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家互联网公司的CEO都需要做什么
能刷到这个题的想必都是常年混迹互联网的小伙伴,什么CEO、COO、CFO、CTO等等,特别是在互联网公司,这些名词经常在公开场合或者新闻媒体中被人提起,提到最多的要属CEO了,比如腾讯的马化腾、网络的李彦宏、搜狐的张朝阳等,在互联网行业都是出了名的CEO。
1、任免经理
我记得有一个明星说过一句台词,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其实任何时候都是。人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发展的核心,任何事情都要基于人才,没有人怎么做事呢?人的事怎么解决?这个时候就要CEO登场了,经过CEO把关的人选才有机会被任免为经理,成为CEO的得力助手。
2、执行董事会决议
董事会决议是互联网公司一项大事,一般会涉及到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最终还要有人执行,这个时候就考验CEO的超常发挥的实力了,不仅要有战略性眼光,还要有执行力,要思考整个方向和商业模式。
3、经授权对外签订合同或处理业务
经谁的授权?经过董事会的授权,一般这种合同和业务都是非常重要的,属于公司的核心,经授权后CEO经手进行签订,可以说,这些合同和业务就是公司最大的盈利渠道,而且,后期的各项跟进也是由CEO负责。
4、主持公司日常业务
除了上面提到的经董事会授权的业务,公司CEO也能自主决定一些日常业务,比如一些边缘性的业务,因为做什么都需要资金来源的,没有资金员工福利、公司活动等如何保障。
Ⅱ 网站CEO职位
CEO笼统的说就是管理人员.
因时因地而宜又有了不同的分支、
有行政,股份.业务等
Ⅲ CEO是什么职位
在经济组织机构中,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缩写CEO)是在一个企业中负责日常事务的最高行政官员,又称作行政总裁、总经理或最高执行长。
在政治组织机构中,首席执行官为政府首脑,相当于部长会议主席、总理、首相、阁揆、行政院院长、政府主席等级别的行政事务最高负责高官。
角色:首席执行官向公司的董事会负责,而且往往就是董事会的成员之一。在公司或组织内部拥有最终的执行权力。在比较小的企业中首席执行官可能同时又是董事会主席和公司的总裁,但在大企业中这些职务往往是由不同的人担任的,避免个人在企业中扮演过大的角色、拥有过多的权力,同时也可以防止公司本身与公司的所有人(即股东)之间发生利益冲突。
制度:企业CEO制度是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一般由股东大会、董事会、高层经理人员所组成的执行机构这样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公司执行机构由高层执行官员组成。
这些高层执行官员即高层经理人员受聘于董事会,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拥有对公司事务的管理权和代理权,负责处理公司的日常经营事务。该执行机构的负责人就称为CEO,也就是首席执行官。担任企业CEO的,可以是董事长或副董事长,也可以是总经理。
Ⅳ 公司CEO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CEO的职责范围就是他确确实实所做的每件事情,就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职责,并且有些事情是无法授权给他人的。 CEO是干什么的? ??CEO的工作职责 作为一名CEO,他要对所有的事情负责,特别是在公司的启动阶段。作为一名CEO,他也要对公司的成败负责。所以公司运作、市场、战略、财务、企业文化的创立、人力资源、雇用、解聘及遵守安全法规、销售、公共关系等等,这一切都落到了CEO的肩上。 CEO的职责范围就是她确确实实所做的每件事情,就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职责。并且有些事情是无法授权给他人的。如:创立企业文化、组建高层管理团队、融资途径,实际上,即便是授权本身也要由CEO完成。那么什么是CEO的主要职责呢? 制定企业战略和目标 高层管理队伍能够有助于去发展战略;投资商们可以批准一项商业计划;但最终还是要由CEO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例如:这家公司的目标市场是哪些?要面临怎样的竞争对手?具体建立什么生产线?又怎样树立特有的企业形象呢?CEO来做出决策、制定预算、组织合作伙伴,当然还要聘用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去带领着全公司向着既定的战略目标前进。 创立企业文化 任何工作都要通过人去完成,而人又深受文化的影响。一个极差的工作环境能够使一些人才望而却步,别忘了,他们对于工作环境是有选择的。当然,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也能够吸引也能留住最好的人才。 企业文化的构筑可以通过许多方法、途径,但CEO要定主基调。