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恶意代码的软件部署常见的实现方式有哪些
1、等级保护中恶意代码防范的基本要求恶意代码防范主要涉及信息系统的网络、主机和应用三个层面。1.1 网络恶意代码防范绝大多数的恶意代码是从网络上感染本地主机的,因此,网络边界防范是整个防范工作的重点,是整个防范工作的“第一道门槛”。如果恶意代码进入内网,将直接威胁内网主机及应用程序的安全。防范控制点设在网络边界处。防范需对所有的数据包进行拆包检查,这样会影响网络数据传输效率,故其要求的实施条件比较高。在不同等级信息系统中的要求也不同,如表1所示。1.2 主机恶意代码防范主机恶意代码防范在防范要求中占据着基础地位。~方面是因为网防范的实施条件要求较高;另-方面因网络边界防护并不是万能的,它无法检测所有的恶意代码。因各等级信息系统都必需在本地主机进行恶意代码防范,主机恶意代码防范有以下三条要求:(1)应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并及时更新防恶意代码软件版本和恶意代码库;(2)主机防恶意代码产品应具有与网络防恶意代码产品不同的恶意代码库;(3)应支持防恶意代码软件的统一管理。不同等级信息系统的恶意代码防范要求如表2所示。1.3 应用程序的恶意代码防范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对应用程序的恶意代码防范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结合日常使用应用程序时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应用程序的恶意代码防范应要求在应用程序使用前应先对应用程序进行漏洞检测、黑白盒测试等,确保应用程序中不存在可被恶意代码利用的漏洞、不存在编程人员插入的恶意代码或留下的后门。2、恶意代码防范的工作要点在等级保护安全测评工作中,具体的测评项和测评方法在测评标准中已经有较详细的规定。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我们提出防范恶意代码要取得显着成效,应注意的工作要点。2.1 风险评估应全面考虑系统的脆弱性和风险性风险评估应全面衡量信息系统在应用和数据方面的脆弱性,预估这些脆弱性衍生出安全风险的概率;然后结合系统已部署的安全措施对风险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2.2 注重全网防护,防止安全短板对系统的恶意代码防护部署要做到多层次、多角度,确保在所有恶意代码入口对恶意代码进行检测、阻止、清除。因此,在部署恶意代码防范系统时要做到覆盖全部终端和网络边界,防止由于ARP或冲击波这样的恶意代码感染系统内部分主机而导致整个网络不可用。2.3 在全网范围内部署统一的安全管理策略在等保中,低级别安全域的威胁可能会影响到高级别安全域。为避免出现这种风险,可以在逻辑隔离区边界配置访问控制策略,限制通过网络对高级别安全域的访问;还可以将网内不同级别安全域的配置统一为最高级别安全域的恶意代码防范要求,防止低级别安全域中因防范策略过低感染恶意代码后对基础架构造成威胁。2.4 应注重对网络安全状况的监控和多种保护能力的协作这主要是从管理和运维的角度对等保提出的要求。要求人员能随时监控系统安全状况,了解本网内信息系统发恶意代码入侵事件,做到风险可视、行为可控;要求系统安全隐患进行预警、排除,对紧急情况进行应急处理。3、结语恶意代码防范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工作的重要部分,网络、主机和应用三个层次。恶意代码的分析方法分为静析和动态分析。恶意代码的检测技术包括特征码扫描、虚拟机检测、启发式扫描、完整性控制、主动防御等。在分析、检测和防范三者中,分析是基础、检测是关键、防范是目标。提高风险意识、注重全网防护、实施统一管理
㈡ 简述恶意代码的主要防范措施
病毒称为“编译器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或破坏的数据的计算机功能的破坏,并能影响自我复制的计算机使用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而在一般的教科书和一般信息定义为: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缺陷或操作系统漏洞,发出由受感染的机器里面的破坏计算机数据,影响正常运行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特性寄生感染的隐蔽性,可触发潜在的破坏性的计算机病毒防治
