会导致网民的从众行为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惯性行为,在现在网络环境中,网民往往会依据自己的主观情绪来判断是非,缺少了基本的理性思考
03
狂欢心理与网民恶搞——迅速发展的网络文化与社会的发展相互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人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不同,而在此环境下,人的欲望在不断地攀升,一部分人开始逃避现实或者是窥探别人的隐私,并从中获得快感,这些因素会进一步激发网络暴力
04
媒体的作用——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也使一些影视作品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暴力倾向,这些带有暴力倾向的因素将会蔓延到受众心理并且永久地扎根,长此以往,也就产生了网络暴力
Ⅳ 为什么发生网络暴力的从众事件
大学生从众行为对网络暴力的影响
摘要
近些年来,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影响互联网的迅速传播,互联网信息涌入城市、乡村、进入千家万户。网络上匿名、虚拟等特点,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道德教育的缺失、社会矛盾的积累、商业利益的诱导,使网络暴力成为真实的暴力行为。大学生是网民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对事情的处理能力还够成熟。网络暴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信仰和日常行为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对网络暴力的态度,分析从众行为对网络暴力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得到减少大学生从众行为消极影响的对策,为我国完善网络环境提供帮助。
关键字:网络暴力;从众行为;大学生群体;心理分析;从众心理
一、绪论
1.1研究课题的目的
现阶段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很短的时间内飞速发展、崛起。在快速发展的局势下,诸如管理、构筑、制度等不合理部位的问题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在对网络环境的净化和构筑中,作为网络用户的主体,社会特殊的集体的大学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们在网络世界中的行为,思想观念的产生和变化也成为了重中之重。学生人数众多,网络活跃度高,作为网民的中坚力量,在对社会热点等问题进行发言时,对网络环境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从众行为是人类行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群体环境对大学生造成或多或少的心理压力,也对大学生的从众行为有所影响,在缺乏权威标准时,与大多数人的选择和看法保持一致能够给自身带来安全感。在互联网时代的从众行为对网络环境的影响更为重要。研究大学生从众行为对网络暴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有着重要意义。明确网络暴力对于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的重大课题,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
1.2研究课题的意义
随着近些年科技水平的提高,互联网的发展渗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8年1月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现有网民7.72亿,其中学历在本科以上的网民人数大概有8547万人,占比约11.2% 。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与高校信息化的深度结合,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大学生很少接触网络。因此,作为网民主要群体之一的大学生对网络环境的影响弥足轻重。网络舆论是网民在网络上对社会热点发表的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呼声。但网络言论良莠不齐,网络环境也比较恶劣。因此,研究大学生从众行为对网络暴力的影响对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避免大学生成为网络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有着重要意义。
1.3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来自XX大学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200份,为了达到更好的调查后果,本次参与调查的具体对象在年级、消费水平、性别、所属专业、爱好等方面均有涉及。
