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站知识 > 如何在招聘网站上避免虚假岗位

如何在招聘网站上避免虚假岗位

发布时间:2022-07-31 09:35:33

① 现在的招聘陷阱很多,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该如何应对招聘陷阱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最头疼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找工作,然而令人感到气愤的是,有些企业总是在招聘上动一些歪脑筋,发布虚假、狡猾的招聘信息,破坏求职的热情与自信心。

今天就来和大家如实地分享一下,怎样辨别没用的垃圾招聘信息,并如何巧妙地避开这些陷阱。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的是,企业为啥要发布让人讨厌的招聘信息呢?

说是“非奸即盗”可能有些难听,但不能否认的是,确实有一些无良企业利用招聘,实行自己坑蒙拐骗的恶劣行径,只不过这种相对容易分辨。

然而很多正规公司也会发布“烟幕弹”一样的招聘信息,这些才是我们更要擦亮慧眼去好好分析的,他们发布“烟幕弹”的目的在于:

1.招聘是假,做广告是真

可能很多朋友不太清楚,公司在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是要预充值的,有的公司一次充值了不少,很快就招到人了,但是钱还在里面,一时半会儿又不招聘,于是干脆发布招聘消息,就当是广告,和求职的人混个“脸熟”。

② 在投简历的时候,如何避免垃圾招聘信息

你的简历肯定是可以看到的,这需要你在智联的注册账号,其中你的简历是经过公开许可设置的,所以别人可以浏览。但是,它是在浏览后记录的。请慎重处理此事,不要上当受骗可以设置黑名单拒绝陌生短信垃圾短信,主要原因是智联招聘服务是买三个月送三个月。通常在各个地方现场招聘是最好的。也不要灰心。多发简历才是王道。还有就是需要在简历上多写一些工作经验,主要是关键词。

“不招”有的用人单位会招一些听话又低成本的应届毕业生,试用期满后会以各种理由被辞退,入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劳动合同。有点档次的人工智能比普通白领好。错误的公司来到展台假装招聘,虽然当场收到了你的简历,然后会后全部扔进了垃圾堆。在这个社会招聘你的时候,任何试用期都要白纸黑字的要求公司考核,避免扯皮。


③ 平台虚假招聘的坑有哪些,求职者要如何识别

每年3、4月是招聘市场最活跃的时期。各平台招聘广告铺天盖地,求职者也都整装待发,寻找心仪的公司去跳槽或者求职。

因此,部分不法机构或个人开始动起坏心思,利用虚假招聘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而不管是新手小白,还是工作多年的老职场,骗子的招术都是防不胜防,一定要谨慎小心。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一些常见的虚假招聘套路: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

从虚假招聘的骗术到判断再到具体方法都进行了阐述。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在求职路上少遇坑,多结缘。

祝大家求职顺利,尽快找到心仪的工作。

④ 怎么预防招聘骗局

在我们毕业时或者找工作前,都梦想有一天能在职场中挥洒热血,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但这些都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需要找到一份好工作。

我们可能经常在新闻上看到某某被骗进传销组织,这是可能是在找工作中被欺骗比较严重的一种。我们大部分人可能都经历过的,是在面试、入职前,公司可能答应我们理想的理想的薪资、合乎标准的福利、让人憧憬的晋升/发展机会,而这些,在正式入职后都没有兑现。这种欺骗一方面浪费了我们工作的机会成本,因为你可能为了来这家公司放弃了去其他公司的机会,且如果离职后还需重新找工作,更甚者对自己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我们在找工作时,要学会避免遭受到一些公司的欺骗。

1、入职前,对公司进行全面的了解。

现在是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只要你用心,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一些你应聘公司的信息。首先,需核查这家公司是否是正规注册的公司,可以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输入公司的名字进行查询,看企业是否在营、成立的时间、法定代表人等信息,看是否和约你如面试的公司是同一家,判断是否存在利用该公司信息进行欺骗性招聘的情况。其次,可以了解公司的全面信息,如规模、网络上是否有负面的评价等,查询这些信息,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如比较简单的,网络、微博、头条、知乎等这些网站都能搜索到一些信息。

2、面试中,对自己存在疑惑的地方进行询问。

参加面试,是我们可以对公司进行一个直接了解的机会,通过看办公室的环境可以清晰你以后的工作环境,另,可以利用面试过程中向面试官了解的机会,了解自己之后岗位的工作内容、薪资、福利等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也可以了解自己应聘岗位所在部门的一些基本情况,可以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汇报的对象等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均是属实的,且面试官对你有一定的聘用意向,那除了敏感信息,应该都是明确的回答,如遇到面试官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自己也可以加强注意。