他的一举一动都传递着文化的信息,他的穿着,可以体现出此刻的工作场合是何等的正式。他与某人谈话,大家会认为此人是极其重要的或者相反。他怎样对待错误(无论是反馈回来的还是本身的失误)能够传递出关于承担风险方面的信息。他雇用谁,他忍耐什么,以及他鼓励什么都有力地塑造了企业文化。 再举个例子,某公司组建了一个项目小组,它的任务是要在规定的限期内完成建设多媒体网站的工作,团队的每个成员为此直到周末还在忙碌着。当网站发送完成时,他们的CEO正在度假,且CEO也没有致电团队成员表示祝贺。对于CEO来说,这不过是保证他的私生活的神圣不可侵犯的问题,而对于这个课题小组的每个成员来说,这一做法无疑传递了一个信息,相对于他们奋斗的日日夜夜来说,相对于他们所努力争取的最后期限来说,CEO的私生活则更为重要。那么,下一次他们就不会工作得如此卖力。 团队建设 CEO要负责雇用、解聘、领导高层管理团队,然后由他们:雇用、解聘、领导其余的员工。CEO必须有权雇用人才和解雇不利的执行者。必须能够解决高层管理团队成员之间的分歧,并使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同心协力。CEO通过传达企业将要实现的战略思想来确立工作的方向。战略思想组成了工作目标。由于目标明确,整个团队凝聚在一起,从而圆满地实现组织目标。 如果说战略目标指明了公司将要发展的方向,那么价值观念则告诉了怎样去实现这一目标。价值观概括了可以接受的行为举止。CEO通过他对其他人的一举一动传递出了她的价值观。临时取消了已定的行程去会见质量管理层,这表明她很重视质量问题。当一支团队共同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问题时,也不要过分宣扬他们英雄般的挽救能力。这表明应该能预防和控制毁坏事故。人们能够从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中获得一些暗示,同样,他们也能从CEO的举动中获取同样的信息??真诚、信任、公开。 资金分配 CEO要负责做出公司内部预算,拨款给能够支持战略发展的项目,同时也将赔钱的或对公司战略发展不利的项目拉下马。要细心考虑公司的主要开支,如果公司不能让投资者的每一美元增值,就应该决定什么时候将钱返还给投资者。有些CEO不认为他们自己是财务人员,但是最终,决定公司财政命运的重大决策是由他们做出的。
记得采纳啊
Ⅳ CEO的职能都有哪些
什么是CEO?
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缩写CEO)是在一个企业中负责日常经营管理的最高级管理人员,又称作行政总裁(香港和东南亚的称呼)或最高执行长(日本的称呼)。在香港,大企业和大集团的CEO口头上也被称作“大班”,这是一个带有褒义的尊称,是企业掌舵人的意思。
严格来说,首席执行官是一个不恰当的称呼,它英语Chief Executive Officer逐字逐句的生硬翻译,行政总裁才是CEO最恰当的翻译。但由于“首席执行官”这个名词在中国内地已经广泛传开,人们已经慢慢习惯了这个不恰当的称谓。
CEO的基本职责
概括地说,CEO向公司的董事会负责,而且往往是董事会的成员之一。在公司或组织内部拥有最终的执行经营管理决策的权力。在较小的企业中首席执行官可能同时又是董事会主席和总裁,但在大企业中这些职务往往是由不同的人担任的,避免一个人在企业中扮演过大的角色、拥有过多的权力,同时也可以避免公司本身与公司的拥有人(即股东)之间发生利益冲突。
CEO的主要职责是:
一,对公司的一切重大经营运作进行决策;
二,执行董事会的决议;
三,主持公司的日常业务活动;
四,对外签订合同或处理业务;
五,任免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
六,定期向董事会报告业务情况,提交年度报告。
CEO的出现和历史
CEO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企业领导人与职业经理人两种身份的合一。 CEO制度实质上是将董事会的一些决策权过渡到经理手中。CEO最早起源与美国公司结构治理,近年来,中国一些企业纷纷实行首席执行官制度,出现了中国历史上首批企业首席执行官(CEO)。企业首席执行官制度的出现是对传统公司治理结构的新挑战。根本上来说,公司的拥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就是CEO出现的原因。
CEO往往未必拥有公司的任何股权,但其决策权力非常大,可以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作出重大决策。事实上,很多公司会用赠送股份或者赠送认股权证作为CEO报酬的一部分。因此,尽管CEO最初未必拥有股权,但很多CEO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会拥有公司股权,或者他/她在自愿的情况下,会用自己赚取的薪金和奖金(花红)来购买公司的股票。
设立CEO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公司治理方式。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都设有这一职位。CEO在我国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一些网络公司中,在那里,CEO往往是自封的,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也很少有人去研究这一称谓对中国企业到底意味着什么。后来,CEO一职在中国许多公司尤其是传统大公司中陆续出现,例如,海尔的张瑞敏、春兰的陶健幸、康佳的陈伟荣、长虹的倪润峰相继改称CEO。据不完全统计,到2002年中国公司中自称为CEO的就已达到1.2万人。