2大学生从众行为分析
大学生从众行为有盲目从众和主动从众两个特点。现在很多大学生由于与社会事物接触较少,年龄小,三观还未确立,思想也不够成熟,甚至对自己的人生十分迷茫。由于对自身缺乏足够的认识,群体环境中大多数同学的行为成了这些迷茫同学效仿的对象。模仿大多数同学的行为能够给迷茫的自己带来信心和安全感。对于主动从众的大学生来说,这些大学生可能对自己已经有了分的认识,但是为了融入群体,常常放弃自己一些与别人有冲突的想法,选择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2.1大学生从众的成因
从众心理是由于社会中的个体对外界群体的目标形象进行模仿的行为。由于人们不愿意承担犯错误被惩罚的风险,于是采用大多数人的行为。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其他多数人不一致时,第一想法不是去判断别人的意见是否正确,而是先去检查自己是不是犯了错误。同样,当我们与大多数人看法一致时,会觉得自己的想法一定是正确的。
表1-大学生从众的原因
原因
舆论
群体压力
言语暗示
人数
76
90
34
比例
38%
45%
17%
调查结果显示,将近45%的大学生从众的压力来自群体的生活环境,其次是38%同学认为的舆论压力,只有极少数同学认为从众的原因为身边同学的言语暗示带来的压力。从众行为反映了人们自我意识不够强,独立能力比较差的特点,大学生的从众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群体环境和群体氛围下生活,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从众行为在大学生中是必然发生的。首先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群体归属”的理念深入人心,自小学以来,集中的教育制度里个人大于集体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其次是由大学生特殊的生活环境决定的,很多同学都会选择自己所处环境中的一些目标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这个学生相对比较稳定,人们要进行群体性质生活和学习,所以要和别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共同的活动,有时不自觉地发现别人的意见和自己的不一致,特别是别人的评价会使自己非常在意,这种无形的给予大学生群体很大的压力。在面对这种压力时,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集体里他人意见,其中一部分人自卑、缺乏勇气,不敢表明自己的态度,就选择从众行为,与其他人一起分担责任,以此来避免尴尬。除此之外,大学生进入成年的早期阶段有着特殊的心理特点,脱离少年但尚未形成健全独立人格的大学生缺乏主见,在自己的认知和别人的做法上矛盾重重,在这个时候,少数服从多数就成了最合适的选择,也给人归属感和安全感。
2.2大学生从众行为
2.2.1 学习
表2-大学生在学习上的从众行为
行为
从未有过
有过
经常有
人数
18
89
93
概率
9%
44.5%
46.5%
调查结果显示学习上的从众行为十分严重,有过从众经历的同学达到91%,仅有9%的同学未进行过从众行为。在学习上的从众表现分为积极和消极。积极表现是同一个班级的同学集体学习,互相勉励。消极的学习从众行为体现在平常上课睡觉、玩手机等不良风气上。有的同学在上课面对老师的提问时,由于没有人主动回答问题,即使知道答案也不会举手。但是当大家都积极的回答时,也会跟着大家一起举手回答问题。同样,跟风逃课的现象也十分常见。正确的模范会带来积极的影响,错误的跟风则会导致更加消极的影响,这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2.2.2择业
表3-大学生在择业上的从众行为
行为
听信同学意见
选择热门职业
理智择业
人数
62
101
37
概率
31%
50.5%
18.5%
选择工作不仅是与大学生相关的个人问题,也是社会整体的问题。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们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同学在择业上或多或少的受到周围同学或社会舆论的影响,跟随舆论进行职业选择的毕业生达到了50%,这就表明毕业生们选择职业在这一过程中,很难做出正确的抉择,更容易产生的是“随大流”行为。在进行就业选择时,很多同学选择听信别人的判断,找最热门的职业,而不是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样就有很大的盲目性。择业上的从众行为对未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认清自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择业时进行的正确选择。
2.2.3消费
表4-大学生在消费上的从众行为
行为
与同学攀比
怕丢面子
理性消费
人数
53
77
70
概率
26.5%
38.5%
35%
