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问题 > 如何调整网络语言

如何调整网络语言

发布时间:2023-03-06 09:28:42

‘壹’ 如何规范网络语言建议

网络语言规范相当复杂,讨论要不要规范的问题,需要先厘清最基本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

区分本体与内容

对各界抨击的网络语言不规范现象,其实应该区分为语言本身和语言表达内容两个层面的问题。

语言本身的不规范现象,指的是网络中使用的字、词、句等语言成分打破了既有的中国语言文字系统规则,以及不遵守语言法规、规范和标准。具体到网络语言的不规范现象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1)打破现有语法规则或改变现有字词的形音义关系,如“XX控、恐龙、壕、666”等。

(2)生造词,如“颜值”“白富美”“喜大普奔”“人艰不拆”等。

(3)夹杂使用图形、符号、外来语等,如用“∶)”表示开心,在汉语动词后加-ing表示正在做某事,用“hold住”表示坚持等。

还有一种网络语言不规范现象,就是网络与计算机术语的中文翻译规范问题,主要是缺乏统一翻译标准,民间会使用一些“俗”的翻译,如“E-mail”译为“伊妹儿”,“download”译成“当”。

另一层面,语言表达内容的问题,是指语言使用者在网络平台中用不文雅、粗俗的语言发布信息、评论等,或使用詈骂语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其中会出现具有负面感情色彩、违背文化禁忌、反映社会丑恶现象以及不健康思想观念等的语言成分,如“屌丝、绿茶婊、逼格”等。广受诟病的网络语言污染、语言暴力“乱象”其实指的是这类情况。这实际上是语言所表达内容和语言使用者行为方面的问题,不是语言本身的规范问题。

语言的功能变体

谈网络语言规范,要界定清楚什么是网络语言,然后才能确定规范对象。网络语言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跟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有关的术语和词汇;二是人们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媒介进行交际与表达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

另外,网络上还有很多信息并非原创于网络,包括各类组织、机构及部分个人发布的正式的、内容严肃并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信息,基本上使用常规的语言表达方式,其传播对象和范围相对开放,属于大众传播性质,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网络语言范畴。

公众热议的不规范现象主要是针对上述第二种定义的网络语言,因为其中包含很多打破常规的语言形式。这些非常规语言成分,是语言学所说的语言变异成分。

网络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功能变体,就像语言中存在书面语和口语变体、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变体一样,是由于交际对象、交际媒介与工具和交际场景等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

网络中一些特殊语言形式的产生,最初来自网络社区成员之间的交际,交际对象限于特定群体内部,话题相对局限在某个范围内。信息发布者并不期待其语言为特定网络群体之外的人所理解和接受,甚至有意不让其他人理解,因此会产生一些类似行话、黑话的成分,使其有别于日常语言。

这种交际通过非面对面的电子屏幕传输媒介的影响,以及键盘输入、文字输入法、输入速度等条件制约,难免会使用一些“新异”的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以取得期待的交际效果和效率。

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它与大众传播性质的网络语言信息不同,而更接近日常口语语体,风格比较随意,体现出个人之间交际的特点,属于人际传播性质。只不过这种交际借助网络记录、传播而被“示众”,容易引起更多关注。

如何规范网络语言

语言规范是指政府或社会团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语言文字及其使用进行干预的语言规划的工作,是对语言文字本身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目的是更好地满足社会交际需要。规范的对象主要是社会公共领域使用语言时可能造成交际不便和混乱的问题,如建立语言文字使用标准、统一字形、字音等,而非公共领域的个人语言使用则不在规范范围内。

语言规范只针对语言符号系统本身,而不能约束语言使用者的思想观念认知。语言规范的基本原则是要从社会生活和语言生活的实际情况和实际交际需要出发,不能脱离语言的本质——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的存在与使用,从根本上说,无所谓合理不合理,满足需要、好用即可。语言的发展变化是社会与人类思维发展变化的产物,是约定俗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使今天的规范实现了规范,也难保明天就不过时。所以,语言规范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且只能因势利导,不能人为一刀切或强制推行。想规定不许使用某些词语或语言形式是不科学的,也是徒劳的。

弄清以上基本前提后,我们对该不该以及如何规范网络语言就可能有更科学的认识。

要区分不同性质的网络语言。大众传播性质的网络语言属于规范对象,应该规范。我国现有语言文字法规和标准就提供了依据和操作标准。而且这部分语言产品也是正面树立规范的有效依托,应该充分发挥其对语言规范的示范、引导作用。而对于人际传播性质的网络语言信息,适宜按个人语言生活领域对待,不应用全民语言去看待和要求,可以顺其自然,静观其变,不必过于强调规范。

