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锦绣文学可以相信吗
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文艺出版集团的支持下,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收获》杂志社、《小说界》杂志社、《上海文学》杂志社、《萌芽》杂志社和《上海壹周》报社六家专业机构联合举办。“锦绣文学大奖”旨在推动当代原创小说的蓬勃发展,打造培养未来文学名家的重要平台。 上海作协党组书记孙?在解释设立这一奖项的缘起时表示,“老三届”和“新三届”的文学创作者是文坛主要的创作力量。现在社会都在换代,希望通过这个主要面向四十岁以下青年作家的平台,推出更多的文坛新人。上海文学的过去很辉煌,要重建一个文学的城市,除了需要好的写作者、好的作品,也需要有一个好的文学奖项。 上海首届“锦绣文学大奖”面向全球从事华文小说创作的中青年作家。全国的报名选手共15名,均为近年来中国文坛上比较活跃的年轻作家;参与推荐的杂志社和出版社共7家,文学编辑17人。评委在综合考虑了入围作家的作品水准、当前创作状况、文坛地位以及地域代表性后,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产生了最后的结果。大奖评委、《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奖项更多地还是考虑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情况。从这次参赛的青年作家情况来看,还没有一个能在全国非常得到认可的。所以,根据最后的投票结果,本次大赛金奖空缺。上海首届“锦绣文学大奖”河南的乔叶和上海的滕肖澜分获银奖,青年作家路内获得新人奖。
应该是可以相信的。
㈡ 上海往事的剧情简介
该剧以文坛传奇人物张爱玲的一生为线索,讲述了张爱玲从14岁一直到74岁的人生经历。故事采用倒叙的方式展开,从张爱玲到美国的婚后生活说起。一天,张爱玲收到国内寄来的一个箱子,里面是母亲的遗物。她睹物思人,记忆的闸门像泄洪般被撞开,随着她的回忆,观众将被带入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灯红酒绿的上海滩。张爱玲的一生不动声色地缓缓向大众掀开:她如何在一个沉腐败落的家庭成长,而至老死他乡。 她生于上海,上海的富丽文明孕育了她;她求学香港,香港的殖民文化点拔了她;她轰动台湾,台湾的文化菁英,莘莘学子拥抱了她;她隐逝美国,客死异乡,尘归大海,她的故事仍未完。所以,她从海上来,来说她自己的故事。
船是在清晨的时候入港,码头上雾很重,旧金山的金门大桥穿过低云半截在天上,像是一道通往天堂的大门。这是1955年的秋天,一个中国女子提着粗重的皮箱随着码头上检查证件的队伍缓慢移动。她使用的证件是难民,证件上记载她的出生年月,身高体重,却没有记载她是一位中国知名的女作家。张爱玲,她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一样有了一个新的身份,难民。海面上茫茫一片,那使她的来处无迹可寻,对她来说,这世界尽可以落入“雾数”,因为在她心头色彩分明。
三个月后,整个美国东部进如隆冬,张爱玲提着皮箱来到——麦道伟文艺营。她是谁?她从哪里来的?在文艺营滞留了一段时间的瑞荷,除了和营里的老朋友天南地北的辩论时还感到一点生趣,他已经厌烦了在一个又一个这样的作家收容所里混日子,他刚大病一场,中风使他的脚有些使不上力,当然他恨透了这个大食堂里千遍一律难以下咽的伙食。但是今天晚上,伙食不再是他的焦点,大厅里新来了一位东方的女作家,而且是从中国来的。瑞荷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一直感到兴趣和向往,立刻就前去和张爱玲自我介绍。张爱玲简单的说了一些关于自己写作方面的计划,瑞荷绝对不知道坐在他面前这位女作家曾经在中国造成“倾城”似的轰动,她在他面前,就和这文艺营里所有的作家一样,要靠写作在美国生存并挣得一席之地。瑞荷已经六十六岁,他已经放弃了他自己的奋斗,但他很愿意帮助张爱玲 。
两天后,张爱玲珍重的把自己“金锁记”改写的英文小说“粉泪”【Pink Tears】的英文手稿交到瑞荷的手上,瑞荷连夜读着,惊讶张爱玲的英语写作能力,和她极富魅力的叙事手法,他迫不及待的要和她讨论。隔天,他去敲张爱玲的门...
