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网络围观的道德底线与相关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有句话说得好,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高级的法律!作为网络围观群众,你可以在法律法规范围内随意的发表意见,发泄个人情绪,这些都是你的自由,那怕你的观点不合大众,不符合传统文化,甚至有违道德,别人也只能谴责你,批评你,法律却管不了你,毕竟你没有违法,但是,如果你的言论违反了法律法规,你就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所以,做什么事,一定要搞清楚法律法规的界限和道德的底线,不然就会犯下大错!
⑵ 怎样做一个理性的吃瓜群众
作为互联网16G冲浪网友,对于各种新闻八卦十分感兴趣。但是在网络时代,可以说,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我们很可能被别人的情绪干扰。而且事实证明,很多事件展现的都不全面,经常会出现反转再反转的事件。所以,吃瓜保持理性很重要。那么怎么做一个理性的吃瓜群众呢?
⑶ 如何看待舆论场上的“吃瓜群众”
舆论场上的“吃瓜群众”缺少专业知识和媒介素养的围观,以讹传讹的概率极高;公众借个案宣泄对社会深层矛盾的不满,容易让舆论跑偏。
1.本地居民和外地网民
“吃瓜群众”的围观还有可能以舆论狂欢的方式侵犯隐私。如,围观明星的“狗仔队”爆料,常对当事人和家庭造成伤害。再如,领导干部一旦被发现抽了一包高价烟,有某种豪华的配饰,就可能被众口一词斥为贪官,这种“有罪推定”让你压根没有招架辩护之力。
热点舆情的推手,大致可以区分为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与利益无关者。前者通常表现为维权行为,是个案中的利益诉求;后者通常表现为泄愤行为,只要个案符合他们对社会的“刻板印象”(如城管欺负摊贩),就趁机借个案表达对政府、对体制的不满情绪。
在突发事件中,本地居民的帖文比外地网民更容易较为准确地传递现场信息,而外地网民隔岸观火式的评论可能离事实真相更远。本地居民作为利益相关者,会权衡利弊,进行成本收益比较,有沟通余地;而外地网民可能采取“大拒绝”的态度,持对抗性心态,较难说服,不易达成妥协
网上热点事件参与者,还可以区分为本地居民和外地网民。本地居民对热点事件知根知底,常常持就事论事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而外地网民并不真正关心个案本身的是非曲折,更多的是借个案吐槽、起哄。热点事件和热点舆情的监测阔以采购软件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进行监测。
2.包容本地“吐槽”,鼓励“在地参与”
适度包容本地居民在本地网站吐槽,有利于政府了解基层治理瑕疵,及时解决问题,避免矛盾的激化。如果一味阻碍本地居民在本地网站发声,他们就会移步到一些全国性网络平台吐槽。而外地网民的心态更容易推波助澜,把事态闹大,损害地方形象,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⑷ 围观的人群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网络世界里,每天总有若干事情触动我们的神经,各种喧哗,各种炒作,各种新闻,各种悲剧,眼睛累了,思想也近麻木。
其实,网络世界并不是虚拟的,它是现实的扩展,那些喧哗、那些悲剧,并非虚幻,而是真实的发生在我们身边,就是那些假新闻、假事件,也是真实人性的另一面表现而已,它们为什么会出现,肯定有着各的目的。
中国历史几千年,潮起潮落,风云变幻,统治阶级无数花样的灌输,无数花样的压迫,让中国人的人性几千年几乎没有什么改变,所以,中国历史几千年也就是一次次重复,几乎没有什么质的改变。
在我最敬仰的人里面,不得不提到鲁迅先生,他实在太厉害了,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对中国百姓的了解,实在有点让人感觉全身的不自在,在他的笔下,剥开我们光鲜的外衣,总能看到自己的灵魂,想躲都躲不掉,我想,这就是他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罢。然而,喜欢不喜欢,我们到今天却仍然活在他笔下的环境里,那围观的习惯、旁观的灵魂没有一点改变。
