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问题 > 如何发挥网络的反腐作用

如何发挥网络的反腐作用

发布时间:2023-02-12 05:00:20

Ⅰ 结合材料一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和行驶监督权的知识,简要说明公民在网络反腐中怎么做

【参考答案】:
1、要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勇于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监督权,积极参与网络反腐。

2、要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不能恶意炒作,避免“网络暴力”的发生。

3、要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要合法合理地行使网络监督权利,发挥“网络反腐”的积极作用。

Ⅱ 如何看待网络反腐这一现象政治题

1、网络反腐为反腐倡廉开启了监督的新途径,网络监督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便捷性和广泛性,让公众多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尤其是在加强对官员监管、做好当前形势下的反腐工作方面,利用好网络是最有效的办法;网络以其公开、透明、快捷、低成本的特性已经成为反腐新宠。
2、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也要对这条渠道加以规范。
3、网络反腐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在一派网络反腐繁荣景象的背后,需要加强对网络反腐的管理和规范,只有这样才会使网络反腐之路走得更好、更远。

Ⅲ 如何科学应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

一、建设层面分析:

1、成立专门机构。为有效应对和处置网络涉腐舆情信息,纪委、监察厅主动与省委编办沟通协调,成立了省纪委反腐倡廉舆情信息中心,负责全省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收集整理、研究分析、应对处置和网上宣传等工作。纪委监察局及所属县(市、区)、建瓯市纪委监察局等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积极开展网络涉腐舆情的应对和处置工作。

2、建好一支队伍。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着力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对网络涉腐舆情的监看收集、报送审签、应对处置、舆论引导等工作进行细化与规范。省纪委、监察厅与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宣办、省公安厅、省通信管理局等单位建立了省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等做出明确规定。对全省纪检监察系统网络舆情信息员的任职要求、人员素质、工作职责、队伍管理等作出统一规定。

3、及时协调注重处置。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运用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加强上下沟通、横向联系,按照分级负责和属地原则,依法依规对网络涉腐舆情作出快速反应和及时处置。

4、开展调研推动工作。近年来,省纪委、监察厅领导多次带领委厅宣教室、舆情信息中心的同志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积极探索推动全省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思路,研究出台相关工作制度和措施。

二、从本质层面分析:

1、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有针对性地建立信息中心,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分发、督办、落实等具体工作。通过设立舆情专员,安装舆情监测系统,全面加强对贴吧、论坛、在线等网络媒体的关注,及时了解网络的社情民意,第一时间收集涉及与本单位相关的网络舆情,确保舆情信息处置及时、有效。

2、是畅通渠道,形成合力。诚邀社会各界人士对全县实行常态化不间断检查,并对举报人保密和给予一定的奖励。纪检监察室定期不定期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咨询,设立举报信箱、公布电话,邮箱等形式,进一步开辟举报途径,并逐步完善网络举报受理、查办和信息发布机制, 更好地发挥网络举报和群众监督的作用。

3、是超前预防,促进工作。针对苗头性问题,超前预防。坚持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应对。每项举措的出台和落实,提前做好舆情的搜集和分析,可以采用乐思舆情监测系统,及时根据公众的舆论反馈采取应对措施,使社会关注的问题得以有序、平稳、有效解决。积极与社会、办事群众和媒体进行交流。针对群众关注的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公开,并对问题作详细的舆情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把负面舆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Ⅳ 如何发挥网络的反腐作用

