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网络怎么来的,听说是加入美国的互联网对不
很简单的,就是一个很大的局域网,其实美国的也是一个很大的局域网,必要的时候局域网之间可以互相连通,没有说谁加入谁的说法,只是两个局域网之间的连通。局域网跟局域网之间的连通就叫互联网。
Ⅱ 请问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网络的
1994年4月20日中国教育科研网(NCFC)与美国NCFnet直接联网,这一天是中国被国际承认为开始有网际网路的时间。
在20世纪九十年代才真正显露峥嵘的网际网路,是本世纪人类社会向着资讯时代发展所迈出的最重要的一步,它的历史作用已经超过了本世纪许多重大发明(如电子管、电视、雷达、半导体、电晶体、电脑、积体电路、微机以及人造卫星等)。网际网路从原来美国国防部冷战时期的内部试验网路Arpanet到美国教育科研机构的互联网路,走过了缓慢的过程;自从1993年WWW站点主页测览器发明以来,发展到现在的国际互联网仅用了短短的几年时间,然而,其目前的规模和发展的速度却是令人始料不及的。1993年互联网的用户仅为几十万人,而现在是网际网路在全世界180多个国家拥有大约1.3亿个用户,连接在网际网路上的主机约为3000万台,PC机约为一亿台。更为惊人的是,其目前的发展势头和速度丝毫未减。据美国电脑工业年鉴公司公布的报告说:
全球网际网路使用者今年底估计将达2.59亿。据这家公司估计,1999年年底全球网际网路使用者最多的10个国家依次是:美国(1.1亿)、日本(1800万)、英国(140万)、加拿大(1330万)、德国(1230万)、澳大利亚(683万)、巴西(680万)、中国(630万)、法国(569万)、韩国(568万)。所谓网际网路使用者是指那些在办公室和家庭每周都使用网际网路的成年人。预计到2000年其全世界的用户可超过3亿,届时会有将近一亿台主机和2.3亿台PC连接在网上。2002年全球网际网路使用者将上升到4.9亿,2005年可达7.65亿。
浩瀚的资讯资源、方便快捷的通信方式以及强大的多媒体功能,使越来越多的人都已经感受到网际网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及其对传统观念的冲击。正是由于网际网路的飞速发展,才迫使人们开始思考建立真正的资讯高速公路??高速、宽带资讯网路以满足用户对通信通道带宽和能力日益增长的需求。
中国网际网路的现有格局
中国电脑互联网已形成骨干网、大区网和省市地区网的三层体系结构。中国骨干网是由5家经政府批准成立,拥有独立国际通道,各自在全国平行建一级网的“一级互联网服务商”(ISP)。它们是:
1.中国公用电脑互联网(CHINANET)。
2.金桥网即吉通通信(CHINAGBN),已形成一个以卫星为主干的互联网,有四个独立国际出口,在全国已建I00多个卫星小站,有300多家非个人用户。
3.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联网的国内高校已 100多所,已建成用64kbPA、DDN专线连接全国八个大区网路中心的主干网。
4.中国科技网(CSTNET),是面向科技用户、科技管理及其他有关政府管理部门的全国性主干网路。
5.联通公用电脑互联网(UNINET),面向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和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至1998年12月底,骨干网已覆盖全国各省会城市,网路节点遍布全国230个城市。
各省、市正在根据本地用户的需求和计画,加快省网、市网建设,全国已有20个省市的省、市网开通向用户提供服务,其他省。市均处于规划、建设之中。国务院及各部委局办、各省市均已成立了资讯中心,建成各类资料库1038个,gov.cn的政府功能变数名称1470个,其中720个政府部门以WWW服务器向社会提供服务。
中国网际网路用户及带宽容量情况
据中国互联网资讯中心(CNNIC)公布,截至1999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电脑数共146万台,上网用户达到400万人,分别是1998年统计数量的1.95、1.90倍。CN功能变数名称共29045个,是1998年统计数量的1.58倍,其中北京10661个,占总数的36.71%,继续位居首位,广东。上海分别占14.97%、7.73%,居第二。第三位。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政府城名(.gov)已达1663个,较功能变数名称的平均增长率58%高出11个百分点,达69%,这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政府上网工程”的收效。我国WWW站点数约9906个,是1998年统计数量的1.89倍。据美国电脑工业年鉴公司估计,今年底全球线民数我国排位第八(630万人)。
