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网络围观是否有利于解决社会热点问题
我方的观点是,当今中国,网络围观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利大于弊。
首先,从个人层面,有两点原因。其一,网络围观为公民行使监督管理提供了极大便利。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每位公民切实参与政治生活其实并不多。但是,社会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又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网络围观现象未出现前,类似于贪污反腐,社会民生等裂春社会问题,普通群众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和想法在公共场合抒发自己对实事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看法,民众参与度比较低,而随着网络的出现引起的网络围观现象,给予了每位网民参与和关注问题的切入点,唤起了普通民众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
而不同领域的民众关注点与理解不同,群策群力,这就没不仅使得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的同时,也有助于社会问题的多层次挖掘和分析解决。它真正的做到了,扩大参政议政的途径,肆肢耐充分尊重了公民的监督权。
其二,网络围观在解决社会问题中,可以很好地声援正义的一方,警戒非正义方。当个人与一个较为强大的组织或腐败的政府为敌,其实没有什么很好的解决办法。
但是通过在网络上发帖,引起网络围观,得到网民的关注,提供信息,可以让有关部门意识到社会问题的存在,并基于事件事实和对社会的影响力而重视问题,下定决心解决问题,优化解决问题的机制和方饥空案,从而达到解决该社会问题的目的。这些充分反应了利之所在。
Ⅱ 当下网络围观是否有助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
网络围观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解决一些社会热点,通过这种方式很难解决所有的,覆盖面太小。网络围观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易导致其他问题产生。网络围观多局限于个案,却难以持续性关注,呼吁广大微博用户宣传、捐助来解决弱势群体难以得到解决的各种问题。网民网络围观虽然不能根治问题,但它却是当今社会改变社会的正力量。是非理性的围观言论常常能带动和加深公众对事件和问题的看法。认为了社会热点事件不等于社会热点问题。在社会化媒体里,有公信力的用户存在的,他们往往是意见领袖、权威媒体的官方账号等等。
Ⅲ 围观的人群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网络世界里,每天总有若干事情触动我们的神经,各种喧哗,各种炒作,各种新闻,各种悲剧,眼睛累了,思想也近麻木。
其实,网络世界并不是虚拟的,它是现实的扩展,那些喧哗、那些悲剧,并非虚幻,而是真实的发生在我们身边,就是那些假新闻、假事件,也是真实人性的另一面表现而已,它们为什么会出现,肯定有着各的目的。
中国历史几千年,潮起潮落,风云变幻,统治阶级无数花样的灌输,无数花样的压迫,让中国人的人性几千年几乎没有什么改变,所以,中国历史几千年也就是一次次重复,几乎没有什么质的改变。
在我最敬仰的人里面,不得不提到鲁迅先生,他实在太厉害了,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对中国百姓的了解,实在有点让人感觉全身的不自在,在他的笔下,剥开我们光鲜的外衣,总能看到自己的灵魂,想躲都躲不掉,我想,这就是他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罢。然而,喜欢不喜欢,我们到今天却仍然活在他笔下的环境里,那围观的习惯、旁观的灵魂没有一点改变。