建设当今时代,网络全面浸入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面目和模式,同样,网络监督,也推动着传统的反腐格局变得更加开明开放。如何更好地运用网络反腐,完善网络反腐机制,建立网络反腐机构,拓展网络反腐渠道,健全网络反腐体制,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网络反腐的特点
网络反腐的兴起意义重大,它标志着反腐败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必将在相当程度上推动反腐败的进程。从积极的方面来讲,网络反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方法的参与性
网络反腐,信息来源广,监督成本低,方便快捷。传统举报,大多是相关受害人或知情人通过邮寄举报信件、拨打举报电话或上门等方式向纪委等职能部门检举揭发腐败分子的违法违纪事实,举报信息来源有限,且成本较高。随着科技的发展,举报渠道日渐丰富。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举报网站,各种互联网社区、论坛等都成为网民参与监督、反对腐败的平台。我国网民数量近3亿,3亿网民使网络监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俨然是一张群众监督的天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很大程度的实现,网络反腐的快速便捷,群众的主体意识日益崛起,为网络监督和网络反腐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快速的传递性
举报材料公开透明,能保证舆论监督在阳光下进行。以网络作为平台的民间反腐,可以说是一种公开举报,它给予负有监督责任的部门以巨大的压力。按传统的举报方式,反腐部门是否进行了查处、结果怎样,举报人都不清楚。通过网络反腐,有关部门在舆论压力下,要时时作出反应,民众能及时了解到案情进展情况。****房产局长周久耕会议上抽天价烟、戴名表能被网民盯上,事件一经网络曝光,两三天就有7万多条跟帖,**市房管局等多个政府部门由此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网络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有关部门9天内介入调查,18天内免去周久耕房产局局长职务。可见,网络的快速传播特性及所形成的巨大舆论压力,就像一付催化剂,提高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效能。 3.未知的匿名性
互联网具有巨大的虚拟性和隐形化、无障碍性和大众化、随时性和低风险性的特点,网络民喜欢利用网络反腐,也正是因为网络有传播广泛、交流便捷、身份虚拟以及风险小等不少优点。网民之所以选择网络反腐,不少人是担心遭到被举报人的报复打击,而网络隐蔽性强,正好可以保护自己。可以这样说,网络匿名、隐蔽的特性大大降低了举报人被打击报复的可能性,增强了网民参与反腐的勇气,网络信息快捷,既方便群众举报,又能为有关部门提供办案线索,有利于形成全民反腐、全民参与的大格局。 4.广泛的影响性
网络遍及千家万户,而且传播速度极快,各种观点事件,一旦发布在网络上,常常可以迅速产生广泛的社会反响。事实证明,利用网络反腐不但有利于保护自己,而且容易制造社会轰动效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使所揭露的腐败事件,能尽快进入司法程序。因此,网络反腐有时范围更广效果更好。天价烟事件后,不少干部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表穿戴和行为举止了。有些干部不禁要抽空儿自省:监督无处不再,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可见,互联网公开、透明和广泛传播的特性不仅促成了网络反腐的成功,也在无形中扩大了教育范围,增强了警示教育效果。
同时,网络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是网络反腐尚缺乏系统的法律支撑。目前,对网上举报、网络监督、网上反腐,没有一个系统的法规和条例来规范,因此,也就没有统一的运作程序、没有统一的工作流程、没有统一的接纳和反馈机制。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保护网络举报人的法律,
一旦举报人受到打击如何处置?同样,如果属于诬告,如何保护被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还其清白?虽有些相关的规定散见于各部门法规当中,但缺乏实际可操作性,所以举报人遭到打击报复的事情屡有发生,而被举报人被诬告的现象同样也时有发生。