病毒往往会利用你的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漏洞进行传播,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是防病毒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完美的系统不存在,过分强调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将使系统的大部分的时间进行病毒检查,系统失去了它的可用性,实用性和易用性,另一方面,信息的保密性要求允许泄漏和感染病毒的人不能同时选择。病毒和反病毒将作为一个技术来对付长期,这两项技术将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获得长远发展。
㈢ 如何防范计算机网络攻击
一、计算机网络攻击的常见手法
互联网发展至今,除了它表面的繁荣外,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其中黑客攻击是最令广大网民头痛的事情,它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下面着重分析黑客进行网络攻击的几种常见手法及其防范措施。
(一)利用网络系统漏洞进行攻击
许多网络系统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漏洞,这些漏洞有可能是系统本身所有的,如WindowsNT、UNIX等都有数量不等的漏洞,也有可能是由于网管的疏忽而造成的。黑客利用这些漏洞就能完成密码探测、系统入侵等攻击。
对于系统本身的漏洞,可以安装软件补丁;另外网管也需要仔细工作,尽量避免因疏忽而使他人有机可乘。
(二)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攻击
电子邮件是互联网上运用得十分广泛的一种通讯方式。黑客可以使用一些邮件炸弹软件或CGI程序向目的邮箱发送大量内容重复、无用的垃圾邮件,从而使目的邮箱被撑爆而无法使用。当垃圾邮件的发送流量特别大时,还有可能造成邮件系统对于正常的工作反映缓慢,甚至瘫痪,这一点和后面要讲到的“拒绝服务攻击(DDoS)比较相似。
对于遭受此类攻击的邮箱,可以使用一些垃圾邮件清除软件来解决,其中常见的有SpamEater、Spamkiller等,Outlook等收信软件同样也能达到此目的。
(三)解密攻击
在互联网上,使用密码是最常见并且最重要的安全保护方法,用户时时刻刻都需要输入密码进行身份校验。而现在的密码保护手段大都认密码不认人,只要有密码,系统就会认为你是经过授权的正常用户,因此,取得密码也是黑客进行攻击的一重要手法。
取得密码也还有好几种方法,一种是对网络上的数据进行监听。因为系统在进行密码校验时,用户输入的密码需要从用户端传送到服务器端,而黑客就能在两端之间进行数据监听。
但一般系统在传送密码时都进行了加密处理,即黑客所得到的数据中不会存在明文的密码,这给黑客进行破解又提了一道难题。这种手法一般运用于局域网,一旦成功攻击者将会得到很大的操作权益。
另一种解密方法就是使用穷举法对已知用户名的密码进行暴力解密。这种解密软件对尝试所有可能字符所组成的密码,但这项工作十分地费时,不过如果用户的密码设置得比较简单,如“12345”、“ABC”等那有可能只需一眨眼的功夫就可搞定。
为了防止受到这种攻击的危害,用户在进行密码设置时一定要将其设置得复杂,也可使用多层密码,或者变换思路使用中文密码,并且不要以自己的生日和电话甚至用户名作为密码,因为一些密码破解软件可以让破解者输入与被破解用户相关的信息,如生日等,然后对这些数据构成的密码进行优先尝试。另外应该经常更换密码,这样使其被破解的可能性又下降了不少。
(四)后门软件攻击
后门软件攻击是互联网上比较多的一种攻击手法。Back Orifice2000、冰河等都是比较着名的特洛伊木马,它们可以非法地取得用户电脑的超级用户级权利,可以对其进行完全的控制,除了可以进行文件操作外,同时也可以进行对方桌面抓图、取得密码等操作。
这些后门软件分为服务器端和用户端,当黑客进行攻击时,会使用用户端程序登陆上已安装好服务器端程序的电脑,这些服务器端程序都比较小,一般会随附带于某些软件上。有可能当用户下载了一个小游戏并运行时,后门软件的服务器端就安装完成了,而且大部分后门软件的重生能力比较强,给用户进行清除造成一定的麻烦。
当在网上下载数据时,一定要在其运行之前进行病毒扫描,并使用一定的反编译软件,查看来源数据是否有其他可疑的应用程序,从而杜绝这些后门软件。
(五)拒绝服务攻击
互联网上许多大网站都遭受过此类攻击。实施拒绝服务攻击(DDoS)的难度比较小,但它的破坏性却很大。它的具体手法就是向目的服务器发送大量的数据包,几乎占取该服务器所有的网络宽带,从而使其无法对正常的服务请求进行处理,而导致网站无法进入、网站响应速度大大降低或服务器瘫痪。
现在常见的蠕虫病毒或与其同类的病毒都可以对服务器进行拒绝服务攻击的进攻。它们的繁殖能力极强,一般通过Microsoft的Outlook软件向众多邮箱发出带有病毒的邮件,而使邮件服务器无法承担如此庞大的数据处理量而瘫痪。
