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交互式动态网页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交互式的具有双向性,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机交互!
现在的计算机越来越智能,你的每一个操作,都会得到计算机的反应。操作-反馈就是交互的过程,在Dreamweaver中体现为事件和其触发的行为。简而言之,交互式网页就是可以让浏览者参与的页面。比如:表单,动态网页(可以自动更新)以及一些内嵌的脚本对象等。
程序是否在服务器端运行,是重要标志。在服务器端运行的程序、网页、组件,属于动态网页,它们会随不同客户、不同时间,返回不同的网页,例如ASP、PHP、JSP、ASP.net、CGI等。运行于客户端的程序、网页、插件、组件,属于静态网页,例如html页、Flash、JavaScript、VBScript等等,它们是永远不变的。
B. 交互网页是什么意思
交互式网站主体设计使用程序语言(ASP、PHP、JSP等不同的后端脚本语言),多数基于数据库。
页面制作中使用辅以 JavaScript 脚本做前端脚本语言、精美的页面、生动的 Flash 动画或是 CSS3 动画可以够成丰富多采的网页。
加上后台控制页面可以生成功能强大的页面,如网上办公、网上销售、网上招聘、物流管理、人事管理等CMS具有的多种模块。
优点:
● 基于数据库,可以随意更改资料,使用简单,更改数据则全站更改,不会造成一个数据需要修改多次;
● 可以任意添加文章或产品的不同的object,这些数据存放在数据库,更加的安全;
● 可以自动计算、统计、汇总(使用已经编译完成的函数);
● 后期扩允性能好,升级简单(直接更改函数主体);
● 可操作性能好,改版容易,组合升级费用较低(不必要重新制作,只需要更改部分核心函数及样式)。
缺点:
● 空间价格较高(需要支持FastCGI和数据库的空间);
● 首次制作综合费用较高(需要从头开始从0制作)。
与静态页面相比较:
与静态网页相对应的,能与后台数据库进行交互,数据传递。
网站的URL网页 URL的后缀不是.htm、.html、.shtml、.xml等静态网页的常见形动态网页制作格式而是以.aspx、.asp、.jsp、.php、.perl、.cgi等形式为后缀。
并且在动态网页网址中有一个标志性的符号——“?”,这种是GET的方法发送信息,有些网页网址不含?但是也是交互式网页,是因为其使用POST的方法发送信息
例如:QQ/Bai/Google就是交互式网页
【图】交互式网页栗子:Bai
C. 究竟什么是网站的“交互性”
网站交互性,主要是指网站和用户之间的交流;
就是说网站通过某些插件或者技术手段,能够满足用户在使用网站过程中的交互需求。
比如:在线客服,即时通讯,留言等等。
D. 我想问下什么叫作交互性网站
交互性的网站也就是WEB2.0 简单的说就是浏览者同时也是网站的信息编辑创建者
具体参考如下:
要理解WEB2.0,先得看WEB的历史。 World Wide Web,简称WWW,是英国人TimBerners-Lee 1989年在欧洲共同体的一个大型科研机构任职时发明的。通过WEB,互联网上的资源,可以在一个网页里比较直观的表示出来;而且资源之间,在网页上可以链来链去。在WEB1.0上做出巨大贡献的公司有Netscape,Yahoo和Google。 Netscape研发出第一个大规模商用的浏览器,Yahoo的杨致远提出了互联网黄页, 而Google后来居上,推出了大受欢迎的搜索服务。
搜索最大的贡献是,把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用机器初步分了个线索。但是,光知道网页里有哪些关键字,只解决了人浏览网页的需求。所以,Tim-Berners-Lee在提出WWW不久,即开始推崇语义网(Semantic Web)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互联网上的内容,机器不能理解。他的理想是,网页制作时和架构数据库时,大家都用一种语义的方式,将网页里的内容表述成机器可以理解的格式。这样,整个互联网就成了一个结构严谨的知识库。从理想的角度,这是很诱人的,因为科学家和机器都喜欢有次序的东西。Berners-Lee关心的是,互联网上数据,及能否被其它的互联网应用所重复引用。举一个例子说明标准数据库的魅力。有个产品叫LiberyLink。装了它后,到Amazon上去浏览时,会自动告诉你某一本书在用户当地的图书馆能否找到,书号是多少等。因为一本书有统一的书号和书名,两个不同的互联网服务(Amazon 和当地图书馆数据库检索)可以公享数据,给用户提供全新服务。