消费上的从众现象是大学生从众最显着的表现。攀比心理是消费者基于自身所处阶层进行选择目标群体,并以目标群体为参照进行的消费模仿行为。由于大学生自尊心强,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十分看重,所以这种从众现象在大学里比较普遍。其实很多同学并没有花钱出手阔绰的消费习惯,但是在身边同学和攀比风气的影响下,只好随波逐流。很多大学生也并没有经济独立的能力,但是为了效仿一些不好的社会形象进行盲目消费。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大学生不正确的消费现象层出不穷,近40%的同学害怕“丢了面子”发生从众行为,26%的同学出于攀比心理,剩下35%的同学能够保持理性消费。
2.2.4道德
大学生群体属于容易亲近的群体,成员亲和力强。由于年龄的相似性,观念、知识结构、生活习惯的相似度也很高,这有利于形成群体成员对价值观念的相互认识,从而增强了许多人的认同感。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空间相对狭窄,封闭的住宿、餐厅、教室等环境构成的“三点一线”生活模式,使得大学生与外界几乎没有联系。因此,周围许多学生的价值观和行动方式被周边同学都默默内化形成的。比如在公益活动上。如果个别大学生喜欢参加公益活动,那么他的同学也会受到影响,就会影响着更多的人参加公益。
3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以虚拟网络为载体,微博、贴吧、朋友圈等多个平台为媒介,以语言、音像、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对一主体就行辱骂以及在任意公众平台上随意公布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对当事人进行恶意攻击,甚至编造事实,导致事件向现实世界延伸,最终给当事人造成现实、心理、行为上的压力甚至威胁的事件。主要有道德绑架、语言暴力、传播谣言、侵犯隐私等情况。
3.1大学生网络暴力的行为
表5-大学生参与网络暴力行为调查
行为
传播谣言
侵犯他人隐私
语言暴力
道德绑架
人数
53
25
73
49
概率
26.5%
12.5%
36.5%
24.5%
通过调查报告得知,在大学生日常接触到的网络暴力行为主要有传播谣言、侵犯他人隐私、语言暴力、道德绑架几种,其中网络上常发生的道德绑架和谣言的传播、语言暴力等行为是大学生参与数量最多的,语言暴力更是达到了36%,其次为传播谣言、道德绑架、侵犯他人隐私。
3.1.1传谣造谣
制造谣言是指出于报复或者某些利益相关的原因,一些大学生在上网时,对一些事件对别人进行扭曲并将其公布在网络平台上的不良行为。传播谣言是说一些大学生网民在进行上网行为时。由于缺乏对某种事物的详细认识,将自己不能辨明真假却信以为真的事件进行传播,最后造成恐慌的网络现象。
3.1.2侵犯隐私
网民对于某件事或者某个人物进行关注和评价的行为叫做围观。围观本身并不带有定性,甚至在一些事件里有积极效果,比如“微博问政”中,网民通过自己的转发、评论将事件推上“微博热搜”以博取更多网民的关注,最终吸引执法部门的关注。然后在更多的网络暴力行为里,很多网民化身为冷漠的观众进行批判甚至是暴力行动的推手,对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受害者的隐私公布与众,导致事态朝更加严重的方向发展。
3.1.3语言暴力
网络暴力中的语言暴力是指一些网民在上网时使用一些粗俗、恶毒的脏话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的行为。现实生活中由于面对面的交往,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道德伦理的束缚,但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与人的交流隔着屏幕,更容易发生“爆粗”行为。
3.1.4道德绑架
当网民在上网时,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较高的道德标准去胁迫事件当事人进行道歉的现象叫做道德绑架。比如,年轻人在使用公共交通时没有及时给老弱病残让座;富有的人在做慈善事业时没有拿出比普通人更多的金钱;军人在碰到危险情况时没有舍己救人等等类似的情况都是道德绑架。
3.2网络暴力的诱因
网络环境的特殊性是网络暴力的根本原因,虚拟的特点使网民在上网时淡化了道德、责任、法律意识。一些网络热点事件,由于法律未能实现道德规范的社会,在施暴网民的心中,网络暴力就会转化为网络正义,进而在实际情况下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在遭受事件刺激和言论误导的情况下,很多网民往往处于十分冲动的状态,然后忽视了去判断事件的正确性,而是使用恶毒的语言实行个人攻击,参与网络暴力。在相当多的网络暴力事件中,网民通过网络匿名的性质所引起的言行令人放纵,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心理倾向,而许多的人性就在此刻暴露出来。因此,在网络世界,网民们粗暴地攻击别人,由此产生的网络暴力,带来了严重的、无法恢复的不良影响。比如微博上的“网红Saya殴打孕妇事件”,网友们并没有明确孕妇的一面之词是否属实,就在Saya的新浪微博下面进行语言暴力,在孕妇发布自己被下达的病危通知书后,此次事件的网络暴力达到巅峰。网友们发动人肉搜索,将Saya及其家人的信息公之于众,甚至有人向Saya家里寄去了花圈,一时Saya站在风口浪尖,昔日网红店主遭到了几千万人的谩骂。但是在事情过去一个月后,有网友爆出视频,Saya并未攻击孕妇,反而是孕妇殴打Saya后装作晕倒。后来又有网友称Saya一直患有心脏病的爷爷因不堪网络暴力的打击去世。在这件事情里,网友先是“一面倒”的支持孕妇批判网红,后来接剧情反转网友又站位Saya批判孕妇。对于网民来说,自己是看客,即使在无形中形成了网络暴力也丝毫感受不到,但是作为被施暴的对象,心理压力和外界压力是不可恢复的影响。
