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CNN)
神经网络 最早是由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提出的,旨在寻求开发和测试神经的计算模拟。
粗略地说, 神经网络 是一组连接的 输入/输出单元 ,其中每个连接都与一个 权 相关联。在学习阶段,通过调整权值,使得神经网络的预测准确性逐步提高。由于单元之间的连接,神经网络学习又称 连接者学习。
神经网络是以模拟人脑神经元的数学模型为基础而建立的,它由一系列神经元组成,单元之间彼此连接。从信息处理角度看,神经元可以看作是一个多输入单输出的信息处理单元,根据神经元的特性和功能,可以把神经元抽象成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
神经网络有三个要素: 拓扑结构、连接方式、学习规则
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 :神经网络的单元通常按照层次排列,根据网络的层次数,可以将神经网络分为单层神经网络、两层神经网络、三层神经网络等。结构简单的神经网络,在学习时收敛的速度快,但准确度低。
神经网络的层数和每层的单元数由问题的复杂程度而定。问题越复杂,神经网络的层数就越多。例如,两层神经网络常用来解决线性问题,而多层网络就可以解决多元非线性问题
神经网络的连接 :包括层次之间的连接和每一层内部的连接,连接的强度用权来表示。
根据层次之间的连接方式,分为:
1)前馈式网络:连接是单向的,上层单元的输出是下层单元的输入,如反向传播网络,Kohonen网络
2)反馈式网络:除了单项的连接外,还把最后一层单元的输出作为第一层单元的输入,如Hopfield网络
根据连接的范围,分为:
1)全连接神经网络:每个单元和相邻层上的所有单元相连
2)局部连接网络:每个单元只和相邻层上的部分单元相连
神经网络的学习
根据学习方法分:
感知器:有监督的学习方法,训练样本的类别是已知的,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指导模型的训练
认知器:无监督的学习方法,训练样本类别未知,各单元通过竞争学习。
根据学习时间分:
离线网络:学习过程和使用过程是独立的
在线网络:学习过程和使用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根据学习规则分:
相关学习网络:根据连接间的激活水平改变权系数
纠错学习网络:根据输出单元的外部反馈改变权系数
自组织学习网络:对输入进行自适应地学习
摘自《数学之美》对人工神经网络的通俗理解:
神经网络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如下四种:
1)Hopfield网络,典型的反馈网络,结构单层,有相同的单元组成
2)反向传播网络,前馈网络,结构多层,采用最小均方差的纠错学习规则,常用于语言识别和分类等问题
3)Kohonen网络:典型的自组织网络,由输入层和输出层构成,全连接
4)ART网络:自组织网络
深度神经网络: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卷积神经网络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循环神经网络
Deep Belief Networks(DBN)深度信念网络
深度学习是指多层神经网络上运用各种机器学习算法解决图像,文本等各种问题的算法集合。深度学习从大类上可以归入神经网络,不过在具体实现上有许多变化。
深度学习的核心是特征学习,旨在通过分层网络获取分层次的特征信息,从而解决以往需要人工设计特征的重要难题。
Machine Learning vs. Deep Learning
神经网络(主要是感知器)经常用于 分类
神经网络的分类知识体现在网络连接上,被隐式地存储在连接的权值中。
神经网络的学习就是通过迭代算法,对权值逐步修改的优化过程,学习的目标就是通过改变权值使训练集的样本都能被正确分类。
神经网络特别适用于下列情况的分类问题:
1) 数据量比较小,缺少足够的样本建立模型
2) 数据的结构难以用传统的统计方法来描述
3) 分类模型难以表示为传统的统计模型
缺点:
1) 需要很长的训练时间,因而对于有足够长训练时间的应用更合适。
2) 需要大量的参数,这些通常主要靠经验确定,如网络拓扑或“结构”。
3) 可解释性差 。该特点使得神经网络在数据挖掘的初期并不看好。
优点:
1) 分类的准确度高
2)并行分布处理能力强
3)分布存储及学习能力高
4)对噪音数据有很强的鲁棒性和容错能力
最流行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分类算法是80年代提出的 后向传播算法 。后向传播算法在多路前馈神经网络上学习。
定义网络拓扑
在开始训练之前,用户必须说明输入层的单元数、隐藏层数(如果多于一层)、每一隐藏层的单元数和输出层的单元数,以确定网络拓扑。
