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问题 > 社会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社会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发布时间:2022-01-24 08:06:50

1. 一个人很社会是什么意思

说人很社会是指他的行为,语言,做事风格像社会的闲杂人员,很牛X,很拽,很粗俗,很霸道,很狠,很野蛮。或行为处事太圆滑,太社会,没有真挚的为人处事。

(1)社会什么意思网络用语扩展阅读

社会我XX,社会我XX,是2017年的网络流行句式之一,如:“社会我x哥”、“社会我x姐”,常被用来形容那些社会气息太重或谈吐举止比较粗俗的人。

词语来源:这句流行语,同样来自于电子竞技圈。在一次电竞比赛中,有选手对EHOME战队的老鸡进行调侃,说:“社会我鸡哥,人狠话不多。”随之,“社会我XX”体,凭借干净利落脆的气势,彻底走红。

2. 网络用语“社会人”是什么意思

社会人简单说就是有户口本登记的人群、非社会人是没有登记的未知人群。在这里面的这个社会人指的是与社会为主的人,他不同的是他们这间不存在任何关系、但是共存的,像自然人一样。

3. 网络流传语“社会”是什么意思

网络流传语“社会”是说某人很厉害,牛叉,懂得多,经验丰富,人脉广,不管在哪个地方都有熟人,老江湖。

4. 社会,社会是什么意思

最近社会人这个梗可以说是很火了,不少明星都争相当起了社会人。那么社会人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之家小编要为大家带来的是社会人表情包大全。

5. 社会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很多人称自己社会人

我们处于一个巨大的经济社会当中,任何行为都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我们与周围人的交流,合作以及对话等等,这些行为虽然出于人的本能,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也会产生某些影响。很多人会问社会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很多人称自己社会人?下面就由小编来为您具体阐述。

总而言之,社会人是底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还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社会正在不断进步,人们的思维也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用语传播开来,这不仅是网友的休闲方式,也体现了中华汉字的博大精深。

6. 人微信回复社会社会是什么意思人微信回复社会社会是什么意思

摘要 这也是一个网络用语,全称是吃瓜的群众。

7. 微信表情社会社会什么意思

微信表情社会社会的意思:

1、“社会”这个微信表情包多用于嘲讽对方的炫耀或显摆。

2、形容对方很牛逼,有着社会大哥霸气的气场,一般人都惹不起不敢惹,实际就是嘲讽一些比较喜欢放狠话爱装逼的小年轻。

微信表情网,是首家专门为网页版微信提供表情的网站。

上线时间2012年7月。其域名就是微信表情的首字母:wxbq。

非常便于记忆,网站中汇集了将近百个分类、上万个表情图片,通常为PNG文件格式,粘贴到微信网页版中就可以使用。

表情多为静态图,有搞笑、祝福、可爱、卡通、搞怪等多种分类。迎合了热爱表情人士的多种需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8. 说人很社会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指“行为、语言、做事风格像已经步入社会上的人”,也可以理解为成熟。

“社会人”是在社会学中指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通过社会化,使自然人在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

(8)社会什么意思网络用语扩展阅读:

1、社会人的英语释义:

social man

2、社会人的英语例句:

作为社会人,家庭,友谊和亲密关系得到很多人的生活的起伏波折和通过。

As social beings, family, friendships and intimate connections get many people through the ups and downs oflife.

9. 社会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解释】: 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泛指由于共同利益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指社团;古时社日举行的赛会。

10. 当今社会,网络用语有哪些

网络语言是指产生并运用于网络的语言。网络语言是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进入21世纪的10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目前,网络语言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网络语言并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因此并不具备教学意义,不能引进教学领域。

这类语言的出现与传播主要依存于网络人群,还有为数不少的手机用户。聊天室里经常能出现“恐龙、美眉、霉女、青蛙、囧男、东东”等网络语言。BBS里也常从他们的帖子里冒出些“隔壁、楼上、楼下、楼主、潜水、灌水”等词汇。QQ聊天中有丰富生动的表情图表,如一个挥动的手代“再见,冒气的杯子表示喝茶。手机短信中也越来越多的使用“近方言词”,如“冷松”(西北方言,音lěngsóng,意为“竭尽”),等等。

字母型

字体输入作为网络聊天最基本的形式,需要通过键盘或触屏将字符输送到对方显示屏上,打字速度肯定难与思维同步,也远非直接对话那样方便,故以简约高效的字母替代汉字就成为网民聊天首选,它的内涵的丰富程度已经超过正规文字表达模式。

如:GG( 哥哥)、JS ( 奸商)、PFPF ( 佩服佩服)、ZT ( 转贴) 等,这类语言通常是提取中文词组的首个字母,比较容易理解和识别,所以能够被广泛采用传播。与它相似的还有以英语词组缩写或变化而来的网络用语,如GF ( girl friend,女朋友)、PK ( 来源于网游中的“playerkill”一词,挑战、杀死、末位淘汰之意) ,这类用语有很多也不符合英语语法规范,甚至是错误的,如CU ( see you ,再见)、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但因其形式简单、输入便捷、表达内涵确切,所以在网络上有相当高的使用频率。

数字型

阿拉伯数字在聊天中的应用更为普遍,网民借助数字字符的谐音和寓意,将很多生活用语以数字组合的形式表达出来,写起来简单,看起来也一目了然,如: 886 ( 拜拜啦)、9494 ( 就是就是) 等。一般情况下,10 个阿拉伯数字所指代的意思如下: 0——你,1——一、意、你,2——爱、饿,3——生、想、深、真、散, 4——思、输、是、死、子、世,5——我、往、呜、舞、苦、惟, 6——啦、了、聊、老、溜、理, 7——气、妻、亲、歉、去, 8——拜、别、不、吧、帮,9——就、走、救、加、久,根据这种约定俗成的规定,很多丰富的内容都可以通过阿拉伯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来表达。

