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问题 > 网络通信技术有哪些

网络通信技术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4-22 12:44:35

㈠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按照通信方式:1、广播式传输网络、
2、点对点传输网络.
⑴按地理范围分类
①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局域网地理范围一般几百米到10km之内,属于小范围内的连网.如一个建筑物内、一个学校内、一个工厂的厂区内等.局域网的组建简单、灵活,使用方便.
②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城域网地理范围可从几十公里到上百公里,可覆盖一个城市或地区,是一种中等形式的网络.
③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广域网地理范围一般在几千公里左右,属于大范围连网.如几个城市,一个或几个国家,是网络系统中的最大型的网络,能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如国际性的Internet网络.
⑵按传输速率分类
网络的传输速率有快有慢,传输速率快的称高速网,传输速率慢的称低速网.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s(每秒比特数,英文缩写为bps).一般将传输速率在Kb/s—Mb/s范围的网络称低速网,在Mb/s—Gb/s范围的网称高速网.也可以将Kb/s网称低速网,将Mb/s网称中速网,将Gb/s网称高速网.
网络的传输速率与网络的带宽有直接关系.带宽是指传输信道的宽度,带宽的单位是Hz(赫兹).按照传输信道的宽度可分为窄带网和宽带网.一般将KHz—MHz带宽的网称为窄带网,将MHz—GHz的网称为宽带网,也可以将kHz带宽的网称窄带网,将MHz带宽的网称中带网,将GHz带宽的网称宽带网.通常情况下,高速网就是宽带网,低速网就是窄带网.
⑶按传输介质分类
传输介质是指数据传输系统中发送装置和接受装置间的物理媒体,按其物理形态可以划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①有线网
传输介质采用有线介质连接的网络称为有线网,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导纤维.
●双绞线是由两根绝缘金属线互相缠绕而成,这样的一对线作为一条通信线路,由四对双绞线构成双绞线电缆.双绞线点到点的通信距离一般不能超过100m.目前,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双绞线按其传输速率分为三类线、五类线、六类线、七类线,传输速率在10Mbps到600Mbps之间,双绞线电缆的连接器一般为RJ-45.
●同轴电缆由内、外两个导体组成,内导体可以由单股或多股线组成,外导体一般由金属编织网组成.内、外导体之间有绝缘材料,其阻抗为50Ω.同轴电缆分为粗缆和细缆,粗缆用DB-15连接器,细缆用BNC和T连接器.
●光缆由两层折射率不同的材料组成.内层是具有高折射率的玻璃单根纤维体组成,外层包一层折射率较低的材料.光缆的传输形式分为单模传输和多模传输,单模传输性能优于多模传输.所以,光缆分为单模光缆和多模光缆,单模光缆传送距离为几十公里,多模光缆为几公里.光缆的传输速率可达到每秒几百兆位.光缆用ST或SC连接器.光缆的优点是不会受到电磁的干扰,传输的距离也比电缆远,传输速率高.光缆的安装和维护比较困难,需要专用的设备.
②无线网
采用无线介质连接的网络称为无线网.目前无线网主要采用三种技术:微波通信,红外线通信和激光通信.这三种技术都是以大气为介质的.其中微波通信用途最广,目前的卫星网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微波通信,它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作中继站来转发微波信号,一个同步卫星可以覆盖地球的三分之一以上表面,三个同步卫星就可以覆盖地球上全部通信区域.
⑷按拓扑结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物理连接形式叫做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连接在网络上的计算机、大容量的外存、高速打印机等设备均可看作是网络上的一个节点,也称为工作站.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等.
①总线拓扑结构
总线拓扑结构是一种共享通路的物理结构.这种结构中总线具有信息的双向传输功能,普遍用于局域网的连接,总线一般采用同轴电缆或双绞线.
总线拓扑结构的优点是:安装容易,扩充或删除一个节点很容易,不需停止网络的正常工作,节点的故障不会殃及系统.由于各个节点共用一个总线作为数据通路,信道的利用率高.但总线结构也有其缺点:由于信道共享,连接的节点不宜过多,并且总线自身的故障可以导致系统的崩溃.
②星型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结构是一种以中央节点为中心,把若干外围节点连接起来的辐射式互联结构.这种结构适用于局域网,特别是近年来连接的局域网大都采用这种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以双绞线或同轴电缆作连接线路.
星型拓扑结构的特点是:安装容易,结构简单,费用低,通常以集线器(Hub)作为中央节点,便于维护和管理.中央节点的正常运行对网络系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③环型拓扑结构
环型拓扑结构是将网络节点连接成闭合结构.信号顺着一个方向从一台设备传到另一台设备,每一台设备都配有一个收发器,信息在每台设备上的延时时间是固定的.
这种结构特别适用于实时控制的局域网系统.
环型拓扑结构的特点是:安装容易,费用较低,电缆故障容易查找和排除.有些网络系统为了提高通信效率和可靠性,采用了双环结构,即在原有的单环上再套一个环,使每个节点都具有两个接收通道.环型网络的弱点是,当节点发生故障时,整个网络就不能正常工作.
④树型拓扑结构
树型拓扑结构就像一棵“根”朝上的树,与总线拓扑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总线拓扑结构中没有“根”.这种拓扑结构的网络一般采用同轴电缆,用于军事单位、政府部门等上、下界限相当严格和层次分明的部门.
树型拓扑结构的特点:优点是容易扩展、故障也容易分离处理,缺点是整个网络对根的依赖性很大,一旦网络的根发生故障,整个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

