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x的含义有哪些
x代表未知,代表没有极限。
在数学中代表未知数;在英语中X是26个字母中的第24个字母;在坐标系统中常用来标识横坐标变量。在美军装备中,x则代表着实验型装备。
有些时候这个“x”是没有什么特别意思的。要是硬要说出个意思来,那么就是——“我这句话有玩笑的意思,你别当真。”或是“这句话看起来不太好看我又不想加上句号显得我高冷,所以我要加个看起来很可爱的符号”。这其实是某些人的“说话格式强迫症”,对于这种符号完全忽视就好。
“x”在网络中的应用
随着网络直播平台的兴起与发展,网络流行语“X 人”逐渐流行于其他网络社交平台上,基于这种流行语的“表情包”也被大量制作出来,成为网民日常交流沟通的工具之一。
“X 人”语言风格诙谐幽默,本身所带有的标签性内容,委婉地表达了使用者真实的会话含义,同时又与网络文化的创新性相结合,满足了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在网络交际语境中表现出了较为顽强的生命力,并且其适用范围有向其他语境扩展的趋势。
文中选用的语料选自于北大CCL 语料库,以及网络贴吧、微博、知乎等主流网络社交平台。
通过北京大学CCL 语料库搜索考察传统“X 人”在历史文献中的句法表现,可以看到“X 人”发生了“从动作到性状”的演变。“X 人”形式最初是述宾短语,如最早见于上古的“感人、害人、伤人、惊人”等词、见于中古的“恼人、醉人”等词,主要用以叙述施事的具体动作。
后逐渐转向描述主体的抽象性状,如见于近代的“愁人、迷人、疼人、羞人、吓人”等词。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网络中运用的派生构词法已经由词语扩大至语句,乃至语篇。
通过对新兴网络语态下的“X 人”进行分析,发现“X人”是一个能够产生大量新词的词语模。词语模由“模标”和“模槽 ”两部分构成,具有新造词语的功能,模标是指词语模中固定不变的词语,模槽指词语模中的空位。
在词语模“X 人”中,“X”是模槽,“人”是固定不变的模标,新词的产生主要由于“X”的不定性变化。“X 人”依托词根的语义形成独特风格,扩大了“人”原本的使用范围和涵盖意义,转变为特点鲜明的某类新兴群体代表的名词性词组,与之前流行的网络流行语“X 族”“X 党 ”“X粉”等有异曲同工之处。
如“打工人”,最早来源于一个名叫“抽象带篮子”的网红,他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故意吹捧自己打工的社会身份,悄然在互联网走红。“打工人”一词的诙谐感来源于“人”,兼具有“上班族”和“打工仔”都缺少的语言内涵。
传统语境之下,“上班族”多指拥有安稳的职业状态的人群,“打工仔”则指在城市务工、工作不稳定且繁重的年轻人。
“打工人”一词流露出些许“社畜”意味的负面社会心理情绪,带有大众娱乐消遣意味,将自己从事的职业归结为“打工”,含有对现阶段社会分配不合理、前途暗淡等情境的一种妥协和自嘲。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x(网络用语)
② xy网络用语是什么意思
xy的意思是:需要。
需要 [ xū yào ]
1、应该有或必须有。
2、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一章:“在艰苦残酷的环境下,不仅下级指挥员需要上级的支持,上级指挥员也同样需要下级的支持。”
XY也代表XY理论。XY理论是由道格拉斯·麦克里戈(Douglas M.McGregor,1906-1964)于1957年在他着的《企业的人性面》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理论,实质上是XY假设。
1、X理论的基本内容:
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
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别人的指导。
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的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
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
③ X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引申含义
网络用语介绍:
X在大多数时候代表着未知。在数学中代表未知数;在坐标系统中常用来标识横坐标变量。
有些时候这个“x”是没有什么特别意思的。要是硬要说出个意思来,那么就是——“我这句话有玩笑的意思,你别当真。”或是“这句话看起来不太好看我又不想加上句号显得我高冷,所以我要加个看起来很可爱的符号”。这其实是某些人的“说话格式强迫症”,对于这种符号完全忽视就好。
x是数学代表未知数的值,所以有些人把它作为不知道怎么说、不想说和让对方猜测字的意思。
通常还可用来标识横纵坐标的横坐标。
如:我今天去XX公园玩了;我也XX他(喜欢)喜欢或讨厌一时想不起用什么词了;
真想X他(她)(恶心的);
今天是家伟的生日,你X不?(X的意思是:来、去。让对方自己猜测。)
④ x!是什么意思
x的阶乘
自然数1到n的连乘积,叫做n的阶乘,用n!表示
规定0!=1.
