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面对网络暴力
首先,预防自身遭受网络欺凌,我们可以:
谨慎发表言论网络空间虽然只存在于小小的电子设备里,但却是一个很大的公共场合。我们在网上发表的任何言论,都有可能被数以千计,甚至更多的人浏览。而且,这些言论一旦发表,也不能简单地通过“删除”键来彻底删除。比如,我们即兴在网上发表了一些言论,事后对此感到后悔并删除了相关信息,但这些言论很可能已被他人浏览和转发。因此,在网上发表言论前,我们要多加考虑,想想如果在离线和他人面对面的时候,自己还会不会说类似的话,分享类似的信息?万一相关的内容以后被公开,自己是否会后悔?
小心分享信息我们在网上分享的任何个人信息,比如姓名、年龄、地址、学校及个人照片等,也都有可能被传播。例如,在一些网站注册账户提供了个人信息后,这些信息可能会被网站在一些情况下使用或分享给其他人。同时,我们的个人信息也有可能会被看到的人存储、转发。因此,在分享个人信息时,我们可以仔细看看是否每项信息都必须提供,认真阅读网站的隐私政策,了解自己的个人信息会如何被使用,并对个人账户进行隐私设置,限定哪些人才能浏览自己的全部个人信息,以免个人信息被滥用。此外,我们可以告知自己的朋友,在转发我们的个人信息或照片前应该征求我们的同意。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规避一些遭遇网络欺凌的风险。
其次,谨防自己助长网络欺凌或是欺凌他人,我们可以换位思考。
有的时候,可能是出于“好玩”,或者“其他人也这么做了”,又或者是因为别的事情感到生气想要发泄,我们可能会想要在网络上恶意对待别人。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想想:
对方可能会有什么感受?如果是在离线的公共场合,我们是否还会这样做?这样做会对自己、他人以及网络上的“公共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我们希望其他人尊重我们,那么在网上发表言论时,我们应当做到不攻击、侮辱、诽谤他人,不制造和传播有关他人的不实信息,比如通过制作图片来侮辱和诽谤他人,或传播此类信息。同时,如果对方是我们认识的人,在转发他/她的个人信息或照片前,我们应征得他/她的同意。这样做,可以尽量避免我们无心地欺凌了他人或是助长了网络欺凌。
接下来,正确应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网络)欺凌,我们可以:
拒绝“以暴制暴”有的时候,我们在网上或是离线的场景里,和他人因种种原因产生了矛盾,可能导致我们出于愤怒在网上攻击对方。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停下来,想一想:
自己有哪些选择?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在网上欺凌对方,那么矛盾可能会愈演愈烈,而我们冲动之下发表的言论也可能会被对方或其他人传播或转而用来欺凌我们自身。同时,一味发泄愤怒并不能帮助我们积极地解决问题,有时反而会裹挟我们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言行。面对和他人的矛盾和冲突,我们应当保持冷静与自信,理性应对。
同理,如果矛盾的源头就是因为对方先在网络上攻击我们,我们遭遇了网络欺凌,也不应当选择 “以暴制暴”,去欺凌对方。
及时寻求帮助我们应当谨记,遭遇网络欺凌并不是自己的错。就像前面所提到的那样,他人可能是出于一些不同的原因,比如从众或是发泄情绪,从而攻击我们。对于一些刻薄或侮辱性的恶言恶语,最佳的回应是不作回应,冷处理可能会让对方自觉没趣。如果对方仍然继续,我们可以要求对方立刻停止。多数网络平台或手机运营商都设置了屏蔽功能和不良信息举报的渠道,必要时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功能和渠道,阻止接受对方的信息,或要求平台禁言对方、删除相应信息等。如果觉得情况超出了自己的控制,我们应当牢记及时告诉自己信任的朋友及成年人,比如父母和老师,共同商量对策。
同时,一些极端的网络欺凌已经属于违法犯罪行为,比如人身威胁、敲诈、性侵等,我们也应该在成年人的协助下,保留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寻求进一步的干预。
最后,制止网络欺凌发生在他人身上,我们可以积极给予支持。
如果我们目睹了网络欺凌,当然不要因为“其他人都这样做”,就加入转发相应内容。同时,我们可以对遭受欺凌的人予以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应对,举报相关行为,或向自己身边的人求助。如果网络欺凌是从线下生活中的矛盾和欺凌发展而来的,遭受欺凌或实施欺凌的人碰巧是我们的朋友或同学,我们也可以告知自己信任的成年人,在线下共同寻求解决方案。必要时,我们自己也可以向相关平台或运营商举报,寻求干预。
❷ 当我们遇到网络暴力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遇到网络暴力时,一定要保留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现在社会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并且网民之间互相交流也没有任何障碍,所以经常会因为意见不统一而发生争吵,有一些偏激的网友,甚至会进行身体以及言语上的攻击,这个时候我们一定不要与对方发生冲突,而是要保存好证据向相关人员进行举报,情节严重者还会受到严重处罚。