中国人对围观,有无法控制的爱好。最壮观的是围观杀人,过去,杀人要先游街,广而告之:杀人了,大家围观!于是,人潮人海,赶紧抢位置,后面的想方设法往前挤,挤不动的钻,钻不动的踮脚、伸长脖子,人犯走到哪挤到哪,最后,菜市口围定,聚精会神,等到最后那一刀,一群惊叹,看到鲜红的血四溅,无头的尸体摆在那,各自散去。鲁迅先生弃医学文,正是看到一场国人围观杀人的场景,杀人者是侵略者,被杀者是国人,围观者也是国人。
当然,杀人的好戏不是每天都有的,不是得“秋后问斩”嘛。平时呢?车祸,有人围观;跳楼,有人围观;落水,有人围观;吵架,有人围观;跌倒,有人围观;喊冤,有人围观;城管打人,有人围观;警察抓人,有人围观;街头小戏,有人围观---处处皆有围观,事事皆有围观。
现在,科技进步了,网络进入生活,社会延伸到网络上,围观也同时进军到网络。最能引起网络围观的是什么呢?冤屈和低俗。社会如此乱,冤屈如此多:这里城管打小贩,那里法官判冤案;这边强征,那边强拆;今天幼女遭强奸,昨天老人受虐待;各种冤屈,天天上演。另一方面就是低俗,无数人在网络上意淫;充满色彩诱惑的标题最吸引人,上当了大骂“标题党”;五花八门的图片满网乱飞,今天某人露胸,明天某人裸背,比谁的脸厚、比谁的胆大、比谁的底线下;这边女大学生求包养,那边二奶小三斗富有。
围观,是国人的一大习惯,是社会的一大风景。其实,围观并不是全无益处,围观有时候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力量。最好的表现就是若干官僚在大家的围观下露出贪腐的形状,“表哥”、“表叔”、“房姐”、“房婶”等就是代表;还有被拐卖的孩子,有很多在大家的围观、传播中得到解救;一些错误的决定在大家的围观、声讨下得到改正。围观,对社会的公开、公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
然而,围观最大的弱点是短暂性。今天的热闹,明天就成平淡,这个社会热闹的事情太多,这件事发生,就会覆盖那件事,很多问题在一时引起关注后,迅速冷淡下去,很快失去关注,于是,出现若干“烂尾”事件。许多当事人和地方政府已经发现这个规律,于是,学会了找借口,推诿、冷处理的态度明显增加,“躲过这阵风口就过去了”成为他们的共识,而事实就是这样,所以,围观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存在的顽疾。
最可怕的不是短暂,是旁观的灵魂。“人血的馒头”仍然受欢迎,用别人的苦难满足自己的快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小偷行窃,冷眼旁观;弱者受欺,冷眼旁观;车祸受伤,冷眼旁观。需要援助的时候,没有人伸出手,哪怕是举手之劳。更有甚者:看到有人自杀,不仅不劝阻,还起哄;看到有人落水,不仅不救援,还挟尸要价;看到发生车祸,不仅不报警,还趁火打劫,哄抢物品;看到弱智女人被欺辱,不仅不制止,还鼓动,拍视频---这样的事层出不穷。
旁观的灵魂,是自私自利,是冷漠无情。这个社会沦落成如此,就是我们的旁观造成的,站在一边冷嘲热讽,站在一边孤芳自赏,当自己成为事件的主角,希望别人伸出手时已经发现这是一种妄想!因此,社会要进步,先从检讨我们的灵魂开始吧!
⑸ 网络围观的利弊
确实这个问题很现实,这是目前社会必须解决的大问题,网络围观肯定是有利有弊的,利则是众人的关注,可以引发传统媒体的报道,进而形成社会效应,促使问题得到解决。弊端可能是侵犯他人隐私,并且网络民意有可能会影响司法判断,形成民意暴力。
1.网络的围观绝不逊于实地的围观,在场感极强。比如说,某地发生了特别引人瞩目的杀人案,如果不放在网络上的话,可能这个新闻只是局部的,虽然人会很多,虽然大家的关注度也比较高,但是只是局限的。可是网络围观虽然没有实地围观那么强烈,可是它的影响范围广,网民都可以经过新闻呀,微博呀,社区呀等等了解这个热点。而且会形成舆论压力,使其关注度会极具上升。
网络围观可以影响一个人,一个国家。“我爸是李刚”这个发生在河北大学的车祸案,2.网络的围观使其关注度发生了极具的变化。网络围观影响了受害者,影响了李刚,影响好多人。上海大火引起的网络围观,微博的力量,最终使数10万的群众现场鲜花,寄托哀思。网络围观与现实围观水乳交融,网络围观推进现实围观,现实围观又通过网络得到放大。这两个事实的深层思考便是我国的政治体质,大了说就是我们的文化,李刚案的网络围观,微博的围观,使其上了纽约时报,发生在中国的官民案因为网络的围观,微博的发酵,引起的却是外国有力量,有影响力的媒体的关注,引起了外国政界对官员的思考。但是中国却没有产生如此的影响力,媒体反而遭到了政府的抵押,受到了消息的封锁,只有通过特殊的人肉搜索才可以找到的新闻,不加思考的中国政界反而不思考,这不得不说,这是政治体质的弊病,这是文化的奴隶。