㈡ 网络通信技术主要包括3个层次,分别是物联网、支撑网和业务网是对还是错

摘要 信令网:用于通信实体之间传递信息,已达到协同工作的目的,被称作通信网的“神经系统”

㈢ 网络通信的方式有那些

1、NETBEUI

NETBEUI为IBM开发的非路由协议,用于携带NETBIOS通信。

2、IPX/SPX

IPX为NOVELL用于NETWARE客户端/服务器的协议群组,避免了NETBEUI的弱点。但是,带来了新的不同弱点。

IPX具有完全的路由能力,可用于大型企业网。它包括32位网络地址,在单个环境中允许有许多路由网络。

3、TCP/IP

每种网络协议都有自己的优点,但是只有TCP/IP允许与Internet完全的连接。TCP/IP为在60年代由麻省理工学院和一些商业组织为美国国防部开发的,即便遭到核攻击而破坏了大部分网络,TCP/IP仍然能够维持有效的通信。

4、RS-232-C

RS-232-C为OSI基本参考模型物理层部分的规格,它决定了连接器形状等物理特性、以0和1表示的电气特性及表示信号意义的逻辑特性。

5、RS-449

RS-449为1977年由EIA发表的标准,它规定了DTE和DCE之间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RS-449是想取代RS-232-C而开发的标准,但是几乎所有的数据通信设备厂家仍然采用原来的标准,所以RS-232-C仍然是最受欢迎的接口而被广泛采用。

6、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HDLC为可靠性高,高速传输的控制规程。

7、SDLC(同步数据链路控制)

IBM公司制定的协议,并成为SNA的数据链路控制层协议。实际上也包含于HDLC中。

8、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FDDI的传输速度为100Mbps,传输媒体为光纤,是令牌控制的LAN。

9、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TCP/IP协议集中的网络管理协议。



(3)网络通信技术有哪些扩展阅读

根据网络条件选择:如网络存在多个网段或要通过路由器相连时,就不能使用不具备路由和跨网段操作功能的NetBEUI协议,而必须选择IPX/SPX或TCP/IP等协议。

尽量减少协议种类:一个网络中尽量只选择一种通信协议,协议越多,占用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就越多,影响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不利于网络的管理。

注意协议的版本:每个协议都有其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因而出现了不同的版本,每个版本的协议都有它最为合适的网络环境。在满足网络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高版本的通信协议。

协议的一致性:如果要让两台实现互联的计算机间进行对话,它们使用的通信协议必须相同。否则,中间需要一个“翻译”进行不同协议的转换,不仅影响了网络通信速率,同时也不利于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㈣ 新型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有哪些

