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设网络强国,我国有哪些优势与不足该如何发力
12013年,我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3755亿元,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和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分别达到1.9和8.1亿户,同时3G网络已经覆盖到全国所有乡镇,3G用户总规模突破4亿户,渗透率达到32.7%。巨大的市场优势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但建设网络强国需要技术、商业模式创新和网络安全,距离国际先进水平来说我们还有一定距离,我们的互联网技术还需要不断跟踪、追赶、超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2坚持“统筹推进、创新引领、驱动发展、惠及民生、合作共赢、确保安全”的基本方针,提出网络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主要是:到2020年,核心关键技术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信息化成为驱动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到202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根本改变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技术先进、产业发达、应用领先、网络安全坚不可摧的战略目标,涌现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网信企业;到本世纪中叶,信息化全面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网络强国地位日益巩固,在引领全球信息化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
㈡ 中国这十年,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首先是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波”,信息革命带来了生产质量的飞跃和生产关系的深刻调整。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相比,它的覆盖面更广,影响更深远。互联网已广泛渗透到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一个国家在网络空间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判断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然后是建设网络强国是新时代中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重要方面。中国文化不具备“强国必霸”的基因,倡导构建网络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和睦相处”的文化理念。和“一个世界,一个家庭”。中国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壮大,有利于维护国际网络空间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有利于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和规则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㈢ 如何把我国从网络大国转化为网络强国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着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认清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要制定全面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研究发展战略,下大气力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问题。要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让他们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主体。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要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作用,统筹协调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制定实施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