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费农选科要求
第一必须是农业科技方面的学生。
第二必须是年满18周岁男性。符合农科生选科要求。
必须服从分配到指定的科技实验所去实验。
必须按照要求完成调研科学的文章写作,并按时上报有素质的调研报告。
必须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选调方面的申请申报工作。
㈡ 关于公费农科生,我想了解一些
我是一名公费农科生,我先说一下公费农科生存在的原因吧: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存在一些不足,像一些人员老龄化,还有技术人员比例低,同时基层留不住人才。况且在未来近10年中,将会有一半的人退休,所以我们作为首批公费农科生,是要给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我们具体工作是什么:我们会直接与农民接触,宣传农业政策,宣传种子种植,作物培育,土地利用,作物轮值。还有很多与农业直接相关的工作。在基层,缺少新鲜血液,所以会很喜欢我们这种有活力的大学生前去。当然,在基层确实条件不如城市里好,工资情况刚进入暂大概是2000-3000左右(非官方,座谈会偶尔了解),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这些工资起码能吃饱饭。5年合同期,结束后是否有上升空间,以及在5年中是否有上升空间问题。只要表现得优秀,比如文字功底好,工作表现出色的,会有很大提升空间。作为首批公费农科生,我了解的信息也不是很全。最后,欢迎报考山东农业大学省属公费师范生!
㈢ 江苏有没有公费农科生招生政策
江苏省是没有公费农科生录取计划的,这个计划山东省有。
公费农科生教育是指山西省属农业院校面向涉农专业本科生实行的,由省级财政承担其在校期间学费、教材费、住宿费并给予生活费补助(补助标准动态调整)的农科生培养管理制度。
面向乡镇和基层综合便民服务机构中专项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急需紧缺专业定向培养的本科生,毕业后到定向培养区域就业。由省属农业院校按照《公费农科生教育协议》进行教育培养,在校学习期间和毕业后须按照有关协议约定,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义务。
具有报考条件的考生:
于高考成绩公布后在山西招生考试网网上填报志愿。公费农科生安排在我省提前二批本科院校录取后进行,其志愿设在本科提前批志愿栏内,并设1个志愿。
公费农科生实行单独划线,单列志愿,在提前批本科录取。公费农科生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先对定岗单位所在县(区)生源从高分到低分审核和分配专业,不设分数级差。定岗单位所在县(区)生源出现缺额时,从定岗单位所在地市的县(区)中调剂录取服从志愿考生。
如仍不能完成计划,从录取额已满,仍有服从志愿调剂考生的其他县(区)进行调剂。具体见山西农业大学招生章程。
录取时生源所在县(市、区)以高考电子档案中户口所在地为准。预录取考生必须与定向就业县(区)签订《公费农科生教育协议》后方可被正式录取。
㈣ 山西农业大学公费农科生政审需要什么条件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7-18
㈤ 公费医学生的报考条件是什么
免费定向本科医学生只招收农村学生。
免费医学生全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中西部地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培养,由中央财政支持高等医学院校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订单定向免费五年制本科医学生。
国家免费医学生报考条件:
1、符合2022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省份规定的其他条件。采取以县为单位定向招生的地方,报考学生除同时具备上述条件外,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定岗单位所在县农村。
报考免费医学定向招生计划的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高考,实行单列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只招收农村生源,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生源不足时,未完成的计划通过补征志愿方式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直至完成计划。
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按照考生户籍以县为单位定向招生的办法,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用人需求以县为单位安排招生计划,只招收定岗单位所在县农村生源。生源不足时,未完成的计划面向全省农村学生补征志愿,并按补征的考生志愿及录取要求,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直至完成计划。
免费定向本科医学生录取后、获得入学通知书前,须与培养高校和定向就业所在地的县级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签署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免费定向本科医学生在学期间户籍仍保留在原户籍所在地,毕业后可按有关规定迁入定向就业所在地。
只有满足以上报名条件才可以报名。
㈥ 报考公费农科生必须是农村户口考生吗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04
㈦ 公费专科医学生的报考条件是什么
公费医学生的报考条件有:
1、热爱所报考专业及将来从事职业,品行良好,遵纪守法。
2、本科和专科层次的公费医学生会对夏季高考成绩有一定要求,如山东省对于本科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普通类一段分数线,专科层次的要求达到普通类二段成绩。
3、自愿承诺签订并履行公费生协议,其中公费医学生要保证毕业后在定向就业单位工作不少于6年。
4、身体健康,报考公费医学生要具备认定医师资格的身体条件等。
5、免费定向本科医学生录取后、获得入学通知书前,须与培养高校和定向就业所在地的县级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签署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免费定向本科医学生在学期间户籍仍保留在原户籍所在地,毕业后可按有关规定迁入定向就业所在地。