目前我国国际线路的总带宽容量是241M,是1998年统计数量的1.68倍,其中中国公用电脑互联网 CHINANET为 195M。中金桥资讯网CHINAGBN为18M、中国联通互联网为12M、中国科技网 CSTNET为8M、中国教育和科研电脑网 CERNET为8M,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有连接。
ISP和ICP的情况
中国直接从事互联网资讯服务的从业者已达数万人,加上原有资讯采集、资料库人员已近百万。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的注册用户有53万,中国电信的公用电脑互联网(163)的注册用户为98万。
中国现在共有160余家民营ISP,基本上是从一级服务商租用线路来经营网际网路的接入服务,但目前以ISP、ICP两种业务混做的居多。比较知名的中文网站主要有搜狐、新浪、网易、国中网。上海热线、瀛海威、悠游、Chinabyte等等。
1998年12月,四通利方公司并购海外最大的华人中文互联网“华渊资讯(Sina Net)”,首开通过国际并购寻求快速发展的先例。并购后,四通利方形成在中国、中国台湾、美国三地的三个网站、一个集团的经营模式。同年,中文搜索引擎“搜狐”网站的总裁张朝阳被评为全球500位元数字精英之一。今年4月6日,根海威与北京电报局签约联合发展,中国电信提供线路资源和网路平台,瀛海威发展用户与资讯资源。在全行业人气大升即将扭亏为盈的背景下,4月8日前述8家ISP宣布了结盟。
我国网际网路的发展前景
如果网际网路流量每半年翻一番,我国到2000年底网际网路上网用户将达到近3000万户,如果速度为每年翻一番则将于2002年达到3000万户。这个数目与今天移动电话和VCD用户数目相近。届时网际网路将对我国社会文化,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有3000万户的用户群,网际网路将成为有重大影响的新的媒体。由于它是双向交换式媒体,在某些方面它的作用将会超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单向媒体。网上广告,购物,电子商务将会飞快发展,网际网路将成为政府和民众沟通的重要渠道。网际网路虚拟专网(VPN)将取代租用专线DDN成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连网的主要手段。远端教育,远端医疗将非常方便——这将形成一个每年几千亿元的市场。网际网路的发展将带动从基础网路建设到内容制作,资料库建设的整个资讯化建设以及新一代网路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
前几年被认为最宽带综合数位业务网(B-ISDN)的基本技术SDH和ATM,目前受到了基于互联网协定(IP协定)的宽带分组交换网路(宽带IP网)的强烈挑战。美国政府下一代网际网路计画(NGI)和正在实施的第二代网际网路(Internet2)计画,已经确定把宽带IP网作为基础。加拿大去年底也开始实施基于这一技术的全国先进光学网路计画CANET3。这一技术的特点是,基础传输网采用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全光网,基于IP协议的分组交换技术取代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和目前的技术相比,它可以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数十 Gbps至数千 Gbps,即每秒数百亿位至数万亿位),而又成十倍地降低资料传输成本,是最具潜力的新一代网路技术。由中国国际网路通信有限公司负责的“中国高速互联骨干网——宽带IP网示范工程”已进人实质性运作阶段,其基本内容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广电总局。铁道部、上海市共同联合,利用广播电视、铁道等部门已经铺设的光缆网路,连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建设我国先导示范性的宽带IP网路中国高速互联网路(CAINET)骨干网。此项目预计建设期为1~1.5年,试验运行期1.5~2年。这一专案将建成一个高速率、低价位的资料通信示范骨干网。
Ⅲ 中国的网络是用的美国的吗
中国的网络不是用的美国的,但一定程度上受美国管理。
美国政府机构2014年3月14日宣布,将放弃对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的管理权,但技术实力最强的美国依然能对互联网管理保持最大的影响力。
互联网(英语:Internet),又称国际网络,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联网,而Internet则特指因特网。
