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问题 > 如何保护网络个人隐私

如何保护网络个人隐私

发布时间:2022-03-09 05:22:17

❶ 我们应该怎么样在网络上保护自己的隐私

没有绝对的安全,这点是前提。
隐私信息尽量不要放在上网的电脑上。
安装必要的防范工具,如杀毒软件、防火墙软件、漏洞扫描软件等等。当然更要注意不要随便安装来路不明的软件。总之,安全问题还是要靠你自己在平时的使用电脑习惯上。
前一阵互联网出了一件新鲜事,有人通过某个在华外企总裁的相册,找到他拍摄的一些女白领的“私隐照片”,好事者通过网络找出了这个外企女白领的真实姓名和身份,并大肆流传,这个女白领的真实姓名一度成为网络和Google最热门的关键字之一。

这种通过网络而影响到个人真实生活的案例比比皆是,对于个人现实的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这其中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在网络上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的重要性,最终出现问题后才后悔,才进行补救和扫尾工作,但那时已经晚了。

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仅仅靠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总所周知,目前中国传统信仰道德和文化认同几近崩溃,主流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没有价值观、没有信仰、没有操守的时代,这样的社会道德观在匿名的互联网络中更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尽管现在我们的互联网的最大问题是道德的缺失,但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易解决的,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是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这里我总结了一些常用的保护自己个人隐私的技巧,供大家参考。

1、不要在网站提交个人信息。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自己的隐私通常是自己无意中泄露出去的,因此不要轻易在网站上提交自己的信息,除了银行网站,着名的电子商务网站之外,其他网站都不要提交自己真实信息;举个例子来说,几年前你可能在5460同学录这个流氓网站录入过自己的个人信息,今天你会发现你的个人信息被复制到至少四、五个网站供人搜索查询。因此,在网站或社区系统提交自己真实信息的方法是不妥的。

2、发布文章,三思而后行。在网络上发帖子,写博客,不要因为你的博客访问人数少不会有人注意就写一些自己的隐私信息,一篇文章一旦发布出去,就无法收回来了,文章会被存档、转载、甚至散布到很多你永远都不知道的网站上,而搜索引擎的触角会找到互联网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因此,写文章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如果你不希望某些人看到你的文章,那么就不要发布它,因为文章迟早会被别人看到的。

3、使用安全的密码。如果一定要在网络上保存自己的信息(例如电子邮件、私人日记等),那么一定要使用一个安全的密码进行保护,所谓安全的密码,通常情况下是长度多于6位,有字母和数字的不容易被人猜到的密码。

4、个人电脑的安全。自己使用的电脑,要有足够的安全设置,打上最新的操作系统补丁,启用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不要访问任何钓鱼网站等等,确保个人电脑不被黑客入侵。如果发现有被入侵的异常情况,应该在第一时间内断开网线,然后再进行检测和修复。

如何查询自己的个人隐私是否已经外泄,这里也有一些技巧。

1、定期使用网络和Google搜索自己的真实姓名。重点查看前三页的内容,看看是否有和自己相关的隐私信息。

2、定期使用网络和Google搜索姓名+个人信息(如个人工作单位、学校、住址、电话号码等)。通过这种组合查询,能较为准确的知道自己信息外泄的情况。

如果个人隐私已经泄露,该怎么办?

1、如果是自己建立的网页或者填写的信息,那么直接登录网站进行删除操作。

2、如果发布在第三方网站,那么通过邮件或电话联系对方网站管理员,要求其删除个人隐私信息。

进过这些操作之后,就可以删除已经在网站上索引的个人隐私信息,但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和Google的网页快照依旧会保留这个信息一段时间(通常是几个月),因此最好能通知网络和Google要求其在搜索引擎的缓存里也将隐私信息删除。

❷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该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了我们个人的同时,也会把我们的隐私处于一种比较容易暴露的风险当中,尤其是互联网和手机联系到一起之后,加上了个支付功能,刷脸功能等等,让我们个人的隐私感觉到了更加的不安全,那么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个人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呢?

三、在互联网时代,不要随意连接公共场所的无线网络

在一些公共区域有的时候有很多没有密码的无线网络,这个时候有人可能为了节省自己的流量就连接了这些无线,但是却不知道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那就是窃取自己手机里的秘密。所以对于陌生场所的无线网络,千万不要轻易连接。还是有对于不名来源的网址,也不能随意点开,谨防中毒。

❸ 法律如何保护网络隐私

从民法到刑法多层次保护,尽快制定专门法规
“网络隐私权保护是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中的延伸,对网络隐私权的维护,既有传统隐私权的普遍性,同时也要充分体现网络的特性。”柳经纬认为,“从我国立法来看,立法对传统隐私权的保护是多层次的。首先是宪法层面的保护,如宪法第40条对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保护;其次是民法层面的保护,这方面主要有两部法律,一部是民法通则,另一部是去年刚刚颁布的侵权责任法。后者第36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刑事立法方面,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吴宗宪在人民网访谈时指出,侵犯公民网络隐私权有可能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以及侵犯通信自由罪等。比如非法侵入他人的计算机信息,有可能会涉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攻击他人的电子邮件系统也有可能涉及侵犯通信自由罪。
在网络服务提供者责任方面,柳经纬指出,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立法保障、政府监管等方面,对网络侵权行为虽然进行了规范和落实,但还需要根据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隐私权侵犯的新特点,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尤其在网络运营商自律方面,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具体的自律规范和协调机制。”张新宝教授指出。
对于网络隐私的立法保护,相关专家认为,应在考虑本国国情,比较考察世界先进国家有关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模式的基础上,从中吸取可行的经验措施,形成我国网络隐私权立法的一般方式和原则。具体来说,首先应从法律上明确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的地位,进而尽快制定隐私权保护法,加强对传统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另外,还应重视对信息时代网络隐私权的调整,尽快制定保护网络隐私权的专门法规,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强个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为网络电子产业的发展开辟一条更为坦荡的道路。

