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配送网络优化 英文文献
就是嫌弃你的给分太低了!三千字的论文卖价就几十块钱了
❷ 关于TD-SCDMA网优的外文文献
我处禁止上传文件,相关PDF外文文献有,翻译得靠你自己,希望能满足你的需要,能帮到你,多多给点悬赏分吧,急用的话请多选赏点分吧,这样更多的知友才会及时帮到你,我找到也是很花时间的,如果需要请直接网络 私信 或者 Hi 中留言贴出你在 网络知道的问题链接地址 及 邮箱地址
❸ CDMA无线网络优化方法探讨及案例分析 毕业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1 引言 1
1.1 课题背景 1
1.1.1 移动通信行业发展 1
1.1.2 CDMA技术的发展现状 1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3
2 基本原理 4
2.1 CDMA基本概念 4
2.2 DS-CDMA的关键技术 4
2.2.1 功率控制技术 4
2.2.2 PN码技术 5
2.2.3 RAKE接收技术 5
2.2.4 软切换(Soft Handoff)技术 5
2.3 CDMA网基本结构系统 7
3 CDMA无线网络优化流程和方法 8
3.1 CDMA无线网络优化概述 8
3.2 CDMA无线网络优化的发展 8
3.3 CDMA无线网络优化的分类 9
3.3.1 工程优化 9
3.3.2 运维优化 10
3.4 CDMA无线网络优化的通常流程 10
3.5 CDMA无线网络优化的方法 12
3.6 CDMA无线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 13
3.6.1 优化准备工作 13
3.6.2 现场测试 14
3.6.3 CLUSTER级的调整和优化 14
3.6.4 系统级优化(有负载) 15
4 CDMA网络优化典型案例分析 16
4.1 CDMA无线掉话常见原因分析及优化 16
4.1.1 处干覆盖范围以外的掉话 16
4.1.2 导频污染引起的掉话 18
4.1.3 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引起的掉话 19
4.1.4 干扰引起的掉话 20
4.2 CDMA网络中切换问题 21
4.2.1 硬切换 21
4.2.2 软切换及更软切换 22
4.2.3 典型案例分析 25
4.3 总结 28
5 结束语 29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中文摘要
CDMA是为满足现代移动通信网在大容量、高质量、综合业务、软切换、国际漫游等方面的要求而设计的一种先进移动通信技术,它具有抗干扰性好,抗多径衰落,保密安全性高等诸多优点。CDMA网络是中国电信的主推品牌,CDMA2000 (3G)业务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中国电信的成败,而CDMA业务的发展必须依赖完善的网络才能顺利进行。因此,CDMA系统在运营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网络优化,一是为了能够给系统当前的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二是为了提高系统容量,以接纳越来越多的系统未来用户。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对投入运行的网络进行参数采集、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运行质量的原因,通过技术手段或参数调整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的方法,使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同时了解网络的增长趋势,为扩容提供依据。具体的网络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网络覆盖问题;掉话问题;二次呼叫问题;越区切换问题;与其他网络手机用户的互连互通等。
本课题主要研究CDMA无线通信网络中掉话和切换问题的分析和优化。通过对覆盖区基本情况、网络覆盖、质量、话务的分析,应用现有理论和技术,在前期工程的基础上为完善CDMA网络的覆盖并优化网络,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使得网络容量、质量、经济效益、竞争力达到预期设定的目标值,最终满足客户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无线网络优化、CDMA、掉话问题、软切换技术等
ABSTRACT
CDMA is a kind of advance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hich fulfill great capacity and quality、synthetical operation、soft switch and international ramble. It possesses lots of merits such as repellence of interference and attenuation of multiple paths. The security is also great trait of CDMA. CDMA is the main operation that China Unicorn extend .The progress of CDMA right result in the success of China Unicom,and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tion must depend on perfect network.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management, it is completely necessary to optimize CDMA wireless network constantly On the one hand, the purpose of optimizing CDMA wireless network is to provide more consummate service,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to extend system capacity in order to take up more and more consumers.