3、入职前,对所有自己看重的信息进行再次确认。

一般在入职前,HR都会电话或者邮件通知,这时,可以把自己关心的信息均进行确认,如薪资的总额、组成模式、休息时间、福利等进行确认。HR给自己发的offer自己需认真的阅读,对自己有疑问的进行确认,确认没有问题再签字确认。

4、入职后,对自己劳动合同仔细确认。

在入职的一个月内,在入职的一个月内,HR都会给你签订劳动合同,对劳动合同上的关键信息,自己都需谨慎的确认,如合同上的薪资是否是不是薪资,岗位是否是自己本身的岗位,岗位是否有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等等,这些关键的信息自己都需特别注意。

5、工作中,提高警惕。

在工作过程中,对一些和原有的承诺不一致的情况时,自己应该提高警惕,及时止损。例如,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有些公司并不是入职时就依法给员工缴纳社保,等入职后,告诉你转正后再购买,你可能想,也就几个月,等转正时又告诉你入职满一年时再缴纳……可能最终一直也没有给你购买,所以,当出现一些公司不按约定的情况进行时,自己应该提高警惕,慎重思考,如果不合适,应尽早离职,及时止损。

⑤ 如何分辨招聘网站招聘岗位信息的真实性需要注意什么

现在的招聘网站上招聘岗位的信息真实性真的有待考证,有些消息夸大其词,有些只是一个诱饵,那么在寻找工作的时候,应该如何分辨招聘网站招聘岗位信息的真实性?需要注意什么?

第1点:去正规网站,不要去非正规网站以身涉险。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所以经常会在网上投简历,在网站上看一些招聘信息,但是柠檬希望所有的待业人员能够在正规的招聘网站上查找信息,这样能够从源头上杜绝一些非法的虚假招聘信息,也能够保证招聘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第4点:细致的观察招聘信息,是否有公司简介不符。这种招聘信息很多,因为很多人都拿准了,年轻人不会那么仔细去看公司简介,所以,招聘信息一定要看公司简介,也不可忽略,一定要保持着天上不会掉馅饼的态度找工作。

⑥ 在网上找工作,如何识别假招聘信息或是骗人的信息

1、浏览正规招聘网站的招聘信息,过于明显的骗局,入职条件写的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什么只要有手机或者电脑就可以做,还可以在家里做,看到这样的信息请警惕。

⑦ 在网上找工作时怎么才能防止被骗

我就吃过这样的亏,所以一看到有人别骗总是特别的气氛。其实总结起来,骗子能够有可趁之机还是源于我们焦虑的心态以及不懂法。

网络求职已经是现在小伙伴们找工作的主流方式,在网上我们可以接触到很多的公司的信息,那么在找工作时,总是会碰到一些骗子公司,无法避免,所以,大家求职过程中也要学会谨慎。那么,找网上工作应该怎么问才能防止被骗呢?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1、选择正规的招聘网站

求职者一定要登陆正规招聘网站,这样才能从根源上防止网络诈骗。正规的招聘网站都会仔细验证招聘单位的真实性,要求招聘方提供单位营业执照、办理职员的身份证件以及加盖公章的单位证明等,以防止虚假信息的发布。

所谓骗局利用的就是人们心理的弱点。如果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求职心态,不用别人太费力,你自己就会慢慢走进陷阱。

⑧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如何避免各种招聘陷阱

一些用人单位夸大或隐瞒自己的某些情况。比如:在发布招聘信息时,往往故意扩大用人单位规模和岗位数量,进行虚假宣传;或者把招聘职位写得冠冕堂皇,当你应聘的工作工资福利超出其它的工作岗位很多时也千万要小心,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事出反常必有妖。如果是网络求职,你需要分析一下你所应聘的岗位有什么要求,对应的工资如何等。如果很一般的岗位但工资却高的离谱,或者非常高级的岗位却几乎没有什么要求。

不录用”一些用人单位会招聘一些及听话有低成本的应届毕业生,试用期满各种理由就解聘,入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劳动合同。等上满一个月了会退还的,是因为我身上确实没钱,我说没有那么多他问我有多少我说80多吧 他说也可以先交定金,明天上班了再补,还有那些简单的采编、文字编辑、设计制图、小程序制作等职业,稍微上点档次的人工智能比普通白领干得还好。

错的公司来到展位装模作样的进行招聘,虽然现场接收了你投递的简历,等到散会后就把这些简历统统扔进了垃圾堆。这样的社会招聘你,任何试用期的考核都应该跟公司要求白纸黑字,避免扯皮。同时,也要根据你和公司签订的合同的时长来确定你试用期时长。