为了更好发挥语言的全民交际工具的作用,适当保持语言系统的规范也是必要的。这种规范在根本上应该正面引导,从提高全民语文修养入手,让人们更好掌握典范、文雅的语体,分清全民语言与各种功能语言变体的区别。在网络空间里,应重点加强公共机构、权威媒体的语言规范,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强化语言文字法规及标准的普及。

至于那些语言暴力、粗俗等所谓不健康语言现象,属于思想内容问题,可能是人的修养问题,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用语言表达不健康思想,不能归罪于语言,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文化修养才是治本。

‘贰’ 孩子总是说一些不健康的网络语言,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网络语言

我觉得最好就不要让孩子那么快的接触电子产品,哪怕是父母为了方便让孩子安静下来也尽量不要让孩子玩电子产品。即便是在孩子说了一次不好的网络语言的时候,父母也必须要严格去对待,而不是觉得好玩还让孩子继续说下去,还有父母要言传身教,这点真的很重要。现在互联网很发达,三四岁的小朋友也会玩游戏,用电子产品去看动漫,去上网课,这说好其实也好,能够让孩子接触到到课本以外的世界,增加知识点,但坏也坏在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互联网世界能让孩子完全接收到接收到好的知识点。

03、在孩子第一次说不健康的网络语言就应该及时制止。

很多父母会觉得小朋友说一些童言无忌的话很可爱很天真,但一些脏话真的是不能够养成习惯的。他们会觉得大人在自己说脏话的时候呵呵笑,会觉得这是好的行为,就会养成说脏话的习惯。像我侄子,看抖音看视频经常会听到不好的话,而后就自己也喜欢说,被我暴打一顿之后他就会知道这是不能够轻易说出来的话,就不会有这个习惯了。

孩子年纪还小,他们对好的坏的没有一个定义,只觉得让人笑嘻嘻的是好的,让人哭的是坏的,父母就应该更慎重的去教育,孩子不懂的,难道我们大人还不懂啊?!

