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为的失误威胁:人为误操作,管理不善而造成系统信息丢失、设备被盗、发生火灾、水灾,安全设置不当而留下的安全漏洞,用户口令不慎暴露,信息资源共享设置不当而被非法用户访问等。
2、自然灾害威胁:如地震、风暴、泥石流、洪水、闪电雷击、虫鼠害及高温、各种污染等构成的威胁。
3、故意威胁:由于网络本身存在脆弱性,因此总有某些人或某些组织想方设法利用网络系统达到某种目的,如从事工业、商业或军事情报搜集工作的“间谍”。
(1)常见的网络威胁表现形式有哪些扩展阅读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
1、用户因素:
企业建造自己的内部网是为了加快信息交流,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建立之后,用户的范围必将从企业员工扩大到客户和想了解企业情况的人。用户的增加,也给网络的安全性带来了隐患。
2、主机因素:
建立内部网时,使原来的各局域网、单机互联,增加了主机的种类,如工作站、服务器,甚至小型机、大中型机。由于它们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不尽相同,某个操作系统出现漏洞就可能造成整个网络的大隐患。
3、单位安全政策:
实践证明,80%的安全问题是由网络内部引起的,因此,单位对自己内部网的安全性要有高度的重视,必须制订出一套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计算机网络安全
❷ 简述网络的安全威胁主要有哪些
网络系统面临的典型威胁主要有:窃听、重传、伪造、篡改、非授权访问、拒绝服务攻击、行为否认、旁路控制、电磁/射频截获、人为疏忽。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目标: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否认性、可控性。
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物理安全措施、数据传输安全技术、内外网隔离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审计技术、安全性检测技术、防病毒技术、备份技术、终端安全技术。
网络的主要功能就是资源共享。共享的资源包括软件资源、硬件资源以及存储在公共数据库中的各类数据资源。网上用户能部分或全部地共享这些资源,使网络中的资源能够互通有无、分工协作,从而大大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计算机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高速地传递各种信息,交换数据,发送电子邮件,使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在网络中,由于计算机之间是互相协作、互相备份的关系,以及在网络中采用一些备份的设备和一些负载调度、数据容错等技术,使得当网络中的某一部分出现故障时,网络中其他部分可以自动接替其任务。
❸ 网络安全威胁的的表现形式有哪些谢谢!
① 窃听
攻击者通过监视网络数据获得敏感信息,从而导致信息泄密。主要表现为网络上的信息被窃听,这种仅窃听而不破坏网络中传输信息的网络侵犯者被称为消极侵犯者。恶意攻击者往往以此为基础,再利用其它工具进行更具破坏性的攻击;
② 重传
攻击者事先获得部分或全部信息,以后将此信息发送给接收者;
③ 篡改
攻击者对合法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进行修改、删除、插入,再将伪造的信息发送给接收者,这就是纯粹的信息破坏,这样的网络侵犯者被称为积极侵犯者。积极侵犯者截取网上的信息包,并对之进行更改使之失效,或者故意添加一些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起到信息误导的作用;
④ 拒绝服务
攻击者通过某种方法使系统响应减慢甚至瘫痪,阻止合法用户获得服务;
⑤ 行为否认
通讯实体否认已经发生的行为;
⑥ 电子欺骗
通过假冒合法用户的身份来进行网络攻击,从而达到掩盖攻击者真实身份,嫁祸他人的目的;
⑦ 非授权访问
没有预先经过同意,就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被看作非授权访问。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假冒、身份攻击、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进行违法操作、合法用户以未授权方式进行操作等;
⑧ 传播病毒
通过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其破坏性非常高,而且用户很难防范。如众所周知的CIH病毒、爱虫病毒、红色代码、尼姆达病毒、求职信、欢乐时光病毒等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严重的可使整个网络陷入瘫痪。