3.网络的作用巨大,可是也有其弊端,我们往往在网上关注一件事也就那么几天,慢慢的就被其他的热点替代了,说明其具有短暂的影响力,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可是,我觉得虽然这个弊端不能避免,但是它代表民众的参与,代表民众的呼声,向社会向政府说:“我在”、“我知道”、“我要发表看发”。起码我们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等我们的关注激情达到一定程度,网络围观必定会影响政府决策,社会现象的评论,文化的提升,公众的参与。
4.网络的围观会慢慢的使我们由网民变成公民,网民只限于网络,可是网络的围观作用使网民上升到公民的身份,参与公共的管理,参与各种热点的评价。围观是第一步,嘲笑是第二步,理性的对话是第三步。参加公共意见,影响公共决策才是网民上升到公民的最终一步。
最后,我们要期待网络的围观,期待网民上升到公民,影响公共决策,实现公共管理。围观就是力量,关注改变中国。
⑹ 现在的网络吃瓜群众是什么样的存在
怎么说呢吃瓜群众就那些对现状不满,对社会不满的一群拿着2000多工资的人,总是埋怨这不公平那不公平的,却自己不作出改变的一群人。
⑺ 如何看待围观而不帮助的行为,你会怎么做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了解情况的来龙去脉肯定过去要帮助弱者。但是如果并不清楚事情的原因,建议不要轻易过去帮忙。否则会适得其反,对自身的安全也会有影响!
现在社会有些事情真的很复杂,想做好人好事,有时候真的会被人误解,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去帮助他的,要看是什么事情?如果是我,我会帮助,不过在有旁观者的情况下,再去怎么做!
有一些家庭琐碎的问题,你是没有办法帮上忙的,胡乱的参与只会加重别人的反感,帮不上忙的话,也不要做随便的围观,这样对别人来说也是一种不好的体验。
我们应该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当这种不公平情况发生时,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的手段,求得问题的合理解决,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当见到不公平现象时,我们应该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分别是家庭暴力和雇佣童工 看法:要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要懂得维护自身的权益 监护人要履行监护作用!!!!!!
⑻ 如何看待舆论场上的"吃瓜群众
在网络舆论场上,遇到突发事件和公众议题,经常有一堆人排队跟帖。他们似乎觉得事不关己,但又极喜欢凑热闹,被戏称为“吃瓜群众”。诸如,“目睹了整个事件的吃瓜群众”“然而吃瓜群众早已看穿了一切”“吃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网络舆论的汹涌澎湃,是每一位“吃瓜群众”刷屏、盖楼的功劳。
他们不是鲁迅小说《药》里“颈项都伸得很长”的冷漠看客,“围观只需要一个简单的转发动作,但是照见的是自己并不冷漠的心,是虽无权势和本领却为权势所忌惮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力量”(蒋方舟)。
“围观”的力量和局限
在网络世界,大概没有比部分网民更热心的人群了。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宣布发现华南虎,并公布了据称为镇坪县农民周正龙拍摄的虎照。由于当地环境早已不适合华南虎生存,照片露出破绽,网上质疑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一网友称,“华南虎”的原型实为自家墙上年画,而浙江义乌年画厂也证实确曾生产过老虎年画,厂商还向法院起诉周正龙侵权。公众的七嘴八舌,让政府官员参与的弄虚作假难以遁形。8个月后,省林业厅副厅长被免职。
对南京江宁区房产局原局长周久耕“天价烟”和陕西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天价表”的围观,帮助纪检部门发现了贪腐线索。网民中藏龙卧虎,比如,@花总丢了金箍棒,手表鉴定专家,一一指认杨局长每块手表的型号、价格。网络围观以某种特殊方式践行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但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专业分工的社会,不是普通人根据常识和朴素的爱憎都能对一些人和事做出精准判断的。互联网上常常是“喇叭多、事实少”,七嘴八舌不一定能够拼凑出事实真相,群情激昂却可能得出偏差的结论。