‘叁’ 如何规范和筛选网络语言

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山西太原各小学纷纷开展纠正用字不规范活动。李尚鸿戴晓杰摄 4月4日,媒体报道福建审议本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草案修订稿)》时,就如何规范网络用语进行了立法讨论。这是继 3月1日起上海推行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后,又一省级政府对网络用语是否应该立法规范进行讨论。上海对网络用语作出这样的规定:“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将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这一规定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网络语言的讨论:网络语言的使用状况如何?网络语言不规范的危害有多大?如何规范和引导网络语言的使用? 听不懂的网络语言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便捷,没有局限,网民交流的语言更是五花八门,从早期出现的“美眉(美女)”、“88(再见)”到正在流行的“偶(我)”、“稀饭(喜欢)”,网络语言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 网络语言的风趣简约,使其很快形成了气候。一些青少年甚至将网络语言带进了日常生活,让家长和老师们摸不着头脑。于是,老师们担心:网络语言会不会让学生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家长们着急:网络语言会不会造成他们和孩子沟通的障碍?语言专家们也开始担忧:网络语言是否会对汉语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会对规范的现代汉语形成冲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晁继周这样分析。“青少年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阶段,对他们来说,正确的语言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网络世界里乱用惯了,就有可能把那些不合规范的词语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对语言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除了语言学家,就连普通的网民也对此表示了忧虑。一位网友在题为《网络语言将破坏汉语的纯洁》的文章中写道:“当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的时候,我真担心汉语的纯洁性将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将从小生活在网络中,他们也许将不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标准汉语!” “这位青年网友的担心绝非杞人忧天。”晁继周说。 中国传媒大学在读博士生汪磊对网络语言问题作了相关的调查和研究。通过数据统计,他发现了网络语言的弊病:网络交际中的确存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现象,比如在汉语词后面加上了英语时态形式,如“关注ing”、“期待ing”等,而且网络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污言秽语。 汪磊指出:“一些人将网络上运用的词汇扩大到日常生活中来,出现了与汉语语言形式不相符的字母、数字、符号和时态变化。这些语言如果太多地进入日常生活,肯定会对语言的表现形式产生影响。”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是挑战还是补充 网络语言对日常交流的影响是必然的,但是,“网络语言并不是洪水猛兽。”一些专家的意见或许可以减轻老师和家长的忧虑。 “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完全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相反,语言和语言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不可能完全隔开。网络上的语言不可能只存在于网络,必然会有一部分网络语汇进入到日常生活中来。”汪磊指出。“这种影响是正常的,而且是必然的,但是不能将其夸大。” 汪磊在他的《网络媒体语言使用状况报告》中进一步表明:无论是网络论坛还是在线聊天,日常词语仍在网络语言中占主流,常规的词汇和语法仍然是网上语言表达的主要手段。报告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数据显示:被各种媒体、研究文章反复引用,代表经典网络语言的语汇,如“748(去死吧)”、“7456(气死我了)”、“酱紫(这样子)”、“虾米(什么)”等等,使用频率很低,有的甚至为零! “网络语言既是为了弥补网络交流的缺陷而产生的,比如由于看不到表情,就会用一些特殊的语汇和符号进行表达。这种特殊性造成了网络语言使用上的局限性,因此难以造成巨大的影响。”汪磊指出:“我们要从网络语言的特殊性来考虑其存在,而不能仅仅用网下的语言行为规范去衡量网上的语言表达形式,进而将其看作‘洪水猛兽’。” 引导+疏导:规范网络语言的两剂药 “语言和人体一样,有着自己稳定的、健康的发展机制,即在某个范围内是可以维护自身健康的。”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张普教授告诉记者。“这个机制就是约定俗成的规律,即语言要被大多数人认可和使用。” “规范网络语言,需要疏导和引导。”张普认为,现在网络语言显然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的,“就像人体虽然有了自身的调节还是会生病一样,约定俗成中也会出现习非成是的成分。” “上海市的规定限定了网络语言的适用范围,这就是引导措施的一种。”晁继周说。张普还强调了动态规范的问题:“我们对新生事物要进行研究,在新的发展条件下考虑语言文字的标准和规范问题。” 但什么才算是规范的语言呢?张普认为,编纂规范词语的词典自然是敦促大众使用规范和标准语言的最有力措施之一。“编纂辞书的人需要大量地吸收新的词语。词语发展太快,要是老不把新词语及时让大众查阅到、看到的话,就不能跟上语言文字发展规范的步伐。” 同时也是《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修订主持人的晁继周透露:“辞书在促进语言规范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了近些年来出现的汉语新词两千多个,但是没有收录那些只在网络上使用的词语。因为那些词语对全社会而言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语言也有“优胜劣汰” 从商朝的甲骨文到现在,汉字已经流传了三千多年。它不断地变化着,发展着,一直处在一种非规范与规范的对立统一之中。犹如大浪淘沙一般,留下来的词汇都是经过了无数重筛选的。 张普教授认为:“我国的通用语言一直处于一种开放式的发展之中,它可以吸收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语汇甚至是方言,但是这些语汇都有一个特点――符合汉语构词规律和修辞手法。比如以前只有文艺界才使用的‘走穴’、‘穿帮’等语汇就进入了现代汉语中。”张普预料:“同样地,网络语言中符合语言发展规律,能够被大众采纳的那一部分,也是有可能进入到现代汉语体系中的。比如上海市的规定,是‘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符合规范的则不在禁用之列。” “交际决定一切。”中国传媒大学从事应用语言研究的于根元教授指出,对于网络语汇,如果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需要面比较广,它就可能进入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有可能成为“规范”中的成员;而达不到交际目的那一部分自然会被慢慢淘汰。 事实上,这种淘汰已表现出来。有学者曾对网络语言的使用现状进行了一个调查,发现很多早期的网络词语,像CU(英语再见)、748(去死吧)、米虾米(没什么)的使用已经基本消失了。 “流行语都是有一定流行周期的,这个流行期一过有可能就不再使用了。”张普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网络上的那些狭义的流行语,可能随着这一代青少年、儿童的成长而不再流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上网的人跟看电视的人、看报纸的人相比是少数,上网的人中经常使用QQ、BBS的也是少数,随着这部分人的变化,更多的网络语汇将会成为过眼云烟。” 那么网络语言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汪磊从语言的发展规律出发,进行了清晰的描绘:一些适应网络传播表现特点的语汇将被长期使用下去,但整体上将呈衰减的趋势;有些网络语汇与汉字的表达形式一致,意义也比较固定,就有可能进入到日常口语的流通中,成为现代汉语的一部分,例如“版主”一词已经被收录到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P36);有些网络词汇可能会为现代汉语词汇增加某些义项,比如“沙发”、“灌水”等。另一部分网络语汇则将逐渐被网民废弃不用。 一方面有自身的稳态机制,一方面有辞书的规范作用,再加上大众的“交际选择”,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这三剂“良方”,网络语言会逐渐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机制当中。 链接 中国语言文字工作大事记 ■1949年10月10日,新中国最早的全国性文字改革团体“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之后又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和国务院直属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等。 ■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先后召开,简化字和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步骤等得以确定。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正式发布,简化字推行、普通话推广进入实施阶段。 ■1958年2月11日,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1985年,国务院决定将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19个地方法规和规章相继发布实施。 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 ■第八条下列情形,应当以普通话为基本用语:(一)国家机关的公务活动用语;(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和集体活动用语;(三)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主持和采访用语,电影、电视剧用语,汉语文音像制品、有声电子出版物用语;(四)本市召开或者举办的各类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的工作用语。