中国人对围观,有无法控制的爱好。最壮观的是围观杀人,过去,杀人要先游街,广而告之:杀人了,大家围观!于是,人潮人海,赶紧抢位置,后面的想方设法往前挤,挤不动的钻,钻不动的踮脚、伸长脖子,人犯走到哪挤到哪,最后,菜市口围定,聚精会神,等到最后那一刀,一群惊叹,看到鲜红的血四溅,无头的尸体摆在那,各自散去。鲁迅先生弃医学文,正是看到一场国人围观杀人的场景,杀人者是侵略者,被杀者是国人,围观者也是国人。
当然,杀人的好戏不是每天都有的,不是得“秋后问斩”嘛。平时呢?车祸,有人围观;跳楼,有人围观;落水,有人围观;吵架,有人围观;跌倒,有人围观;喊冤,有人围观;城管打人,有人围观;警察抓人,有人围观;街头小戏,有人围观---处处皆有围观,事事皆有围观。
现在,科技进步了,网络进入生活,社会延伸到网络上,围观也同时进军到网络。最能引起网络围观的是什么呢?冤屈和低俗。社会如此乱,冤屈如此多:这里城管打小贩,那里法官判冤案;这边强征,那边强拆;今天幼女遭强奸,昨天老人受虐待;各种冤屈,天天上演。另一方面就是低俗,无数人在网络上意淫;充满色彩诱惑的标题最吸引人,上当了大骂“标题党”;五花八门的图片满网乱飞,今天某人露胸,明天某人裸背,比谁的脸厚、比谁的胆大、比谁的底线下;这边女大学生求包养,那边二奶小三斗富有。
围观,是国人的一大习惯,是社会的一大风景。其实,围观并不是全无益处,围观有时候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力量。最好的表现就是若干官僚在大家的围观下露出贪腐的形状,“表哥”、“表叔”、“房姐”、“房婶”等就是代表;还有被拐卖的孩子,有很多在大家的围观、传播中得到解救;一些错误的决定在大家的围观、声讨下得到改正。围观,对社会的公开、公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
然而,围观最大的弱点是短暂性。今天的热闹,明天就成平淡,这个社会热闹的事情太多,这件事发生,就会覆盖那件事,很多问题在一时引起关注后,迅速冷淡下去,很快失去关注,于是,出现若干“烂尾”事件。许多当事人和地方政府已经发现这个规律,于是,学会了找借口,推诿、冷处理的态度明显增加,“躲过这阵风口就过去了”成为他们的共识,而事实就是这样,所以,围观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存在的顽疾。
最可怕的不是短暂,是旁观的灵魂。“人血的馒头”仍然受欢迎,用别人的苦难满足自己的快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小偷行窃,冷眼旁观;弱者受欺,冷眼旁观;车祸受伤,冷眼旁观。需要援助的时候,没有人伸出手,哪怕是举手之劳。更有甚者:看到有人自杀,不仅不劝阻,还起哄;看到有人落水,不仅不救援,还挟尸要价;看到发生车祸,不仅不报警,还趁火打劫,哄抢物品;看到弱智女人被欺辱,不仅不制止,还鼓动,拍视频---这样的事层出不穷。
旁观的灵魂,是自私自利,是冷漠无情。这个社会沦落成如此,就是我们的旁观造成的,站在一边冷嘲热讽,站在一边孤芳自赏,当自己成为事件的主角,希望别人伸出手时已经发现这是一种妄想!因此,社会要进步,先从检讨我们的灵魂开始吧!
Ⅳ 网络围观的界定及特征分析(2)
网络围观的界定及特征分析
这种非组织的群聚有时也会彰显出强大的力量,其原因是这种群聚中存在多个“心理群体”。围观者虽然分布于网络的各个节点,但“……成千上万孤立的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⑦,这些心理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采取行动”,它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存在,受群体精神统一律的支配”? 讁 ? 讹 。因此,当网络围观中的这些“心理群体”面对同一事件时,常常会表现出心理和行动的高度一致性,这是网络围观有时产生破坏作用的重要原因。