⑤ 网络用语"XD"是什么意思
网络用语"XD"的意思是表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邪恶的眼神。
XD横着看起来像是一个猥琐而不怀好意的笑容,其意思已经被大多数BBS所接受,人们常在留言的最后加上XD,表示了自己用一种很邪恶的眼看着对方。
XD有时也会作为表情使用,X作为眼睛,D作为嘴巴。更多的人愿意接受认为是一种开怀的大笑,X表示眼睛笑成叉形,D表示张大的嘴。
网络语言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
(5)网络用语x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网民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
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⑥ “X”代表什么为什么这样代表
奥特雷德于1631年在其着作《数学之钥》(clavis mathematicae) 中首次以“×”表示两数相乘,即现代的乘号,后日渐流行 ,沿用至今。莱布尼茨于1698年7月29日给J.伯努利的一封信内提出以圆点“·”表示乘,以防“×”号与字母X相混 淆。后来以“·”表示乘法的用法亦相当流行,现今欧洲大陆派(德、法、苏等国)规定以“·”作乘号。其他国家则以“×” 作乘号,“·”为小数点。而我国则规定以“×”或“·”作乘号都可,一般于字母或括号前的乘号可略去。
×,万国码 U+00D7,名称为“乘号”,亦称作“叉号”或“交叉”。有以下的可能用法和意思:
中文:标点符号中的隐讳号,用以代替不便示众的文字。
数学:四则运算中的乘号,用作运算:
乘法的积
向量的叉积,与点积相对
集合的笛卡尔积
生物学:在基因图中表示两种物种的杂交
流行文化:用以表示两种原本不相干的、人物、概念、作品等的交集,即是时下所说的 "Crossover" 。
日文:称作“ばつ”(罚)、“ばってん”(罚点)或“ぺけ”(?),指不正确、错误等意思,与○:“まる”(丸、圆)相对
ACG、同人、文学作品等:用以代替有需要存在,但无需要明确表清的“参数”,常与“○”、“□”和“△”共享。例如:
故事情节中的学校黑板或日记上的日期:○○年△△月□□日(星期×)
语文作业作文题目或例句中的名词:《××公司会议纪录》、××区××镇××村……
同人:用作表示人物间的恋爱关系和主被动状况。如“小丁×小娜”,就是小丁主动进攻,小娜被动防守。详见同人用语一览。
由于这个符号的输入不太方便,故此在日常沟通时一般用英文字母 "x" (艾克斯)代之。在HTML和XHTML上,则可以输入×、×或×这实体参引(entity reference)。
施蒂费尔于1545年出版的一本算术书内以大写字母M 及D分别表示乘和除。斯蒂文于1634年出版的书内亦采用 了这符号,他以表示现在的3xyz2。这儿的sec 及ter分别表示第二、三个未知数。
韦达(1591)以AinB作为A与B的乘积。一些十五世纪的手稿及印刷品仍以并列表示相乘,如6x,5x2等,但必须有 字母才行,因5表示5+而非5x,这记法至今还沿用着。
西方称“X’为圣安德鲁斜十字(St. Andrew's cross)(因安德鲁为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传说他被钉在十字架上处死),这 名称与数学全无关系。十六世纪出版的一些数学书就有采用这号,但开首并非现代用法,而是以它表示两个独立的 乘法运算,如以表示现在的315172x174715 及395903x295448两个乘法。
中国古人及古希腊的丢番图都不用乘号(Signs of multiplication) ,但后者则以两数并列表示相乘(与加法相同)。印度的巴赫沙里残简中,把数排成表示;排成字符编码Unicode ISO 8859-1, 2, 3, 4, 9, 13, 15 ISO 8859-8 × U+00D7 D7 AA
⑦ XX是什么意思
XX源于网络时尚用语,常用作指代某物,多用于不方便言明指代之物时使用,亦可用于指代模糊不清的事物。还有一种就是骂人的意思。某些游戏将骂人的词语屏蔽掉以后,XXOO也就成了玩家们骂人的代名词。 而一些不喜欢骂人露骨的人也用XXOO发泄自己的不满。
网络语言聊天虽然主要是字面交流,但其实质还是类口语化,故日常生活中的语气助词在网络中应用也非常普遍, 加上网络缺少面对面交流所具备的其他肢体和表情语言, 语气词便能充分烘托和调动网络交流时的气氛。如:“哇噻,你总算露面啦!”
词组类型:
字体输入作为网络聊天最基本的形式,需要通过键盘或触屏将字符输送到对方显示屏上,打字速度肯定难与思维同步,也远非直接对话那样方便,故以简约高效的字母替代汉字就成为网民聊天首选,它的内涵的丰富程度已经超过正规文字表达模式。
如:GG(哥哥)、JS(奸商)、PFPF(佩服佩服)、ZT(转贴)等,这类语言通常是提取中文词组的首个字母,比较容易理解和识别,所以能够被广泛采用传播。与它相似的还有以英语词组缩写或变化而来的网络用语。
如GF(girl friend,女朋友)、PK(来源于网游中的“playerkill”一词,挑战、杀死、末位淘汰之意),这类用语有很多也不符合英语语法规范,甚至是错误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网络用语
⑧ (x)是什么意思
代表脏字。
⑨ 网络语言x是什么意思
X来源于网络,表达意思是“在大多数时候代表着未知”。
网络语言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跟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有关的术语和词汇;二是人们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媒介进行交际与表达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
其他网络热梗
一、网抑云
“网抑云”是社交网络上的新热词,有人将“网抑云”这个梗解释为:指网易云音乐,一开始开始网友都以调侃看待这件事情,慢慢的演变成了群体心理问题,代表的是一种丧文化在音乐平台的流行。
二、早安,打工人
广大年轻人对眼下无法改变现状的一种躺平式自嘲,通过各种打工人的段子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也是大家对职场压力的集体释放,互相发鸡汤互相鼓励。平凡中透露着追求,在屈辱里努力表现出倔强,哪怕没钱,也要有着不卑不亢的礼节。小人物也可以在平凡生活中拥有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权利。
“打工人”也成了当代年轻人在社会奋斗、努力工作的新词汇。打工人这个梗,配合打工人表情包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⑩ 网络用语XO什么意思
XO原意是代表顶级的最上乘的白兰地酒,作为网络语言,X代表亲吻,O代表拥抱,表示一种撒娇亲昵的说法,是象形的表达Hugs and kisses的动作的意思,意思就是来抱一个吧,翻译成我爱你也可以。
网络语言是指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网民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语言规范只针对语言符号系统本身,而不能约束语言使用者的思想观念认知。语言规范的基本原则是要从社会生活和语言生活的实际情况和实际交际需要出发,不能脱离语言的本质——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的存在与使用,从根本上说,无所谓合理不合理,满足需要、好用即可。语言的发展变化是社会与人类思维发展变化的产物,是约定俗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