一些网站为了扩大影响,提高名气获得商业利益,对于网络暴力的现象刻意扩散,甚至是刻意形成网络暴力事件,最后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有的人为了自己的险恶目的,不择手段的利用网络暴力,特别是在网络暴力成为习惯、成为网络舆情的运作模式后。在女医生因网络暴力自杀事件中,为了操纵舆论,挑拨网友的情绪,当时男孩的家人不顾事实,根据自己的立场随意剪辑视频,将事情变为“成人打孩子”甚至“水务局官员打孩子”,而只接受了片面的事实后,为了匡扶“正义”的网民,便成为了他们的棋子。
我国的互联网在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是因为互联网兴起的时间较短。在暴力网络的过程中,受害者必须承担责任。他们是攻击性的,还是侮辱伪造的言论。别人的生活由于“人肉、检索”而失去意义,而不是党的正常生活、言论、行动。显然,责任意味着很多复杂的因素:例如,一些内部网络可参与整个过程或某些阶段。因为不能确定所有人的责任,最终形成了网络暴力,所以与网络团体的交流是相互作用的。参加艺术、网球演讲的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互联网的匿名不能要求朋友在网络上的真实身份。国家很难对此进行明确的法律制裁。
4从众行为对网络暴力的影响
法国社会学家勒庞在其着作《乌合之众》里对群体做出如下论述,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被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有时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于或想象中的压力,而健身,是缓解压力的一个好办法。为了满足社会或群体对个人的要求,健身的作用和态度能很好的解决。因为在社会心理学当中,健身是一种行为和态度的改变。尤其是当一个人缺乏自信或冷静判断时,就创造了“服从多数”的精神,改变了对潜在信仰的最初看法,放弃了最初的观点,最终产生了一致的行动。
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发布中,很多网民都在“随大流”和“随大流”的控制下,在群体干预的压力下,个体在群体斗争中寻求更好的解脱,是增强自身安全感的更好选择。“人人都这么认为”、“我这么认为”、“人人都这么做,我这么做”都在寻求集体身份的安全感。
与传统媒体实体的交流不同,网络将地球变为互联网载体上的一个全球性村庄,并且为网络用户提供了接受和传输信息的安全保障。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网络用户都不是真实的人,而是通过自己的ID在虚拟世界里运转的。人往往在现实中很在意自己的形象,因为在现实的一举一动都关乎责任和荣誉。然而,在虚拟社会中,由于网络用户的角色是虚拟的,它面对的各种话题都可以不受现实底线、血缘关系和社会道德的限制,在互联网里,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因为即使做错也不会带来现实里的惩罚。
大学生群体进行网络暴力的行为主要有受从众心理影响、自我意识与社会认知的失调、极端思想的引导等因素。首先,从众心理是非常常见的心理现象,当大学生在关注一些热点话题时,如果网友们的看法和观点都是对当事人进行谩骂的语言暴力,那么大学生就会失去理智,跟着众多网友一起发言谩骂。所以,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的网络暴力通常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网民年轻化导致一些发言带有强烈的情绪化,由于大学生心理还不足够成熟,极容易被一些不好的言论煽动。
德国传播学教授伊丽莎白·诺尔曾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并把舆论生成中其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的主要观点有: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在复杂的网络世界里,传播的结构已然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信息的传播像放大镜一样被更多范围的人们接受。当人们处于日常活动比较小的范围里时,对孤独的恐惧促使人们的从众行为。在网络世界里,受众无需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同时受众对网络上言行的认识会与现实中形成巨大反差。当网民使用账号进行发言时,如果自己的想法违背了主流意识,总是会因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遭到网友们的批评和辱骂。其次,人肉搜索被一些网络暴民作为武器来对付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这样使一些人就打消了发表自己意见的念头或者是让自己接受别人的观点避免被网络暴力伤害。
5减少大学生从众行为消极影响的对策