他敲开的是张爱玲的心门。一场春雪,热情的营友拉张爱玲到田野间用滑雪板滑雪,南国来的张爱玲绽露难得的笑容。最初瑞荷总以老爸爸自居,但在四月的某一天,他鼓起勇气去握张爱玲的手,张爱玲并没有退缩,瑞荷知道他们彼此间有了依恋。
他们相处的时间匆促短暂,离别时瑞荷感受到张爱玲眼底的凄惶无助,瑞荷继续前往下一个文艺营流浪,他对人生没有具体计划,唯一确定的是他不要婚姻。但是,两个月后,他收到张爱玲一封信,她怀孕了。这封信彻底改变了两人的命运。
张爱玲和瑞荷选择放弃孩子,但决定要终生相伴。他们新婚不久,瑞荷就发作了一次中风,为他们的婚姻带来严重的打击。但瑞荷是意志坚强的人,他很快的康复了。为了让张爱玲专心写作,他开始为她料理生活上的琐事,但在精神和经济上他也逐渐的开始依赖张爱玲。瑞荷对已经是妻子的张爱玲了解有限,对她笔下所写的中国和上海所知甚少,他只能像雾里看花一样爱着他的新婚妻子。
1956年初冬他们接到一封从伦敦来的信,知道张爱玲的母亲去世了。一个月后一个装着母亲遗物的大箱子从伦敦运来。当张爱玲揭开这口箱子,宛如揭开封藏已久的记忆,她细数着遗物和照片,那属于家族灿烂耀眼的金黄,属于童年的七彩,属于少女时期的清冷惨灰,刹时间都回到眼前。在她自己形容有“古墓的清凉”的张家老宅,那空荡荒凉的下午,回荡的是她的轻声私语。她揭开箱子,领着瑞荷,也领着我们一起走进了她生命的来处...
她说自己显赫的家室,说她对远渡重洋的母亲有多少罗曼蒂克的想象,还有后母进门之后的种种遭遇,她毫不掩饰的把自己被父亲毒打监禁的过程细细描绘,在日本飞机轰炸的死亡迫近之前,她已经先死在亲情的无血刃下。
后来,她逃出了桎梏的家,来到母亲和姑姑身边,母亲一直是她绝望中仅有的一线光,但是当她真的奔着光而来,才发现这光是炙人的烈。母亲对她原有许多计划安排,但是战争破坏了金融秩序,母亲的生意失败,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变卖古董支撑。和母亲在一起生活这段时间,面对最现实难堪的经济问题,张爱玲对母亲一点憧憬的情感都被消耗在生活的焦虑中。母亲对她许多要求她达不到,让她感到无比挫折。没有比让母亲失望令她更痛苦的事,她总是为了自己值不值母亲这样的投资感到焦虑。
战争破坏了交通运输,远东开往欧洲的船也停驶,张爱玲公考以远东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却不能到英国念书,母亲做了最坏的打算送她去香港。
港大时期,算是张爱玲人生里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日子,她发愤读书。拿奖学金,生活可以自给自足,她还交到一个好朋友炎樱,为她生活带来许多欢乐。她期待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保送英国继续深造,但这个梦想又再一次被战争摧毁。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香港在炮火下沦陷,港大停课,张爱玲不得不中辍学业回到上海。
这时候父亲早已不往来,母亲也在新加坡的战火中下落不明,张爱玲唯一能依靠的亲人只有姑姑。姑姑住在赫得路的爱丁堡公寓,原本在怡和洋行上班,薪资丰厚,但是在战争后,洋行裁员,姑姑的日子也只能勉强维持。张爱玲知道她必须要负担自己的生活,虽然她也和炎樱一起考进圣约翰大学,甚至还跟弟弟成了同学,但是一个月以后她就辍学,开始卖文为生。
她的英文流利,大美晚报时常刊登她的影评,写作是张爱玲早有计划的事,她知道她必须出手不凡,她酝酿了半年。1943年夏天,她带着【第一炉香】的手稿去见上海着名的小说家周瘦鹃,【紫萝兰】这一本小型的小说丛刊登载了这篇小说,也等于宣告了张爱玲时代的来临。连续三四个月之间她陆续写出【心经】【倾城之恋】直到【金锁记】,她让整个上海文坛不论任何流派不得不注视她。因为作品的活跃她也认识了更多文坛的朋友,其中苏青和她常被别人一起拿来评比,苏青当时办[杂志月刊],她向张爱玲约稿,张爱玲也大方的给她,两人成为朋友,苏青也为张爱玲一生仅此一段刻骨铭心的“倾城”之恋,写下了序言。
张爱玲第一次听到胡兰成的名字就是从苏青那里,那年秋天胡兰成在南京因故被捕,他在汪精卫主持的南京政府里担任要职,主管文化宣传事务,背后有一个复杂的政治世界,必须常与日本人周旋,以当时的说法是个不折不扣的汉奸。苏青也是因为办杂志约稿见胡兰成的文章,竟然就热心为他的事奔走,张爱玲无巧不巧被苏青拉去见在南京政府主事的周佛海。而此时蹲在牢狱里的胡兰成正为张爱玲刊登在天地月刊的一篇短文【封锁】而倾倒。两个月后他闯入张爱玲的生命,倾了她的城,写下一段爱情的劫毁。
他被释放之后,正值农历年,过完年他就匆匆到上海,一下火车便去见苏青,要来了张爱玲的地址。他和苏青原也只是第一次相见。
张爱玲不见人。苏青的警告跟着胡兰成的脚步一路来到静安寺附近赫得路口上的一栋很洋派的公寓,胡兰成果然吃了闭门羹。屋里的人递了字条出来,说不方便见客。胡兰成在门外傻立许久,这是张爱玲,他以算见着了。