二是网络反腐也有非理性思维成分。正因为网络有其虚拟性、隐秘性,一些非理性的成分也借网络反腐之名迅速滋生和蔓延。网络匿名、隐蔽的特性大大降低了举报人被打击报复的可能性,增强了网民参与反腐的勇气。但有些网民却利用网络匿名、隐蔽的特点,在网上故意夸大、歪曲事实,有的打着监督和反腐的旗号,进行诽谤谩骂、妖言惑众和人身攻击,有的带有强烈的情绪化和煽动性言论,干扰着普通民众的判断,有的滥用人肉搜索,侵犯公民的隐私权,等等。
三是网络信息容易泄露反腐机密。由于网络监督和网络反腐很大一部分是在网上大张旗鼓地公开信息,这样容易打草惊蛇,让被举报对象及早准备,事先串供或销毁证据,导致很多事情查不实也无法查实。这样不但加大查处难度,反过来被举报人会告其诽谤,司法机关只能追究举报人的诽谤责任,反而使举报人陷于被追究诽谤责任的被动地位。由于缺乏相应法律规范,一旦发生纠纷也难以处理。 四是网络信息有时容易误导网民。因为网络的真实性无法核实,许多网民自身素质不高,容易对网络信息造成误判,形成错误的判断。 二、加快完善网络反腐建设的几点思考
网络反腐是一项系统工程,网络反腐不仅涉及到现实空间的反腐工作,还涉及到虚拟空间的管理和运作,网络反腐也只有在法制化轨道上运行,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象重视实际空间反腐工作一样重视虚拟空间反腐工作,扬长避短,使网络反腐与其他反腐手段相互配合,成为反腐败斗争的强大武器。 1.加快建立和完善网络反腐制度
目前,网络反腐尽管轰轰烈烈,但在制度构建和运用方面显得滞后。一方面,缺少对网络反腐本身的运行保护,另一方面,缺少对举报人员的保护。因此,要尽快出台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网络举报、网络反腐、网络保密的一整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使网络反腐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一是要建立保护证人制度。要根据有关案例,不断修改完善有关制度,特别是消除举报人的后顾之忧。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保护证人的法律。二是尽快启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程序。公众人物的职务行为和个人的信息要明确区分开来,政府官员等公众人物的职务行为以及担负社会公众责任的行为,不存在信息保护,这种行为本身就要接受来自社会公众的监督,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但不涉及其职务行为及公众社会身份的个人隐私应当受到保护。三是建立并不断完善有关网络反腐的运行机制。网络反腐要借鉴成功的例子,结合各地实际探索新形势下的运行模式,以便更好地提高网络反腐效率。
2.加快建立网络反腐队伍
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等部门要加强对新形势下网络反腐工作的研究,加强力量,充实人员,成立专门机构。这个机构的人员可以由尖端网络技术人员、纪检监察干部和研究反腐倡廉理论的专家学者等构成,以形成网络反腐的组合优势。这个专门机构可有五个方面的职能:一是分类梳理,综合协调。对网络相关线索进行专业的收集、分析,按真实性、可查性、影响性分级管理,及时在网上就调查情况对网友进行答复,保证渠道通畅。二是甄别信息,加强沟通。要学会面对网民,注重从网络听取民意、汇聚民智、甄别真伪,及时发现、分析、解决、回复问题,引导网民良性互动,在分析事实、辨别是非中体现正确导向,搭建起网民和纪检监察机关的互动平台。三是发布信息,及时引导。对由于网络披露的信息引起的混乱,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澄清有关是非或说明有关情况,维护稳定,构建和谐,发布的信息务必实事求是权威准确。四是保护举报,维护权益。不论是实名举报还是匿名举报,
只要是线索清晰、事实确凿,就应把举报者列入保护范围,切实维护举报者的权益。五是研究案例,把握规律。制定并不断完善一套实用实效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分析网络举报的特点,探索网络反腐的规律,逐步向网络反腐的法制化、规范化迈进。 3.加快拓展网络反腐渠道

要大力加强纪检监察、检察机关等举报网站的建设,使官方网站成为举报的主流网站,成为网络反腐的主导。特别是要增强官方反腐网站的吸引力、影响度,更加关注民意,代表民众的利益,契合民众的心理和趣向。只有这样,官方反腐网站才能在反腐斗争中发挥主导作用。与此同时,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反腐网络探索,拓宽网络反腐渠道,比如,除了建立网站外,还可开通举报邮箱、开通实时QQ、开通MSN、开通反腐败博客、论坛、BBS等,丰富反腐途径,畅通反腐渠道,让网民的举报得以及时交流,及时沟通,与官方反腐力量形成互动。
4.加快整合反腐败力量和资源
要实现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进行有效对接,关键是要既能让网民反腐的热情和积极性找到制度化出口,又要让官方所具备的侦查和威慑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要整合资源,现有的纪委、监察部门、反贪局、检察院和法院,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监督和司法体系。要加快整合各种反腐资源,形成互相配合,互相支撑的查办案件力量,要促进以网络反腐为主体的民间反腐与制度反腐的有效对接,加快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反腐倡廉格局。从长远来说,网络反腐要与其它手段一起形成合力,使网络监督的积极作用得到全面发挥,网络反腐也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