1.遇到网络暴力第一时间保留证据。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应当做合法的公民不仅要在现实生活中礼貌待人,在网络上也应该约束自己,虽然自己仅仅只说了简单的一句话,但是会对别人造成很长一段时间的影响。
❸ 被网络暴力怎么办
法律分析:网络暴力的解决方式:(1)收集网络暴力的证据。(2)向相关部门报案。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3)委托律师维权。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 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❹ 网络暴力怎么办
网络暴力的解决方式:
(1)收集网络暴力的证据。
(2)向相关部门报案。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3)委托律师维权。可以向专业的律师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律师给予肯定的答复,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民法总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❺ 被网络暴力了怎么办
1、增强自我抗压能力。面对网络暴力,最考验的就是人的心里承受能力。如果可以冷静地对待网络暴力,表明你已经是一名有担当的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观点也不会相同,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感同身受。所以释然是最好的方式,原谅那些不懂你的人,因为他们跟你不在一个高度上。
2、不理睬就是最好的回应。对于恶意的人身攻击,过多的回应只能是恶性循环。你一句我一句的拉锯战,只能徒增烦恼,就像干柴烈火一样,越燃越烈。只有不予理睬,才会像一股清泉,浇灭这一把火焰。
3、与朋友聚会,愉悦自己的心情。网络暴力来自虚拟世界,如果因为虚拟世界造成心灵的不愉快,那就需要回归现实。现实生活中,可贵的友情、亲情时时刻刻都可以温暖那颗受伤的心。
4、审视自己的网络言论。每个人可能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也可能自己曾经就在做着一名网络的暴民。不伤害别人,做一名文明的网民,是每个人需要自我审视的。文明发表自己的言论,也是一名现代网民应该做的。
5、传播正能量的言论。现在的社会压力大,每个人都希望在网络上释放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无形中,网络就变成了人们情绪的垃圾桶。然而情绪是会传染的,所以还需要多传播正能量。现实和网络上的正能量多了,心态自然健康,会相对减少网络上的暴力。
6、把恶意的评论删除掉。俗话说眼不见为净,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其拉黑或者删掉评论。
(5)如何解决网络暴力扩展阅读:
伴随着侵权和违法犯罪行为,需要政府运用教育,道德,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网民们若想获得自由表达的权利,也要担当起维护网络文明与道德的使命,至少,要保持必要的理性、客观。
我们要提高道德自律意识,增强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和对低俗文化的免疫力,培养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避免遇到这样的事情,并且在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不要盲目追寻。
❻ 17.4%青少年遭受过网络暴力,我们在遇到网络暴力的时候该怎么办
专家表示17.4%青少年遭受过网络暴力的伤害,我们遭遇到网络暴力的时候应该这样做:
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网络暴力其实就是人们在互联网账号上发布的具有侮辱、伤害、煽动或者不符合事实的各种文字视频等信息,这种暴力会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严重的还会导致被网暴的对象出现抑郁、轻生等严重后果。
因此我们遭遇到网暴的时候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被负面言论等影响自己的心情,保持情绪方面的平稳,避免自己钻牛角尖。
❼ 网络暴力危害大,我们该如何应对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存在是有一定必然性的,在这快节奏的生活当中有很多人过的都不是很如意,社会中也有许多不平等的事情出现,贫富差距大加上中国人本身就有仇富的情节,种种的事情压抑在心中,而在网络上又不需要实名认证,就成为了现在人们不负责任发泄的一个窗口!