门里的人没有例外拒绝见客,但也破例的犹豫了片刻。胡兰成潇洒的笔迹,他的名字加上他的先前遭劫难的事自成一种魅力,让拒绝的人感到心里自有一种失落。第二天,胡兰成在上海居所接到张爱玲的电话,下午张爱玲来见他。
那天下午,光阴是沙漏里的细沙,无声无息从两人言语间溜过,爱情又把言语织坠起来编成一张网,网住了两个人。张爱玲不顾当时胡兰成的政治背景和有妻小家室在南京的现实,一无反顾的和胡兰成在一起,1944年的春夏,也是张爱玲这一生唯一一段最纵情欢快的光阴。张爱玲名声如日中天,文章抢手,但也遭到文学界前辈爱之深责之切的严苛批评,胡兰成也不惜笔墨撰写“张爱玲的文章”来阐述他对张爱玲那玲珑踢透的世界独到的观察,这无疑坐实了外界对两人的传言。
盛夏里,传言漫烧到南京,胡兰成的妻子和他离婚,在此之前,胡张两人相恋,只是以心印心,并没有结婚的打算,但爱情亦仙亦俗,两人相爱还要问能否天长地久,于是炎樱为媒,他们在这唯一的祝福里,写下婚书,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这婚书在战乱中如此单薄,而爱情又何尝不是?秋天,胡兰成转往武汉接办大楚报,在那里认识了一个护士小周,武汉遭受盟军轰炸,胡兰成和小周的感情确有燎原之势。远在上海的张爱玲,经历【倾城之恋】搬演成舞台剧的轰动,但她的爱情却也岌岌可危的倾圮了。
日本终于战败,胡兰成和伪南京政府的官员同列在通缉名单上,胡兰成不得不改名换姓到温州乡下,张爱玲自己也受胡兰成牵累,被冠以文化汉奸的罪名不能再发表任何作品,但她还是不断在资助逃亡中的胡兰成。冬天,她去温州探他,满怀思念要见胡兰成,她原是要从胡兰成那里问一个答案,她性命悬系的这个男人,心里是不容再有第二人,她到温州,没能得到胡兰成的答案,却又认识了另一位正以性命掩护胡兰成的女子范秀美。张爱玲的心是碎了,她沿着温州蜿蜒的小巷和胡兰成无解的走着,她清刚简洁的爱情不能忍受胡兰成“雾数”,她说她不能爱了,她说离开他,她不至于寻短,也不会再爱她就只能是萎谢了。
母亲也是在这一年秋天回来的。母亲的男友在新加坡被炸弹炸死,母亲一路流浪到印度,还做了印度总理尼赫鲁妹妹的秘书。母亲的探险并未终止,她把上回寄放在这里的一大卷蛇皮带走,那个劳烦她和姑姑每年夏天都要搬到屋顶阳台去晒的东西,母亲要拿去英国,她学了做皮包的技术,打算开皮包工厂。
张爱玲在这些年有了自己的成就,第一次能和母亲像朋友一样的平起平坐,他们喝茶,谈文艺谈电影,就是不触碰彼此的感情世界。母亲匆匆去来,这趟走了彷佛不预备再回中国,她挑了一张张爱玲的照片带走,她说这张最像她的女儿。这也是张爱玲这一生最后一次和母亲相聚。
中国经历内战,来到了解放时期。这时候她又开始写作,经历将近四年的沉默,她以凉京为笔名发表【小艾】和【十八春】。【十八春】在连载时造成广大回响,甚至有人跑到家门口哭诉自己的遭遇和故事中的人物相同,再一次证明张爱玲文字不是空中楼阁,她的笔一直和读者的世界贴靠的很近。
经历几次噤声,张爱玲已经具备政治敏感力,她意识到自己的受欢迎可能会使她在政治风向上更不受欢迎。她为政治付出太高的代价,光阴流逝她已经越过三十,为了写作,她决定离开故乡。这一次她似乎和母亲一样知道自己不会再回来了。
张爱玲来到香港,一个茫茫过渡的城市,她在这城市迷走,寻找大学时熟悉的地方,那记忆中战争的影像早已被繁华覆盖。
胡兰成来到香港,对他这也是一个茫茫过渡的城市,他也在这城市里迷走,梅湿的五月,他也许撑伞站在汽车站牌,他也许一个人进一家店里吃茶。都是过客。胡兰成经过香港去了日本。张爱玲经过香港去了美国。从此一生他们没有再相遇。
关于这段爱情,她缄默一生,唯独胡兰成在十年后发表了“民国女子”为后世留下张爱玲在爱情中身影。但这对多数张迷仍是隔靴搔痒一般,张爱玲彷佛预知自己在亚洲不能遁隐,于是选择以难民的身份到美国定居。遇到瑞荷,她的爱情在这块土地上似乎有了着落,但孕育她创作的养分在这块土地上已不复存在。
洛杉矶干燥秃黄的山,迪斯科的重金属色彩,庞克的时代,没有人会注意一个中国女人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在路上行走。她走进一家Motel要了一个房间,她坚持要看对方的营业登记,确定这是一家新开的旅馆,确定这里没有跳蚤。
她到邮局取信,取来就往超市购物的纸袋一扔,那一袋子里都是没有拆阅的信,她所有的家当都在这几个纸袋里。很不幸就连这样的纸袋也有小偷光顾,并且偷走了她的护照。警方来询问的时候,她无法描述另外一件比护照更重要的东西——她呕心沥血翻译的英文版海上花。
自从瑞荷1964年病重,直到1967年秋天病逝,张爱玲可以说度过了有生以来最困苦的生活,她在写作维生和照顾丈夫这两件事的压迫下心力交瘁,直到瑞荷过世,她才搬到加州开始她晚年独居的生活,她把仅有的心力都放在改写自己的小说,考据红楼梦和译注海上花这三件事情上,每一件事情都要耗费她好几年的精力,她闭门谢客,不接电话也不回信,以至总有传闻她已经谢世,某种程度来说,她活得的确像一缕精魂,她游走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果不是跳蚤,不会把她逼出来。
