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android中发送网络请求的技术有哪些
Get方式:
[java] view plain
// Get方式请求
public static void requestByGet()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path = "https://reg.163.com/logins.jsp?id=helloworld&pwd=android";
// 新建一个URL对象
URL url = new URL(path);
// 打开一个HttpURLConnection连接
HttpURLConnection urlConn = (HttpURLConnection) url.openConnection();
// 设置连接超时时间
urlConn.setConnectTimeout(5 * 1000);
// 开始连接
urlConn.connect();
// 判断请求是否成功
if (urlConn.getResponseCode() == HTTP_200) {
// 获取返回的数据
byte[] data = readStream(urlConn.getInputStream());
Log.i(TAG_GET, "Get方式请求成功,返回数据如下:");
Log.i(TAG_GET, new String(data, "UTF-8"));
} else {
Log.i(TAG_GET, "Get方式请求失败");
}
// 关闭连接
urlConn.disconnect();
}
Post方式:
[java] view plain
// Post方式请求
public static void requestByPost() throws Throwable {
String path = "https://reg.163.com/logins.jsp";
// 请求的参数转换为byte数组
String params = "id=" + URLEncoder.encode("helloworld", "UTF-8")
+ "&pwd=" + URLEncoder.encode("android", "UTF-8");
byte[] postData = params.getBytes();
// 新建一个URL对象
URL url = new URL(path);
// 打开一个HttpURLConnection连接
HttpURLConnection urlConn = (HttpURLConnection) url.openConnection();
// 设置连接超时时间
urlConn.setConnectTimeout(5 * 1000);
// Post请求必须设置允许输出
urlConn.setDoOutput(true);
// Post请求不能使用缓存
urlConn.setUseCaches(false);
// 设置为Post请求
urlConn.setRequestMethod("POST");
urlConn.setInstanceFollowRedirects(true);
// 配置请求Content-Type
urlConn.setRequestProperty("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
// 开始连接
urlConn.connect();
// 发送请求参数
DataOutputStream dos = new DataOutputStream(urlConn.getOutputStream());
dos.write(postData);
dos.flush();
dos.close();
// 判断请求是否成功
if (urlConn.getResponseCode() == HTTP_200) {
// 获取返回的数据
byte[] data = readStream(urlConn.getInputStream());
Log.i(TAG_POST, "Post请求方式成功,返回数据如下:");
Log.i(TAG_POST, new String(data, "UTF-8"));
} else {
Log.i(TAG_POST, "Post方式请求失败");
}
}
org.apache.http包中的HttpGet和HttpPost类
Get方式:
[java] view plain
// HttpGet方式请求
public static void requestByHttpGet()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path = "https://reg.163.com/logins.jsp?id=helloworld&pwd=android";
// 新建HttpGet对象
HttpGet httpGet = new HttpGet(path);
// 获取HttpClient对象
HttpClient httpClient = new DefaultHttpClient();
// 获取HttpResponse实例
HttpResponse httpResp = httpClient.execute(httpGet);
// 判断是够请求成功
if (httpResp.getStatusLine().getStatusCode() == HTTP_200) {
// 获取返回的数据
String result = EntityUtils.toString(httpResp.getEntity(), "UTF-8");
Log.i(TAG_HTTPGET, "HttpGet方式请求成功,返回数据如下:");
Log.i(TAG_HTTPGET, result);
} else {
Log.i(TAG_HTTPGET, "HttpGet方式请求失败");
}
}
Post方式:
[java] view plain
// HttpPost方式请求
public static void requestByHttpPost()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path = "https://reg.163.com/logins.jsp";
// 新建HttpPost对象