2012年8月,重庆警方击毙悍匪周克华,DNA和指纹比对无误,但有人质疑被击毙的其实是便衣警察,甚至指名道姓说是长沙警察陈子河。其实,陈子河只是较早质疑死者不是周克华的博联社网民署名。现场疑为长沙到重庆的火车票,其实是电影票。还有“高人”考证周克华随身携带的钱包上疑似印有警徽,其实“公安机关从未给民警配发过这种印有警徽的钱包,便衣警察更是巴不得身上没有警方标志”。
2014年3月,河南宝丰县一乡镇退休干部李三虎身首异处死于矿井内。警方经过侦查,排除他杀可能。网民哗然:“碎尸还能自杀?警方没脑子?自己把自己碎了?”这完全是外行的想当然。知名警务微博@江宁公安在线解释说,碎尸≠被别人肢解的尸体。矿井深340米,而上海东方明珠塔最高的一层观光层是350米。矿井里有多少绳索、钢筋、尖石?什么样的人能从这样的高度坠落,还能保持尸体完整无损?“这就不是人而是超人了”。
缺少专业知识和媒介素养的围观,以讹传讹的概率极高;公众借个案宣泄对社会深层矛盾的不满,容易让舆论跑偏。
2010年12月一天深夜,以复旦大学学生为主的18名上海驴友黄山遇险。据说其中一人的二姨夫是上海市委常委,这才有上海警方与安徽警方联动,打破“夜不上黄山”的惯例组织搜救。上海警方公布了110接警录音,神秘的二姨夫在电视台亮相,只是一位普通的下岗工人。在公共事件中,一部分人心中有一根弦始终紧绷,对事件背后的人际关系、权力影响,可能存在的潜规则保持高度警觉,甚至到了过敏的程度。
“吃瓜群众”的围观还有可能以舆论狂欢的方式侵犯隐私。如,围观明星的“狗仔队”爆料,常对当事人和家庭造成伤害。再如,领导干部一旦被发现抽了一包高价烟,有某种豪华的配饰,就可能被众口一词斥为贪官,这种“有罪推定”让你压根没有招架辩护之力。
本地居民和外地网民
热点舆情的推手,大致可以区分为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与利益无关者。前者通常表现为维权行为,是个案中的利益诉求;后者通常表现为泄愤行为,只要个案符合他们对社会的“刻板印象”(如城管欺负摊贩),就趁机借个案表达对政府、对体制的不满情绪。
网上热点事件参与者,还可以区分为本地居民和外地网民。本地居民对热点事件知根知底,常常持就事论事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而外地网民并不真正关心个案本身的是非曲折,更多的是借个案吐槽、起哄。例如,2014年8月15日凌晨,甘肃临洮县县长柴生芳猝死在办公室。有外地网民怀疑“真的是工作而死吗?”“是不是因为平时‘声色犬马’掏空了身体?”甚至有人恶意揣测“是不是犯了事儿,害怕公检法来查,所以‘畏罪自杀’?”但临洮人了解这位父母官。柴生芳出生于农民家庭,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公派到日本国立神户大学留学,博士回乡,主动请缨到了“贫困苦瘠甲天下”的定西市。在临洮,他跑遍了全县323个行政村,病故当天工作到凌晨1时30分,终因长期超负荷,诱发心源性猝死。当地群众自发守在道路两侧,高举着“临洮人民的好儿子”“柴县长一路走好”等标语和横幅,送别这位因公殉职的好县长。
在突发事件中,本地居民的帖文比外地网民更容易较为准确地传递现场信息,而外地网民隔岸观火式的评论可能离事实真相更远。
本地居民作为利益相关者,会权衡利弊,进行成本收益比较,有沟通余地;而外地网民可能采取“大拒绝”的态度,持对抗性心态,较难说服,不易达成妥协。
2014年5月,杭州余杭区垃圾焚烧项目曾引发群体性事件,群众担心二恶英污染环境,聚集阻断交通。事后,当地政府组织了82批、4000多人次赴外地,实地察看国内先进的垃圾焚烧厂。有的村民听介绍说经过处理的水养鱼没问题,伸手就从水池里捧起一捧水,凑上去使劲闻。垃圾厂出门就是商铺,对面还有楼盘,居民就住厂隔壁,听说那里房价这两年没有降,还在升。“不看不知道,一看放心了。”该项目可望在今年下半年投入点火试运行。《人民日报》刊出通讯《社会治理创新:杭州解开了“邻避”这个结》。
包容本地“吐槽”,鼓励“在地参与”
适度包容本地居民在本地网站吐槽,有利于政府了解基层治理瑕疵,及时解决问题,避免矛盾的激化。如果一味阻碍本地居民在本地网站发声,他们就会移步到一些全国性网络平台吐槽。而外地网民的心态更容易推波助澜,把事态闹大,损害地方形象,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成都老太胡丽天7年时间参加了约20场政府听证会,一度被网民挖苦为“政府的托儿”“最佳群众演员”。后来发现,胡老太是热心人,报名约40场听证会,中签率偏高。但这不是因为政府和老太串通作弊,而是这些听证会名额经常报不满。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些网民成天“激情四溅”批评现实,但遇到身边的社会参与,优化政府决策的听证会场合,却置之不顾?