一位住在加州的建筑师受朋友之托要照顾张爱玲,他主动依照通信地址去看她。他不太清楚张爱玲的背景个性,递了字条进去,里面递一张字条出来,指示他把东西留在门口。这位先生只能依照办理,当他离开时听间门开的声音,他忍不住回头,门砰然关上,门口的东西不见了。在他心里留下极神秘的印象。
后来他意外的接到张爱玲的电话,他和张爱玲约在一家Motel见面,这是六十岁的张爱玲,她穿着一身宽松的罩袍,脚上是一般浴室里才用的毛巾拖鞋,她用字精准简单,她把需要对方帮忙的事情交代,并表示感谢。这位建筑师因此了解张爱玲在Motel搬迁流浪数年是因为躲跳蚤的缘故,他立刻开始着手帮她找房子,也成为张爱玲晚年唯一能接近她的朋友。
张爱玲经过长达四五年的流浪生活,健康大受影响,她每天争取写作时间,却还要分神去照顾缠身已久的种种疾病。她没有心力再关注多余的事务,寄来的邮件依然不拆,回一封两年前的信是家常便饭,她把生活化约到最简单——家徒四壁。一个纸箱便可以成为她的书桌,一张发票背后也可以当作草稿纸。
尽管这样,她仍不失去与世界的联系,电视是一扇她二十四小时都开的窗,她从这里看世界。而另外一个更丰富多彩的世界,则在她的笔下。她还照镜子,还在意自己老化的状态,选择适当或最新的保养品。她还在意别人曲解或盗用她的作品,她还会像当年在上海一样写文章出声反击。
在写作这件事上,她从未妥协,对自己也是如此,改写十年的作品仍不满意,她像一个将军,坚持要战到最后一兵一卒。所以尽管干瘦脱形,大病一场就要躺好几天,但是她从来没有放弃。
有一袋超市送来的食物估计是她走以前三天打电话叫人送的,橱子里还有十几双毛巾拖鞋的存货。当警察接到公寓经理打来的电话,走进屋里,她安详的伏在行军床的毛毯下。
1995年09月08日下午,洛杉矶的公寓外挤满了华文媒体的采访记者,谜一样张爱玲没有给世人留下一丝形影,她像一缕轻烟,散逸了,只留下她的文字,魔域一样让走进去的人无法走脱她的气息。
一个星期后,他们依照遗嘱把她的骨灰洒向大海,干干净净。
㈢ 上海市的地名别称是什么
上海市的地名别称是沪。
上海,春秋属吴国。战国先后属越国、楚国,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晋朝时期,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沪”。
唐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今松江区)。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滩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3)上海文坛是个什么网站扩展阅读:
“沪”另有一说,“沪”原是一种捕鱼工具,是竹子编成的。当地人民将此工具插入江海中,潮来沉没,潮退露出。鱼随潮而来,退潮时便被“沪”拦住。
古时称呈喇叭形向外扩张的水道为“渎”。而当时上海所在的淞江口处正是喇叭形的海湾。所以人们便将到处插有“沪”的、又被称作“渎”的淞江口一带称为“沪渎”。
而这一带正是上海所在地。所以“沪渎”也成了上海的代称。梁简文帝吴郡石像碑上也有“淞江之下,号曰沪渎”的记载。后来又将“沪渎”简称为“沪”了。
“申”与战国时期受封于这里的楚国贵州黄歇有关。黄歇是战国着名的“四公子”之一,号春申君。当时的黄浦江还是一条无名之河,河中由于泥沙淤积,河床过高,常常泛滥。
黄歇带领百姓进行开浚,筑起了堤坝,使这条河造福于百姓。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将这条河改称为春申江,简称申江。后来,人们便以“申”代称上海。
㈣ 京派与海派的不同是什么
1、代表文学主义倾向不同:
上海现代派承袭了前期创造社的文学向内心掘进的取向,并且以作家叶灵凤为桥梁,把原来附属于浪漫抒情流派的现代主义因素,拓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现代主义流派。
京派是指30年代新闻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活动于北平追求文学独立性的文学流派,“京派”的理论家带有明清帝都的古朴之风,即使是争论,也具有宁静、恬适和随和的风度。
2、代表人物不同:
在30年代文学的总体格局中,京派由以鲁迅、茅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作为主潮左右着整个文坛,京派和上海现代派是以讲究审美情趣或表现技巧为职志的独具风采的文学支派。
文学史一般认为30年代的上海文坛包括三大作家群体:一是以批判都市文明为主要任务的左翼作家群,如茅盾、丁玲等,二是更顺应广大市民趣味的通俗作家群,如包天笑和张恨水。三是被称为新感觉派的作家群,如穆时英和刘呐鸥。
(4)上海文坛是个什么网站扩展阅读:
京派和上海现代派之争只不过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小小的插曲,两股文学支流的不期而遇的冲荡。在30年代文学的总体格局中,由于以鲁迅、茅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作为主潮左右着整个文坛,京派和上海现代派是以讲究审美情趣或表现技巧为职志的独具风采的文学支派。