HttpPost httpPost = new HttpPost(path);
// Post参数
List<NameValuePair> params = new ArrayList<NameValuePair>();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id", "helloworld"));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pwd", "android"));
// 设置字符集
HttpEntity entity = new UrlEncodedFormEntity(params, HTTP.UTF_8);
// 设置参数实体
httpPost.setEntity(entity);
// 获取HttpClient对象
HttpClient httpClient = new DefaultHttpClient();
// 获取HttpResponse实例
HttpResponse httpResp = httpClient.execute(httpPost);
// 判断是够请求成功
if (httpResp.getStatusLine().getStatusCode() == HTTP_200) {
// 获取返回的数据
String result = EntityUtils.toString(httpResp.getEntity(), "UTF-8");
Log.i(TAG_HTTPGET, "HttpPost方式请求成功,返回数据如下:");
Log.i(TAG_HTTPGET, result);
} else {
Log.i(TAG_HTTPGET, "HttpPost方式请求失败");
}
}
❷ 网络请求出错什么意思
一般来说是由于自己本身网络的问题造成网络请求失败,但也存在服务器出现问题,导致网络请求错误。
自身网络造成的网络请求错误非常常见,也非常容易解决。如果用户当前的信号较差或者网速较差,这些都会出现网络请求错误的发生。建议用户更换质量较好的网络,比如WiFi网络。或者去一些信号较好的地方解决该问题。
如果用户的信号网速都没有问题,但是依旧出现网络请求错误,可以看看用户的移动数据有没有打开,如果移动数据没有打开也是会出现网络请求错误的。如果只是个别软件出现网络请求错误,用户可以在设置中看看有没有禁止该软件使用网络数据。禁用后的软件也会出现网络请求错误。如果这个软件没有被禁用数据,但是依旧提示网路请求错误,这就表明该软件的服务器出现了问题,一般都是访问量突然增大,造成服务器崩溃显示网络请求错误。
❸ 总是网络请求失败是什么原因
网络请求失败是网络连接有问题、不能访问互联网的原因。
解决办法:
1、使用其他手机或设备连接WiFi试试能否上网,排除WiFi本身问题。
2、重启一下路由器,或者将路由器恢复一下出厂设置,然后重新拨号上网,并根据设置向导重新设置WiFi,或者更换新路由器再进行拨号连接上网。
(3)网络请求有哪些扩展阅读:
由于引起网络速度慢的原因非常多,如网络环路、广播风暴、流量占用、P2P下载、病毒等等,在遭遇网速慢时,如何才能很快的找到问题根源呢,通过科来网络分析系统抓包分析,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专家诊断视图看是否有比较明显的故障,如ARP扫描或欺骗;如果是比较隐性的故障信息(传输层或网络层),那么可以在端点视图下查看IP流量、网络连接、发送/接收数据包等是否有异常。
❹ HTTP请求里包括些什么内容HTTP响应里包括些什么内容
内容优点多。
暑假做协议分析的时候研究了一下。。
HTTP协议是我们网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协议。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下深入讲解。那么我们就针对GET方法实现HTTP协议的具体操作进行一下分析。HTTP协议用于在Internet上发送和接收消息?HTTP协议是一种请求-应答式的协议??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服务器返回该请求的应答,所有的请求与应答都是HTTP包?HTTP协议使用可靠的TCP连接,默认端口是80?HTTP的第一个版本是HTTP/0.9,后来发展到了HTTP/1.0,现在最新的版本是HTTP/1.1?HTTP/1.1由RFC 2616 定义?
在HTTP中,Client/Server之间的会话总是由客户端通过建立连接和发送HTTP请求包初始化,服务器不会主动联系客户端或要求与客户端建立连接?浏览器和服务器都可以随时中断连接,例如,在浏览网页时你可以随时点击“停止"按钮中断当前的文件下载过程,关闭与Web服务器的HTTP连接?
1 HTTP请求包
HTTP请求包(GET?POST等请求方法)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方法-URI-协议/版本,请求头,请求正文?下面是一个HTTP协议请求包(GET)的例子:
1.GET /index.jsp HTTP/1.1
2.Accept-Language: zh-cn
3.Connection: Keep-Alive
4.Host: 192.168.0.106
5.Content-Length: 37
6.userName=new_andy&password=new_andy
请求包的第一行是方法-URI-协议/版本:
GET就是请求方法,根据HTTP标准,HTTP协议请求可以使用多种请求方法?HTTP 1.1支持七种请求方法:GET?POST?HEAD?OPTIONS?PUT?DELETE和TRACE等,常用的为请求方法是GET和POST?
/index.jsp表示URI?URI指定了要访问的网络资源?HTTP/1.1是协议和协议的版本?
最后一行userName=new_andy&password=new_andy为正文,正文与HTTP头部有一个空行(rn)分隔?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其中Content-Length说明正文的长度,有的正文长度没有在头部说明,只是标明Transfer-Encoding: chunked?关于chunked类型的长度计算方法,见RFC 1626?
请求包的头部还会包含许多有关客户端环境和请求正文的有用信息,这里不再描述?