5.1社会环境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例如:《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等法规。然而,因为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暴力事件频繁增加,相关责任人受害人越来越多,网络暴力的立法及相关责任人、处罚均不显着。立法难度大大增加。在我国,因为网民群体的扩大,网络社会的监管难度大,在网络上的重心应该放到监管工作上,网络的立法,应该是被重视的、及时的、有效的、全面的和系统的。同时,拓展民意的思想渠道是可以提供公平正义、社会保障和为社会冲突提供压力的有效方式。这样才可以让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里。
加强网络信息监督。首先,网民要严格遵循文明操作的规则。对一些违规信息做到不扩散、不转发。第二,公安机关将严惩网络犯罪行为。严格管制和严厉打击不正当利用学校网络资源的行为。最后,学校应进行严格的互联网使用和管理条例,对大学生的网络活动进行监管。
5.2学校重视教育
在大学里学习到的课程,是为了培训大学生在网络上的知识素养和水平。培训学生在网上使用的能力。网络舆论是摆在公众面前的一个新问题。现代大学生生活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比以前更为方便,同时也得到了更多信息,但是网络是发展中的技术,有很多诱惑和挑战为了提高大学生群体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抵御信息污染的能力,对于互联网的信息,科学的、全面的了解。这样做不仅能提高自身能力,还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和技能。
学生对网络信息采取正确的态度。必须服从党的路线和政策。因为道德教育的课程都是根据党发展的方向。例如教授学生电脑知识时,网络道德追加了一些有关和网络的法律法规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从本质上说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福利,我们党是发挥领导能力的重要方向和有力的工具。因此在这个基本的范围里要合理设定课程。除此之外,作为传道授业的学校,应该特别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提高学生重视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程度。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时间里也充满活力。
5.3理性上网
自我意识是一种积极的、高水平的反思意识并且个人对自己和目标之间的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自我识别、评估和监管。反省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情感、能力和行为的意识不仅促使自己实现目标,而且还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总结,可以提高自身正义感和道德责任感。因此,合理使用因特网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学会的知识。大学生在实践中有意识地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正确的理论指导,依靠自己的思想,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识别、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他人批评和反思自己的网络行为的正确与否。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加强自律与法律意识,在法律的限度里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力并且还要确保不伤害他人利益。当我们面对网络暴力时,确保自己不参与,不伤害他人,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做到的。
结语
网络上的从众心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大学生们因为生活在现代社会,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能比之前更能够更方便快捷的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同时
也面临更多诱惑和挑战。我们应该看到在网络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不断发展,面对网络的心态和从众心理也应该不断朝正确理性的方面改进,同时我们应该提升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使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产生的矛盾。因为现今电子技术和信息高速化发展,信息更加普及,在此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抵制团体行动的网络暴力,并以大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在面对网络上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时,做有责任感的反对者,并尊重反对者的存在,杜绝一味从众的不良行为,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Ⅵ 疑有教师要求学生发动态支持肖战,肖战的粉丝为何纷争不断