但是,语义网提出之后,曲高和寡,响应的人不多。为什么?因为指望要网页的制作者提供这么多额外的信息去让机器理解一个网页,太难;简直就是人给机器打工。这违反了人们能偷懒就偷懒的本性。看看Google的成功就知道。 Google有个Page Rank技术,将网页之间互相链接的关系,用来做结果排序的一个依据,变相利用了网页制作人的判断力。想一想网页的制作者们,从数量来说,比纯浏览者的数量小得多。但Google就这一个革新,用上了网页的制作者的一部份力量,已将其推上了互联网的顶峰。
所以互联网下一步,是要让所有的人都忙起来,全民织网,然后用软件,机器的力量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被需要的人找到和浏览。如果说WEB1.0是以数据为核心的网,那我觉得WEB2.0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互联网。 我们看一看最近的一些WEB2.0产品,就可以理解以上观点。
Blog: 用户织网,发表新知识,和其他用户内容链接,进而非常自然的组织这些内容。
RSS: 用户产生内容自动分发,定阅
Podcasting: 个人视频/声频的发布/定阅
SNS: blog+人和人之间的链接
WIKI: 用户共同建设一个大网络全书
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WEB1.0的任务,是将以前没有放在网上的人类知识,通过商业的力量,放到网上去。WEB2.0的任务是,将这些知识,通过每个用户的浏览求知的力量,协作工作,把知识有机的组织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将知识深化,并产生新的思想火花;
从内容产生者角度看,WEB1.0是商业公司为主体把内容往网上搬,而WEB2.0则是以用户为主,以简便随意方式,通过blog/podcasting 方式把新内容往网上搬;
从交互性看,WEB1.0是网站对用户为主;WEB2.0是以P2P为主。
从技术上看,WEB客户端化,工作效率越来越高。比如像Ajax技术, GoogleMAP/Gmail里面用得出神入化。
我们看到,用户在互联网上的作用越来越大;他们贡献内容,传播内容,而且提供了这些内容之间的链接关系和浏览路径。在SNS里面,内容是以用户为核心来组织的。WEB2.0是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
那么,这种意义上的WEB2.0,和Tim Berners-Lee的语义网,有什么不同呢?语义网的出发点是数据的规整及可重复被机器调用,提出使用语义化的内容发布工具, 试图从规则和技术标准上使互联网更加有序。 Google等搜索引擎,在没有语义网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给互联网提供了线索。 WEB2.0则是鼓励用户用最方便的办法发布内容(blog/podcasting),但是通过用户自发的(blog)或者系统自动以人为核心(SNS)的互相链接给这些看似凌乱的内容提供索引。 因为这些线索是用户自己提供,更加符合用户使用感受。互联网逐渐从以关键字为核心的组织方式和阅读方式,到以互联网用户的个人portal(SNS)为线索,或者以个人的思想脉络(blog/rss)为线索的阅读方式。WEB2.0强调用户之间的协作。WIKI是个典型例子。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是在变得更有序,每个用户都在贡献:要么贡献内容,要么贡献内容的次序.
对下一代互联网的看法,还会有很多的讨论。有一点可以肯定,WEB2.0是以人为核心线索的网。提供更方便用户织网的工具,鼓励提供内容。根据用户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痕迹,组织浏览的线索,提供相关的服务,给用户创造新的价值,给整个互联网产生新的价值,才是WEB2.0商业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