应该说,这不是分庭抗礼、老死不相往来的两个流派,它们的中坚分子倒是声气互通的。沈从文是《现代》杂志的忠实支持者,施蛰存对沈从文的困境也不做袖手旁观。这种对同行的回护,说明京派海派之争是礼让之邦的“君子之争”。
㈤ 1943年是张爱玲奇迹崛起于上海文坛的一年创作了后来集结为什么的一系列小说
《传奇》
㈥ 40年代的上海文坛以什么和什么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创作较有影响
应该是张爱玲和苏青吧
㈦ 什么叫“海派小说”
一、海派小说的孕育背景 据考,“海派”一词肇始于晚清。鸦片战争后,上海出现“华洋杂处”的租界,大批画家携艺来此谋生,他们在中国画的传统基础上,吸纳民间艺术,借鉴西洋画技,于同治、光绪年间形成融古今土洋为一体的海上画派,又称海派。这种兼容并蓄、开拓创新、灵活多样的文化风格,慢慢由绘画漫开至戏曲、电影、小说等领域。 海派小说在中西文化冲撞和交汇中孕育,完全是一个现代都市成型的产物。 二、海派作家群落的形成 在我国,小说历来“不登大雅之堂”。直到近代,梁启超提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才改变小说的地位,使之逐渐出现空前的繁荣。民国初期,以“游戏”、“娱乐”、“消遣”为旗号的鸳鸯蝴蝶派小说盛极一时,垄断了上海文坛。其实,鸳鸯蝴蝶派并不局限于言情小说,还涉及社会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黑幕小说等。鸳鸯蝴蝶派着名人物包天笑、周瘦鹃等,都被视为重要的海派作家。从小说发展史角度来看,鸳鸯蝴蝶派宣扬“以己身为读者”,关注大众接受心理及特点,为文学走向大众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鸳鸯蝴蝶派属都市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就其创作意识而言,仍坚持晚清“改良小说”的思路,因袭着传统的观念。美国学者林佩瑞(Perry Link)曾在《论一、二十年代传统样式的都市通俗小说》中指出:“‘五四’作家认为,鸳鸯蝴蝶派这一种‘坏’文学是中国特有的弊病,因此对它之所以能够做到真正的普及化感到困惑不安。其实不然,在英国,同鸳鸯蝴蝶派风格相差无几的通俗小说也随着工业革命而大量地产生。”由此可见,鸳鸯蝴蝶派的一些作家,只是处于海派作家的边缘。 参考资料: http://www.cwi.org.cn/eastday/zfh/zfhgl/kxyj/lwjx/userobject1ai15007.html 追问: 海派 小说出现的时间、地点、时点及影响
㈧ 上海有哪些报社和杂志社
上海证券报
地址: 上海市陆家渡路367号
邮编: 200127
房地产时报
上海市汉口路300号解放日报大厦25楼
少年日报
上海市长宁路491弄36号
上海金融报
上海市中山东一路23号二楼
上海侨报
上海市延安中路847号5楼
英文星报
上海市淮海中路200号淮海金融大厦20楼
新闻午报
上海市康定路211号20-21楼
上海农工商报社
上海市华山路263弄7号
松江报
上海市松江区松江镇乐都路339号电信大楼16楼
南方都市报
上海市九江路333号金融广场806室
上海商报社
上海市绍兴路54号
劳动报社
上海市昌平路700号
旅游时报社
上海市蒲汇塘路101号沪贵苑3楼303室
1.《今日上海》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娄山关路55号203室
邮编:200335 电话号码:62759360
2.《国际市场》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33号
邮编:200002 电话号码:63212659
3.上海《东方经济》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二路22号
邮编:200002 电话号码:63260055
4.上海《上海工业》杂志社
《上海工业》杂志编辑、出版,承办《上海工业》杂志国内杂志广告业务。经营方式:服务。
地址:上海市江西中路181号512室-513室
邮编:200001 电话号码:63212810-2629
5.上海《中国港口》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二路12号415室
邮编:200002 电话号码:63280010
6.《现代工商》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香港路59号
邮编:200002 电话号码:63299535
7.《探索与争鸣》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卢湾区淮海中路622弄7号社联大楼401室