一般来说面对网络暴力有这几种解决方法。不理他、和他辩论。我们来看看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我们应该要注意自己的网络言行,首先自己不要带节奏,不要说脏话谩骂别人,不要做一些越界的事。不要妄图评价他人。不要太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不论是好的评论还是诋毁你的评论,你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做自己
❽ 如何解决网络暴力
放手战斗吧,我们都支持你
网络侵权是个很普遍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暴力,比如还有着作权侵权,权益受损当然会不甘心,但又没有几个人会真刀真枪去战斗,因为不懂就觉得麻烦,于是侵权人就越发猖獗。最好的防守是主动出击,所以最佳方案就是刚正面。
如果要刚正面的话,我们就面临着新问题——该怎么做?于被侵权人而言,拿起法律武器去战斗是出路;于我而言,把这件武器给大家准备好是普法责任,所以下面就是处理侵权问题的操作指南:
1.取证:把侵权行为固定下来
我们从前大多用公证来固定网页证据,但这个操作起来比较繁琐,时间成本也高,如果想省时省事的话,可以采用时间戳网络取证,这个在近些年的诉讼中也逐渐被认可,费用还很低。
需要强调的是,要把从头到尾网页界面完整保存,电脑开始如何进入侵权界要一清二楚,从而让证据完整清晰。
2.发函:给他自觉删除的机会
这个函是律师函吗?不一定。律师函能起到的多数作用,自己拟的函也能发挥作用,所以不要有必须请律师的错觉,请了是锦上添花,不请也能自给自足。
函件内容核心是告知对方构成侵权,如果不删后果自负,然后打印出来签上字,邮寄出去也行,或者发图片给对方也行,不行就在他侵权界面留言说明,总之意思是告诉他,这事儿你得负责了。
这个函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发给服务网站,告诉他们这是侵权行为,如果网站不删除,那么就一起追究责任,如果只是删帖的需求,直接给网站发就行了,不用发给个人。
这是为什么呢?网站对内容审查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可能出现违规侵权内容也审查不到,所以法律上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没人通知则罢有人通知他就要审查删除,如果认为不侵权不删除,那他得承担责任了。每个网站都有删帖路径,也就是主张权益的路径,而且看起来很麻烦,所以他们收函时就知道这是个狠人:内容一般都会删除。
3.起诉:整理材料起诉立案
起诉材料有哪些呢?第一,是起诉状,包括原告、被告、诉讼请求、案由、事实与理由几个部分,这个直接在网上搜索模板更为直观,重点在于把事情说清楚,而不是发泄情绪,还有不要用第一人称来表示,所有主语都是原告或被告。
第二,是证据材料,包括侵权行为网页、通知删帖的函件、你的损失和支出及其他证据,注意最好给证据做个证据目录,把证明目的写清楚,这样一目了然。
第三,是开庭,立案以后,案件会从立案庭转送到审判庭,再分配审判法官,随后送达诉讼材料给对方,然后发传票安排开庭,最后开完庭择期宣判。
这样一套程序走下来,遇上什么官司也不会怕了。
❾ 遇到网络暴力,要如何处理
此处说说法律上的解决方法。遇到网络暴力后,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处理:
第一,保存网络暴力的证据。遇到网络暴力后,应该第一时间收集保存证据,有利于后续的举报和诉讼行为,可以委托律师协助收集和保全证据。必要的时候进行公证证据保全,更容易得到认可。
第二,对行为人的账号拉黑,对于可以自行删除的评论先删除,如果不可以删除的,向平台举报。减少对自己的不良影响。
第三,如果网络暴力行为已经构成侮辱、诽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
第四,除了向公安机关报案外,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向互联网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消费者协会等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第五,根据收集的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遇到网络暴力后,可以及时委托律师帮助维权,律师会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坏人之所以猖狂,是因为好人的沉默。面对网络暴力行为,要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