对训练样本中每个属性的值进行规格化将有助于加快学习过程。通常,对输入值规格化,使得它们落入0.0和1.0之间。
离散值属性可以重新编码,使得每个域值一个输入单元。例如,如果属性A的定义域为(a0,a1,a2),则可以分配三个输入单元表示A。即,我们可以用I0 ,I1 ,I2作为输入单元。每个单元初始化为0。如果A = a0,则I0置为1;如果A = a1,I1置1;如此下去。
一个输出单元可以用来表示两个类(值1代表一个类,而值0代表另一个)。如果多于两个类,则每个类使用一个输出单元。
隐藏层单元数设多少个“最好” ,没有明确的规则。
网络设计是一个实验过程,并可能影响准确性。权的初值也可能影响准确性。如果某个经过训练的网络的准确率太低,则通常需要采用不同的网络拓扑或使用不同的初始权值,重复进行训练。
后向传播算法学习过程:
迭代地处理一组训练样本,将每个样本的网络预测与实际的类标号比较。
每次迭代后,修改权值,使得网络预测和实际类之间的均方差最小。
这种修改“后向”进行。即,由输出层,经由每个隐藏层,到第一个隐藏层(因此称作后向传播)。尽管不能保证,一般地,权将最终收敛,学习过程停止。
算法终止条件:训练集中被正确分类的样本达到一定的比例,或者权系数趋近稳定。
后向传播算法分为如下几步:
1) 初始化权
网络的权通常被初始化为很小的随机数(例如,范围从-1.0到1.0,或从-0.5到0.5)。
每个单元都设有一个偏置(bias),偏置也被初始化为小随机数。
2) 向前传播输入
对于每一个样本X,重复下面两步:
向前传播输入,向后传播误差
计算各层每个单元的输入和输出。输入层:输出=输入=样本X的属性;即,对于单元j,Oj = Ij = Xj。隐藏层和输出层:输入=前一层的输出的线性组合,即,对于单元j, Ij =wij Oi + θj,输出=
3) 向后传播误差
计算各层每个单元的误差。
输出层单元j,误差:
Oj是单元j的实际输出,而Tj是j的真正输出。
隐藏层单元j,误差:
wjk是由j到下一层中单元k的连接的权,Errk是单元k的误差
更新 权 和 偏差 ,以反映传播的误差。
权由下式更新:
其中,△wij是权wij的改变。l是学习率,通常取0和1之间的值。
偏置由下式更新:
其中,△θj是偏置θj的改变。
Example
人类视觉原理:
深度学习的许多研究成果,离不开对大脑认知原理的研究,尤其是视觉原理的研究。1981 年的诺贝尔医学奖,颁发给了 David Hubel(出生于加拿大的美国神经生物学家) 和Torsten Wiesel,以及Roger Sperry。前两位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视觉系统的信息处理”, 可视皮层是分级的 。
人类的视觉原理如下:从原始信号摄入开始(瞳孔摄入像素Pixels),接着做初步处理(大脑皮层某些细胞发现边缘和方向),然后抽象(大脑判定,眼前的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然后进一步抽象(大脑进一步判定该物体是只气球)。
对于不同的物体,人类视觉也是通过这样逐层分级,来进行认知的:
在最底层特征基本上是类似的,就是各种边缘,越往上,越能提取出此类物体的一些特征(轮子、眼睛、躯干等),到最上层,不同的高级特征最终组合成相应的图像,从而能够让人类准确的区分不同的物体。
可以很自然的想到:可以不可以模仿人类大脑的这个特点,构造多层的神经网络,较低层的识别初级的图像特征,若干底层特征组成更上一层特征,最终通过多个层级的组合,最终在顶层做出分类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也是许多深度学习算法(包括CNN)的灵感来源。
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神经网络,擅长处理图像特别是大图像的相关机器学习问题。卷积网络通过一系列方法,成功将数据量庞大的图像识别问题不断降维,最终使其能够被训练。
CNN最早由Yann LeCun提出并应用在手写字体识别上。LeCun提出的网络称为LeNet,其网络结构如下:
这是一个最典型的卷积网络,由 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 组成。其中卷积层与池化层配合,组成多个卷积组,逐层提取特征,最终通过若干个全连接层完成分类。
CNN通过卷积来模拟特征区分,并且通过卷积的权值共享及池化,来降低网络参数的数量级,最后通过传统神经网络完成分类等任务。
降低参数量级:如果使用传统神经网络方式,对一张图片进行分类,那么,把图片的每个像素都连接到隐藏层节点上,对于一张1000x1000像素的图片,如果有1M隐藏层单元,一共有10^12个参数,这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但是在CNN里,可以大大减少参数个数,基于以下两个假设:
1)最底层特征都是局部性的,也就是说,用10x10这样大小的过滤器就能表示边缘等底层特征
2)图像上不同小片段,以及不同图像上的小片段的特征是类似的,也就是说,能用同样的一组分类器来描述各种各样不同的图像