邮编:200020 电话号码:63728568
8.上海《现代家庭》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卢湾区嵩山路101弄7号
邮编:200021 电话号码:63264961
9.《上海故事》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卢湾区复兴中路597号北楼五楼
邮编:200020 电话号码:64710090
10.《故事会》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绍兴路74号《故事会》杂志社
信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 021-64375030 邮编:200020
11.《上海文化》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卢湾区淮海中路622弄7号
邮编:200020 电话号码:63271170
12.《大江南北》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延庆路4弄40号
邮编:200031 电话号码:64336609
13.《电影新作》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永福路52号
邮编:200031 电话号码:64335788
14.《萌芽》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吴兴路277号803室
邮编:200030 电话号码:64744176
15.上海《交际与口材》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长乐路325号
邮编:200031 电话号码:64313373
16.上海《开放月刊》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62号404室,405室
邮编:200031 电话号码:64375115
17.《上海环境科学》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路508号
邮编:200233 电话号码:64365379
18.《上海滩》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延庆路141号
邮编:200031 电话号码:64715193
19.上海《电影故事》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安福路322号
邮编:200031 电话号码:64332839
20.《上海中医药》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530号
邮编:200032 电话号码:64172934
21.《上影画报》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595号
邮编:200030 电话号码:64877100
22.《音像世界》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739号
邮编:200030 电话号码:64374101
23.《上海教育》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长宁路491弄36号
邮编:200050 电话号码:62400362
24.上海《流行色》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茅台路567号11室
邮编:200335 电话号码:62748598
25.上海《漫动作》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200号
邮编:200052 电话号码:62945286
26.《海上文坛》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巨鹿路675号
邮编:200040 电话号码:62891807
27.《电视电影文学》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延安西路238号
邮编:200040 电话号码:62484525
28.《健康娃娃》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康定路841号
邮编:200040 电话号码:62674215
29.上海《卡通王》杂志社
《卡通王》单月刊杂志。卡通动画创作设计及咨询服务,承办《卡通王》杂志国内杂志广告,文具,服饰用品,文化用品,非金银工艺品。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万航渡路618号