The purpose of this task is to investigate the best methods that can optimize CDMA wireless network by collecting data of network which is in operation and analyzing the data in order to find the cause which influences the quality of the network. The advantage of CDMA is application of power control and soft switch, so they are usually the emphases ring base station optimizing. On the other hand, data optimizing is also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Concretely, methods of optimizing are as following: l、the issue of network coverage 2、dropped calls problem 3、the second call issues 4、handoff issues 5、with other network users, such as the interconnection.
The main research topics of 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re dropped calls and switching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Covered by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district, network coverage quality and traffic analysis. Applying of existing theory and technology, the basis of p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the coverage of CDMA networks and optimized networks is practical designed. Makes network capacity, quality, cost-effective, competitive edge to achieve the desired target set, and ultimately meet customer needs of the market.
Keywords: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CDMA, th
❹ 我要写毕业论文,是关于无线网络得。但是不知道写哪方面得。请给一个建议或者关于无线网络得题目
所谓无线网络,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线,可以和有线网络互为备份。
在“首选网络”下的“无线网络”选项卡上,单击要为其配置 802.1X 身份验证的无线网络连接,然后单击“属性”。 在“身份验证”选项卡上,执行以下任一项操作: 要为此连接启用 IEEE 802.1X 身份验证,请选中“为此网络启用 IEEE 802.1X 身份验证”复选框。默认情况下将选中此复选框。 要为此连接禁用 IEEE 802.1X 身份验证,请清除“为此网络启用 IEEE 802.1x 身份验证”复选框。 在“EAP 类型”中,单击要用于此连接的“可扩展的身份验证协议 (EAP)”类型。 如果在“EAP 类型”中选中“智能卡或其他证书”,请单击“属性”,并在“智能卡或其他证书属性”中执行以下操作: 要使用驻留在智能卡上用于身份验证的证书,请单击“使用我的智能卡”。 要使用驻留在计算机上证书存储区中用于身份验证的证书,请单击“在此计算机上使用证书”,然后指定是否使用简单证书选择。 要验证为您的计算机提供的服务器证书仍然有效,请选中“验证服务器证书”复选框,指定您的计算机会自动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器,然后指定可信根证书颁发机构。 要查看有关所选根证书颁发机构的详细信息,请单击“查看证书”。 当智能卡或证书中的用户名与所登录的域中的用户名不同时,若要使用另一用户名,请选中“为此连接使用一个不同的用户名”复选框。 如果在“EAP 类型”中选中“受保护的 EAP (PEAP)”,请单击“属性”,然后执行以下操作: 要验证为您的计算机提供的服务器证书仍然有效,请选中“验证服务器证书”复选框,指定您的计算机会自动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器,然后指定可信根证书颁发机构。 