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网上发帖,做为文明的网络公民,应该注意些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在网络世界里同样也要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做一个合格的网络公民.
1.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2.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3.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4.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5.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迷虚拟时空.
❷ 公民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参与政治生活应坚持什么原则
1.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相一致的原则!既要行使自己的权力也要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2.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想结合的原则!
❸ 微信群内辱骂群友,拘留五日赔偿四千,网络上如何做一个好公民
网络绝非法外之地,作为一个公民,在上网的时候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丧失理智,为图一时之快而随意掀起骂战,文明的谈吐是一个好公民应有的素质与修养。
❹ 我们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网络言论行为
网络圈内有一句尽人皆知的话,叫“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只狗”,言下之意就是网民的身份是隐蔽的,网络给了每一个人充分的话语权,尽可以畅所欲言。一些网民为什么敢如此嚣张散布不良言论,依仗的是匿名身份。可以断定,如果以真实身份出场,其行为必会有所顾忌。在贴吧内,无论是号召发帖者还是积极回帖者,他们认为,网络匿名发帖是不会被找到的。这个误解让发帖者不计后果、毫无顾忌,以致添油加醋、故意捏造事实。实际上,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互联网并不是法律的盲区。
网络是一个展示我院形象的公众平台。试想,贴吧里如果充斥着乱七八遭的东西,今天骂这个,明天骂那个……岂不自毁形象?还有部分同学在贴吧中不尊重他人隐私,殊不知有些行为已触犯到法律。公民的网上行为受《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多部法律的规范。公民虽有言论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任何国家都不允许公民散布一些足以影响公共秩序、危及公共安全和国家利益的言论,在互联网上也不例外。
《民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网上匿名发帖对一般人来说可能有一定的保密性,但如果出现违法侵权,需要追究法律责任时,匿名不能让你逃脱制裁。因为匿名只是一个表象,实质上你却不可能不透露你的“地址”。司法机关完全可以通过你的IP地址按图索骥找到你,因此不存在真正隐匿的可能。冀州的王君发帖诽谤法官荣正被拘留就是最好的警示。
网络是虚拟的,上网的人却是真实的,通过网络所产生的影响更是现实的。因此,希望我院同学要提高自身素质,自觉担当起弘扬正气的先锋和传播道德的骨干,做崇尚文明的使者。同时,希望同学们要增强法律意识,消除各种形式的误解,不可由着自己的性子。网络决不是也不应该是侵犯他人权利的乐园,在网上的任何言行都不要超越法律的界限。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一个干净,文明的网络环境。
❺ 面对网络谣言,你认为公民、媒体应该怎样做急需帮忙
置之不理
❻ 现在有不少黑公关在网上引导舆论,作为网民要如何做才能不被错误引导
看文章,看新闻的时候要客观的分析。最好查找一些资料作为佐证。这样就可以不被一些黑公关引导的。作为网民,我们一定要理性的去考虑问题。
❼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遏止网络谣言的传播,公民应如何去做
公民要发挥正能量,要遵循合法有序的要求,遵守法定规则和程序
要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将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❽ 如何做到遵守网络道德
不在任何情况下恶意攻击任何网站服务器。
2.不能在网上利用E-MAIL传发任何病毒或带有病毒的文件及垃圾邮件。
3.坚决反对滥注册会员、滥申请邮箱、滥提交网站等浪费网络资源的行径。
4.禁止通过任何手段获取和散布他人个人隐秘资料。
5.不可盗用他人成果,不得在任何形式的作业中抄袭或剽窃他人知识成果,包括校园网以外的一切网络提供的资源,譬如论文、课题、课件等,适当引用他人资料除外。
6.未经作者同意不随意转载他人作品。
7.网上应进行正当浏览,不去不易于身心健康的网站。
8.不得肆无忌惮地进行网络聊天,不得进行对他人有任何伤害的欺骗行为。
9.注意在网络中的言行,不在网上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不散布任何不良言论。
10.不沉迷于网络游戏。
二年五班王晨旭
❾ 如何打击网络谣言
治理网络谣言什么解决方法?
1、加强主流文化建设。倡导政府诚信行政,诚信开展公共服务;要求政府官员说实话,说真话。用正气压倒邪气,用实实在在的言行粉碎一个个的谣言。时间长了,造谣者没有市场,谣言也就没人相信。
2、提高政府公信力。及时发布政府及公共事务、突发事件信息,用正确的信息抵制谣言。
3、完善公民网络行为法律制度。在网络谣言被发展到网络“核武器”的时代,以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厘清言论自由与造谣中伤的界限、言论自由与侵犯他人隐私的界限、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法律责任的界限,完善法律对网络谣言民事、行政、刑事等配套的规范,非常必要,非常紧迫。
4、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管理创新。互联网技术领域要加快开发创新力度,建立网络谣言监测形成机制、筛选确认制度、破坏评估制度、整合相关职能机构调查处理制度、处理后反馈制度,形成及时发现网络谣言、及时处置网络谣言、及时辟谣机制,对网络谣言内容本身及时正本清源,对网络谣言的发布者、传播者的处理及时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创新,完善网站行业自律制度,提高网站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提高网站识别、管理、惩戒网络谣言的能力和水平,在网民中开展诚信发言、抵制谣言等互动活动。
5、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在社会转轨时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升公民素养,强化公民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自律意识,尤为重要。净化官风、淳朴民风,从我做起,人人自律,才能从根本上抵制、防控网络谣言的泛滥。
治理网络谣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大家严格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并长期坚持下去。
❿ 公民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发表自己的言论
bbs,blog,自己制作一些视频或者是自创文章上传,这些相信你都应该清楚的,无所谓正确不正确,网上的言论总体来说是比较自由的,当然过于出格的语言相信也早被中国的相关部门给屏蔽了,总之在你的言论范围之内,想说想什么,想抒发自己的某些思想就尽情抒发好了。(我是站在现实的角度思考的),当然如果你想要理一套类似于法律章程的东西来规定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这就不是我能回答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