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
(3)中国网络是从哪里来的扩展阅读:
互联网的发展:
因特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首先用于军事连接,后将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
这个协定由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
另一个推动 Internet发展的广域网是NSF网,它最初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建设的,目的是连接全美的5个超级计算机中心,供100多所美国大学共享它们的资源。NSF网也采用TCP/IP协议,且与Internet 相连。
ARPA网和NSF网最初都是为科研服务的,其主要目的为用户提供共享大型主机的宝贵资源。随着接入主机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把Internet作为通信和交流的工具。
一些公司还陆续在Internet上开展了商业活动。随着Internet的商业化,其在通信、信息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被挖掘出来,使Internet有了质的飞跃,并最终走向全球。
中国互联网状况:
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互联网应用走向多元化。互联网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影响着整个社会进程。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
Ⅳ 中国的网络从哪里出来的
不知道你问的是不是中国如何接入国际互联网?
世界各国接入互联网基本都相同,只是接入的路由品牌和公共互联网有一点小差异,你需要知道Internet的原理,最早没有internet,只是在实验室里方便两台或几台电脑连接或访问,组建了一个小型的局域网,后来在这个小型局域网里为了方便使用和访问一些常用的数据,于是就在上面添加了一个服务器,那时候应该都是dos的,后来一个局域网发展成了几个,而服务器也进行了改造,它们之间可以进行互联,然后局域网扩大,服务器访问量提高,同时出现了早期的操作系统,这就是internet的开始,后来就出现了各大网络提供商,基于操作系统的网站,然后一直到现在,总的来说INTERNET是由于许多小的网络(子网)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每个子网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主机)。Internet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基于一些共同的协议(如OSI七层模型,TCP/IP协议),并通过许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联网而成,它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
1994年4月20日,中国终于可以全方位地访问国外Internet。 在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钱天白研究员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Zorn教授的协助下,1994年5月21日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的注册,运行了中国自己的域名服务器,在NCFC主干网设了主服务器,在美国和欧洲设了四个副服务器,改变了中国的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在国外运行的历史,揭开了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史。 互联网正式接入中国后,中国四大骨干网相继展开建设,拉开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序幕。
以教育网为例,大学是在西安读的,学校的网基本靠交换机连接,通过路由器接入到西北平台-西交大核心机房,所有西北区的网最终汇聚到西交大,从西交大再通过路由出去汇聚到清华,再通过路由接入到教育网,教育网接入到运营商,运营商接入到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接入到国际互联网中,最终实现网络互联......