‘肆’ 90后如何对待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发展利弊共存。

它给汉语言的发展注入了的新的活力,首先,网络语言简洁生动,传递迅速。网络快餐时代讲究“快捷,方便,经济”的原则。被简化和缩略的网络用语成了最有效的工具。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看上去似乎没有任何规律,但其实无论是谐音词、简缩略语、借用还是叠加等等各种方式,都比原来传统的表达方式更加简单易用。其次,网络语言张扬个性,崇尚创新。网络语言是基于年轻人需要有一套专属的区别于传统的表达方式而产生的语言系统,它通过广泛的的群体创作产生、流传,这其中所折射出的正是年轻人对于创新创造的渴求,对于张扬个性的期待。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了的创新激情,可以在网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为了要脱颖而出,就必须与众不同。网络语言成了网友展示其个性的最好的工具,风趣幽默、新奇的网语自然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现代的年轻人追求一种特立独行的自我表现方式,这使得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网友不仅主动地使用网络语言,而且积极地创作网语,使得几乎每天都有新生的网语出现,这也是网络语言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的主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语言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

但是,网络语言也给汉语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 比如,有些网语内容浅薄、粗俗,产生很多不文明现象,频繁出现的网络脏话还有“WBD”(王八蛋)、“NQS”(你去死)、“NMD”(你妈的)等等。这些网语趣味低俗,许多就是现实生活中粗话脏话的翻版。它们主要来自游戏、聊天、网上论战等网络活动,而上网的人群多以自控能力较差,模仿能力较强的青少年为主。一旦长久接触使用的话,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再比如,网语的使用会给书面语言的交流带来一定的混乱。不规范的网语和规范的现代汉语日益频繁的交叉,可能会污染书面语言的使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们的沟通交流。 更重要的是,网络语言会对汉字系统产生损害。学生因为上网人数众多,对于新奇简便和身份认同情有独钟,而且小学生对于复杂的汉字还不太会写,于是,受网络语言影响的孩子们用数字、字母、谐音借代的办法使用语言文字。比如用:)代替“笑”,用T_T代替“哭”,这种由好奇、方便而采用的书写形式,很可能成为他们今后难以改变的书写习惯,进而影响汉字的纯洁和规范。

所以,90后必须从网络语言中吸其精华,祛除糟粕。对于一些下流低俗的网络用语,90后要从自身做起,坚决予以抵制,消除网络上的不文明现象,努力创造一个绿色、文明的网络环境。同时,要确定用语环境。许多网络用语只限于网络交际,不能用于中小学生作文中,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提倡认认真真地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伍’ 作为出版社编辑如何校对、处理文章中出现的大量网络语言符号

我不是前辈,也不专业做编辑,意见仅供参考。我的语言学老师提出过类似的问题。网络语言目前还不属于规范语言,大家对网络语言的看法也各有不同:有的认为网络语言应该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形式受到尊重,事实上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的确可能更有市场,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语言的变迁与语言的的使用关系密切,往往是应用的多,就成为主流。还有的认为网络语言不规范、也无法普及,因为很多人还不会用电脑,不接触网络语言,从这个角度上看,网络语言进入受众比较广的报纸就不太合适。
建议你酌情采用以下措施:
1、可以用规范标点的就替换为规范标点。
2、必须使用网络语言符号的可以在后面加注释,说清它的意义,使大多数人也可以理解。
3、在网络类的板块中可以适当使用网络语言符号。