还不是因为肖战的粉丝自己作死吗?肖战的粉丝擅长什么?擅长举报。所以她们在职粉的引导下,直接举报了ao3,导致ao3无法登录,这不仅惹怒了ao3 的小众文化圈,他的粉丝还在不断作死,不仅碰瓷欧美圈,甚至还在电竞圈搞了一波事情,所以现在肖战人人喊打,而网友们万众一心,觉得肖战一边吃红利一边立牌坊,实在是不要脸。
03、肖战本人,至今没有发声
这件事情已经持续发酵了好多天了,肖战本人不可能完全不知道,但是他却一直没有公开发过声,没有对粉丝做正确并且合理的引导,导致他的粉丝无脑举报ao3,他今天的结果完全是咎由自取,怨不得任何人。他在这种时候还想不得罪粉丝,又能避免口碑下滑,是不可能的。不发声只会让人看不起啊。
我不觉得追星有错,但是你在这个过程中做的事情真的是你自己想做的吗?粉圈更多的是被无脑引导的人,这就很畸形了。
Ⅶ 为什么近几年中国的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
2005年的《社会蓝皮书》指出,从1993到2003年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每年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每年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
个人认为原因:
1、中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期,基层社会控制弱化。由于公共权力的缺失、滥用和变质,社会矛盾和社会利益冲突加剧,造成群体事件、突发事件比较多。
2、老百姓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3、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4、民众利益诉求渠道不畅;
5、政府追逐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6、政府法治理念淡薄。
Ⅷ 网络暴力的危害与应对方法
网络暴力的危害
1、网络暴力混淆真假
真真假假的世界,尤其是网络这样一个虚拟的社会,真假原本就难以辨识,而在网络暴力事件的不断冲击下,原本难以辨识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变得更加难以区分。通常,对真理的曲解并不在于信息源本身,而在于真理在传播的过程中被歪曲混淆,网络暴力事件,往往是真理被曲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混淆了对与错,真假难辨。网民进入网络世界,应该具备对与错的基本辨识能力,可实际情况是,在网络这样一个虚拟世界,对与错的界限变得很模糊,当然,如果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是绝对值得推崇的。但是这里的混淆并不是辩证的用理性的态度去理解事情,而是将错的东西说成对的,而对的事情又变成错误的,歪曲事实真相。众多网民参与网络暴力事件时,会带有个人情感的去看待事物,换而言之,就是对待一个事件往往会有“第一印象”,这个“第一印象”就是个体对网络事件的第一态度,而在接下来的过程中,进行搜索或者获得资料试图去辨明事件真相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进入网络世界的人们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在利用搜索网站进行搜索时,所搜寻到的资料和观点基本都是和自己原本持有观念相一致的观点,这个过程中不但无法将其从错误引向正确的观点,反而会更加强化其原有的观点。一件事情在网络上引起争论,引来各方关注和讨论,原本是件好事,经过讨论和辨别的事情能够更加趋近真理,可是网络暴力的发生也是网络事件引起争论的结果,而这样的结果不是讨论结果的价值多元化,而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极端观点占主流地位,网民不自觉的站队,无形中充当了网络暴力事件的推动者。纵观多数能够引起极大争议的网络暴力事件,不难发现这样的事件大多即使未违反法律也多半违背普遍道德伦理价值观。
2、网络暴力侵犯当事人权益
网络暴力中,参与者非理性的群体攻击侵犯了网络暴力事件当事人,对当事人的身心造成了伤害,并直接侵扰了当事人的现实生活。尤其人肉搜索风靡开始,网民已不再局限于在网络上通过语言文字或图像的方式对当事人进行攻击讨伐,通过人肉搜索手段直接从网络虚拟社会渗透到现实社会,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进行骚扰。网络暴力事件中,受害人有名有姓,却找不到具体的实施伤害的人,正因为如此,参与的网民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肆意而为。网络集体暴力中,网民很少考虑到当事人的心理。而当事人因网络暴力事件,所受的惩罚完全非等量惩罚。当事人需要道德谴责,需要法律制裁,但绝对不需要披着道德外衣打着正义旗帜的暴力去解决。
3、网络暴力影响网民的道德价值观