Ⅳ 网络是什么时候在中国出现的
Intetnet是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于1968年主持研制的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ARPANET。ARPANET建网的初衷旨在帮助那些为美国军方工作的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交换信息,它的设计与实现是基于这样的一种主导思想:网络要能够经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当网络的一部分因受攻击而失去作用时,网络的其它部分仍能维持正常通信。 1985年在美国政府的帮助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组建了第一个网命名为NFSnet,伴着TCP/IP协议的成长,这样使NSFNET在1986年建成后取代 ARPANET 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他们把最后的使用TCP/IP支持的NFSnet网叫做Internet网,即当今世界最大的计算机互连网。 近几年,Internet规模迅速发展已经覆盖了包括我国在内的154个国家,连接的网络6万多个,主机达500万台,终端用户近5000万,并且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 1994年我国Internet只有一个国际出口,300多个入网用户,到1996年已发展到有7条国际出口线,2万多个入网用户,目前中国和国际Internet网络互联的主要网络有:由中国科学院负责运作的中国科研网(CASNET),由清华大学负责运作的中国教育网(CERNET),由电子部、电力部、铁道部支持,吉通公司负责运作的金桥网(GBNET),以及由邮电部组建的中国网(Chinanet),Chinanet是我国的第一个商业网,1995年6月第一期工程完成,开通了北京、上海两条带宽64Kbps的国际出口线。预计第二期工程完成后,将覆盖各省市的全国骨干网, 同时出口线带宽由64K升至2M。 在我国由于Chinanet拨号用户上网使用电信的特服号163,所以又被广大用户称为163网。 第一阶段:网路探索(1987年~1994年) 中国的互联网不是八台大轿抬出来的,而是从羊肠小道走出来的。——胡启恒 4 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1987年9月14日,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Ⅵ 中国互联网是不是从国外引进的
互联网(英语:Internet),又称网际网路,或音译因特网、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互联网并不等同万维网,万维网只是一建基于超文本相互链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统,且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
互联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首先用于军事连接,后将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由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
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因特网这个词已经频繁出现在我们的交流中,因特网是不是就是我们常看到的Internet呢?
实际上Internet表示的意思是互联网,又称网际网路,根据音译也被叫做因特网、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且巨大的全球化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有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各种不同的连接链路、种类繁多的服务器和数不尽的计算机、终端。使用互联网可以将信息瞬间发送到千里之外的人手中,它是信息社会的基础
Ⅶ 网络的起源中国何时出现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 ARPA - -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 把美国的几个军事及研究用电脑主机联接起来。当初,ARPAnet只联结4台主机,从军事要求上是置于美国国防部高级机密的保护之下,从技术上它还不具备向外推广的条件。
1983年,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研制成功了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协议,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莱分校把该协议作为其BSD UNIX的一部分,使得该协议得以在社会上流行起来,从而诞生了真正的Internet。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TCP/IP 的通讯协议,在5 个科研教育服务超级电脑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NSFnet广域网。
在90年代以前,Internet的使用一直仅限于研究与学术领域。商业性机构进入Internet一直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法规或传统问题的困扰。事实上,象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曾经出资建造Internet的政府机构对Internet上的商业活动并不感兴趣。 1991年,美国的三家公司分别经营着自己的CERFnet、PSInet及Alternet 网络,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客户提供Internet联网服务。他们组成了“商用Internet协会”(CIEA),宣布用户可以把它们的Internet子网用于任何的商业用途 。
Internet普及化 Internet目前已经联系着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4万多个子网、500多万台电脑主机,直接的用户超过4000万,成为世界上信息资源最丰富的电脑公共网络。Internet被认为是未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
中国作为第71个国家级网加入Internet,1994年5月,以“中科院—北大—清华”为核心的“中国国家计算机网络设施”(The 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 Facility of China简称NCFC),国内也称中关村网,与Internet联通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Internet.
Ⅷ 网络是怎么由来的
网络(Internet),它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用于军事目的的通信网络。
网络始于1969年的美国。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首先用于军事连接,后将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由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并于1969年12月开始联机。
ARPA网和NSF网最初都是为科研服务的,它的主要目的为用户提供共享大型主机的宝贵资源。随着接入主机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把internet作为通信以及交流的工具。一些公司还陆续在internet上开展很多商业活动。
随着internet的商业化,其在通信、信息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被挖掘出来,使internet有了质的飞跃,并最终走向全世界。
(8)中国网络是从哪里来的扩展阅读:
网络的定义:
网络是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构成,表示诸多对象及其相互联系。
在1999年之前,人们一般认为网络的结构都是随机的。但随着Barabasi和Watts在1999年分别发现了网络的无标度和小世界特性并分别在世界着名的《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之后,人们才认识到网络的复杂性。
网络会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的生活和美好的享受。
Ⅸ 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的网络来源在哪
电信、联通本来就是垄断经营中国的互联网的
移动用的是原来铁通的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