Ⅳ 公民应该如何参与与网络防腐活动

公民应该理性的参与网络的反腐败活动,这样的话不被其他的人带来路线,而且不要保持主观意向来判断,要保持客观和理智。

Ⅵ xiazhou007 正确发挥反腐倡廉网络舆论监督作用的思考和建议

2013年,“网络反腐”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现象。从云南永善县公安局政委机关大院嫁女,到铁岭撤职县委书记东山再起,再到新余、温州干部出国违规旅游被曝光,直至年底广受关注的最牛房管局长周久耕事件,2008年里,网络曝光的官员违纪违规行为一件接着一件,被处理的干部也一个接着一个,网络舆论监督的强大威力充分显现出来。对此,拍手称快的有之,大力倡导的有之,心存忧虑的亦有之。如何正确看待网络舆论监督并充分利用其独特优势,有效抑制其负面影响,成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正视并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一、准确把握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
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20世纪人类取得的重要科技之一,它的兴起引发了传播技术革命,使传播由原子时代迈向比特时代,但其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所构筑的网络社会及其在此基础上衍生的网络文化与技术理性,对人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改变与重塑”。当人们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地卷入“数字化生存”后,舆论这个古老的社会现象,从形成机制、传播方式到作用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网络舆论展现出一系列新特点。
1. 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发生变化。首先,数字化传播的平等性打破了传统的话语垄断。数字化传播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作家、新闻发言人”。借助数字化传播手段,人们突破了传统文化固有的等级观念和时空观念,改变了精英阶层与草根阶层的天然强弱势地位,也打破了非数字传播时代的话语垄断。理论上说,人人都可以成为“舆论领袖”,掀起一番舆论狂潮,这在非数字化传播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其次,数字化传播的虚拟性放纵了舆论的恣意狂欢。在虚拟的数字化空间,人们隐匿了姓名与身份,普遍存在“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样的心理暗示,现实社会中的各项清规戒律常常被心存侥幸的人们淡忘,在交流信息、发表意见时更加自由,也更加随意,因为几乎不用负什么责任。第三,数字化传播的交互性加快了舆论的变动速度。数字化传播是双向、即时、互动的,它更能激发人们的参与欲望。由于相互之间反馈迅速,意见沟通、扬弃、整合的效率大幅提升,舆论形成的时间大大缩短,舆论传播的速度加快,“雪球”效应更加明显。第四,数字化传播的开放性促进了舆论的相互融合。数字化传播手段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改变了过去以特定社会关系为基础的交往模式,原本天各一方、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群人也可能因为某种原因短时间内迅速结成一个群体,形成某种舆论(“人肉搜索”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例证)。同时,因为虚拟空间没有制度阻隔和约束性教条,各种思想、观点和价值观都有展示的机会和平台,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舆论得以便利地交流、交融、交锋,舆论环境更趋复杂。形成机制的上述变化,使网络舆论更具有离散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2. 网络舆论的传播方式发生变化。因特网是由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很多局域网,以及与之互联的许多电脑而组成的。由于诞生初期与军事紧密相连,为了防止被彻底摧毁,因特网采用TCP/IP协议相连接,而没有采用传统的金字塔式连接。这是因特网最大的优势,也是它致命的弱点(权且这么说),它使得因特网从一开始就没有拥有者,也没有核心的管理者。它就是一张无边无际的大网,你无法发现它的中心,也无法找到它的边缘。网络因此颠覆了过去那种“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既有点对面的传播,又有点对点、点对面、多点对多点的传播,这使得网络具有了传统传播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既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丰富了信息传播形态,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消费理念。网络也因此逐渐担负起跨媒体、跨区域、跨层次舆论传播媒介的角色,日趋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传播的集散地和舆论监督的新阵地。但是同时也要看到,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不同,网络传播者可以是一个机构也可以是个人,他们绝大多数未像传统媒体从业人员那样经过专门训练,信息的采集、加工、取舍、甄别都没有较为严格、科学的流程与制度,这使得网络舆论更具有不确定性、混乱性、盲目性、偏狭性和情绪性。
3. 网络舆论的作用机理发生了变化。首先,舆论的作用力度空前增大。在数字化传播手段的帮助下,网络世界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舆论的“星星之火”迅速就能形成燎原之势。网络为普通大众自由发表舆论观点提供了广阔而有力的平台,对那些散布在各处的观点起到了集聚作用,对舆论客体的影响更加巨大。其次,舆论的作用广度空前拓展。借助网络传播,人们可以突破原有的时空界限,随时获取和传递各种信息,轻而易举地介入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相应地,舆论的地域性特征减弱,其作用方向和影响范围随之转变和拓展,呈现出国内舆论国际化、国际舆论国内化的倾向,蝴蝶效应更为明显。第三,舆论的作用速度空前加快。即时性、交互性是网络传播的突出特点,舆论形成、扩散、反馈的过程因此大为缩短,舆论对客体的作用变得更加直接、迅速。舆论作用机理的上述变化,使网络舆论自身的能量急剧扩张,杀伤力空前增大。
二、全面认识网络舆论的监督功能
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网民通过网络了解政务、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行使民主监督权利,使虚拟的网络变成现实监督的平台。网络舆论监督是时代的进步,更是社会民主进步的体现,其积极意义毋庸置疑,其特有优势也非其它监督手段可比拟。
1. 监督范围更广。一是监督主体更为广泛。只要具备基本的硬件条件和操作技能,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各个利益群体的代表都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通过网络讨论国家大事,反映社会问题,表达利益诉求,开展舆论监督。二是监督客体更为广泛。网络与生俱来的开放性,为网络舆论传播摆脱时空束缚创造了条件,网络舆论监督因此可以将触角延伸至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将视野扩大到各种事情、各类问题。
2. 监督效率更高。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和交互性,使信息传播和信息反馈更加及时、更加直接,网络舆论监督的效率因此大为提高。这是网络舆论监督这种监督形式,被越来越的人接受和采用的重要原因。近来网络曝光的一系列舆论监督案例都在很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回应,比如几起公费出国旅游事件,不仅迅速得到有关部门查处,而且还引起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中办、国办专门下发文件,就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重申和提出了七条要求。这充分体现了网络舆论监督自身的高效率,也大大提升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影响力。