除了直接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外,网络暴力行为的频繁发生,会影响网民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人类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美好和谐社会得以构建的保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处事方式。就学校食堂旳例子来说,每到吃饭时会很拥挤,楼梯中总是人头攒动,但是却乱中又井然有序,就是价值观念在发生作用。交通规则的道理相同,在交通规则还未制定、红绿灯都还不存在的世界,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车辆也会互相相让,以使每一个通行的人能快点到达目的地。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影响了个体的价值观,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网络暴力冲击人自身的防卫系统,原本符合社会伦理、符合道德意识的价值观在网络暴力的冲击下会被扭曲。原本提倡的辩证法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完全被忽略,事情变得只有两个极端,非A即B。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参与事件的网民盲目的支持某一方过于绝对化的观点,披着道德的外衣,做着违反道德的事,而且并不认为自己有错。这里网络暴力的表现就是扭曲的价值观,把错误的观点当成是真理,坚决不承认错误。人在思维上有一种惯性,就是有时会过于坚信某一方面的观点,并通过其他信息的搜寻不断的强化自己的观点。正因为个体已经偏向于某一方面的观点,一旦与自己已有观念不同的观点侵入,则会存在不安全感,尽其所能的去维护自己的观点,进而自我欺骗,在搜集与自己持相同观点的同时加上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骗,原先的观点被强化,不再接受其他观点,价值观被扭曲。
4、网络暴力阻碍和谐社会构建
网络暴力事件加速个人信息的泄漏,引发社会恐慌,阻碍和谐社会的进程。2012年4月对公民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权进行了网络调查,参与人数4142人。其中对于个人信息是否泄漏的调查数据显示:30%的人多次遭遇信息泄漏状况,40%的人偶尔有信息泄漏的状况,仅15%的人极少遭遇此情况,且15%的人对自己信息是否泄漏尚不清楚。由此可见,至少70%以上的人遭遇过不同程度的个人信息泄漏状况,个人信息安全关系到个体的切身利益,个人信息遭到侵犯,使得当事人缺乏安全感,容易引发不安情绪。而对于个人信息存在哪些安全隐患方面,52%的人认为机构或网站擅自将个人信息泄漏或贩卖给其他机构或个人,23%的人认为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用于诈骗等犯罪行为,18%的人认为机构或网站的个人信息保管机制不健全,5%的人认为个人在上网时遭遇“钓鱼网站”,而仅有2%的人认为是其他原因。很明显98%以上的人所认为的安全隐患都与网络有关。网络暴力事件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泄漏了网民的个人信息,更加增强了个人信息的安全风险,引发了社会的恐慌情绪。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是有共通之处的,有的学者则直接认为,“网络空间”也是“现实社会”,只不过它是一种通过虚拟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和传播的新型媒介而已。按照这样的说法,网络空间,是人们生活的空间,是一个以虚拟为形式的“现实社会”。那么,在这样一个社会所受到的一切影响也必然会作用到现实社会。网络暴力是“舆论”场域的群体性纷争,以道德的名义对当事人进行讨伐,可以说是网络自由的异化,这无疑阻碍了和谐网络社会的构建。与现实社会的暴力行为相比,网络暴力参与的群体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因此某些意义上说,可能比现实社会的暴力产生的危害更大。网络暴力的产生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危害大、影响范围广,而且蔓延趋势严重。网络暴力作为网络表达自由的异化现象,有的学者认为不仅是对人类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的挑战,更为严重的是,网络上的一些过激言论或行为已经触及到法律的红线。也有的学者认为,网络上的发泄情绪所引发的网络暴力,不仅使得社会伦理大厦根基动摇,道德与诚信逐渐沦丧,而且古老的文明传统即将逝去,与现代文明风气也渐行渐远。国外学者也注意到网络暴力的严重性,并一致认为网络暴力以及给受害者的骚扰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他们提出,与传统暴力相比,网络暴力以及网络犯罪来得更加频繁。而且有人甚至认为互联网潜在的巨大危害能彻底摧毁一个人的生活,这里摧毁的力量指的就是网络暴力。随着博客、贴吧、论坛以及视频网站的运营,人们的行为、话语、姿态,可能通过这些媒介,登上网络平台,遭受公众审判,而公众在审判的过程中带有过多的个人情感和情绪的发泄,往往过于偏激,引发网络暴力。加之人肉搜索的兴起,私人信息被曝,网民跟风炒作,扩大事情影响,引发网络暴力,给当事人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整治“网络暴力”的关键是教育引导。教育者不能“谈网色变”,要正视网络的“双刃剑”性质,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用积极的信息丰富青少年生活,让青少年认识到虚拟不是生活的全部,健康的生活方式才会使人生更美好。