基于以上两个假设,就能把第一层网络结构简化
用100个10x10的小过滤器,就能够描述整幅图片上的底层特征。
卷积运算的定义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一个5x5的图像,用一个3x3的 卷积核 :
101
010
101
来对图像进行卷积操作(可以理解为有一个滑动窗口,把卷积核与对应的图像像素做乘积然后求和),得到了3x3的卷积结果。
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使用一个过滤器(卷积核)来过滤图像的各个小区域,从而得到这些小区域的特征值。在实际训练过程中, 卷积核的值是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
在具体应用中,往往有多个卷积核,可以认为, 每个卷积核代表了一种图像模式 ,如果某个图像块与此卷积核卷积出的值大,则认为此图像块十分接近于此卷积核。如果设计了6个卷积核,可以理解为这个图像上有6种底层纹理模式,也就是用6种基础模式就能描绘出一副图像。以下就是24种不同的卷积核的示例:
池化 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原始图片是20x20的,对其进行采样,采样窗口为10x10,最终将其采样成为一个2x2大小的特征图。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即使做完了卷积,图像仍然很大(因为卷积核比较小),所以为了降低数据维度,就进行采样。
即使减少了许多数据,特征的统计属性仍能够描述图像,而且由于降低了数据维度,有效地避免了过拟合。
在实际应用中,分为最大值采样(Max-Pooling)与平均值采样(Mean-Pooling)。
LeNet网络结构:
注意,上图中S2与C3的连接方式并不是全连接,而是部分连接。最后,通过全连接层C5、F6得到10个输出,对应10个数字的概率。
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与传统神经网络类似,也是参照了反向传播算法
第一阶段,向前传播阶段:
a)从样本集中取一个样本(X,Yp),将X输入网络;
b)计算相应的实际输出Op
第二阶段,向后传播阶段
a)计算实际输出Op与相应的理想输出Yp的差;
b)按极小化误差的方法反向传播调整权矩阵。
2. 人工神经网络有什么特点不同模型有什么作用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仿照人脑神经网络的模型,用于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它通常由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组成,并且可以通过训练来学习和改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同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用于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例如,卷积神经网络可以用于图像识别,而循环神经网络可以用于语音识别和时间序列预测。
3. 神经网络模型-27种神经网络模型们的简介
【1】Perceptron(P) 感知机
【1】感知机
感知机是我们知道的最简单和最古老的神经元模型,它接收一些输入,然后把它们加总,通过激活函数并传递到输出层。
【2】Feed Forward(FF)前馈神经网络
【2】前馈神经网络
前馈神经网络(FF),这也是一个很古老的方法——这种方法起源于50年代。它的工作原理通常遵循以下规则:
1.所有节点都完全连接
2.激活从输入层流向输出,无回环
3.输入和输出之间有一层(隐含层)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类型的网络使用反向传播方法进行训练。
【3】Radial Basis Network(RBF) RBF神经网络
【3】RBF神经网络
RBF 神经网络实际上是 激活函数是径向基函数 而非逻辑函数的FF前馈神经网络(FF)。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逻辑函数--- 将某个任意值映射到[0 ,... 1]范围内来,回答“是或否”问题。适用于分类决策系统,但不适用于连续变量。
相反, 径向基函数--- 能显示“我们距离目标有多远”。 这完美适用于函数逼近和机器控制(例如作为PID控制器的替代)。
简而言之,RBF神经网络其实就是, 具有不同激活函数和应用方向的前馈网络 。
【4】Deep Feed Forword(DFF)深度前馈神经网络
【4】DFF深度前馈神经网络
DFF深度前馈神经网络在90年代初期开启了深度学习的潘多拉盒子。 这些依然是前馈神经网络,但有不止一个隐含层 。那么,它到底有什么特殊性?