移动通信主要技术有:调制技术、移动信道中电波传输特性的研究、多址方式、抗干扰措施、组网技术。调制技术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系统的频带利用率;增强抗噪声、抗干扰的能力;使信号适宜在衰落信道中传输;移动信道中电波传输特性的研究作用是弄清移动信道的传播规律和各种物理现象的机理以及这些现象对信号传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而研究消除各种不良影响的对策;多址方式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抗干扰措施的作用是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组网技术的作用是解决移动通信组网中的问题。

㈤ 现代通信技术有哪些主要种类和特点

(一)数字通信技术
数字通信即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是通过信源发出的模拟信号经过数字终端的信源编码成为数字信号,终端发出的数字信号经过信道编码变成适合与信道传输的数字信号,然后由调制解调器把信号调制到系统所使用的数字信道上,经过相反的变换最终传送到信宿。数字通信以其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等特点,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网中的最主要的通信技术基础,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网的各种通信系统。
(二)程控交换技术
程控交换技术是指人们用专门的计算机根据需要把预先编好的程序存入计算机后完成通信中的各种交换。以程控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交换机处理速度快,体积小,容量大,灵活性强,服务功能多,便于改变交换机功能,便于建设智能网,向用户提供更多,更方便的电话服务,还能实现传真,数据,图像通信等交换,它由程序控制,是由时分复用网络进行物理上电路交换的一种电话接续交换设备。常见结构有集中控制、分散控制或两者结合。技术指标有很多,主要为BHCA/呼损接通率,无故障间隔时间等。
(三)信息传输技术(计算机传输)
主要是指一台计算机向远程的另一台计算机或传真机发送传真、一台计算机接收远程计算机或传真机发送的传真、两台计算机之间屏幕对话及两台计算机之间实现文件传输,即EDI(Electronic DataInterchange)技术。
(四)通信网络技术
通信网是一种由通信端点、节(结)点和传输链路相互有机地连接起来,以实现在两个或更多的规定通信端点之间提供连接或非连接传输的通信体系。通信网按功能与用途不同,一般可分为物理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等三种。
(五)数据通信与数据网
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要在两地间传输信息必须有传输信道,根据传输媒体的不同,以有线与无线区分,但它们都是通过传输信道将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联结起来,从而使不同地点的数据终端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六)宽带 IP 技术
IP over ATM的基本原理是将IP数据包在ATM层全部封装为ATM信元,以ATM信元形式在信道中传输。当网络中的交换机接收到一个IP数据包时,它首先根据IP数据包的IP地址通过某种机制进行路由地址处理,按路由转发。随后,按已计算的路由在ATM网上建立虚电路(VC),以后的IP数据包将在此虚电路VC上以直通(Cut-Through)方式传输,从而有效地解决IP路由器的瓶颈问题,并将IP包的转发速度提高到交换速度。
(七)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接入网可由三个接口界定,即网络侧经由SNI与业务节点相连,用户侧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相连。传统以太网技术不属于接入网范畴,而属于用户驻地网(CPN)领域。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由局侧设备和用户侧设备组成。局侧位于小区内,用户侧位于居民楼内。这种技术有强大的网管功能,而且和传统以太网兼容,成本更低。