6、报考免费医学定向招生计划的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高考,实行单列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只招收农村生源,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生源不足时,未完成的计划通过补征志愿方式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直至完成计划。
7、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8、本省份规定的其他条件。采取以县为单位定向招生的地方,报考学生除同时具备上述条件外,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定岗单位所在县农村。
培养方案:免费医学生分5年制本科和3年制专科两种。5年制本科为主,培养工作主要由举办医学教育的地方高等学校承担。3年制专科主要面向乡镇卫生院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和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岗位。相关课程设置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相适应,除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外,还包含当地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地方病的诊疗防控、中医学(民族医学)常用诊疗技术和计划生育技术的内容。
根据《山东省医学生免费教育工作实施办法》显示,公费医学生(免费医学生)的相关政策内容大致如下:
1)从2017年起在省属医学高校中实施免费医学生教育,该教育为5年制本科生,主要学习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
2)具备普通高考报考条件的高中阶段毕业生均可报考,免除学费、住宿费,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
3)免费医学生会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的要求,与定向区域内的岗位范围进行双向选择;
4)如果中断和未能如期取得毕业证或学位证者,各部门有权与其解除协议,并且要求会按照规定要求其退还已经享受的免费教育经费;
5)免费医学生在培养期和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但符合条件的可在职攻读与本人业务相关的硕士学位。
㈧ 国家公费生是什么意思
国家公费生是指因学生成绩或品德优秀,国家为其免去高昂的学费,办理医疗保险,并且按月发放生活补助的一种奖励制度。一般都是排名靠前的人才能享受到公费待遇,具体是前几名各学校不一样,有多有少。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由国家包学费、包分配、有“铁饭碗”和干部身份,所以选拔严格,大中专院校学生当时受尽了周围同学和家长的羡慕。1999年扩招之后的中专生、专科生和本科生一般来说都是自费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直到2014年才取消公费。2007年六所部属师范大学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2016年起还有公费医学生、公费农科生。
国家公费生和地方公费生的区别
1、成绩要求不同
国家公费生多数要求一本线,地方公费生要求本科线。
2、承担院校不同
国家公费生是教育部直属的高校。
地方公费生一般是地方省政府按照教育部指示的高校承担。具体院校名称看各个省份的划分。
3、政策优惠
公费生都是免学费、住宿费,每年每月补贴生活费。但国家公费生要比地方公费生的生活费补贴多。
㈨ 公费农科生选择学校的区别
具体区别还是要看当地学校的要求。
公费农科生为4年制本科生,2020年招生计划为656人,比2019年多294人。培养任务由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鲁东大学、聊城大学、山东农业工程学院5所高校承担,其中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是首年加入公费农科生的招生阵营。
公费农科生教育是指山西省属农业院校面向涉农专业本科生实行的,由省级财政承担其在校期间学费、教材费、住宿费并给予生活费补助(补助标准动态调整)的农科生培养管理制度。面向乡镇和基层综合便民服务机构中专项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急需紧缺专业定向培养的本科生,毕业后到定向培养区域就业。由省属农业院校按照《公费农科生教育协议》进行教育培养,在校学习期间和毕业后须按照有关协议约定,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义务。
㈩ 免费农科生报考条件及要求
法律分析:(一)热爱“三农”事业,毕业后志愿到乡镇和基层综合便民服务机构工作,具备当年普通高考报考条件,且本人具有22个县(市、区)(见招生区域)户籍的应、往届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含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
(二)报考公费农科生的考生须自愿承诺签订并履行《公费农科生教育协议》。
(三)身体健康,体检标准严格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法律依据:《公费农科生教育实施办法》
第四条 省教育厅会同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结合各乡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统筹制定公费农科生的专业招生计划、分专业招生数量、定向培养区域,确保招生培养与基层岗位需求有效衔接。
第五条 培养院校招收公费农科生通过高考选拔,列入提前批次,单独划线,单独录取。招生录取严格按照“阅知协议,填报志愿,高校录取,签订协议”的步骤,面向全省考生公平、公正、公开招生。培养院校、各地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政策公开宣传、招考报名发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