对于个人上网用户而言,也有可能遭到大量数据包的攻击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的网络操作,所以大家在上网时一定要安装好防火墙软件,同时也可以安装一些可以隐藏IP地址的程序,怎样能大大降低受到攻击的可能性。
-----------------------------------------------------------------------------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火墙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信息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使用性受到保护。网络安全防护的根本目的,就是防止计算机网络存储、传输的信息被非法使用、破坏和篡改。防火墙技术正是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常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一)防火墙的含义
所谓“防火墙”,是指一种将内部网和公众访问网(如Internet)分开的方法,它实际上是一种隔离技术。防火墙是在两个网络通讯时执行的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它能允许你“同意”的人和数据进入你的网络,同时将你“不同意”的人和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你的网络,防止他们更改、拷贝、毁坏你的重要信息。
(二)防火墙的安全性分析
防火墙对网络的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并非万无一失。通过对防火墙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作者对防火墙的安全性有如下几点认识:
1.只有正确选用、合理配置防火墙,才能有效发挥其安全防护作用
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的一种防护手段,有多种实现方式。建立合理的防护系统,配置有效的防火墙应遵循这样四个基本步骤:
a.风险分析;
b.需求分析;
c.确立安全政策;
d.选择准确的防护手段,并使之与安全政策保持一致。
然而,多数防火墙的设立没有或很少进行充分的风险分析和需求分析,而只是根据不很完备的安全政策选择了一种似乎能“满足”需要的防火墙,这样的防火墙能否“防火”还是个问题。
2.应正确评估防火墙的失效状态
评价防火墙性能如何,及能否起到安全防护作用,不仅要看它工作是否正常,能否阻挡或捕捉到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的蛛丝马迹,而且要看到一旦防火墙被攻破,它的状态如何? 按级别来分,它应有这样四种状态:
a.未受伤害能够继续正常工作;
b.关闭并重新启动,同时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c.关闭并禁止所有的数据通行;
d. 关闭并允许所有的数据通行。
前两种状态比较理想,而第四种最不安全。但是许多防火墙由于没有条件进行失效状态测试和验证,无法确定其失效状态等级,因此网络必然存在安全隐患。
3.防火墙必须进行动态维护
防火墙安装和投入使用后,并非万事大吉。要想充分发挥它的安全防护作用,必须对它进行跟踪和维护,要与商家保持密切的联系,时刻注视商家的动态。因为商家一旦发现其产品存在安全漏洞,就会尽快发布补救(Patch) 产品,此时应尽快确认真伪(防止特洛伊木马等病毒),并对防火墙软件进行更新。
4.目前很难对防火墙进行测试验证
防火墙能否起到防护作用,最根本、最有效的证明方法是对其进行测试,甚至站在“黑客”的角度采用各种手段对防火墙进行攻击。然而具体执行时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
a.防火墙性能测试目前还是一种很新的技术,尚无正式出版刊物,可用的工具和软件更是寥寥无几。据了解目前只有美国ISS公司提供有防火墙性能测试的工具软件。
b.防火墙测试技术尚不先进,与防火墙设计并非完全吻合,使得测试工作难以达到既定的效果。
c.选择“谁”进行公正的测试也是一个问题。
可见,防火墙的性能测试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这种测试又相当必要,进而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进行测试,何以证明防火墙安全?