㈥ 什么是网络通信技术

网络通讯技术(NCT: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对图形和文字等形式的资料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等,使信息资源达到充分共享的技术。通信网络技术通信网是一种由通信端点、节(结)点和传输链路相互有机地连接起来,以实现在两个或更多的规定通信端点之间提供连接或非连接传输的通信体系。通信网按功能与用途不同,一般可分为物理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等三种。 物理网是由用户终端、交换系统、传输系统等通信设备所组成的实体结构,是通信网的物质基础,也称装备网。用户终端是通信网的外围设备,它将用户发送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转变为电磁信号送入通信网路传送,或将从通信网路中接收到的电磁信号等转变为用户可识别的信息。用户终端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电话终端、非话终端及多媒体通信终端。电话终端指普通电话机、移动电话机等;非话终端指电报终端,传真终端、计算机终端、数据终端等;多媒体通信终端指可提供至少包含两种类型信息媒体或功能的终端设备,如可视电话、电视会议系统等。交换系统是各种信息的集散中心,是实现信息交换的关键环节。传输系统是信息传递的通道,它将用户终端与交换系统之间以及交换系统相互之间联接起来,形成网路。传输系统按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有线传输系统和无线传输系统两类。有线传输系统以电磁波沿某种有形媒质的传播来实现信号的传递。无线传输系统则是以电磁波在空中的传播来实现信号的传递。 业务网是疏通电话、电报、传真、数据、图像等各类通信业务的网路,是指通信网的服务功能。按其业务种类,可分为电话网、电报网,数据网等。电话网是各种业务的基础,电报网是通过在电话电路加装电报复用设备而形成的,数据网可由传输数据信号的电话电路或专用电路构成。业务网具有等级结构,即在业务中设立不同层次的交换中心,并根据业务流量、流向、技术及经济分析,在交换机之间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联接。 支撑管理网是为保证业务网正常运行,增强网路功能,提高全网服务质量而形成的网络。在支撑管理网中传递的是相应的控制、监测及信令等信号。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信令网、同步网和管理网。信令网由信令点、信令转接点、信令链路等组成,旨在为公共信道信令系统的使用者传送信令。同步网为通信网内所有通信设备的时钟(或载波)提供同步控制信号,使它们工作在同一速率(或频率)上。管理网是为保持通信网正常运行和服务所建立的软、硬系统,通常可分为话务管理网和传输监控网两部分。