‘陆’ 如何规范使用网络语言

要规范的使用网络用语,主要就是不要进行一些语言性的攻击,并且要健康的语言环境,还需要进行自我进这种规范性的语言调整,然后完成每一个人的自我修养提升。

‘柒’ 合理使用网络语言,规范自身行为演讲稿

1.如何正确引导中学生规范使用网络语言
1.网络语言道德教育要与学校德育教育相结合
还网络一片晴天的工程,除了可以采用技术、法律、行政、经济等方面的措施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道德规范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因为当中学生往来于网络空间时,最终决定其语言的就是他们自己的道德选择。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文明教育的重要场所,必须牢牢抓住这块阵地不放。当前,中小学都开设有思想道德教育课,但是,对于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语言文明等课程,还处于“真空地带”,应着眼于加强学生的网络语言文明教育,增设这些课程内容。首先,在信息技术教师讲解网络同时,应同时提示网络的负面影响,在学习初期就让学生了解网络的正反特性,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解决网上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第二,要强化孩子的法制观念和文明意识,通过制定和经常强调网络语言文明规范,在孩子头脑中建立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使他们清楚哪些网上语言不道德、不文明甚至是非法的,促进其自律意识和能力的增强。第三,学校还要充分运用激励措施,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网络语言也是自身语言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不文明就是自身不文明”等观念,对于使用不文明语言的人要坚持抵制与拒绝,营造出有利于网络语言道德建设的良好的舆论氛围。
2.家长是学生网络语言文明的引导者。
家长在加强孩子网络文明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的、难以替代的责任和作用。首先,家长平时在家中上网须严于律已,以身作则,坚决不说有违语言文明和道德规范的话与活动,不进行有违公德的网上活动,这是对孩子最好的网络文明教育。其次,对孩子在家中的上网活动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因噎废食,而应做好疏导工作。如提出完成课业、功课及格才能上网等要求,分析上网的利弊,限定孩子的上网时间,向孩子推荐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网站,同时,经常注意孩子上网的内容,对孩子参与的不健康、不文明网上活动及时指出其危害性,并坚决加以制止。为人父母者,只有充分认识了网络文化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巨大影响力,才能自觉配合学校搞好网络文明教育。
总之,面对中学生流行的网络语言,汉语将又一次受到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借用眼下一句时髦的话,这对汉语“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用宽容的眼光和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现实。当然,如果我们面对的是类似目前一些广告用语的语言恶俗时,比如:“有‘痔’不在年高”、“做女人‘挺’好”等,我们就该毫不留情,迎头痛击!而对于中学生流行的健康和充满活力的语言,我们则应给予足够的关注、了解甚至参与,那将有效地拉近我们和他们的距离,有助于弥合“代沟”,也有助于我们对他们进行语言的教育和培养,甚至也可为我们自己的语言平添生气和活力。2.中学生应如何对其吸收与摒弃
从未有一种语言像网络语言那样,从产生就遭到了如此强烈的抨击。它对中学生的语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其实,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生事物,它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1.对其汲取与发扬
网络语言是汉语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网络语言中一部分词汇在经过长时间考验被人们接受后也可以进入基本词汇,因为当代汉语中每年大概出现1000个左右的语文性新词语,也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反对网络上的粗话、脏话和一些废话,但生动形象能体现网民“个性”的习惯用语无妨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而能丰富活跃我们的文化生活。
汉语长盛不衰,就是一个不断吸纳外来文化(语言)、不断自身调整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不可能用行政手段强制的。我们的母语——汉语的胸怀就像浩瀚的大海一样宽广无际,她张开巨臂能吸纳形形色色的文化和语言。
2.对其批叛与摒弃
在现实中,由于网络语言交流的特殊性,使得网络语言特别是中学生的网络语言失范,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目前网上交流和网络语言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之一是少数网民在网上存在不道德不文明的言行,主要表明在:一是不守口德,随意谩骂和进行人身攻击;二是有些人为使自己在网上受到别人的重视故意表现出另类性格和反调言论,与现实社会的行为规范存在明显冲突,污染了网络浪漫的天空,例如有些人起粗俗下流、庸俗不堪的黄色网名和写黄色词句。问题之二是,网络语言存在一些粗话、脏话和嘲讽人的词语。例如:TMD(他妈的)、WBD(王八蛋)、NND(奶奶的)、0487(你是白痴)、BT(变态),还有嘲讽人是神童、天才、蛋白质、太平公主等等。这是网络语言中的糟粕。存在的第三个问题是,目前网络语言已不甘心只在网络上生存,开始走出虚拟的网络,有进入现实生活中的倾向。例如,一些网络词汇也进入生活的口语中并成为中学生的口头语,成为一种新时尚,比如用“东东”代替“东西”,用“886”代替“拜拜了”,评价女孩这个是“食肉性恐龙”、那个是“食草性恐龙”,下一个是“美眉”,骂男孩子是“青蛙”。更可怕的是,有些中学生的作文尤其是日记、周记里充斥着大量的类似语言。有些老师呼吁:现在学生上网越来越多,而他们又正处于打基础的时候,如果对网络语言不加控制,很可能对传统正规语言的学习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另外,第四个问题是网络语言过于求新在求新度方面有些过头,例如E-mail有电子邮件、电子函件、伊妹儿之称;版主也被写成“班主、版猪、斑竹、版竹”等等。常常是一种创新还未定型又有一种创新出现了。这些问题不能不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
3.理解使用人群
中学生是网络使用、交往的重要主体。他们大多是20世纪80、9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有鲜明的个性。他们渴望在新的环境中多交流,但现实利益的冲突,使得一些年轻人更愿意到虚拟环境中去寻求友谊。他们是社会群体中最富有理想和激情、敢于探索和追求、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群体。他们也总是试图打破传统的规范,不断地寻求和尝试新的网络语言进行交流。3.老师如何看待网络语言
网络文化对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的正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不少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对于网络语言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频繁使用的现象,中学的部分语文教师认为,网络语言是在特定环境下,特定交往圈子里使用的,从某种程序上来说,是汉语的发展和丰富。学生借此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于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有利的话,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它毕竟是非正式的语言,有老师说,长此以往不加强调和引导,学生极可能会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4.网络语言的产生
当互联网蔓延至人们生活中,一种自成体系的语言逐渐在网络中形成,并被越来越多的网民使用。网络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
随着网络语言的诞生和普遍的传开,在文章、小说、网上聊天、时常交谈等都开始应用网络语言。网络的迅速发展催生出一批新词、新短语,改变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中学生的改变更为直接。
2.学生认为网络语言幽默生动
不少学生认为网络语言不仅简洁方便,富有感情,而且幽默诙谐、风趣生动,表现出青少年之间极大的认同感。中学一女生小方告诉我,自己和朋友调侃时常说:“你真是286!”这实际是说对方脑子转得慢。这些另类语言在成人看来或许不习惯,然而在她们的生活中早已大行其道,成为生活用语的一部分。甚至有学生认为,如果有谁不会来那么几句网络语言,就觉得他太落伍了。
一学生这样说:“我上网聊天经常用到‘偶’(我)、‘酱紫’(这样子)等‘网语’表达汉语意思。受网聊影响,平时和父母、同学说话也会说些‘网语’,并在写日记时使用,因为‘很有意思’。”
此学生给我看今年1月18日的日记,其中写道:“今天上街,看见一只恐龙(女生)和一个PPDD(漂亮弟弟)并排走,我靠(形容厌恶的感觉)!这484(是不是)所谓的很搭配呀?很COOL(酷)哦!害偶(我)跟了他们4条街,累死偶鸟(累死我了)!”经统计发现,49个字中有14个字用的是“网语”。