5.非法攻击防火墙的基本“招数”
a. IP地址欺骗攻击。许多防火墙软件无法识别数据包到底来自哪个网络接口,因此攻击者无需表明进攻数据包的真正来源,只需伪装IP地址,取得目标的信任,使其认为来自网络内部即可。IP地址欺骗攻击正是基于这类防火墙对IP地址缺乏识别和验证的机制而得成的。
b.破坏防火墙的另一种方式是攻击与干扰相结合。也就是在攻击期间使防火墙始终处于繁忙的状态。防火墙过分的繁忙有时会导致它忘记履行安全防护的职能,处于失效状态。
c.防火墙也可能被内部攻击。因为安装了防火墙后,随意访问被严格禁止了, 这样内部人员无法在闲暇的时间通过Telnet浏览邮件或使用FTP向外发送信息,个别人会对防火墙不满进而可能攻击它、破坏它,期望回到从前的状态。这里,攻击的目标常常是防火墙或防火墙运行的操作系统,因此不仅涉及网络安全,还涉及主机安全问题。
----------------------------------------------------------------------------
(三)防火墙的基本类型
实现防火墙的技术包括四大类:网络级防火墙(也叫包过滤型防火墙)、应用级网关、电路级网关和规则检查防火墙。
1.网络级防火墙
一般是基于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应用或协议以及每个IP包的端口来作出通过与否的判断。一个路由器便是一个“传统”的网络级防火墙,大多数的路由器都能通过检查这些信息来决定是否将所收到的包转发,但它不能判断出一个IP包来自何方,去向何处。
先进的网络级防火墙可以判断这一点,它可以提供内部信息以说明所通过的连接状态和一些数据流的内容,把判断的信息同规则表进行比较,在规则表中定义了各种规则来表明是否同意或拒绝包的通过。包过滤防火墙检查每一条规则直至发现包中的信息与某规则相符。
如果没有一条规则能符合,防火墙就会使用默认规则,一般情况下,默认规则就是要求防火墙丢弃该包。其次,通过定义基于TCP或UDP数据包的端口号,防火墙能够判断是否允许建立特定的连接,如Telnet、FTP连接。
下面是某一网络级防火墙的访问控制规则:
(1)允许网络123.1.0使用FTP(21口)访问主机 ;
(2)允许IP地址为 和 的用户Telnet (23口)到主机 上;
(3)允许任何地址的E-mail(25口)进入主机 ;
(4)允许任何WWW数据(80口)通过;
(5)不允许其他数据包进入。
网络级防火墙简洁、速度快、费用低,并且对用户透明,但是对网络的保护很有限,因为它只检查地址和端口,对网络更高协议层的信息无理解能力。
2.规则检查防火墙
该防火墙结合了包过滤防火墙、电路级网关和应用级网关的特点。它同包过滤防火墙一样, 规则检查防火墙能够在OSI网络层上通过IP地址和端口号,过滤进出的数据包。它也象电路级网关一样,能够检查SYN和ACK标记和序列数字是否逻辑有序。
当然它也象应用级网关一样, 可以在OSI应用层上检查数据包的内容,查看这些内容是否能符合公司网络的安全规则。规则检查防火墙虽然集成前三者的特点,但是不同于一个应用级网关的是,它并不打破客户机/服务机模式来分析应用层的数据, 它允许受信任的客户机和不受信任的主机建立直接连接。
规则检查防火墙不依靠与应用层有关的代理,而是依靠某种算法来识别进出的应用层数据,这些算法通过已知合法数据包的模式来比较进出数据包,这样从理论上就能比应用级代理在过滤数据包上更有效。
目前在市场上流行的防火墙大多属于规则检查防火墙,因为该防火墙对于用户透明,在OSI最高层上加密数据,不需要你去修改客户端的程序,也不需对每个需要在防火墙上运行的服务额外增加一个代理。
如现在最流行的防火墙之一OnTechnology软件公司生产的OnGuard和CheckPoint软件公司生产的FireWall-1防火墙都是一种规则检查防火墙。
从趋势上看,未来的防火墙将位于网络级防火墙和应用级防火墙之间,也就是说,网络级防火墙将变得更加能够识别通过的信息,而应用级防火墙在目前的功能上则向“透明”、“低级”方面发展。最终防火墙将成为一个快速注册稽查系统,可保护数据以加密方式通过,使所有组织可以放心地在节点间传送数据。
(四)防火墙的配置
防火墙配置有三种:Dual-homed方式、Screened-host方式和Screened-subnet方式。Dual-homed方式最简单。 Dual-homedGateway放置在两个网络之间,这个Dual-omedGateway又称为bastionhost。
这种结构成本低,但是它有单点失败的问题。这种结构没有增加网络安全的自我防卫能力,而它往往是受“黑客”攻击的首选目标,它自己一旦被攻破,整个网络也就暴露了。