情绪性和可能的破坏性。心理学研究认为,虽然情绪能够在意识中呈现,个体也能够感受到情绪,但情绪多是自发的,而且个体对其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却较难加以控制。特别是当个体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便获得了一个集体心理,这使得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个体单独时完全不同”? 辊 ?𫐓? 讹 。网络实际上为围观者提供了一个类群体场,位于这个场中的个体在心理上得到了群体的庇护,“这使他敢于发泄出自本能的欲望”。于是在网络围观中,作为个人真实情绪表现形式的肆意谩骂和苛刻嘲讽常常成为围观话语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网络围观个体的情绪性不仅会引发虚拟空间的语言暴力,有时也会推动虚拟的动态围观转变为影响客体现实生活的动态围观,甚至直接导致网络暴力的发生,从而显现网络围观破坏性的一面。在“虐猫女事件”、“铜须门事件”和“姜岩事件”中,少数围观者出于对当事人的不满,直接对当事人进行骚扰、恐吓,不仅侵犯了当事人的权利,而且对当事人造成了精神伤害。“姜岩事件”中的两位主角不仅辞去了工作,而且不同培没程度地患上源野了精神疾病;2007年1月,一位26岁的女歌手不堪忍受网友的话语打击而自杀;2008年10月,韩国名星崔真实,同样也由于无法承受网民谣言的.巨大压力而自杀。网络围观的破坏性可见一斑。
短暂性和复发性。网络围观的生命周期是由围观者决定的。一旦失去了围观者,网络围观即告终结。短暂性是流动网络与浮 躁 心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产物,它不同于现实围观的“一哄而散”,因为被围观者仍然会以“展览物”的形态存在于“现场”。有时,被冷落的围观事件会引发大规模的后续围观。尘封已久的“朱令事件”曾在1995年发布于网络,后于2000年、2006年先后两次成为网络围观的热点。网络围观的复发性显现出网络的张力和弹性逻辑,重新排列组合的信息有时会激起网民新的兴趣,时空得以延伸,网络事件的影响深度和广度得以拓展。
非主流的哄客心态。哄客心态,即是怀着一种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心理围绕在围观客体周围的起哄、看热闹的心态。哄客心态并非所有网络围观的主流,但却是常见的围观心理。特别是在对一些具有娱乐性质的围观中,哄客心态常常会成为主流心态。学者朱大可认为,哄客是那些渴望民间丑角诞生的娱乐群众,他们对每一个自我献身的“呕像”做出热烈反响以期从他们那里榨取最大的娱乐价值。其进一步将哄客划分为三类:笑客、赞客和骂客。笑客是以娱乐自身为特征,赞客则对围观客体报以欢呼和掌声,这两部分群体不会对围观客体造成任何伤害。而以嘲笑和谩骂为武器,以自己的价值判断为尺度、用语言去斥责反对者的骂客则是围观客体的杀手。
现实围观中,由于围观者直接暴露在现实世界中,心理负荷使围观者更倾向于做沉默的旁观者;而在网络围观中,匿名性保障的安全减少了围观者的心理压力,因此更多的个体倾向于表达真实的心态,他们或笑、或赞、或骂,从而形成了网络围观的哄客心态。
网络围观的作用
传统话语中,网络围观始终是消极的和破坏者的形象。应该承认,网络围观无论是对被围观者还是对社会都会造成冲击和影响,然而其积极的建设作用亦不可低估。
第一,网络围观的建设作用。
网络围观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在中国法制尚不健全的当下,网络围观起到了道德维护和推进制度完善的积极作用。在“孙志刚事件”中,围观者话语关注焦点随着事件的发展逐渐从“孙志刚事件”本身转移到收容遣送制度,论争过程把原收容遣送制度的种种弊端暴露无疑;围观者对法律更新迟缓表现出的愤慨对权力精英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并最终导致一部法律的废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法制的完善。
网络围观是网民了解社会动态并从话语论争中汲取营养的重要途径。较之传统媒体而言雹中喊,信息更加丰富的网络 媒体已经成为网民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一些无法在传统媒体上被关注的内容可以在网络中出现,使人们更客观、更全面地了解真实的社会。不仅如此,围观中许多民间精英的评论充满智慧和才气,在“真理”与“谬误”的论战中彰显了理性的力量,既为阅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理性养分,也会更大范围、更深层面地波及和震撼许多浅薄无知的内心。
第二,网络围观的消极作用。