⑨ 找工作如何防止被骗

找工作防止被骗的方法如下:

1、网上不要轻易填写简历,如果网上找到合适的企业,可以到实地考察以判断真假,如果确实在招聘,可以现场应聘,另外如果现场不能确定是否录用,可以拿回简历。

2、如果招聘的岗位长期不变,或者频繁出现新的工作岗位,这就得注意了。正规企业需要运作,不可能长期招聘同一个岗位,如果在外面找不到合适的人,也会内部提拔,否则某个岗位长期缺人,公司就无法正常运作。另外频繁出现新的岗位也得注意,正常的企业人员架构都比较稳定,不可能频繁出现新的岗位。

3、分析HR的聊天比例,如果聊家常多于技能,有可能是无事生非。因为企业花钱招聘员工,就是希望员工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以很看重员工的工作能力,如果HR只聊家常,不聊或者少聊工作能力,说明并非真心招聘。

4、求职前准备好所需的资料,另外坚信一个原则,在没有赚到钱的情况下,坚决不交钱,因为骗子不可能让你赚到的钱。

5、如果发现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总是来者不拒,而且是一个小公司,但是招聘员工规模比起大企业大公司的招聘数量都不遑多让,并且是全部录用的,这样的单位基本可以放弃了。

⑩ 如何防范应届毕业生求职中的十大骗局

如今,应届毕业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骗局。例如不靠谱的虚假招聘,将招聘岗位进行“美化”,将推销员变成“市场部经理”,将保险业务员称为“保险经理”等等。从“校园人”转型为“职场人”,应届毕业生如何才能有效规避求职陷阱?向阳生涯专家团队对求职中常见的十大骗局进行了专题盘点,并列出对策,毕业生求职需要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骗局一:只“试用”不聘用
求职者:我应聘进入一家公司做项目助理,说好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间工资2000元,表现好才能转正。试用期间工作量繁重,天天都要加班,坚持三个月后人事经理称“人职不匹配”,让我走人……
专家建议:
用人单位对新招聘的人员会设置试用期,其间双方互相考察和适应。有的单位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在公司业务特别繁忙的时候大量招聘低成本的应届毕业生。等试用期一过,就以各种理由解聘。大学生在求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劳动合同,尤其是其中关于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合同期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细节。
骗局二:“储备经理”变“保险推销员”
求职者:在网上投给某金融公司简历,应聘“储备经理”职位,没多久就接到面试电话,兴冲冲去面试两次后告知被录取了,试用期2500元,转正3500元。签订合同后,经过两周的培训,才被告知,招我主要是做保险业务员。如果业务做得不好是无法转正的。“储备经理”竟然成了卖保险的!
专家建议:
一些招聘单位在发布招聘信息时,经常对招聘职位的工作内容做模糊化处理,以储备经理、总裁助理、管理人员等高职位名义进行招聘,然后把求职者安排到跑业务、拉客户的岗位上。因此,求职时一定要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仔细分析,询问工作细节。在面试过程中求职者也要多加留心,免得上岗后发现实际工作与预期的有出入,使自己陷入困境。
骗局三:不交培训费 工资别想领
求职者:接到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去了之后发现还算正规,没有向我索要任何费用,让我留下先试用一段时间,然后再考虑是否录取。我辛辛苦苦做了一个月,结果他们却说我专业知识不足必须参加公司内部培训,培训费300元。我不愿意,对方就说,不交培训费可以走人,一个月工资也免谈。
专家建议:
以录取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屡见不鲜了,但仍有毕业生求职心切,掉入此类陷阱。一般正规公司会向求职人员说明试用期的工资情况,即使在试用期没有通过考核,求职者也会得到相应报酬。另外,按照有关规定,招聘单位不得以招聘为由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收取报名费、培训费等等其实是一些企业变相敛财的手段和方法。对于这类打着招聘旗号的收费需要警惕,切勿盲目交钱以免被骗,同时还应留好相关证据,以便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骗局四:工资税前税后差距大
求职者:面试一家公司,谈好“基本工资”3000元,当时以为是到手3000元,也没看合同就签字了。由于工作繁重,每天都工作10个小时,到了发工资那天,竟然发现自己仅仅拿到2000元。直接咨询人事部门,被告知“扣了税、服装费、培训费……”
专家建议:
工资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常见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的区别。有的用人企业尽管声称工资很高,可是求职者最后实际拿到的工资与预期的数额完全对不上,仔细询问才知原来公司从中代扣了各种有关费用。因此,在正式签用工合同前,一定要把薪酬待遇谈清楚,并在劳动合同中清晰注明。一旦发现企业不履行其工资、保险与福利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举报,及时解决,以免更大的损失。
骗局五:必须上街发广告的“业务经理”
求职者:我突然收到一家房地产公司的电子邮件,通知我去面试“业务经理”,待遇非常优厚,是同类岗位市场价位的三倍。上网查了一下,却发现招聘简章上学历要求竟然中专就可以,网上还查到各种求职者的吐槽,说入职后根本不签劳动合同,“业务经理”都要上街发广告……
专家建议:
通常这类公司是以低标准将毕业生招进来为公司干活,而其承诺的高工资是不会兑现的,且存在各种不规范用工。若接到自己并未曾投过简历的公司的面试通知,应该事先进行查询,核实该公司的情况,可以上网搜索一下该公司的网站,确定其规模与用人需求,然后再去进行面试。
骗局六:声称进名企 骗取中介费