❹ 网络安全威胁有哪些方式
网络安全威胁主要包括两类:渗入威胁和植入威胁。
渗入威胁主要有:假冒、旁路控制、授权侵犯;
植入威胁主要有:特洛伊木马、陷门。
❺ 网络安全威胁有哪些
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
从人的因素 考虑,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包括:
(1)人为的无意失误。
(2)人为的恶意攻击。一种是主动攻击,另一种是被动攻击。
(3)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针对您的问题这个一般都是针对WEB攻击吧!一般有钓鱼攻击!网站挂马!跨站攻击!!DDOS这些吧!至于防御方案!不同情况不一样!没有特定标准!+
内部威胁,包括系统自身的漏洞,计算机硬件的突发故障等外部威胁,包括网络上的病毒,网络上的恶意攻击等
5.黑客:
❻ 根据形式网络安全威胁可分为哪些种类
第一点:从威胁的来源进行区分
1、内部威胁:80%的计算机犯罪都和系统安全遭受损害的内部攻击有密切的关系。内部人员对机构的运作、结构熟悉,导致攻击不易被发觉,内部人员最容易接触敏感信息,危害的往往是机构最核心的数据、资源等。各机构的信息安全保护措施一般是防外不防内。能用来防止内部威胁的保护方法:对工作人员进行仔细审查、制定完善的安全策略;增强访问控制系统;审计跟踪以提高检测出这种攻击的可能性。
2、外部威胁:也称为远程攻击,外部攻击可以使用的方法有:搭线,截取辐射,冒充为系统的授权用户,或冒充为系统的组成部分,为鉴别或访问控制机制设置旁路;利用系统漏洞攻击等。
第二点:从造成的结果上进行区分
被动威胁:这种威胁对信息的非授权泄露而未改变系统状态。如信息窃取、密码破译、信息流量分析等,被动威胁的实现不会导致对系统中所含信息的任何篡改,而且系统的操作与状态不受改变,但有用的信息可能被盗窃并被用于非法目的。使用消极的搭线窃听办法以观察在通信线路上传送的信息就是被动威胁的一种实现。
主动威胁:这种威胁是对系统的状态进行故意的非授权的改变。对系统的主动威胁涉及到系统中所含信息的篡改,或对系统的状态或操作的改变。一个非授权的用户不怀好意地改动路由选择表就是主动威胁的一个例子。与安全有关的主动威胁的例子可能是:入侵、篡改消息、重发消息、插入伪消息、重放、阻塞等。主动攻击会直接进入信息系统内部,往往可影响系统的运行、造成巨大损失,并给信息网络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第三点:从威胁的动机上进行区分
偶发性威胁:偶发性威胁是指那些不带预谋企图的威胁。偶发性威胁的实例包括自然灾害、系统故障,操作失误和软件出错。人为的无意失误包括: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造成的安全漏洞,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用户将自己的账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故意性威胁:是指对计算机系统的有意图、有目的的威胁。范围可从使用监视工具进行随意的检测到使用特别的系统知识进行精心的攻击。一种故意性威胁如果实现就可认为是一种攻击,人为的恶意攻击: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的最大威胁,敌手的攻击和计算机犯罪就属于这一类。此类攻击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是主动攻击,它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二是被动攻击,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重要机密信息。这两种攻击均可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极大的危害,并导致机密数据的泄露。
❼ 网络安全威胁的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1 窃听 攻击者通过监视网络数据获得敏感信息,从而导致信息泄密。主要表现为网络上的信息被窃听,这种仅窃听而不破坏网络中传输信息的网络侵犯者被称为消极侵犯者。恶意攻击者往往以此为基础,再利用其它工具进行更具破坏性的攻击。
2 重传 攻击者事先获得部分或全部信息,以后将此信息发送给接收者。
3 篡改 攻击者对合法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进行修改、删除、插入,再将伪造的信息发送给接收者,这就是纯粹的信息破坏,这样的网络侵犯者被称为积极侵犯者。积极侵犯者截取网上的信息包,并对之进行更改使之失效,或者故意添加一些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起到信息误导的作用。积极侵犯者的破坏作用最大。
4 拒绝服务攻击 攻击者通过某种方法使系统响应减慢甚至瘫痪,阻止合法用户获得服务。
5 行为否认 通讯实体否认已经发生的行为。
6 电子欺骗 通过假冒合法用户的身份来进行网络攻击,从而达到掩盖攻击者真实身份,嫁祸他人的目的.