混合型

当单纯的字母和数字不足以表达网民的情感诉求时, 将它们与文字、英语单词等根据需要分门别类混合在一起的模式便成为网络上一种非主流表达方式,如: 幸福ing ( 中文词与英语动词后缀组合,表示正在享受幸福的过程)、3q ( 数字与英语字母组合,谢谢你)、me2 ( metoo,英语单词与数字组合,我也是)、+ U ( 运算符号与英文字母的组合,加油) ,这种多种字符混杂的网络用语无疑不符合任何一种语言规范,甚至无章可循,但它是以简约为基础、以“看得懂,说得清”为目的的表达形式,使网民可以不必拘泥于传统语言语法的桎梏而自由发挥。

词意变异型

在网络上,以文字、词组或英语单词等原生词衍变而来的谐音化用语相当普遍,变异后的网络词,其表达的含义与字面原意已相差甚远,但它的流行程度和使用环境决定了多数网民不会产生歧义。这类网络词比较常用的如: 粉丝——英语fans 的音译,对某人或某物超级迷恋的意思; 果酱——过奖;稀饭——喜欢;斑竹( 或板猪) ——版主;腐竹——服主;群猪——群主等。谐音词的大量运用,克服了网络交流时文字的生硬和呆板,增加了文字的灵性,因此很受网民喜爱。除谐音词外,更多在传统语言中耳熟能详的词组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 “恐龙”——长的不漂亮的女性网民,词性贬义, 与之相当的是“青蛙”,指长得丑的男性网民。

口语型网络


语言络聊天虽然主要是字面交流,但其实质还是类口语化,故日常生活中的语气助词在网络中应用也非常普遍, 加上网络缺少面对面交流所具备的其他肢体和表情语言, 语气词便能充分烘托和调动网络交流时的气氛。如: “哇噻,你总算露面啦!”“哦,是酱紫啊!”等,在这两个例句中,“哇噻、哦”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此类词不管其原来属性如何,在网上均作为语气助词使用。

图画型

电脑及手机等网络聊天设备不具有面对面交流时的情感同步功能,仅凭字符表达网民的情绪,难以达到完美的效果,利用键盘上的特殊符号组合形成有趣的人物表情, 则较好地弥补了这一缺憾,如: “( ^_ ^) ”——微笑、“( ╯ ^╰) ”——愁眉苦脸、“: D”——张嘴大笑等。据调查, 网络上比较流行的表情符号有近200 个,都是网民模拟现实交流中的语境情态创造出来的,它形象、生动,对受者的视觉刺激强烈而有效,理所当然地受到众多网民的追捧。
很多即时聊天软件如qq、微信等迎合网络需求,利用gif 图片创作并固化了相当多的人物和动物表情,方便网民在使用时直接发送给对方,这些图片更加传神有趣,它节省了网民聊天时的大量时间,并使聊天时的感情色彩更为浓厚。
如今,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表情符号都已经成为聊天工具中的必备网络语言。

词汇演变型

创新是网络用语的基本要素,任何一种类型的网络语言,都有不同于传统语言的新意,但多数是建立在传统语言基础之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的词汇也在不断出现,这种创新首先体现在网络上,由网络又延伸到了生活中,最终被学术界所接受,如: “屌丝”——原是“苦B 青年”本着自嘲精神而创造的一个名词,本意是对具有穷、丑、老、呆、矮、胖等特征的一类男人的嘲讽用语,随着网络群体的追捧,它从最初产生时的不文明的含义已经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归根结底是中国文化现象与社会突出问题的某种折射。“高富帅”——形容男人在身高、长相、财富上都无可挑剔,由日本漫画演化而来并在网络上发酵成为流行词汇,它对应的反义词是“矮矬穷”。
开放的网络环境使新词汇迅速普及,几乎每一年都有相当多的网络流行词语出现,例如2013 年流行新词就达1350 个之多。而“当代汉语中每年大概出现1000 个左右的语文性新词语”。

缩略和扩张型

网络语言追求简约、创新、生动和表达清晰,不会去迎合传统语言的规范,这就为它的任意发挥消除了障碍, 构成的词组或句子也就充满了与传统语法相悖之处,如: “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这四个成语的缩略用法,“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艰难,就不要拆穿了吧等。这些网络“成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一个相对完整的长句子缩略为四个字, 而这四个字在句中并非唯一的支撑点,构成的新词也不符合汉语词组的模式,当然,它的流行是否能决定其生命力的长久,仍需经过时间考验。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由文字拆分构成的新词,如走召弓虽( 超强) ,这也是一种非标准的网络用词,相对于上述那种浓缩为四个字的句子来说, 它的特征和意义都较为明显。

语句型

网民对现实社会和互联网上的热点具有敏锐的嗅觉, 反之这些热点也会催生出一些新的网络用语,如“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该句出于网络上的一首诗词,而“我爸是李刚”则是一则社会新闻引发的强大反弹,类似的还有“元芳,你怎么看”“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等等, 随着这些句子的走红,它们的使用范围和内涵也在不断变化。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不仅是语言上表意、表音或表象的一种简单替换”,它的九大基本特征,基本上涵盖了网民对自身、对社会、对时代的一种态度。开放和虚拟的互联网络,数以亿计的网民,决定了网络语言发展的多元化, 时间和历史终将淘汰与时代脱节的语言,也必然会顺应时势产生大量新的词汇和语句。

阅读全文

与社会什么意思网络用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535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389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629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388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1114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239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1088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224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746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982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628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1045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648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434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471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123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301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528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979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