2 HTTP协议应答包
和HTTP请求包相似,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协议-状态代码-描述,应答头,应答正文?下面是一个HTTP应答的例子:
1.HTTP/1.1 200 OK
2.Server: Microsoft-IIS/4.0
3.Date: Mon, 3 Jan 2005 13:13:33 GMT
4.Content-Type: text/html
5.Last-Modified: Mon, 11 Jan 2004 13:23:42 GMT
6.Content-Length: 90
7.<html>
8.<head>
9.<title>解读HTTP包示例</title></head><body>
10.Hello WORLD!
11.</body>
12.</html>
HTTP应答包的第一行类似于HTTP协议请求的第一行,表示所用的协议是HTTP 1.1,服务器处理请求的状态码200?
应答头也和请求头一样包含许多有用的信息,例如服务器类型?日期时间?内容类型和长度等?应答的正文就是服务器返回的HTML页面?应答头和正文之间也用CRLF分隔?
❺ iOS 网络请求有哪些方式
两种请求方式GET,POST
两种请求方式的比较
相同点:都能给服务器传输数据
不同点:
1、给服务器传输数据的方式:
GET:通过网址字符串。POST:通过data
2、传输数据的大小:GET:⽹址字符串最多255字节。POST:使用NSData,容量超过1G
3、安全性:GET:所有传输给服务器的数据,显示在网址里,类似于密码的明文输入,直接可见。
POST:数据被转成NSData(二进制数据),类似于密码的密文输⼊入,⽆无法直接读取。
连接方式
同步:使用一个线程(主线程)完成所有的工作,效率低,当线程正在执行一个任务的时候无法执行另一个任务,所有如果使用同步进行网络数据的请求,那么在该线程进行网络请求时,暂时无法响应用户的点击事件,用户体验极差
异步:再开一个线程(子线程)去完成任务,此时,主线程依然可以监听用户的点击事件,不会造成卡顿,用户体验较好
❻ http内容类型是什么意思都包括哪些类型
HTTP是一个属于应用层的面向对象的协议,由于其简捷、快速的方式,适用于分布式超媒体信息系统。它于1990年提出,经过几年的使用与发展,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扩展。目前在WWW中使用的是HTTP/1.0的第六版,HTTP/1.1的规范化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而且HTTP-NG(Next Generation of HTTP)的建议已经提出.(协议,算是全球定位!)
WWW的核心——HTTP协议
众所周知,Internet的基本协议是TCP/IP协议,目前广泛采用的FTP、Archie Gopher等是建立在TCP/IP协议之上的应用层协议,不同的协议对应着不同的应用。<BR> WWW服务器使用的主要协议是HTTP协议,即超文体传输协议。由于HTTP协议支持的服务不限于WWW,还可以是其它服务,因而HTTP协议允许用户在统一的界面下,采用不同的协议访问不同的服务,如FTP、Archie、SMTP、NNTP等。另外,HTTP协议还可用于名字服务器和分布式对象管理。
2.1 HTTP协议简介
HTTP是一个属于应用层的面向对象的协议,由于其简捷、快速的方式,适用于分布式超媒体信息系统。它于1990年提出,经过几年的使用与发展,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扩展。目前在WWW中使用的是HTTP/1.0的第六版,HTTP/1.1的规范化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而且HTTP-NG(Next Generation of HTTP)的建议已经提出。
HTTP协议的主要特点可概括如下:
1.支持客户/服务器模式。
2.简单快速:客户向服务器请求服务时,只需传送请求方法和路径。请求方法常用的有GET、HEAD、POST。每种方法规定了客户与服务器联系的类型不同。
由于HTTP协议简单,使得HTTP服务器的程序规模小,因而通信速度很快。
3.灵活:HTTP允许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对象。正在传输的类型由Content-Type加以标记。
4.无连接:无连接的含义是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
5.无状态: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无状态是指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另一方面,在服务器不需要先前信息时它的应答就较快。
2.2 HTTP协议的几个重要概念
1.连接(Connection):一个传输层的实际环流,它是建立在两个相互通讯的应用程序之间。
2.消息(Message):HTTP通讯的基本单位,包括一个结构化的八元组序列并通过连接传输。
3.请求(Request):一个从客户端到服务器的请求信息包括应用于资源的方法、资源的标识符和协议的版本号
4.响应(Response):一个从服务器返回的信息包括HTTP协议的版本号、请求的状态(例如“成功”或“没找到”)和文档的MIME类型。