教育中要引入网络道德教育。青少年涉足“网络暴力”的原因之一就是道德的缺失,因此教育要对症下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网络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伦理知识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网络的责任感。
要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网络,让年轻的网民以辩证的眼光审视网络中的各种现象。对网络中的信息真伪性加以理性的认识,杜绝盲从;充分结合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加强网上正面宣传,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不断增强网络安全与道德意识,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
另外要教育青少年辨别网上信息的能力,通过引导青少年对网上信息内容的辨别,反思网络中信息良莠不齐的现状,让青少年养成在虚拟环境下能思考、会节制、有辨别的能力。
规范互联网行业,在制度和技术上加大对不良信息的监管力度涉及互联网的行业很多,互联网行业就是网上信息的所在之处。很多网站服务商为了博取更多的关注而不负责任地发布或鼓励网民发布诸如名人花边新闻等不良信息。这类消息往往缺乏依据,或根据细碎的片段,利用网民好奇心理,断章取义得出一些“轰动效应”强烈的结论,从而得到点击率和经济利益。
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要在规范互联网方面有所作为,政府有义务监管和整治互联网行业。对散布不法信息的网站要制订明确的执法依据,下大力整治,在技术上提高监管效率,长期整治,逐步净化网络环境。
探索和建立实名制上网机制长期以来的匿名网络弊端凸显,网民可以轻易地对事件进行不实的报道或评论,各种和网络沾边的犯罪案件往往就是由于匿名网络的虚拟性和无制约性所致。在虚拟的环境下,网民可以以匿名方式从事“网络暴力”活动。韩国明星崔真实自杀案就是由于匿名消息超出当事人心理承受能力造成的。
过分的自由如同断线的风筝势必会撞得粉碎。没有必要的管制,伦理道德的底线往往会被无情地埋葬。网络文明不能只寄希望于网民的诚信,网络中必须有能让网民对自己在网上的言行举止负起责任的制度。
实名制上网可以大幅度减少网上不负责任的言论,实名网民在发帖前会考虑所发信息内容的真实性,至少在发贴前进行必要的调查。
Ⅸ 为什么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争吵谩骂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平台的自由崛起,在让广大网民多出一份言论自由的同时,也揭开了网络骂战。网络骂战各式各样,内容更是层出不穷。小到身边的芝麻绿豆的小事儿,大到某政治领导或者某娱乐明星出轨的开撕调侃。直教吃瓜观众乐得开怀,偶尔参杂几句也乐此不彼。
为什么网络会成为骂战的主要战场?一个是网络言论自由,并不会受到太大的法律约束,无论你的观点多么反三观,不要惹恼国家就行了,一般不会有人真的会把发言的人揪出来。这无形中其实助长了网络的骂战,甚至将一场骂战发展到白热化。
另外一个原因,我觉得可以朝着网民的心理去思考,其实网络为什么那么受到追捧,是因为网络的特殊性给每一个人制造了一个隐蔽的心理环境,在网络上,你可以是任何不同于自身的性格和表现,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宣泄内心的不满和愤懑。所以说,网络的世界,其实大部分充斥的是这样的一些人群,敏感、心理不平衡、易被激怒又或者无知跟风的吃瓜观众,当有一个实例刺到他们内心的敏感点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群起而攻之。像之前说医生外套炫富还有某明星批评医生的微博,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心理。
说完了原因,我们就要思考了,这样的骂战不休不止,任其胡闹真的可以吗?不可以!看过一期《金星秀》,讲的就是网络暴力,其中指出有一位台湾女模特因为网络暴力最后自杀的案例。这足以说明,网络暴力有时候是致命的,有的人在网上被人骂被人撕,之所以还是坚强地活着,可能是因为强大的心理素质,又或者还没有戳到痛点。
所以,网络骂战应该有要个度,适可而止,大家给彼此一个空间和一份包涵,人家也不是铁打的心,一直死揪着骂,一方面体现骂者的心理素质低,另一方面也会给网络环境增添一股乌烟瘴气。
Ⅹ 如何看待个体在网络环境中极易形成的群体极端化现象
互联网中群体极端化现象更容易发生。
产生群体极化现象,即在最初偏好的方向上,群体倾向于比个体作出更极端的决定。集群后的网民更容易走极端,形成偏激的态度和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