‘捌’ 写作文时要如何使用网络词语

1. 在作文中该怎样使用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有优势:专家教你理性看待 就网络语言出现在中学生作文中的利弊,以及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问题,记者采访了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青海省语言学会会长王培基老师。

王教授告诉我们,网络语言从本质上来讲是现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使用的基本词汇、语法都来源于现代汉语,对于网络语言的出现,语言学界一般持宽容的态度,因为网络语言的出现以及流行是大势所趋。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很多中学生都对网络语言很感兴趣,他们愿意自己创造,也愿意使用。

而网络的普及,也使得中学生不可避免地被网络语言影响。王培基教授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引导的态度,没必要过分忧虑,要看到这种现象有利的一面以及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在于这种现象反映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网络语言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利的一面在于如果不能正确运用网络语言,会给大家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但是网络语言有其特定的特征,就是言简意丰,因为是在虚拟网络中交流,所以隐匿了语境、忽略了网民自身的文化身份背景,在此时语言成了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谐音、双关、比喻、符号以及英文或汉语拼音缩略词的运用,使得表达更为生动形象,但网民使用这些语言也是有一定的约定俗成的规定的,比如缩略词通常是取英文或汉语拼音的头几个字母组成,“KK”就是“快快”,“JJ”是“姐姐”。关于难以理解可能主要在于网络语言对一些词汇的理性意义作了别解,刚开始人们觉得难以理解,“你是一个善良可爱有气质的MM”这句话,在网络中“善良可爱有气质”都不再是本来的意义,“善良”是“善变、没良心”、“可爱”是“可怜、没人爱”等等。

网络语言的出现是语言的一种变异现象,是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常规的语言现象、用法,这是语言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利于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并且现代汉语有一种过滤的特质,一些不利于运用的会被自然淘汰,但这并非朝夕可以完成的,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语言的发展演化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有密切联系,因此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中学生喜爱使用网络语言这一现象。

2. 在作文中该怎样使用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有优势:专家教你理性看待 就网络语言出现在中学生作文中的利弊,以及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问题,记者采访了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青海省语言学会会长王培基老师。

王教授告诉我们,网络语言从本质上来讲是现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使用的基本词汇、语法都来源于现代汉语,对于网络语言的出现,语言学界一般持宽容的态度,因为网络语言的出现以及流行是大势所趋。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很多中学生都对网络语言很感兴趣,他们愿意自己创造,也愿意使用。

而网络的普及,也使得中学生不可避免地被网络语言影响。王培基教授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引导的态度,没必要过分忧虑,要看到这种现象有利的一面以及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在于这种现象反映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网络语言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利的一面在于如果不能正确运用网络语言,会给大家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但是网络语言有其特定的特征,就是言简意丰,因为是在虚拟网络中交流,所以隐匿了语境、忽略了网民自身的文化身份背景,在此时语言成了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谐音、双关、比喻、符号以及英文或汉语拼音缩略词的运用,使得表达更为生动形象,但网民使用这些语言也是有一定的约定俗成的规定的,比如缩略词通常是取英文或汉语拼音的头几个字母组成,“KK”就是“快快”,“JJ”是“姐姐”。关于难以理解可能主要在于网络语言对一些词汇的理性意义作了别解,刚开始人们觉得难以理解,“你是一个善良可爱有气质的MM”这句话,在网络中“善良可爱有气质”都不再是本来的意义,“善良”是“善变、没良心”、“可爱”是“可怜、没人爱”等等。