5.资源(Resource):由URI标识的网络数据对象或服务。
6.实体(Entity):数据资源或来自服务资源的回映的一种特殊表示方法,它可能被包围在一个请求或响应信息中。一个实体包括实体头信息和实体的本身内容。
7.客户机(Client):一个为发送请求目的而建立连接的应用程序。
8.用户代理(User agent):初始化一个请求的客户机。它们是浏览器、编辑器或其它用户工具。
9.服务器(Server):一个接受连接并对请求返回信息的应用程序。
10.源服务器(Origin server):是一个给定资源可以在其上驻留或被创建的服务器。
11.代理(Proxy):一个中间程序,它可以充当一个服务器,也可以充当一个客户机,为其它客户机建立请求。请求是通过可能的翻译在内部或经过传递到其它的服务器中。一个代理在发送请求信息之前,必须解释并且如果可能重写它。
代理经常作为通过防火墙的客户机端的门户,代理还可以作为一个帮助应用来通过协议处理没有被用户代理完成的请求。
12.网关(Gateway):一个作为其它服务器中间媒介的服务器。与代理不同的是,网关接受请求就好象对被请求的资源来说它就是源服务器;发出请求的客户机并没有意识到它在同网关打交道。
网关经常作为通过防火墙的服务器端的门户,网关还可以作为一个协议翻译器以便存取那些存储在非HTTP系统中的资源。
13.通道(Tunnel):是作为两个连接中继的中介程序。一旦激活,通道便被认为不属于HTTP通讯,尽管通道可能是被一个HTTP请求初始化的。当被中继的连接两端关闭时,通道便消失。当一个门户(Portal)必须存在或中介(Intermediary)不能解释中继的通讯时通道被经常使用。
14.缓存(Cache):反应信息的局域存储。
2.3 HTTP协议的运作方式
HTTP协议是基于请求/响应范式的。一个客户机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后,发送一个请求给服务器,请求方式的格式为,统一资源标识符、协议版本号,后边是MIME信息包括请求修饰符、客户机信息和可能的内容。服务器接到请求后,给予相应的响应信息,其格式为一个状态行包括信息的协议版本号、一个成功或错误的代码,后边是MIME信息包括服务器信息、实体信息和可能的内容。
许多HTTP通讯是由一个用户代理初始化的并且包括一个申请在源服务器上资源的请求。最简单的情况可能是在用户代理(UA)和源服务器(O)之间通过一个单独的连接来完成(见图2-1)。
图2-1
当一个或多个中介出现在请求/响应链中时,情况就变得复杂一些。中介由三种:代理(Proxy)、网关(Gateway)和通道(Tunnel)。一个代理根据URI的绝对格式来接受请求,重写全部或部分消息,通过URI的标识把已格式化过的请求发送到服务器。网关是一个接收代理,作为一些其它服务器的上层,并且如果必须的话,可以把请求翻译给下层的服务器协议。一个通道作为不改变消息的两个连接之间的中继点。当通讯需要通过一个中介(例如:防火墙等)或者是中介不能识别消息的内容时,通道经常被使用。 图2-2
上面的图2-2表明了在用户代理(UA)和源服务器(O)之间有三个中介(A,B和C)。一个通过整个链的请求或响应消息必须经过四个连接段。这个区别是重要的,因为一些HTTP通讯选择可能应用于最近的连接、没有通道的邻居,应用于链的终点或应用于沿链的所有连接。尽管图2-2是线性的,每个参与者都可能从事多重的、并发的通讯。例如,B可能从许多客户机接收请求而不通过A,并且/或者不通过C把请求送到A,在同时它还可能处理A的请求。
任何针对不作为通道的汇聚可能为处理请求启用一个内部缓存。缓存的效果是请求/响应链被缩短,条件是沿链的参与者之一具有一个缓存的响应作用于那个请求。下图说明结果链,其条件是针对一个未被UA或A加缓存的请求,B有一个经过C来自O的一个前期响应的缓存拷贝。
图2-3
在Internet上,HTTP通讯通常发生在TCP/IP连接之上。缺省端口是TCP 80,但其它的端口也是可用的。但这并不预示着HTTP协议在Internet或其它网络的其它协议之上才能完成。HTTP只预示着一个可靠的传输。
以上简要介绍了HTTP协议的宏观运作方式,下面介绍一下HTTP协议的内部操作过程。
首先,简单介绍基于HTTP协议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信息交换过程,如图2-4所示,它分四个过程,建立连接、发送请求信息、发送响应信息、关闭连接。
图2-4
在WWW中,“客户”与“服务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存在于一个特定的连接期间,即在某个连接中的客户在另一个连接中可能作为服务器。WWW服务器运行时,一直在TCP80端口(WWW的缺省端口)监听,等待连接的出现。
下面,讨论HTTP协议下客户/服务器模式中信息交换的实现。 1.建立连接 连接的建立是通过申请套接字(Socket)实现的。客户打开一个套接字并把它约束在一个端口上,如果成功,就相当于建立了一个虚拟文件。以后就可以在该虚拟文件上写数据并通过网络向外传送。
2.发送请求
打开一个连接后,客户机把请求消息送到服务器的停留端口上,完成提出请求动作。
HTTP/1.0 请求消息的格式为:
请求消息=请求行(通用信息|请求头|实体头) CRLF[实体内容]
请求 行=方法 请求URL HTTP版本号 CRLF
方 法=GET|HEAD|POST|扩展方法
U R L=协议名称+宿主名+目录与文件名
请求行中的方法描述指定资源中应该执行的动作,常用的方法有GET、HEAD和POST。不同的请求对象对应GET的结果是不同的,对应关系如下:
对象 GET的结果
文件 文件的内容
程序 该程序的执行结果
数据库查询 查询结果
HEAD——要求服务器查找某对象的元信息,而不是对象本身。
POST——从客户机向服务器传送数据,在要求服务器和CGI做进一步处理时会用到POST方法。POST主要用于发送HTML文本中FORM的内容,让CGI程序处理。
一个请求的例子为:
头信息又称为元信息,即信息的信息,利用元信息可以实现有条件的请求或应答 。
请求头——告诉服务器怎样解释本次请求,主要包括用户可以接受的数据类型、压缩方法和语言等。
实体头——实体信息类型、长度、压缩方法、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数据有效期等。
实体——请求或应答对象本身。
3.发送响应
服务器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之后,要向客户机发送响应消息。
HTTP/1.0的响应消息格式如下:
响应消息=状态行(通用信息头|响应头|实体头) CRLF 〔实体内容〕
状 态 行=HTTP版本号 状态码 原因叙述
状态码表示响应类型
1×× 保留
2×× 表示请求成功地接收
3×× 为完成请求客户需进一步细化请求
4×× 客户错误
5×× 服务器错误
响应头的信息包括:服务程序名,通知客户请求的URL需要认证,请求的资源何时能使用。
4.关闭连接
客户和服务器双方都可以通过关闭套接字来结束TCP/IP对话
❼ 网络请求中post和get方法的区别
1.Get是向服务器发索取数据的一种请求;而Post是向服务器提交数据的一种请求,要提交的数据位于信息头后面的实体中。GET和POST只是发送机制不同,并不是一个取一个发!
2.对于GET,特定的浏览器和服务器对URL的长度有限制。因此,在使用GET请求时,传输数据会受到URL长度的限制。
对于POST,由于不是URL传值,理论上是不会受限制的,但是实际上各个服务器会规定对POST提交数据大小进行限制,Apache、IIS都有各自的配置。
3.数据类型限制:
get:只允许ASCII字符类型;post没有限制。
4.post传输比get方式安全,但不是绝对安全,否则就不会有https了。
❽ 一次完整的HTTP请求与响应涉及了哪些知识
域名解析 --> 发起TCP的3次握手 --> 建立TCP连接后发起http请求 --> 服务器响应http请求,浏览器得到html代码 --> 浏览器解析html代码,并请求html代码中的资源(如js、css、图片等) --> 浏览器对页面进行渲染呈现给用户
❾ android网络请求的几种方式有哪些有什么不同
参考内容如下:
Android应用经常会和服务器端交互,这就需要手机客户端发送网络请求,下面介绍四种常用网络请求方式,我这边是通过Android单元测试来完成这四种方法的,还不清楚Android的单元测试的同学们请看Android开发技巧总结中的Android单元测试的步骤一文。
java.net包中的HttpURLConnection类
Get方式:
// Get方式请求
public static void requestByGet()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path = "https://reg.163.com/logins.jsp?id=helloworld&pwd=android";
// 新建一个URL对象
URL url = new URL(path);
// 打开一个HttpURLConnection连接
HttpURLConnection urlConn = (HttpURLConnection) url.openConnection();
// 设置连接超时时间
urlConn.setConnectTimeout(5 * 1000);
// 开始连接
urlConn.connect();
// 判断请求是否成功
if (urlConn.getResponseCode() == HTTP_200) {
// 获取返回的数据
byte[] data = readStream(urlConn.getInputStream());
Log.i(TAG_GET, "Get方式请求成功,返回数据如下:");
Log.i(TAG_GET, new String(data, "UTF-8"));
} else {
Log.i(TAG_GET, "Get方式请求失败");
}
// 关闭连接
urlConn.disconnect();
}
Post方式:
// Post方式请求
public static void requestByPost() throws Throwable {
String path = "https://reg.163.com/logins.jsp";
// 请求的参数转换为byte数组
String params = "id=" + URLEncoder.encode("helloworld", "UTF-8")
+ "&pwd=" + URLEncoder.encode("android", "UTF-8");
byte[] postData = params.getBytes();
// 新建一个URL对象
URL url = new URL(path);
// 打开一个HttpURLConnection连接
HttpURLConnection urlConn = (HttpURLConnection) url.openConnection();
// 设置连接超时时间