在“选择身份验证方法”中,单击要在 PEAP 内使用的身份验证方法,然后单击“配置”。 如果您选中“受保护的密码 (EAP-MSCHAP v2)”,那么,请在“EAP MSCHAP v2 属性”中指定是否使用您在 Windows 登录屏键入的用于身份验证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及域,如果适用的话),请单击“确定”,然后再次单击“确定”。 如果您选择“智能卡或其他证书”,那么,请在“智能卡或其他证书属性”中,按照步骤 6 中的说明并根据需要配置设置,单击“确定”,然后再次单击“确定”。 在“身份验证”选项卡上,执行以下操作: 当用户未登录时,要指定计算机尝试访问网络的身份验证,请选中“当计算机信息可用时身份验证为计算机”复选框。默认情况下将选中此复选框。 当用户信息或计算机信息不可用时,要指定计算机尝试访问网络的身份验证,请选中“当用户或计算机信息不可用时身份验证为来宾”复选框。
❺ 求WIFI的原理与应用的参考文献
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 Wi-Fi是一个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 现时一般人会把Wi-Fi及IEEE 802.11混为一谈。甚至把Wi-Fi等同于无线网际网路。 Wi-Fi联盟成立于1999年,当时的名称叫做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 (WECA)。在2002年10月,正式改名为Wi-Fi Alliance。 通俗说法: WIFI就是一种无线联网的技术,以前通过网线连接电脑,而现在则是通过无线电波来连网;常见的就是一个无线路由器,那么在这个无线路由器的电波覆盖的有效范围都可以采用WIFI连接方式进行联网,如果无线路由器连接了一条ADSL线路或者别的上网线路,则又被称为“热点”。 现在市面上上常见的无线路由器多为54M速度,再上一个等级就是108M的速度,当然这个速度并不是你上互联网的速度,上互联网的速度主要是取决于WIFI热点的互联网线路。 说白了就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Fidelity”基于IEEE 802.11b标准的无线局域网,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无线上网 ( WIFI )。 更详细的信息可以参考以下 http://ke..com/view/43867.htm
❻ TD-scdma大型场馆的无线网络优化毕业设计
大型场馆覆盖方案
大型场馆在室内覆盖建设中所占比例很大,而且往往是重大集会所在地,所以大型场馆的网络建设意义重大。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召开,北京奥组委已经向国际奥委会承诺举办一届有史以来最高水平的奥运会,在无线通信方面,要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供奥运史上技术最先进、业务最丰富、服务最周到的移动通信服务。这给我国的运营商及通信设备制造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而通信服务的基础是优质的网络覆盖,因此做好奥运城市,特别是体育场馆的网络覆盖工作尤为重要。
一、大型场馆覆盖的关键因素
大型场馆的无线传播环境和话务特点与写字楼、住宅小区等建筑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室内覆盖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独特性。
大型场馆作为重大活动和赛事的举办地,场地都比较开阔,可容纳人数众多,是一般的室内建筑无法比拟的,例如奥运主会场鸟巢可容纳9万人、沈阳奥体馆可容纳6万人。在活动期间,这些场馆大部分时间容量饱和,用户密度高、话务量大,因此首先要解决网络容量问题;其次,为实现高容量,场馆内部一般分为若干个小区,在场馆内传播环境良好,一般为视距传输,各小区之间的干扰大,需要考虑如何消除干扰;此外,大型场馆的话务量会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在活动期间需要满足最大话务容量,而非活动时间话务量极低,合理调度资源、节省不必要的能源损耗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大型场馆网络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网络容量、话务调度、网络质量及稳定性等多种因素。
二、大型场馆“多通道”覆盖方案