在训练传统的前馈神经网络时,我们只向上一层传递了少量的误差信息。由于堆叠更多的层次导致训练时间的指数增长,使得深度前馈神经网络非常不实用。 直到00年代初,我们开发了一系列有效的训练深度前馈神经网络的方法; 现在它们构成了现代机器学习系统的核心 ,能实现前馈神经网络的功能,但效果远高于此。
【5】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 递归神经网络
【5】RNN递归神经网络
RNN递归神经网络引入不同类型的神经元——递归神经元。这种类型的第一个网络被称为约旦网络(Jordan Network),在网络中每个隐含神经元会收到它自己的在固定延迟(一次或多次迭代)后的输出。除此之外,它与普通的模糊神经网络非常相似。
当然,它有许多变化 — 如传递状态到输入节点,可变延迟等,但主要思想保持不变。这种类型的神经网络主要被使用在上下文很重要的时候——即过去的迭代结果和样本产生的决策会对当前产生影响。最常见的上下文的例子是文本——一个单词只能在前面的单词或句子的上下文中进行分析。
【6】Long/Short Term Memory (LSTM) 长短时记忆网络
【6】LSTM长短时记忆网络
LSTM长短时记忆网络引入了一个存储单元,一个特殊的单元,当数据有时间间隔(或滞后)时可以处理数据。递归神经网络可以通过“记住”前十个词来处理文本,LSTM长短时记忆网络可以通过“记住”许多帧之前发生的事情处理视频帧。 LSTM网络也广泛用于写作和语音识别。
存储单元实际上由一些元素组成,称为门,它们是递归性的,并控制信息如何被记住和遗忘。
【7】Gated Recurrent Unit (GRU)
【7】GRU是具有不同门的LSTM
GRU是具有不同门的LSTM。
听起来很简单,但缺少输出门可以更容易基于具体输入重复多次相同的输出,目前此模型在声音(音乐)和语音合成中使用得最多。
实际上的组合虽然有点不同:但是所有的LSTM门都被组合成所谓的更新门(Update Gate),并且复位门(Reset Gate)与输入密切相关。
它们比LSTM消耗资源少,但几乎有相同的效果。
【8】Auto Encoder (AE) 自动编码器
【8】AE自动编码器
Autoencoders自动编码器用于分类,聚类和特征压缩。
当您训练前馈(FF)神经网络进行分类时,您主要必须在Y类别中提供X个示例,并且期望Y个输出单元格中的一个被激活。 这被称为“监督学习”。
另一方面,自动编码器可以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它们的结构 - 当隐藏单元数量小于输入单元数量(并且输出单元数量等于输入单元数)时,并且当自动编码器被训练时输出尽可能接近输入的方式,强制自动编码器泛化数据并搜索常见模式。
【9】Variational AE (VAE) 变分自编码器
【9】VAE变分自编码器
变分自编码器,与一般自编码器相比,它压缩的是概率,而不是特征。
尽管如此简单的改变,但是一般自编码器只能回答当“我们如何归纳数据?”的问题时,变分自编码器回答了“两件事情之间的联系有多强大?我们应该在两件事情之间分配误差还是它们完全独立的?”的问题。
【10】Denoising AE (DAE) 降噪自动编码器
【10】DAE降噪自动编码器
虽然自动编码器很酷,但它们有时找不到最鲁棒的特征,而只是适应输入数据(实际上是过拟合的一个例子)。
降噪自动编码器(DAE)在输入单元上增加了一些噪声 - 通过随机位来改变数据,随机切换输入中的位,等等。通过这样做,一个强制降噪自动编码器从一个有点嘈杂的输入重构输出,使其更加通用,强制选择更常见的特征。
【11】Sparse AE (SAE) 稀疏自编码器
【11】SAE稀疏自编码器
稀疏自编码器(SAE)是另外一个有时候可以抽离出数据中一些隐藏分组样试的自动编码的形式。结构和AE是一样的,但隐藏单元的数量大于输入或输出单元的数量。
【12】Markov Chain (MC) 马尔科夫链
【12】Markov Chain (MC) 马尔科夫链
马尔可夫链(Markov Chain, MC)是一个比较老的图表概念了,它的每一个端点都存在一种可能性。过去,我们用它来搭建像“在单词hello之后有0.0053%的概率会出现dear,有0.03551%的概率出现you”这样的文本结构。
这些马尔科夫链并不是典型的神经网络,它可以被用作基于概率的分类(像贝叶斯过滤),用于聚类(对某些类别而言),也被用作有限状态机。
【13】Hopfield Network (HN) 霍普菲尔网络