企业CEO制度是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把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权交给最有能力去管理公司的人,这个人就是CEO,也就是首席执行官。有时候,担任企业CEO的,可以是董事长或副董事长,也可以是总经理。
CEO领导下的执行班子,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主管(CFO, Chief Financial Officer)、人事部主管、营运主管(COO, Chief Operations Officer)、各部门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等。
在国外,CEO是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已建立并运转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198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全球业务的拓展,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日渐繁忙。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存在的信息传递阻滞和沟通障碍,影响了经理层对企业重大决策的快速反应和执行能力,一些企业开始对传统的董事会——董事长——总经理式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变革。CEO就是这种变革的产物之一。
CEO制度的真正意义
在国外的某些大型或巨型企业,对CEO的约束主要不是董事会,而是企业中一个称为战略决策委员会的机构。这个战略决策委员会才是支持或否定CEO经营决策的主要权力机构。在某些企业,组成战略决策委员会的人员大部分不是企业中的人,更不是企业的出资人,而是社会上从事企业管理、经济学、法学等方面专业的知名人士。所以说,是人力资本控制了企业,而不是出资人,出资人的利益仅仅表现在产权的利益回报上。
CEO的设立,体现了能者为之,以人为本和为人力资本合理定价的思想。
CEO制度在中国面对的问题
面对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加入WTO,让许多企业都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忙着策划、调整,厉兵秣马,以应对世界市场的挑战。CEO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在我国出现的。不过,我国一些企业的CEO只是称谓上作了更改,实际上还是董事会决策下的总经理日常负责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CEO。应该说,人力资本作为资本走上前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一个企业总经理的称谓改称CEO,不能仅仅只是称谓上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让企业在产权制度、治理结构以及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应为更重要。
事实上,在中国,很多的CEO并非真正拥有名副其实的决策权的CEO,要看清楚谁才是中国公司真正意义上的CEO,或者说,董事长和总经理谁才是真正的CEO,有时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些研究指出,在中国:(1)在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下,这个人就是CEO。这种情况与美国的董事长兼CEO相似,有20.9%的中国上市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该类公司的决策和执行权高度合一。(2)在董事长不任总经理并且不是每天在公司上班的情况下,总经理可以看作是CEO。这种情况与美国的董事长和CEO分任情况类似,该类公司的决策权和执行权相对分离,有34.3%的中国上市公司是这种情况。(3)在上述两者之间,董事长不任总经理但每天在公司上班,这种情况下,董事长和总经理都具有CEO的职能,类似于国外往往在两个公司合并后的磨合期产生的双CEO现象。至于实际运作中董事长和总经理谁的权力更大就要看实际情况了,一般而论可能董事长强一些而总经理弱一些,有44.8%的中国上市公司是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