网络围观中,被围观者不仅面临隐私可能遭到暴露的危险,而且还必须承受激烈话语带来的精神重荷。而当虚拟动态围观演变成动态围观之后,被围观者更要承受现实的种种不可预知的影响。“姜岩事件”中,被围观者的隐私信息被网民公开,被所在单位暂停工作后被迫辞职,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不仅如此,来自网民的恐吓和威胁也使此事件的当事人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而出现精神抑郁,最终只得拿起法律武器来抵挡围观者的进攻。“民众狂热而非理性的群众暴力行为,是这个事件的根源所在。人民高呼着正义的口号,用某种极端甚至野蛮的方式,在精神上对事件当事人进行摧毁,当这种‘群众暴力’发泄在了错误对象上时,所酿成的悲剧会是非常可怖的,足以将一个人的精神信仰彻底摧毁,甚于对肉体的损害”? 辊 ?輰? 讹 。正如卢梭所言,危害最大的不是罪恶,而是打着正义旗号的伪正义。
网络围观有时会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大规模的围观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必然引起民怨的积聚而为社会的稳定埋下隐患。特别要注意的是围观中存在各种“心理群体”潜流,如果任由情绪在这种群体中感染和流言在这种群体中传播,很容易导致虚拟的“心理群体”演化为现实的社会集合行为,从而对社会和谐与安定产生破坏和影响。比如在“海艺事件”中,愤怒的围观者直接来到当事人所在单位进行抗议,影响了该单位正常的工作秩序。
网络围观是一种发生于虚拟世界,并可能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特殊现象。我们既要看到其积极的建设作用,也要重视其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加大监管力度和立法,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使之有益于社会和人民。
Ⅳ 网络围观的意义
围观的力量正在此。之所以舆论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不是说舆论本身有什么强制力,而是谁的心中都有关于公平、正义、常识的底线,超出这个底线的事情通过舆论暴露出来,最怕的就是举国皆知。围观所起到的正是这个效果。
掌握庶政的人知道,民意其实是不可违的。面对“民意不可违”的结果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一种是不让民意发声,把将要形成的浪涌消灭于无形;一种是从开始就盖上盖子。所有的控制其实都是信息的控制,但信息的控制在这个网络时代基本是不可能的。围观这种行为所昭示的,也正是这一点。
其实在“行政透明”的要求下,各级政府已经开始进行一些透明化的工作。在原来的状态下,围观这种行为是不可能发生的。只是很多时候好多机构不是心中还有些傲慢,认为自己即使发布出来也不会有事,就是迟钝到不知道某些东西荒唐到什么程度。透明化与围观者正好也就应运而生。
有意思的是,这个过程基本是不可逆的。只要开始透明,就必须更加透明下去,而围观也是如此,只要开始第一次的围观,就会无数次地围观下去。这种围观的眼睛是无所不在的,任何荒唐事都有可能引发一次大规模的注视行动。围观总会发生的,不仅要习惯之,能敬畏并改正之就更好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邵道生作为一个网络事件,我觉得网友中分,因为周久耕的事件,网友觉得这个事和那个类似,而且好玩就发帖了;如果从官员的角度来说,首先是看出了他们想避嫌,毕竟高价烟在开会时出现影响很不好,其次我觉得是他们通过此举表示对网络监督的不满,因为他们认为抽烟这个事是比较私人的行为,自己抽烟不应该受约束。最后,我总觉得这个事件寿命不会很长,作秀成分大些,成为不了什么热点。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 官员开会把这个裸烟放在桌上是一种掩饰,掩盖例如周久耕开会时高价烟的问题,避免后来出现一系列对其不利的局面。官员们在现实生活中开始考虑是否会受网络监督,这是网络监督的一个成功。我国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像抽高价烟和喝高价酒可能是其中最轻的,还有很多更严重的,这就需要网络监督的力量,在各个方面对官员们都应该监督。同时,网络监督的力量还是有限的,我们还是应该在源头上多下功夫,多部门联合,才能更好地控制腐败。