㈦ 计算机网络中包含的重要通信技术有哪些

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数据通信系统把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有机地连起来,以达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目的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和终端分时系统的区别:a、终端分时系统的结构是有一台主机和多个终端组成,各个终端不具备单独的数据处理能力。而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主机互联,共享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器,可共享这些大容量存储器上的 软件和数据资源,也可共享其他主机的外围设备等。b、由于终端数目增加,终端分时系统的计算速度将会显着降低。计算机网络增加工作节点,除增加通信线路外,其速度保持不变。c、终端分时系统中全部资源集中在主机中 ,各个终端用户共享中心计算机资源。计算机网络中每个用户除占有本身的资源外,并能共享网络中全部公共资源。d、终端分时系统属于集中控制,可靠性低。计算机网络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有较高的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系统的区别: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系统在计算机硬件连接、系统拓扑结构和通信控制等方面基本一样。两种系统的差别仅在组成系统的高层软件上:分布式系统强调多个计算机组成系统的整体性,强调各计算 机在分布式计算机操作系统协调下自治工作,用户对各计算机的分工和合作是感觉不到的,系统透明性允许用户按名字请求服务。计算机网络则以共享资源为主要目的,方便用户访问其他计算机所具有的资源,要人为地进行全部 网络管理。 耦合度:计算机(或处理机)间互连的紧密程度。可用处理机之间的距离及相互连接的信号线数目来说明。局域网为中等耦合度的系统,广域网为松耦合度的系统,多机系统为紧耦合度的系统。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a、数据通信。这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如电子邮件、传真、远程数据交换等。b、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共享资源。共享的资源有: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其中共享 数据资源是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目的。c、提高可靠性。计算机网络一般都属分布式控制方式,如果有单个部件或少数计算机失效,网络可通过不同路由来访问这些资源。另外,网络中的工作负荷被均匀地分配给网络中的各个计 算机系统,当某系统的负荷过重时,网络能自动将该系统中的一部分负荷转移至其他负荷较轻的系统中去处理。d、促进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 4、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以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的计算机网络从逻辑上可分成两大部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通信子网面向通信控制和通信处理,主要包括:通信控制处理机CCP,网络控制中心NCC,分组组装/拆卸设备PAD,网关G等。资源 子网负责全网的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它由各种拥有资源的用户主机和软件(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数据库等)所组成,主要包括:主机HOST,终端设备T,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 5、计算机网络分类(领会)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a、星形结构。每个节点都通过一条单独的通信线路,直接与中心节点连接,各个从节点间不能直接通信。优点:建网容易,控制简单。缺点:属于集中控制,对中心节点依赖性大,可靠性低。线路利用率低 ,可扩充性差。b、层次结构或树形结构。联网的各计算机按树形或塔形组成,树的每个节点都为计算机。网络的最高层是中央处理机,愈低其处理能力就愈弱。最低层的节点命名为0级,次低层为1级,顶层的级最高。优点: 使为数众多的计算机能共享一条通信线路,以提高线路利用率。增强网络的分布处理能力,以改善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扩充性。c、总线形结构。由一条高速公用总线连接若干个节点所形成的网络。其中一个节点是网络服务器,由 它提供网络通信及资源共享服务,其他节点是网络工作站。总线形网络采用广播通信方式,因此总线的长度及网络中工作站节点的个数都是有限制的。特点:网络结构简单灵活,可扩充,信道利用率高,传输速率高,网络建造容 易。但实时性较差,且总线的任何一点故障都会造成整个网络瘫痪。d、环形结构。由通信线路将各节点连接成一个闭合的环,数据在环上单向流动,网络中用令牌控制来协调各节点的发送,任意两节点都可通信。特点:传输时 延确定,网络建造容易,但可靠性差,灵活性差。e、点--点部分连接的不规则形。在广域网中,互联的各个节点不一定直接互联,以任意拓扑结构连接。f、点--点全连接结构。网络中每一节点和网上其他所有节点都有通 信线路连接。这种网络的复杂性随处理机数目增加而迅速增长。 其他还有按不同角度分类:按距离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按通信介质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按传播方式分为点对点方式和广播式;按速率分为低、中、高速;按使用范围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按网络 控制方式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 6、数据通信技术(领会) 数据通信技术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它将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完成编码数据的传输,转换存储和处理。 1. 信源:产生数据的设备。 2. 发送器:一般由信源设备产生的数据不安其产生的原始形式直接传输,而是由发送器 将其进行变换和编码后再送入某种形式的传输系统进行传输。 3. 传输系统:连接信源和信宿的传输线路。 4. 接收器:从传输系统接收信号并将其转换成信宿设备能够处理的形式。 5. 信宿:从接收器上取得传入数据的设备。 广域网:覆盖大片的地理区域,一次传输要经由网络中一系列内部互联的交换节点,在通过选择好的路由后到达信宿设备。 线路交换:是从一点到另一点传递信息的最简单的方式。属于预分配电路资源系统,即在一次接续中,电路资源预先分配给一对用户固定使用,不管在这条电路上实际有无数据传输,电路一直被占用,直到双方通信完毕拆除连接 为止。优点:信息传输时延小。电路是“透明”的。信息传送的吞吐量大。缺点:所占用的带宽是固定的,所以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用户在租用数字专线传递数据信息时,要承受较高经济代价。 报文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的交换方式。它是将需要传送的信息划分为一定长度的包,也称为分组,以分组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的。而每个分组信息都载有接收地址和发送地址的标识,在传送数据分组之前,必须首先建立虚 电路,然后依序传送。优点:传输质量好,误码率低。可靠性高。缺点:大量的资源消耗在纠错补偿上。由于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工作,因此在传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延时。 信元交换: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送模式。也是一种快速分组技术,它将信息切割成固定长度(53字节)的信元,以信元为单位进行传送。 (以上三种交换技术在第四章详细介绍) 7、计算机网络协议和协议体系结构 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使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终端之间能正确的传输信息,必须在有关信息传输顺序、信息格式和信息内容等方面有一组约定或规则,这组约定或规则即是网络协议。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规则。协议体系 结构的思想:用一个构造好的模块集合来完成不同的通信功能。 8、一个简化的文件传输协议体系结构 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实体之间所传送的数据单元。接口数据单元(IDU):相邻两层实体之间传送的信息单元。服务存取点(SAP):在相邻两层之间实体实现多对多的关系。连接端点(CEP):在对等实体间 实现多对多的关系。 9、TCP/IP协议 TCP/IP协议集是以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和IP(Interconnection Protocol)互连网协议为代表的协议集,它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解决计算机网络的互连问题,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TCP/IP网络体系分为五个独立的层次。(本节内容在第九章详细介绍) 10、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Reference Model)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作为计算机通信体系结构的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所又称为ISO/OSI网络体系结构。(本节内容在第五章详细介绍) OSI层次: 1. 物理层:是ISO/OSI的最低层。提供物理链路,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2. 数据链路层:为穿越物理链路的信息提供可靠的传输手段,为数据(帧)块发送提供必要的同步、差错控制和流控制。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帧。 3. 网络层:为更高层次提供独立于数据传输和交换技术的系统连接,并负责建立、维持和结束连接。传输的基本单位是分组。 4. 运输层:为不同系统的会晤实体建立端--端之间透明、可靠的数据传输,并提供端点间的错误校正和流控制。传输的基本单位是报文。 5. 任务层(会晤层):为应用程序间的通信提供控制结构,包括建立、管理、终止连接(任务)。 6. 表示层:提供应用进程在数据表示(语法)差异上的独立性。 7. 应用层:提供给用户对OSI环境的访问和分布式信息服务。应用层以下各层均通过应用层向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具体进 http://tech.qq.com/a/20060703/000273.htm看看