Screened-host方式中的Screeningrouter为保护Bastionhost的安全建立了一道屏障。它将所有进入的信息先送往Bastionhost,并且只接受来自Bastionhost的数据作为出去的数据。
这种结构依赖Screeningrouter和Bastionhost,只要有一个失败,整个网络就暴露了。Screened-subnet包含两个Screeningrouter和两个Bastionhost。 在公共网络和私有网络之间构成了一个隔离网,称之为”停火区”(DMZ,即DemilitarizedZone),Bastionhost放置在”停火区”内。这种结构安全性好,只有当两个安全单元被破坏后,网络才被暴露,但是成本也很昂贵。
----------------------------------------------------------------------------
(四)防火墙的安全措施
各种防火墙的安全性能不尽相同。这里仅介绍一些一般防火墙的常用安全措施:
1.防电子欺骗术
防电子欺骗术功能是保证数据包的IP地址与网关接口相符,防止通过修改IP地址的方法进行非授权访问。还应对可疑信息进行鉴别,并向网络管理员报警。
2.网络地址转移
地址转移是对Internet隐藏内部地址,防止内部地址公开。这一功能可以克服IP寻址方式的诸多限制,完善内部寻址模式。把未注册IP地址映射成合法地址,就可以对Internet进行访问。
3.开放式结构设计
开放式结构设计使得防火墙与相关应用程序和外部用户数据库的连接相当容易,典型的应用程序连接如财务软件包、病毒扫描、登录分析等。
4.路由器安全管理程序
它为Bay和Cisco的路由器提供集中管理和访问列表控制。
(六)传统防火墙的五大不足
1.无法检测加密的Web流量
如果你正在部署一个光键的门户网站,希望所有的网络层和应用层的漏洞都被屏蔽在应用程序之外。这个需求,对于传统的网络防火墙而言,是个大问题。
由于网络防火墙对于加密的SSL流中的数据是不可见的,防火墙无法迅速截获SSL数据流并对其解密,因此无法阻止应用程序的攻击,甚至有些网络防火墙,根本就不提供数据解密的功能。
2、普通应用程序加密后,也能轻易躲过防火墙的检测
网络防火墙无法看到的,不仅仅是SSL加密的数据。对于应用程序加密的数据,同样也不可见。在如今大多数网络防火墙中,依赖的是静态的特征库,与入侵监测系统(IDS,Intrusion Detect System)的原理类似。只有当应用层攻击行为的特征与防火墙中的数据库中已有的特征完全匹配时,防火墙才能识别和截获攻击数据。
但如今,采用常见的编码技术,就能够地将恶意代码和其他攻击命令隐藏起来,转换成某种形式,既能欺骗前端的网络安全系统,又能够在后台服务器中执行。这种加密后的攻击代码,只要与防火墙规则库中的规则不一样,就能够躲过网络防火墙,成功避开特征匹配。
3、对于Web应用程序,防范能力不足
网络防火墙于1990年发明,而商用的Web服务器,则在一年以后才面世。基于状态检测的防火墙,其设计原理,是基于网络层TCP和IP地址,来设置与加强状态访问控制列表(ACLs,Access Control Lists)。在这一方面,网络防火墙表现确实十分出色。
近年来,实际应用过程中,HTTP是主要的传输协议。主流的平台供应商和大的应用程序供应商,均已转移到基于Web的体系结构,安全防护的目标,不再只是重要的业务数据。网络防火墙的防护范围,发生了变化。
对于常规的企业局域网的防范,通用的网络防火墙仍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对于新近出现的上层协议,如XML和SOAP等应用的防范,网络防火墙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由于体系结构的原因,即使是最先进的网络防火墙,在防范Web应用程序时,由于无法全面控制网络、应用程序和数据流,也无法截获应用层的攻击。由于对于整体的应用数据流,缺乏完整的、基于会话(Session)级别的监控能力,因此很难预防新的未知的攻击。
4、应用防护特性,只适用于简单情况
目前的数据中心服务器,时常会发生变动,比如:
★ 定期需要部署新的应用程序;
★ 经常需要增加或更新软件模块;
★ QA们经常会发现代码中的bug,已部署的系统需要定期打补丁。
在这样动态复杂的环境中,安全专家们需要采用灵活的、粗粒度的方法,实施有效的防护策略。
虽然一些先进的网络防火墙供应商,提出了应用防护的特性,但只适用于简单的环境中。细看就会发现,对于实际的企业应用来说,这些特征存在着局限性。在多数情况下,弹性概念(proof-of-concept)的特征无法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数据中心上。