urlConn.setConnectTimeout(5 * 1000);
// Post请求必须设置允许输出
urlConn.setDoOutput(true);
// Post请求不能使用缓存
urlConn.setUseCaches(false);
// 设置为Post请求
urlConn.setRequestMethod("POST");
urlConn.setInstanceFollowRedirects(true);
// 配置请求Content-Type
urlConn.setRequestProperty("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
// 开始连接
urlConn.connect();
// 发送请求参数
DataOutputStream dos = new DataOutputStream(urlConn.getOutputStream());
dos.write(postData);
dos.flush();
dos.close();
// 判断请求是否成功
if (urlConn.getResponseCode() == HTTP_200) {
// 获取返回的数据
byte[] data = readStream(urlConn.getInputStream());
Log.i(TAG_POST, "Post请求方式成功,返回数据如下:");
Log.i(TAG_POST, new String(data, "UTF-8"));
} else {
Log.i(TAG_POST, "Post方式请求失败");
}
}
org.apache.http包中的HttpGet和HttpPost类
Get方式:
// HttpGet方式请求
public static void requestByHttpGet()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path = "https://reg.163.com/logins.jsp?id=helloworld&pwd=android";
// 新建HttpGet对象
HttpGet httpGet = new HttpGet(path);
// 获取HttpClient对象
HttpClient httpClient = new DefaultHttpClient();
// 获取HttpResponse实例
HttpResponse httpResp = httpClient.execute(httpGet);
// 判断是够请求成功
if (httpResp.getStatusLine().getStatusCode() == HTTP_200) {
// 获取返回的数据
String result = EntityUtils.toString(httpResp.getEntity(), "UTF-8");
Log.i(TAG_HTTPGET, "HttpGet方式请求成功,返回数据如下:");
Log.i(TAG_HTTPGET, result);
} else {
Log.i(TAG_HTTPGET, "HttpGet方式请求失败");
}
}
Post方式:
// HttpPost方式请求
public static void requestByHttpPost()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path = "https://reg.163.com/logins.jsp";
// 新建HttpPost对象
HttpPost httpPost = new HttpPost(path);
// Post参数
List<NameValuePair> params = new ArrayList<NameValuePair>();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id", "helloworld"));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pwd", "android"));
// 设置字符集
HttpEntity entity = new UrlEncodedFormEntity(params, HTTP.UTF_8);
// 设置参数实体
httpPost.setEntity(entity);
// 获取HttpClient对象
HttpClient httpClient = new DefaultHttpClient();
// 获取HttpResponse实例
HttpResponse httpResp = httpClient.execute(httpPost);
// 判断是够请求成功
if (httpResp.getStatusLine().getStatusCode() == HTTP_200) {
// 获取返回的数据
String result = EntityUtils.toString(httpResp.getEntity(), "UTF-8");
Log.i(TAG_HTTPGET, "HttpPost方式请求成功,返回数据如下:");
Log.i(TAG_HTTPGET, result);
} else {
Log.i(TAG_HTTPGET, "HttpPost方式请求失败");
}
}
以上是一些部分代码,测试的时候在测试类中运行对应的测试方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