【13】HN霍普菲尔网络
霍普菲尔网络(HN)对一套有限的样本进行训练,所以它们用相同的样本对已知样本作出反应。
在训练前,每一个样本都作为输入样本,在训练之中作为隐藏样本,使用过之后被用作输出样本。
在HN试着重构受训样本的时候,他们可以用于给输入值降噪和修复输入。如果给出一半图片或数列用来学习,它们可以反馈全部样本。
【14】Boltzmann Machine (BM) 波尔滋曼机
【14】 BM 波尔滋曼机
波尔滋曼机(BM)和HN非常相像,有些单元被标记为输入同时也是隐藏单元。在隐藏单元更新其状态时,输入单元就变成了输出单元。(在训练时,BM和HN一个一个的更新单元,而非并行)。
这是第一个成功保留模拟退火方法的网络拓扑。
多层叠的波尔滋曼机可以用于所谓的深度信念网络,深度信念网络可以用作特征检测和抽取。
【15】Restricted BM (RBM) 限制型波尔滋曼机
【15】 RBM 限制型波尔滋曼机
在结构上,限制型波尔滋曼机(RBM)和BM很相似,但由于受限RBM被允许像FF一样用反向传播来训练(唯一的不同的是在反向传播经过数据之前RBM会经过一次输入层)。
【16】Deep Belief Network (DBN) 深度信念网络
【16】DBN 深度信念网络
像之前提到的那样,深度信念网络(DBN)实际上是许多波尔滋曼机(被VAE包围)。他们能被连在一起(在一个神经网络训练另一个的时候),并且可以用已经学习过的样式来生成数据。
【17】Deep Convolutional Network (DCN) 深度卷积网络
【17】 DCN 深度卷积网络
当今,深度卷积网络(DCN)是人工神经网络之星。它具有卷积单元(或者池化层)和内核,每一种都用以不同目的。
卷积核事实上用来处理输入的数据,池化层是用来简化它们(大多数情况是用非线性方程,比如max),来减少不必要的特征。
他们通常被用来做图像识别,它们在图片的一小部分上运行(大约20x20像素)。输入窗口一个像素一个像素的沿着图像滑动。然后数据流向卷积层,卷积层形成一个漏斗(压缩被识别的特征)。从图像识别来讲,第一层识别梯度,第二层识别线,第三层识别形状,以此类推,直到特定的物体那一级。DFF通常被接在卷积层的末端方便未来的数据处理。
【18】Deconvolutional Network (DN) 去卷积网络
【18】 DN 去卷积网络
去卷积网络(DN)是将DCN颠倒过来。DN能在获取猫的图片之后生成像(狗:0,蜥蜴:0,马:0,猫:1)一样的向量。DNC能在得到这个向量之后,能画出一只猫。
【19】Deep Convolutional Inverse Graphics Network (DCIGN) 深度卷积反转图像网络
【19】 DCIGN 深度卷积反转图像网络
深度卷积反转图像网络(DCIGN),长得像DCN和DN粘在一起,但也不完全是这样。
事实上,它是一个自动编码器,DCN和DN并不是作为两个分开的网络,而是承载网路输入和输出的间隔区。大多数这种神经网络可以被用作图像处理,并且可以处理他们以前没有被训练过的图像。由于其抽象化的水平很高,这些网络可以用于将某个事物从一张图片中移除,重画,或者像大名鼎鼎的CycleGAN一样将一匹马换成一个斑马。
【20】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GAN) 生成对抗网络
【20】 GAN 生成对抗网络
生成对抗网络(GAN)代表了有生成器和分辨器组成的双网络大家族。它们一直在相互伤害——生成器试着生成一些数据,而分辨器接收样本数据后试着分辨出哪些是样本,哪些是生成的。只要你能够保持两种神经网络训练之间的平衡,在不断的进化中,这种神经网络可以生成实际图像。
【21】Liquid State Machine (LSM) 液体状态机
【21】 LSM 液体状态机
液体状态机(LSM)是一种稀疏的,激活函数被阈值代替了的(并不是全部相连的)神经网络。只有达到阈值的时候,单元格从连续的样本和释放出来的输出中积累价值信息,并再次将内部的副本设为零。
这种想法来自于人脑,这些神经网络被广泛的应用于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系统,但目前还没有重大突破。
【22】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 极端学习机
【22】ELM 极端学习机
极端学习机(ELM)是通过产生稀疏的随机连接的隐藏层来减少FF网络背后的复杂性。它们需要用到更少计算机的能量,实际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务和数据。