网络语言的出现是语言的一种变异现象,是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常规的语言现象、用法,这是语言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利于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并且现代汉语有一种过滤的特质,一些不利于运用的会被自然淘汰,但这并非朝夕可以完成的,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语言的发展演化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有密切联系,因此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中学生喜爱使用网络语言这一现象。

3. 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作文

如何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批改在作文过程中,批改是一种重要而且常用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首先,作文批改可以强化学生写作的动机,不断调动他们对习作的积极性。其次,作文批改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方面重要的反馈信息,这些反馈信息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作文批改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文批改一直是困扰语文老师的一个难题。

总也摆脱不了低效、繁重的包袱!学生写写写,老师批批批,可效果却总不能如人所愿,不但扼杀了学生原本的写作兴趣,同时也加重了老师的负担。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为什么不能将网络与作文批改科学地结合起来,努力探索一条高效率、低负担的网络评改作文之路呢?一、利用网络进行范文点评过去我们在评议典型范文的时候,普遍是将范文宣读一遍,然后师生评论修改。

在这个过程中,就算认真的同学,听了也只对文章大概的内容有一个模糊的印象。班上还有一部分同学虽然侧耳倾听,但对文章的内容却一无所知。

整个过程下来,就成了老师唱独角戏,同学们基本上没有参与这个活动中来,费时费力,效果一点不明显。现在,学校都拥有先进的科技设备,我们的老师可以选择网络对学生范文进行点评。

如:这一学期第一单元习作是写访谈录,在学生完成草稿后,我首先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通过网络系统显示在学生的屏幕上,然后和学生针对文章的格式、内容、语句等方面在计算机上进行点评、修改。整个过程学生感兴趣,参与时热情高涨,收到了显着的效果。

这样评析作文的过程不但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提高了他们对作文的热情。二、网络可以为学生相互评改作文搭建一个平台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学生可以互相评改作文。

在网络化的教学里,学生可以调看任何一位同学的作文,依据老师给出的目标对作文进行评改。学生坐在计算机前,一边看同学的作文,一边发表自己的观点,哪些句子写得好,哪些词语不恰当,结构有什么问题,选材是否得当……还可以利用评论框、班级群开展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各抒已见。

这样的修改,打破了传统的修改模式,既充分发挥了同学们对网络感兴趣的优势,又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同学们既要认真负责地指出别人文章的不足,又都得到他人的关注,获得众多的建议,吸取别人的优点,便于进一步修改自己的文章。

当然,教师在此过程中,要通过多媒体网络监控系统对学生操机监控,发现存在问题,及时通过网络反馈给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而不影响到其他学生。三、利用网络能及时对作文进行评改以往的作文评改大多是老师书面批改为主,而且批改一次以后就很少再去评了,即使是评,也要到下次作文之前。

中间间隔的时间较长,学生对上次作文的印象已渐模糊,总评不及时,对学生的水平很难有实质性的促进。课题的实施,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快捷地进行多重交流,学生写完作文后,很快就可以发给老师或传送到网上,可以及时得到老师或同学们的多重评价。

如:有一次习作是让学生写一次家务活,并让他们把自己的习作放到自己空间,以方便我浏览。张奕灵很快把她的作文传到了她的空间,她写的是“第一次包饺子”,她把准备的过程写得很具体,句子写得很通顺,但包的过程却一笔带过。

于是我在她的作文后留言:老师看到你那么精心准备包饺子,还准备向你学怎么包饺子呢?你怎么不把包饺子的过程具体写一写呢?当我第二天再看张奕灵的这篇习作时,她已经把包饺子的整个过程具体生动地展现在我的面前。看,网络让作文评改来得如此迅速,效果如此明显。

总之,利用网络进行作文评改,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开辟了作文评改新途径,改变了传统的评价观,使作文评改更科学、更合理。这种评改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相信,随着我们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学生一定能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

4. 写作文可以用网络语言吗

最好别用网络语言一、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

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

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

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

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

这 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

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

“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

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

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

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

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

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

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三、意高则文胜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

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

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

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 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