求职者:因为求职心切,在网上偶然看到一家职介机构可推荐求职者进入500强企业就心动了。咨询下来对方要求我先交1500元的费用,才能安排推荐。为了能进500强,我就网上付款了。谁知道付款后,长达一个多月,对方迟迟不推荐工作。多次催促后被告知:等联系好了会通知你……
专家建议:
谁都想进名企,一些求职心切的毕业生见到“包你进500强”的广告就信以为真,最后不仅入职500强的心愿落空,付出的“报名费”、“咨询费”、“服务费”、“资料费”等种种费用也统统要不回来了,彻底“钱职两空”。因此“黑中介”千万不可信,天上不会白白掉馅饼,有真才实学的求职者才是500强企业欢迎的。
骗局七:月薪缩水8000变3000
求职者: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招聘广告,月薪8000元招“IT经理”。面试两次后才得知试用期月薪3000元,还是税前工资,到手就2500元;转正后通过各种考核再加上绩效奖金才有可能达到8000元。抱着“以学习为主”的想法就先签了试用期合同。但才2个月,对方就以我“没有发展潜力”为由把我给开除了。
专家建议:
有些企业在招聘信息中打出对大学毕业生非常有诱惑的薪资,而且不设入职门槛,面试程序也非常简单。等签合同的时候才告知试用期内只有2000元左右月薪,当这些职场新人在试用期快结束的时候,企业在试用期内就会找个理由开除,或者称试用期满解聘,让大学毕业生有苦说不出。对于此类招聘伎俩,毕业生一定要警惕,清楚自身实力,从基础做起,逐渐展现自己的才华,不要轻信高薪诱惑。
骗局八:“就业协议书”不能代替劳动合同
求职者:毕业一个月前,我与一家私企签订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毕业后,那家单位一直没有和我签劳动合同。因为对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不了解,就没当回事。在辛苦工作了4个月后,公司突然把我裁员了,最后我什么赔偿都没得到。
专家建议:
“就业协议书”不能代替劳动合同,单凭“就业协议书”,学生正式报到就业后的劳动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骗局九:忽略合同条款 “被交”违约金
求职者:我与一家公司签合同时还未毕业,但公司要求我先进入实习期。在2个月的实习期中,我只拿到1500元“实习工资”。实习结束后,我以为工作已经敲定就打算回学校修完剩下的课程,9月再回到公司正式上班。但我向公司请假时,公司却以合同中“工作前两年不得连续请假一周以上”的条款为由,认定我违约,最后我不得不交了高达2000元的违约金。
专家建议:
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很多用人单位都提出了一些明显的不合理条款,如违约金、服务期等。对于毕业生来讲,虽然知道这些附加条款不公平,但也不敢明确表示异议。在合同中,有些单位设置一些模棱两可或带有诱惑性的条件,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慎重签约,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骗局十:“招而不聘”陷阱
求职者:我参加了很多招聘会,但问询下来发现很多公司其实根本就不打算招人。有些只是小企业借机来做宣传,还有一些就是走个形式而已。
专家建议:
大学生在求职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要对企业的情况、招聘职位有全面了解,可以提前通过网络查询,或去相关服务中心咨询,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以免无功而返。
面对形形色色招聘陷阱,职业规划师闫岭提醒毕业生求职者,求职心切可以理解,但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求职过程中要理性且慎重。在签订劳动合同前要明确了解企业用人制度和岗位职责,遇到个人权益被侵犯时要及时向劳动保障部门举报。
http://news.xinhuanet.com/e/2013-07/22/c_125045179.htm

阅读全文

与如何在招聘网站上避免虚假岗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527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377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597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381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1079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230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1056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215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718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954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617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1014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637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420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464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113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290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498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969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