7 非授权访问 没有预先经过同意,就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被看作非授权访问。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假冒、身份攻击、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进行违法操作、合法用户以未授权方式进行操作等。
8 传播病毒 通过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其破坏性非常高,而且用户很难防范。如众所周知的CIH病毒、爱虫病毒、红色代码、尼姆达病毒、求职信、欢乐时光病毒等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严重的可使整个网络陷入瘫痪。
❽ 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有哪些
1.
侦察:
侦察是指未经授权的搜索和映射系统、服务或漏洞。此类攻击也称为信息收集,大多数情况下它充当其它类型攻击的先导。侦察类似于冒充邻居的小偷伺机寻找容易下手的住宅,例如无人居住的住宅、容易打开的门或窗户等。
2.
访问:
系统访问是指入侵者获取本来不具备访问权限(帐户或密码)的设备的访问权。入侵者进入或访问系统后往往会运行某种黑客程序、脚本或工具,以利用目标系统或应用程序的已知漏洞展开攻击。
3.
拒绝服务:
拒绝服务
(DoS)
是指攻击者通过禁用或破坏网络、系统或服务来拒绝为特定用户提供服务的一种攻击方式。DoS
攻击包括使系统崩溃或将系统性能降低至无法使用的状态。但是,DoS
也可以只是简单地删除或破坏信息。大多数情况下,执行此类攻击只需简单地运行黑客程序或脚本。因此,DoS
攻击成为最令人惧怕的攻击方式。
4.
蠕虫、病毒和特洛伊木马:
有时主机上会被装上恶意软件,这些软件会破坏系统、自我复制或拒绝对网络、系统或服务的访问。此类软件通常称为蠕虫、病毒或特洛伊木马。
5.
利用网络存在的漏洞和安全缺陷对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的攻击。
6.
网络信息系统所面临而对威胁来自很多方面,而且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从宏观上看,这些威胁可分为人为威胁和自然威胁。
7.
自然威胁来自与各种自然灾害、恶劣的场地环境、电磁干扰、网络设备的自然老化等。这些威胁是无目的的,但会对网络通信系统造成损害,危及通信安全。而人为威胁是对网络信息系统的人为攻击,通过寻找系统的弱点,以非授权方式达到破坏、欺骗和窃取数据信息等目的。两者相比,精心设计的人为攻击威胁难防备、种类多、数量大。从对信息的破坏性上看,攻击类型可以分为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❾ 日常生活中,网络安全威胁有哪些
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人为因素、系统和运行环境等影响,其中包括网络系统问题和网络数据(信息)的威胁和隐患。网络安全威胁主要表现为:非法授权访问、窃听、黑客入侵、假冒合法用户、病毒破坏、干扰系统正常运行、篡改或破坏数据等。这些威胁性攻击大致可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大类。拓展视频
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的种类,如表所示。
❿ 网络安全威胁有哪些
第一、网络监听
网络监听是一种监视网络状态、数据流程以及网络上信息传输的技术。黑客可以通过侦听,发现有兴趣的信息,比如用户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
第二、口令破解
是指黑客在不知道密钥的情况之下,恢复出密文件中隐藏的明文信息的过程,常见的破解方式包括字典攻击、强制攻击、组合攻击,通过这种破解方式,理论上可以实现任何口令的破解。
第三、拒绝服务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即攻击者想办法让目标设备停止提供服务或者资源访问,造成系统无法向用户提供正常服务。
第四、漏洞攻击
漏洞是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者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从而可以使攻击者能够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或破坏系统,比如利用程序的缓冲区溢出漏洞执行非法操作、利用操作系统漏洞攻击等。
第五、网站安全威胁
网站安全威胁主要指黑客利用网站设计的安全隐患实施网站攻击,常见的网站安全威胁包括:SQL注入、跨站攻击、旁注攻击、失效的身份认证和会话管理等。
第六、社会工程学攻击
利用社会科学并结合常识,将其有效地利用,最终达到获取机密信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