国外建立的一些网络隐私保护法案:

1、美国颁布《电子通讯隐私法案》
美国是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比较重视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2000年4月21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制定了美国第一部网络隐私法――《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
到目前为止,美国并没有一部综合性法典为个人信息的隐私权提供保护,但是宪法、联邦和州政府制定的各种类型的隐私和安全条例,都足以承担起保护个人信息的重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6年颁布的《电子通讯隐私法案》。它规定了通过截获、访问或泄露保存的通信信息侵害个人隐私权的情况、例外及责任,禁止“向公众提供电子通信服务”的供应商将服务过程中产生的通讯内容提供给任何未经批准的实体。

2、欧盟建构完备的法律框架
欧盟在隐私保护的立法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尤其是网络环境保护下的隐私保护立法。1995年制定的《欧盟隐私保护指令》是网络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法规,对网络环境下的隐私保护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规定。此后,欧盟颁布了《电子通讯资料保护指令》和《欧洲电子商务行动方案》。欧盟通过上述一系列法规和指令,建构起了一套完备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框架,为用户、网络服务商、政府等提供了清晰可循的原则。
另外,与欧盟成员国有特殊关系的国际组织,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也非常重视对网络隐私权,特别是针对个人数据资料的保护。

3、日本提出隐私保护五原则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立了“私生活保护研究会”,对网络隐私权保护问题进行研究,并于1982年9月制定了《个人数据信息处理中隐私保护对策》,提出了隐私保护应遵循的五项基本原则,即:限制利用材料原则、限制收集原则、个人参与原则、责任明确原则、正确管理原则。此外,1998年,日本还通过了规制公共机构的《有关行政机关保有的与计算机处理有关的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

❹ 经常上网,如何加强个人信息自我保护

对于个人的自我保护是网络隐私权保护第一重要环节。网民进行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方式有很多。
一是将个人信息与互联网隔离。当某计算机中有重要资料时,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将该计算机与其他上网的计算机切断连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被入侵的 个人数据隐私权侵害和数据库的删除、修改等带来的经济损失。换句话说,网民用来上网的计算机里最好不要存放重要个人信息。这也是目前很多单位通行的做法。 二是传输涉及个人信息的文件时,使用加密技术。在计算机通讯中,采用密码技术将信息隐蔽起来,再将隐蔽后的信息传输出去,使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即 使被窃取或截获,窃取者也不能了解信息的内容,发送方使用加密密钥,通过加密设备或算法,将信息加密后发送出去。接收方在收到密文后,使用解密密钥将密文 解密,恢复为明文。如果传输中有人窃取,他也只能得到无法理解的密文,从而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
三是不要轻易在网络上留下个人信息。网民应该非常小心保护自己的资料,不要随便在网络上泄露包括电子邮箱等个人资料。现在,一些网站要求网民通过登 记来获得某些“会员”服务,还有一些网站通过赠品等方式鼓励网民留下个人资料。网民对此应该十分注意,要养成保密的习惯,仅仅因为表单或应用程序要求填写 私人信息并不意味着你应该自动泄漏这些信息。如果喜欢的话,可以化被动为主动,用一些虚假信息来应付对个人信息的过分要求。当被要求中输入数据时,可以简 单地改动姓名、邮政编号、社会保险号的几个字母,这就会使输入的信息跟虚假的身份相联系,从而抵制了数据挖掘和特征测验技术。对唯一标识身份类的个人信息 应该更加小心翼翼,不要轻易泄漏。这些信息应该只限于在在线银行业务、护照重新申请或者跟可信的公司和机构打交道的事务中使用。即使一定要留下个人资料, 在填写时也应先确定网站上是否具有保护网民隐私安全的政策和措施。

❺ 论如何保护网络个人隐私论文

保护网路个人安全,首先就是要网络服务商做好管控,其次就是网民个人也需要有网络安全意识,如果这两个方面都存在问题的话,可以双方签订一定的网络安全协议,这样就能保证网络个人隐私方面会做得更好。

❻ 上网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如果说不想让别人知道你浏览了什么网业的.或是不想让人看靠你在BAIDU里搜索的什么东东,那就用上网助手工具(有很多种,我几年前就用雅虎上网助手,可在雅虎主页上下载,主页左上角),上完网用工具全面清理一下,
或是直接用 腾讯TT浏览网业(www.qq.com在这上面下.),设置成退出后清楚所有记录

❼ 个人隐私很重要,上网的时候该如何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

在上网的时候绝不要把自己的个人隐私授权给一些小软件,因为很多的小软件以及小网站都是非常不靠谱的,它们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获取用户的个人隐私。

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的信息在网络上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泄露。个人隐私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尤其在上网的时候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个人隐私。

一、不要在小网站上填写个人信息。

很多人的个人隐私之所以会被泄露出去,就是因为在一些小软件或者小网站上填写了很重要的个人信息,才会导致泄露的。互联网最赚钱的一种模式,就是通过贩卖个人隐私获利的,而且这是最简单直接的一种方式,对于一些不靠谱的网站和软件来说,最好不要使用。

我认为做好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就能够让自己的隐私得到很好的保护,使用大型公司的软件,能够对于我们隐私的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型公司受到监管的力度是比较大的,所以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及商誉,肯定不会泄露用户的隐私的。

❽ 总结如何保护青少年的网络隐私

保护青少年的网络隐私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青少年自己应该增强相关的意识。

阅读全文

与如何保护网络个人隐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531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382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613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384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1099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236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1074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219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733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970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624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1032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644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429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467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118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294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515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975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