不妨鼓励当代网民“以全球为架构思考,以在地为关怀行动”(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如果只知道空谈,对身边的事视而不见,只做“键盘侠”(keyboardman),可能于事无补,也不利于找到自己在现实国情中的位置。
2008年11月,甘肃发生陇南事件。部分居民担心陇南市行政中心迁出武都区而利益受损,出现打砸烧行为。事后检索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发现,从当年9月起就有不少网民对陇南搬迁问题表达不满,且留言越来越偏激。甘肃省委办公厅感慨:如果早些了解到这些民意,及时做出回应,或许能有更好的结果。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开设了官民互动的直通车,基层老百姓可直接给省市县三级党政“一把手”提交切身利益攸关的问题,请政府解决,这样做又避免了公开网络平台的炒作。
搜狐自媒体“藤影荷声”写道:网络围观的确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也可能提示其他的诉求渠道不畅通,有时竟然需要靠自媒体上的起哄来解决问题。围观不是长久之计,当务之急是设计优秀的民意表达制度。
3月2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在人民网考察时,对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表示赞赏,希望人民网“多搭建联系群众的桥梁,推动解决实际问题,更好服务群众”。贯彻这一重要指示任重而道远。
⑼ 如何看待围观
现在大街上围观的行为随处可见,其实我认为围观也是体现个人素质的现象。围观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自身的好奇,跟风现象所导致,当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齐心协力帮助他解脱困难就还好,但是大街上的围观大多属于看“热闹”的现象,这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行为。
⑽ 网络围观会对当事者造成什么影响
5月27日,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宣判长春“盗车杀婴”案,被告人周喜军一审被判死刑。3月4日,仅两个月大的婴儿许皓博随一辆私家车被盗,长春几乎全城出动,警察、的哥、好心的市民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寻找孩子的下落。次日晚,嫌犯周喜军自首,却已将孩子掐死埋于雪地之中。当时,有不少网友认为这次媒体、社会力量等总动员参与营救的方式,包括网络围观对作案者形成压力而致使其走极端。在当日庭审中,被告人周喜军的供述证实,网络围观“致死”婴儿的说法不成立。(见5月29日《新民晚报》)
被告人的供词让所有担心网络围观被抹黑的人松了口气:当时的网络围观并未对罪犯造成心理压力,与孩子被杀无关。
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围观其实是一种关注和表达、一种在场与监督。这是网络带来的现象,也是媒介改变生活的一个变化。如果没有网络围观,一些事件可能不会成为公共事件。因此,对网络围观,不少人寄予厚望,“围观改变中国”的理念也广为传播。的确,时下,网络围观本身就是公共生活的一部分。
可网络围观的确容易让人们陷入一种矛盾中。一方面,网络围观的作用可能没有那么大,其改变效应也有一些诗意化、理想化的成分。有时,网络围观只是一种短暂停留,聚焦热点事件后,围观迅速散去;有时,网络围观只是一些情绪化的表达,缺少理性的表述和判断;有时,网络围观甚至会成为一种偏离议题的人肉搜素,将个人隐私公之于众,让隐私裸奔。
新闻案例中网络围观则是又一种情况,它可能造成一种压力,或将导致更坏结果的发生。这一点,让那些本就对网络围观持怀疑态度者找到了论据,也让那些对网络围观乐观赞同者感到心虚。很多时候,建立在客观理性基础上的文明围观,有助于推动事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甚至可以推动真相尽快浮出水面;而因冲动而生的一窝蜂、凑热闹式的围观,则可能会推波助澜,使事件更加扑朔迷离,甚至发展为聚众起哄式的煽风点火。网络上,每个人在围观某一事件时,都想到围观的后果了吗?是否想到:一次无心的从众围观,可能就让自己成为了一次公共事件的“参与者”?
如今,当事件尘埃落定,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围观依然是一种力量,其可能造成的影响也必须被正视。这就需要我们在面对网络围观时,保持一种理性的态度。在权利的边界和利害的考量前,让围观止步。只有这样,才能让网络围观源源不断地传递出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