比如,有些防火墙供应商,曾经声称能够阻止缓存溢出:当黑客在浏览器的URL中输入太长数据,试图使后台服务崩溃或使试图非法访问的时候,网络防火墙能够检测并制止这种情况。
细看就会发现,这些供应商采用对80端口数据流中,针对URL长度进行控制的方法,来实现这个功能的。
如果使用这个规则,将对所有的应用程序生效。如果一个程序或者是一个简单的Web网页,确实需要涉及到很长的URL时,就要屏蔽该规则。
网络防火墙的体系结构,决定了网络防火墙是针对网络端口和网络层进行操作的,因此很难对应用层进行防护,除非是一些很简单的应用程序。
5、无法扩展带深度检测功能
基于状态检测的网络防火墙,如果希望只扩展深度检测(deep inspection)功能,而没有相应增加网络性能,这是不行的。
真正的针对所有网络和应用程序流量的深度检测功能,需要空前的处理能力,来完成大量的计算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SSL加密/解密功能;
★ 完全的双向有效负载检测;
★ 确保所有合法流量的正常化;
★ 广泛的协议性能;
这些任务,在基于标准PC硬件上,是无法高效运行的,虽然一些网络防火墙供应商采用的是基于ASIC的平台,但进一步研究,就能发现:旧的基于网络的ASIC平台对于新的深度检测功能是无法支持的。
三、结束语
由于互联网络的开放性和通信协议的安全缺陷,以及在网络环境中数据信息存储和对其访问与处理的分布性特点,网上传输的数据信息很容易泄露和被破坏,网络受到的安全攻击非常严重,因此建立有效的网。
㈣ 防治病毒和恶意代码的方法有哪些
(一)永远断网、拒绝未知U盘接入
比较极端的方式是电脑永远不联网,用定制的Linux系操作系统或其他自制操作系统,禁止所有未知安全性的U盘插入。这是国家安全机构在某些环节会用到的方式,不适合普通家庭用户。
(二)还原软件、影子系统
冰点、shadow defender、PowerShadow、等,这类软件可以隔离你对保护区域的文件的改动,重启或者设置后,能恢复原样,在恢复过程中自然也能消除所有改动和新增的程序文件,包括病毒。类似的还有“虚拟机”,如vmware、等。不过这类方式也不太适合家庭用户,中木马后,密码会被毫无征兆的盗走,而没有任何警报,而且家用电脑通常每天会有很多个性化的改动微调、增删文件等,如果每天都设置一下还原软件或影子系统,会比较繁琐。
(三)杀毒软件
这是最普适的方式,首先当然要提到《网络杀毒》,然后是国内比较主流的是360杀毒、金山毒霸、等,最后是国外比较着名的(我只说欧洲的)如卡巴斯基、小红伞、eset、BitDefender、等,这些安全软件的防御力完全可以满足普通家用的需求,防御病毒和恶意代码毫无压力(只等下一个全球性的病毒被开发出来)。有的网友有一种妄想,就是黑客会来攻击他,其实这种担忧完全没必要,有能力干这事的黑客,绝对有更丰厚的收入来源等着他,绝对不会浪费在你身上,很多网友中毒仅仅是因为自己安装的杀毒软件工作状态不正常、比如服务未启、病毒库很长时间没更新等,只要你确保自己安装的靠谱的杀毒软件状态良好,就不应该担心中毒了。如果你是李嘉诚,当然有必要请网络安全砖家来保障你的电子设备、账户和隐私等的安全。
㈤ 恶意代码攻击技术是如何实现的
所谓恶意代码,是指网页中使用了利用WSH漏洞来修改系统的一段代码(但是由于它并不具备传染性和自我复制这两个病毒的基本特征,因此不能称作病毒)。WSH是“Windows Scripting Host”的缩写,是微软提供的一种脚本解释机制,它使得脚本文件(扩展名为 .js、.vbs等)能够直接在Windows桌面或命令提示符下运行(您可以搜索一下您windows安装目录下的 *.js或者*.vbs文件,然后双击运行看看效果)。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卸载WSH、阻止恶意代码运行、实时保护的任意一个方面入手,均可以达到保护windows 系统不被恶意代码篡改的目的。一、卸载WSH微软提供WSH的初衷是为了让管理员通过脚本程序更方便地管理系统,实现批处理或者自动化功能。但是这个美好的愿望被恶意代码利用而使得WSH成为系统中非常薄弱的环节。其实,绝大多数普通用户并不需要WSH,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卸载掉。