3. 监督形式更活。网络蕴藏的海量信息,为舆论监督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和素材背景。从论坛、博客、播客到各类网站,各种网络形态的并存与互动,使得网络舆论监督的方式更为多样,形式更为灵活。同时,网络的匿名性,在激发网民热情参与舆论监督的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4. 监督成本更低。网络舆论监督的便捷、有效、易操作,大大减少了传统舆论监督的物质成本。而且,在网络舆论监督事件中,由于有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网民共同参与,甚至还包括内幕知情者的直接爆料,传统舆论监督所需要的事实核查工作因此大幅缩减,由此所需的精神和物质成本都大为节约。
在充分肯定网络舆论监督具有独特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网络舆论监督自身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是舆论真实问题。由于有了匿名这道屏障,任何人都可以在隐身状态下无所顾忌地爆料、议论甚至谩骂,传统舆论监督的严肃性、专业性和真实性大打折扣。一些网民言之凿凿的事情,往往只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经过调查后发现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但是,我们又不能将其简单等同于诬蔑、诽谤,因为很多网民的初衷往往是出于义愤,而非个人利益,只是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才出现了事实和判断上的偏差。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甄别监督事实,确保监督落到实处,同时也避免伤及无辜。
二是舆论暴力问题。网络舆论监督的成本和风险相对较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网民参与监督的随意性和情绪化,滥用监督权的现象在网络空间不同程度存在。一些网民通过网络散布谣言,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宣泄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由于网络舆论的场效应具有强大的聚合力,容易引起参与者的思想共鸣,使不同人群迅速形成一个以特定事件为纽带的群体。因此,这种非理性很容易被聚合、放大和传导,导致因舆论监督而起、却以网络暴力而终的现象发生。
三是舆论变异问题。“网络推手”、“网络打手”是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的特有现象。一些人为了实现推广或打压的目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操作规则,人为制造和操控舆论,从而改变了舆论形成的原生态势,即舆论变异。尽管这一现象目前还主要出现在网络营销领域,但由于操作成本低、影响范围广、实施难度小,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打着舆论监督的幌子,利用网络平台故意混淆视听,错误引导网络舆论。这不仅损害了网络舆论监督自身的声誉,也会给“监督对象”和实际工作造成不应有的压力。
三、合理利用网络舆论的反腐作用
网络舆论监督是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重要构成和最佳结合,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得到很大程度的实现。网络反腐是网络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从网络传播的特点出发,兴利除弊,合理利用,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
首先要理性看待网络反腐。网络为人们开辟了新的民意表达渠道,成为一条民众参政议政的快捷通道。网络反腐作为独立于纪检监察等体制内监督以及传统舆论监督以外的一种民间力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独立性,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事实上,网络反腐的有序推进,也有助于提高民主政治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全社会的公民意识,让人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去。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以为简单的“人肉搜索”就能揪贪反腐,未免过于幼稚。网络监督的力量的确是强大的,但这种监督充其量只能是外在性的、自发性的、偶然性的、补充性的、非常态的,因而反腐败是不能依赖网络力量的。腐败问题最终需要依靠政治体制内在的机制予以解决。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网络反腐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不能对网络反腐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待。
其次要合理利用网络反腐。依靠网络,至少可以在三个方面推动反腐败工作。一是可以获取更多的反腐线索。网络爆料、网络调查等形式,为有关部门提供了丰富、具体、直接且不易灭失的反腐败线索,拓展了反腐败工作的信息来源。二是可以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腐败现象通过网络曝光后,立刻引起广泛关注,既对被监督对象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也对所有党政干部产生明显的警示教育作用。三是可以赢得广泛的群众支持。广大网民通过网络积极提供线索、开展调查、追踪事态发展、监督处理情况,形成一股强大的群众反腐力量,有利于腐败现象的遏制和查处。我们一定要善于通过网络舆论监督了解民情、听取民意、汲取民智、借助民力,扎实有效地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第三要有序引导网络反腐。网络反腐的勃兴恰恰反映了正常举报的渠道不畅,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相关部门的工作不力。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容易引发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削弱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参与热情。为此,我们要因势利导、主动出击,积极构建畅通、高效、有力的网络反腐渠道。一些部门和地方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2007年成立的国家腐败防治局就专门开辟了贪腐举报网站。2008年5月14日,时任株洲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的杨平在湖南省政府网站红网株洲论坛上实名注册,公布自己的职务和反腐目的,一时接受大量网络举报,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此后,株洲市纪委出台了《关于建立网络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暂行办法》,在湖南红网株洲论坛上建立了面向社会公开的“网络反腐中心”,在网上分别开展网络信访件受理处理、调查结果反馈通报、优化环境和效能投诉受理,以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等工作。这些有益探索,对有序引导网络反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来自新华网 简单修改后,可以使用。
满意请采纳!