㈧ 无线通信网络有哪些技术

当前流行的无线通信技术有Bluetooth、CDMA2000、GSM、Infrared(IR)、ISM、RFID、UMTS/3GPPw/HSDPA、UWB、WiMAXWi-Fi和ZigBee。
各种无线通信技术的适用频段、调制方式、最大作用距离、数据率和应用领域。这些无线通信技术的作用距离与数据率的关系,数据率越高,作用距离就越短。可用网络技术扩展作用距离而仍然保持数据率。

㈨ 无线通信技术有哪些

1、LoRa技术

LoRa是LPWAN通信技术中的一种,是美国Semtech公司采用和推广的一种基于扩频技术的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方案。

是物理层或无线调制用于建立长距离通信链路。许多传统的无线系统使用频移键控(FSK)调制作为物理层,因为它是一种实现低功耗的非常有效的调制。

2、WiFi/ IEEE 802.11协议

WiFi,全称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是无线局域网(WLAN)中的一个标准。从1999年推出以来一直是是我们生活中较常用的访问互联网的方式之一。

3、ZigBee/802.15.4协议

Zigbee被正式提出来是在2003年,它的出现是为了弥补蓝牙通信协议的高复杂,功耗大,距离近,组网规模太小等缺陷。

名称取自于蜜蜂,蜜蜂 (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地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依靠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群体中的通信网络。

4、Thread /IEEE 802.15.4协议

Thread和ZigBee同属802.15.4,但是针对802.15.4做了很大的改进。Thread是建立在IPv6的基础之上的一个协议,无论在传输安全,还是系统可靠性上都做了非常棒的优化。它既可以承载高通海尔数十企业组物联网盟AllSeen,也可以支持苹果的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

5、Z-Wave协议

Z-Wave无线组网规格于2004年提出,由丹麦的芯片与软件开发商Zensys主导,Z-wave联盟推广其应用。

Z-Wave工作频率美国 908.42MHz、欧洲868.42MHz,采用无线网状网络技术,因此任何节点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和通信范围内的其它临近节点通信。

㈩ 网络通信技术是干什么的

以市场为导向,扩大学生就业为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加工制造。这主要是给各个通信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培养一线懂技术、懂原理的高素质技术型工人。我国精加工制造业质量在世界水平中并不高,主要是因为我国一线工人的文化素质偏低,只懂操作、不懂技术。所以,就此考虑这方面的就业前景最为看好。

第二,一般的管理人员。这个层次的人员是企事业或部门中的一般管理人员,维护和管理单位的通信和网络设备。这部分工作要求学生对通信基础知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能独立维修和管理设备。能给单位提供良好的通信技术支持。

第三,通信工程师。这个层次要求学生完全掌握通信基础知识,对通信设备能安装、调试、维护升级和改进。能参与设计和开发新型通信设备。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沿,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10)网络通信技术有哪些扩展阅读:

主干课程:

该专业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有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英语、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单片机技术、 EDA技术、电子线路综合设计、数字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基础、DSP技术、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现代光纤通信技术。

培养目标:

通信技术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是掌握通信工程中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应用型,具有通信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能力,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能力。

通信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的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能熟练掌握通信设备及相关设备的维护应用、调试和维修人员。

阅读全文

与网络通信技术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529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379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609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383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1095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235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1069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218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730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966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622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1028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642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426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465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116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292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512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974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