具体方法如下:1、在Windows 98中删除WSH,打开“添加/删除”程序,选择“Windows 设置/附件”,并单击“详细资料”,取消“Windows Scripting Host”选项,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2、在Windows 2000中删除WSH的方法是,双击“我的电脑”图标,然后执行“工具/文件夹选项”命令,选择“文件类型”选项卡,找到“VBS VBScript Script File”选项,并单击[删除]按钮,最后单击[确定]即可。 二、禁止脚本运行如果您不愿意删除WSH组件,可以考虑用如下方法禁止脚本的运行:1、打开资源管理器,点击“工具->文件夹选项->文件类型”,在文件类型中将后缀名为“VBS、VBE、JS、JSE、WSH、WSF”项全部删除,这样这些文件就不会被执行了(双击在前面您搜索到的*.js、*.vbs文件试试)。2、打开IE,点击“工具->Internet选项->安全->自定义级别”,在“安全设置”对话框中,将其中所有的ActiveX插件和控件以及与Java相关的组件全部禁止即可。不过这样做以后的一个不便之处就是如果网页中使用了 js 或者 vbs 脚本,则该网也将不能正常显示。三、实时保护IE也许您觉得上面的两种方法都太绝对,并不能满足自己灵活的需要,那么可以考虑安装上网助手(在地址栏中输入“上网助手”或者“zs.3721.com”进入网站,在弹出的安装提示对话框中点击“是”)。安装之后,上网助手会在屏幕右下角的系统托盘处出现蓝色图标,点击它,可以看到其“保护IE”项被选中,表示实时保护IE的功能正在生效。当然,除了以上方法以外,及时给系统和IE打上最新的补丁、给防病毒软件及时升级病毒数据库、不要轻易地去浏览一些来历不明的网站等等,都是很好的习惯,能最大限度的把恶意代码拒之门外。
㈥ 怎样防止恶意代码(不装杀毒软件的情况下)
修改IE的标题栏:即在IE浏览器最上方的蓝色横条里做广告,而不是显示默认的“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这种修改非常常见,有人也特意针对它编制了反修改的程序。 注册表位置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ain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ain 在注册表中找到以上两处主键,将其下的“Window Title”主键删除,并关闭所有打开的IE浏览器窗口再重新打开就能看到效果。 修改IE的首页 这个改回来很方便,在IE的设置里就有(Internet选项-常规-主页)。比较麻烦的是某些网页在浏览者的硬盘里写入程序,使重启计算机后首页设置又被改了回去,这时可使用“系统配置实用程序”来解决。开始—运行,键入msconfig点击“确定”,在弹出的窗口中切换到“启动”选项卡,禁用可疑的程序启动项。 在Windows启动时显示一个窗口,点确定才能进去 这个设置其实与IE无关,而是Windows的登录提示窗口,不过最近有些网页对它动上了脑筋,在这个窗口里做广告。 注册表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Winlogon 在注册表中找到此主键,将其下的“LegalNoticeCaption”和“LegalNoticeText”主键删除即可。 在IE里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里显示网页广告 这种情况很少见,不过解决方法也不复杂。 注册表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enuExt 在IE中显示的附加右键菜单都在这里设置,常见的网络蚂蚁和网际快车点击右键下载的信息也存放在这里,只需找到显示广告的主键条目删除即可。 网页恶意代码的预防 1、要避免被网页恶意代码感染,首先关键是不要轻易去一些自己并不十分知晓的站点,尤其是一些看上去非常美丽诱人的网址更不要轻易进入 ,否则往往不经易间就会误入网页代码的圈套。 2、当运行IE时,点击“工具→Internet选项→安全→ Internet区域的安全级别”,把安全级别由“中”改为“高” 。 3 、因为这一类网页主要是含有恶意代码的ActiveX或Applet、 JavaScript的网页文件 ,所以在IE设置中将ActiveX插件和控件、Java脚本等全部禁止就可以大大减少被网页恶意代码感染的几率。具体方案是:在IE窗口中点击“工具”→“Internet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安全”标签,再点击“自定义级别”按钮,就会弹出“安全设置”对话框,把其中所有ActiveX插件和控件以及与Java相关全部选项选择“禁用”。