【23】Echo State Network (ESN) 回声状态网络
【23】 ESN 回声状态网络
回声状态网络(ESN)是重复网络的细分种类。数据会经过输入端,如果被监测到进行了多次迭代(请允许重复网路的特征乱入一下),只有在隐藏层之间的权重会在此之后更新。
据我所知,除了多个理论基准之外,我不知道这种类型的有什么实际应用。。。。。。。
【24】Deep Resial Network (DRN) 深度残差网络
【24】 DRN 深度残差网络
深度残差网络(DRN)是有些输入值的部分会传递到下一层。这一特点可以让它可以做到很深的层级(达到300层),但事实上它们是一种没有明确延时的RNN。
【25】Kohonen Network (KN) Kohonen神经网络
【25】 Kohonen神经网络
Kohonen神经网络(KN)引入了“单元格距离”的特征。大多数情况下用于分类,这种网络试着调整它们的单元格使其对某种特定的输入作出最可能的反应。当一些单元格更新了, 离他们最近的单元格也会更新。
像SVM一样,这些网络总被认为不是“真正”的神经网络。
【26】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26】 SVM 支持向量机
支持向量机(SVM)用于二元分类工作,无论这个网络处理多少维度或输入,结果都会是“是”或“否”。
SVM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被叫做神经网络。
【27】Neural Turing Machine (NTM) 神经图灵机
【27】NTM 神经图灵机
神经网络像是黑箱——我们可以训练它们,得到结果,增强它们,但实际的决定路径大多数我们都是不可见的。
神经图灵机(NTM)就是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它是一个提取出记忆单元之后的FF。一些作者也说它是一个抽象版的LSTM。
记忆是被内容编址的,这个网络可以基于现状读取记忆,编写记忆,也代表了图灵完备神经网络。
4. 如何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图像识别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简称ANN)系统从20 世纪40 年代末诞生至今仅短短半个多世纪,但由于他具有信息的分布存储、并行处理以及自学习能力等优点,已经在信息处理、模式识别、智能控制及系统建模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基于误差反向传播(Error Back Propagation)算法的多层前馈网络(Multiple-Layer Feedforward Network)(简称BP 网络),可以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的连续函数,所以广泛应用于非线性建模、函数逼近、模式分类等方面。
目标识别是模式识别领域的一项传统的课题,这是因为目标识别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模式识别领域中大多数课题都会遇到的基本问题,并且在不同的课题中,由于具体的条件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而目标识别的研究仍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这里讨论的是将要识别的目标物体用成像头(红外或可见光等)摄入后形成的图像信号序列送入计算机,用神经网络识别图像的问题。
一、BP 神经网络
BP 网络是采用Widrow-Hoff 学习算法和非线性可微转移函数的多层网络。一个典型的BP 网络采用的是梯度下降算法,也就是Widrow-Hoff 算法所规定的。backpropagation 就是指的为非线性多层网络计算梯度的方法。一个典型的BP 网络结构如图所示。
六、总结
从上述的试验中已经可以看出,采用神经网络识别是切实可行的,给出的例子只是简单的数字识别实验,要想在网络模式下识别复杂的目标图像则需要降低网络规模,增加识别能力,原理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