邮编:200042 电话号码:32120324
30.上海《体坛纵横》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591弄3号
邮编:200041 电话号码:62716145
31.《上海电视》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651号
邮编:200041 电话号码:62584793
32.《上海文学》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巨鹿路675号
邮编:200040 电话号码:62471961
33.《大众心理学》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文科大楼1718号
邮编:200062 电话号码: 64396848
34.《研究与实践》杂志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市容环卫事业改革和发展,加强和改进市容环卫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做好行业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
地址:上海市秣陵路100号2002室
邮编:200070 电话号码:63171930
35.上海《竞技》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清源环路650号
邮编:200438 电话号码:65564078
36.《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社
地址:上海市卢湾区淮海中路622弄7号
邮编:200020 电话号码:63272234
㈨ 张爱玲小说《第一炉香》,当初为何能在上海文坛一炮而红
张爱玲小说第一炉香当初能够成功在上海文坛一炮而红,主要也是因为这是张爱玲首部转型之作,而且讲述的也是在当时比较少见的女性题材,而这一个讲述了女人人生悲剧的故事。也在当时非常的轰动。所以这本小说能够一炮而红绝非偶然,有的只是因为张爱玲非常好的文学素养,再加上他对于生活和社会的观察,让他的这一本小说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大家也依然直到如今还是会进行探讨,这本小说的经典其实也在于女性独立以及不依赖物质基础的一种探讨。
㈩ 请各位帮我找一下地址
对于想写文章赚稿费的朋友~~我永远支持~~
写作是件辛苦的事~~而作品得到发表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祝好~
更多的地址请到这时来看http://www.whlib.gov.cn/ReadNews.asp?NewsID=2437
《青年社交》200031 上海东湖路17号 021-64736591、64663770(传真) 关蓓62850200
《现代家庭》200040 上海铜仁路88号 021-62790733、62792001(传真)
《美化生活》200031 上海汾阳路112弄3号 汤丽琴 021--64734736
《上海服饰》200020 上海瑞金二路450号 上官消波 021--64732879
《人到中年》200062 上海桐柏路芙蓉苑199号404室怡雯200063上海中山北路2525弄12号604室62860509
《歌迷》200020 上海绍兴路74号 6437260
《少女》200020 上海绍兴路54号 64335250
《海上文坛》200040 上海巨鹿路675号 62891807
《文化与生活》200020 上海绍兴路74号 64331565
《青年一代》200020 上海绍兴路54号 64749199
《交际与口才》200031 上海市长乐路325号 64313373
《人民警察》200020 上海绍兴路21号 李动 64373247
《法苑》200041 上海凤阳路660号 62150558
《大墙》200082 上海长阳路111号 冯从岳
《检查风云》200070 上海恒丰路720号 63174787
《流行色》200002 上海中山东一路24号6楼 63218000转5013
《自我保健》200002 上海市宁波路120弄2号6F 姜鹏飞021--63213106
《探索与争鸣》200020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 秦维宪
《新民晚报》200041 上海威海路755号 朱全弟 贺小钢52921234-631059 52921813(传真)
更多的地址请到这时来看http://www.whlib.gov.cn/ReadNews.asp?NewsID=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