但是,这样做在以后的网页浏览过程中有可能会使一些正常应用ActiveX的网站无法浏览。 4、而对于使用Windows98的计算机用户,请打开 C:\WINDOWS\JAVA\Packages\CVLV1NBB.ZIP,把其中的“ActiveXComponent.class”删掉;对于使用Windows Me的计算机用户,请打开C:\WINDOWS\JAVA\Packages\5NZVFPF1.ZIP,把其中的“ActiveXComponent.class”删掉。 5、一定要在计算机上安装网络防火墙,并要时刻打开“实时监控功能”。 6、虽然经过上述的工作修改回了标题和默认连接首页,但如果以后某一天又一不小心进入这类网站就又得要麻烦了。这时你可以在IE浏览器中做一些设置以使之永远不能进入这类站点: 打开IE属性,点击“工具”→ “Internet选项 ”→“安全”→“受限站点”,一定要将“安全级别”定为“高”,再点击“站点”,在“将Web站点添加到区域中”添加自己不想去的网站网址,再点击“添加”,然后点击“应用”和“确定”即可正常浏览网页了。 7、设置注册表编辑器中的相关项值: (1)运行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命令regedit.exe进入注册表; (2)在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System下,增加名为DisableRegistryTools的DWORD值项,将其值改为“1”,即可禁止使用注册表编辑器命令regedit.exe。 因为特殊原因需要修改注册表,可应用如下解锁方法: 用记事本编辑一个任意名的.reg文件,其中的内容如下: REGEDIT4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System 双击运行recover.reg即可。
㈦ 如何防范网络病毒
1、不点击不明的网址或邮件、不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较多木马是通过网址链接、二维码或邮件传播,当收到来历不明的邮件时,也不要随便打开,应尽快删除。智能客户端不要随意扫描未经认证的二维码。
2、不下载非官方提供的软件。如需下载必须常备软件,最好找一些知名的网站下载,而且不要下载和运行来历不明的软件。而且,在安装软件前最好用杀毒软件查看有没有病毒,再进行安装。
3、及时给操作系统打官方补丁包进行漏洞修复,只开常用端口。一般木马是通过漏洞在系统上打开端口留下后门,以便上传木马文件和执行代码,在把漏洞修复上的同时,需要对端口进行检查,把可疑的端口封关闭,确保无法病毒无法传播。
(7)网络级恶意代码防范怎么实现扩展阅读:
从网络病毒功能区分。可以分为木马病毒和蠕虫病毒。木马病毒是一种后门程序,它会潜伏在操作系统中,窃取用户资料比如QQ、网上银行密码、账号、游戏账号密码等。蠕虫病毒相对来说要先进一点,它的传播途径很广,可以利用操作系统和程序的漏洞主动发起攻击,每种蠕虫都有一个能够扫描到计算机当中的漏洞的模块。
一旦发现后立即传播出去,由于蠕虫的这一特点,它的危害性也更大,它可以在感染了一台计算机后通过网络感染这个网络内的所有计算机,被感染后,蠕虫会发送大量数据包,所以被感染的网络速度就会变慢,也会因为CPU、内存占用过高而产生或濒临死机状态。
㈧ 怎样防止网络黑客攻击呢
可以通过隐藏IP地址来防止黑客攻击。
隐藏IP方法:
使用代理服务器相对于直接连接到Internet可以保护IP地址,从而确保上网的安全。代理服务器其实就是在电脑和要连的服务器之间架设的一个“中转站”,向网络服务器等发出请求数据之后,代理服务器首先会先截取这个请求,然后将请求转交给远程服务器,从而实现和网络的连接。很明显使用代理服务器后,只能检测到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而不是用户所在地IP地址,这就实现了隐藏IP地址的目的,有效的保护了上网的安全。
黑客攻击手段:
黑客攻击手段可分为非破坏性攻击和破坏性攻击两类。非破坏性攻击一般是为了扰乱系统的运行,并不盗窃系统资料,通常采用拒绝服务攻击或信息炸弹;破坏性攻击是以侵入他人电脑系统、盗窃系统保密信息、破坏目标系统的数据为目的。
㈨ 如何防范恶意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