凤凰网友“IANA”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专家说是网络监督的一个成功,我看应该说是自我约束与监督的又一次彻底失败。
Ⅵ 网络围观的反省
网上围观时,可能失去了普通的判断力
“杨佳杀警”成为英雄,“邓玉娇事件”邓贵大成为网民公敌,在网上和现实中被骂得狗血喷头,甚至最后影响了司法判决。反省制度、反省公务员群体,同情弱势群体并没有错,但我们并不可以因此而肆意造谣、谩骂,或者盲目冠上英雄、烈女的称号,忽略另一面的问题而不知反省。
围观最年轻市长,从他的家人到日常打伞照
年轻,使周森锋引起“围观”。“周森锋啥背景?”官员选拔制度的漏洞,事前公示和调查工作的不全面虽然是官方的问题,但我们如此执着于“黑幕”,借此人肉搜索,骚扰他人,无疑是过界了……
从“躲猫猫”到“压力差”,网络热词光速出现
网民纷纷以玩世不恭、调侃、嘲讽等形式表达态度。固然有很多类似事件处理不当,政府公信力消退,但每一个急于创造流行词汇的人又岂不是在信任崩塌和社会沉沦中充当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网络围观为何一发不可收拾
中国的网络力量从虚拟走向现实,从“打酱油”走向“围观”,并非首现,护卫奥运火炬、赴灾区当志愿者、调查“躲猫猫”等事件都属于这一类。事件本身没有偏向性,不是在维护国家利益时就值得称赞,出现“群体性事件”时就必须批评,但事情的扩大和演化有着共同的原因。
网络平台开放,现实信息封闭
在发生“群体性事件”时,各种流言难以避免,网络也可能进一步加剧流言的传播,而如果地方政府没有及时公开真相,其公信力就将大为降低。一些违背常理,有悖常识的信息不断发布,刺激着社会情绪,网民焦虑、无可奈何等情绪不得不以各种方式展现…
大家的参与之举非“上网”不能被重视
“邓玉娇案的胜利是网络和民众的胜利!”——网民的欢呼和政府部门的妥协,其实是政府部门行为处事能力的悲哀,是对政府官员现实生活的“真强势”和网络世界的“真弱势”的讽刺。社会很多事件除非闹到“网上”,不然不会受到重视,于是有了“网络围观”…
现实场合限制多,只好上网来发泄
株洲高架桥坍塌、杭州飙车案、副校长抄袭等事件中,我们都可以见到潜藏于不当对待与处理背后的愤怒与不满,当人们在现实中找寻不到解决出路时,现实的境遇与网络事件一拍即合,在咒骂中,在虚拟的行侠中获得快感,同时也对现实的种种不得意也找寻到了发泄的出口…
或“猎奇”或“从众”,围观心态从未消失
一位网民坦言,随着网络力量的越来越大,会有许多人发布不实信息,通过夸张、编造等手段吊足大家的胃口,引发无数网友的关注。“石首事件”刚出来时,很多网民连死者的性别都没弄清楚就起哄。认同感、关注度的驱使下,一个人爆料,就会有大批人附和…
网络是社会的缩影,“以德之名”的托词比比皆是
杨佳不该杀人。这是一条起码的道德和法律标准,可惜有很多人只知道赞赏暴力反抗,而忽视人情与法律。网络哄客以道德正义的名义,无情地围剿各类大小人物。从章子怡式的电影明星,到铜须式的“第三者”,以及被推上审判台的农民周正龙,都已成为广大哄客的“公敌”……
“围观”杀伤力巨大,必须遏制蔓延
暴戾的心态和行为方式的蔓延、玩世不恭的荒诞人生态度、人们心目中价值观、是非观的扭曲,任何一种情况都会引起严重后果,连严肃的愤怒都不想表达,对真实的追求都不再希望,只剩下无厘头嬉笑的面具,这会是怎样的信任崩塌和社会沉沦。
反对魔鬼,不要把自己异化成另一个魔鬼
每个人都需要自律和自省,任何事件、任何个人的问题和错误,不能成为在网络上寻找替罪羊和宣泄工具的借口。在集体讨伐运动中扭曲了是非观,把平时在现实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愤怒、不满转移到网络上,转移到别人身上…
现实问题不解决,围观就总会发生
网络的净化并不是“实名制”、“跨省追捕”等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就能够解决的。不可能一朝一夕解决,更不可能靠掩盖堵塞解决,关注人们的精神层面而不是技术层面,围观者才会自行散去…
Ⅶ 网络围观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弊大于利
这个反正是双面剑吧,因为有些热点事件网络舆论关注了那么有关部门可以形成重视,但是有些时候。有些认识时间不如一开始报道的那样,因为网民也只是吃瓜观众,有时候事情变化也还会转变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