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

5. 写作文时用网络语言好不好

网络语言进入小学生作文,值不值得鼓励和提倡?【话题缘起】 当社会学者们还在为网络语言究竟是新新人类的文字游戏,还是现代汉语的积极发展而争个面红耳赤、莫衷一是时,网络语言已不可避免地之侵入了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赫然出现在我们小学生的作文本上了。

作为祖国语言文字奠基者的小学语文老师,站在他们的专业职责、学科特点的角度,到底该持怎样的态度呢?2007年11月13日,在苍南县龙港镇第四小学的阶梯教室,一群热心于语文教学的老师们正围绕着“网络语言,进入小学生作文值不值得鼓励和提倡?”这一个话题进行富有教学意义的辩论。正方的观点是:“网络语言,进入小学生作文值得鼓励和提倡”,反方的观点是:“网络语言,进入小学生作文不值得鼓励和提倡”。

辩论赛场上,双方围绕着自己的观点,陈述了有利的论据,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作为支持,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好不激烈。他们深刻的思想,精彩的演绎,令在场的老师为之叹服。

【观点碰撞】 正方一辩:网络语言,进入小学生作文值得鼓励和提倡。语言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丰满。

网络语言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是新时代的产物,有着极强的时代感,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怎么能把这样有着鲜明时代特色的语言,将他拒之现代汉语的门外,拒之小学生习作的大门之外呢?反方一辩:网络语言的随意性,歧义性,含糊性决定了网络语言不适合进入小学生作文。

如用“青蛙”指代“丑陋的”,用“BT”指代“变态”,面对这样的一种缺乏标准和规范、混乱不堪、不能有效地传递信息的网络语言进入小学生作文,难道你还会摸摸学生脑袋说:“青蛙”这个词你用得真棒?正方二辩:网络语言诙谐、幽默、简短且富有个性,为学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提供凭借。有些小学生原来不喜欢写日记,因为用上了鲜活的网络语言,他觉得非常好玩,因而爱上了写日记,这绝对是好事。

比如“刚从火星归来”,反映了对方的不合时宜,这种说法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而且很有幽默感,便于理解和接受。反方二辩:出示“灌水”、“拍砖”、“沙发”、“抓狂”等网络语言,在我校调查了97位老师和两个班的学生,大部分不知道的为75%。

万丈高楼拔地起,小学的习作基础和写作习惯是基础中的基础,是重中之中!这些将汉字、数字、英语字母等杂糅在一起的网络语言,教师若不及时引导,任由学生将这些美丽的方块字以“妖魔化”的方式加以糟蹋,不加规范,无疑是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失职。正方三辩: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乐于表达,自由表达,个性表达”。

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形式,我们为什么不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真实的生活?用自由之笔,写自我之境,抒自我之情,表自觉之意。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作文教学目标啊。

反方三辩:古人云:“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小学生习作也要讲究取法乎上,讲究学习高品位的规范语言。

因为儿童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语言的起步阶段,这样随意的,不规范的甚至粗俗的网络语言就是孩子们学习语言的样板吗?那规范而美丽的白话文才是学生模仿的上上之法啊 正方四辩 对于小学生习作运用网络语言的态度,我们应该以理性、开放的姿态迎接网络语言这一新事物的产生;我们所要做的应是“多引导,多激励,少限制,少指责”,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使网络语言逐渐规范、逐渐完善,最终完全溶入到我们的汉语体系中而不能采取一味地拒绝、堵塞,甚至逃避。

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与我们的大时代脱节,是与我们的学生“众叛亲离”。反方四辩:首先,网络语言强烈地冲击民族文化,它给我们的民族语言造成了一定的‘烧伤度’很难想象一个长期浸染在网络语言下的学生,还能够很好地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做一个有根的人?其次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接受自我、了解世界的阶段,提倡网络语言介入小学生的作文,它的局限性、流行性直接妨碍了孩子们的正常交往,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再次,网络语言改变了学生的写作方式,阻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鼓励小学生以这种另类写法为荣,以出现错字、病句为趣,会严重阻碍了小学生作文提高。

【专家视点】(温州市教育局小学语文教研员曹鸿飞) 从更深层次来看,网络语言有固定的格式,但是这类语言用多了,就变成了话语的复制,比如形容一位“帅哥”,如果用传统汉语来形容,有多少优秀、丰富的语言可以来赞美啊,使用网络语言,学生的语言变成了复制的模式,他想不到更多的、更优美的、更富有个性的语言来赞美,导致集体语言的媚俗。面对网络语言进入小学生的作文,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是:宽容理解,正确引导,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1、我们不能一味地排斥,从而和孩子产生隔阂,要了解学生的想法,引导青少年客观地看待网络语言的利弊,充分利用网络语言灵活生动的特点,激发学。

阅读全文

与如何调整网络语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516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367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558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371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1041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216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1016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205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678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916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606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973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626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408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451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103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278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457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959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