Ⅶ 如何发挥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

第一种在网络中发美文美景、随笔小说是给大分享快乐和美,我们要赞扬。在网络中应该有这样难得的文学天地分享。
第二种在网络中成了生力军,借助网络平台赞美先进人物和事迹,传递好的信息,弘扬正能量这是网络一大功能所在。
第三、四种是充分发挥网络她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优势所在。也是公民(网友)发挥网络问政、议政和充分发挥网络强大舆论监督作用的功能使然。做为一名成熟的、正直的从政人员绝不会不重实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更不会视网络舆论为猛兽,害怕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而会充分发挥网络的这一作用,帮助自己树立威信和人气。只要自已一身正气,严于律已,还怕什么呢?同时,网络这一作用对于心中有愧之人是有一定的威慑力的,正因为有网络监督所以很多为官人员自己才收敛许多,不敢放肆。净化政治生态,确保政治生态山青水秀强大作用。同时各级纪检部门要善于利用网络这一作用来反腐败。
网络反腐即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行政行为与执政行为的监督和对权力的约束,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一种全新方式,是反腐败事业的新方式。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借互联网人多力量大的特点,携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成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作为互联网在反腐败中的作用得到中国执政者认可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出版发行的《中共党建辞典》收录了“网络反腐”的词义。
网络反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内涵明确的概念,就在于它在本质意义上整合了三方面的内容,即网络、民意、执政能力。网络以其独有的特征,一方面吸纳了民意表达,有效整合了民众的智慧和意见,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社会民主环境,从而对执政、施政行为产生了无所不在的监督和约束。凸显了网络反腐作为全新反腐利器的优势。
另一方面,网络也为执政者和施政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和崭新的对话方式,可以更为清晰、理性、全景式的把握民众心理和社会舆论氛围,从而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与时俱进的提高执政、施政能力,从而在内部减少并消除腐败发生的可能性。网络为反腐败提供了两大支柱,一个是阳光下的“扁平社会”,一个是逐步精英化的执政群体。那种视网络为猛兽是不成熟的执政者。
最后一种把网络平台作为人身攻击的场所那是不法分子,应该受到法律的打击和制裁。在网络这样的马甲也是大量存在着。

阅读全文

与如何发挥网络的反腐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493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350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476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349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962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191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933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187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603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841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584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895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605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380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432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080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254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377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938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