“多通道”室内覆盖方案是中兴通讯首创的新一代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它结合TD多通道的特点,借助定制的中兴通讯小型化BBU+RRU特色室内覆盖产品,将室外智能天线思想引入室内形成“多通道”隔离干扰。用特色室内“多通道”算法替代室外智能天线算法,不仅能降低室内系统的干扰,大幅提升覆盖质量,还可以实现覆盖和容量的独立规划,为网络后续的良性发展打下基础。在大型场馆的网络规划中,采用“多通道”室内覆盖方案能够解决容量、网络质量及稳定性等诸多问题。诸多大型场馆网络规划案例充分证明:无论仿真结果还是测试结果该方案性能都优于传统覆盖方案。
1. 恰当选择信源是精品网络的基础
大型场馆需要支持几万用户的通讯需求,对于特大型场馆甚至需要支持数十万用户的通讯需求,对系统的容量要求极高。另一方面,大型场馆的场地较开阔,设备要求集中维护,提高网络维护效率。大型场馆TD-SCDMA室内覆盖的信源建议采用BBU+RRU方式,将基站的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分开,基带池(即BBU)集中放置共享基带,便于网络的集中管理,而射频部分(即RRU)可以灵活放置在室内任何地方,为场馆的各个角落提供信源,通过光纤与基带池(即BBU)连接。基站分离成BBU和RRU两个部分,在设备的选择上可以有更多的组合方式。例如,从容量出发可以选择大容量或超大容量的BBU;从功率考虑,可以根据覆盖场景选择2W或12W的RRU。该方式应用于大型场馆具有组网灵活、施工简便的优势,便于网络规划和工程施工。采用这种组网方式可以更方便地调整网络容量,覆盖不同区域的RRU可以按需进行小区合并或分裂,只需后台对RRU归属进行相关配置,无需改造天馈就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小区规划。
此外,从节省成本和快速建网的角度出发,大型场馆的TD-SCDMA分布系统建议采用与2G共天馈方式。BBU+RRU的灵活组网,最大限度避免了与2G合路建设带来的限制。
沈阳奥体中心体育场是中兴通讯承建的众多大型场馆之一,占地25.4万m2,建筑面积10.4万m2,长278m,宽235m,高82m,地上6层,看台分为上、下两层,奥运会净容量6万人。效果示意如图1所示。
该场馆进行TD网络覆盖时,采用BBU+RRU组网方式, RRU分别与2G系统各区的室内覆盖系统合路共用天馈系统,完成看台和功能房的覆盖,共使用了8个RRU覆盖整个场馆,共享一个大容量的BBU。在这种组网方式下,通过共享能尽量减少网络设备,对设备进行集中管理,给赛会期间网络维护带来极大便利。
2.合理的网络规划提升网络品质
大型场馆室内无线信号传播为视距传输,能量以直达径为主。室内覆盖在缺少智能天线和良好的空间隔离时,小区间的干扰较严重,所以在满足容量的同时,将干扰降到最低是网络规划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大型场馆的覆盖方案中,充分利用了“多通道”算法的优势。上行方向,用户分散在多个通道隔离干扰;下行方向,每个用户的信号只在其上行归属的通道下发射,不会影响其他通道用户信号,有效降低了用户间的干扰;切换区或信号弱区可在归属通道和次强通道均进行信号收发分集。“多通道”覆盖实现了在同一小区内降低干扰的目的,配合高指向性天线可以进一步降低干扰。
根据场馆的容量需求,小区划分还要考虑网络性能和频点复用。大型场馆与周围的宏覆盖之间一般采用异频组网。根据TD的网络频率原则:一般室内覆盖占用3个频点,宏覆盖占用3~6个频点。考虑到大型场馆的容量要求,推荐大型场馆覆盖使用6个频点,周围宏覆盖采用3个频点。一般室内分布系统,不同小区间可以通过建筑物本身增加隔离,小区之间可以同频组网。而大型场馆小区之间的空间隔离小,完全同频组网情况下,由于小区间的干扰严重影响网络性能,通过仿真和实测,采用频率1:1复用的组网形式,将整个场馆划分为6个小区,这种条件下,可以基本达到满码道工作,提供最大的系统容量。如果容量不需要这样大,可以减少小区数目。典型情况下,可以将看台划分为4个小区实现覆盖。
沈阳奥体中心看台覆盖使用的8个RRU,可以自由组合组成8小区、4小区和2小区覆盖。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看台覆盖异频4小区组网为最佳组网方案。在实际组网中,将原来规划的8小区进行通道合并,组成异频4小区组网。即每个小区包含2个通道,利用“多通道”算法在小区内隔离干扰的同时,频点利用率也提高了一倍。测试结果显示:本规划案例中,容量与功率相对平衡,容量能够达到最大值,手机通话质量好,手机发射功率处于较低水平,TCP(发射载波功率)比较平稳,测试效果优良。
三、 总结
大型场馆由于无法使用智能天线,使得TD-SCDMA系统由码道受限变为干扰受限。因此在设备的选择和网络规划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网络容量、话务调度、网络质量及稳定性等多种因素。
中兴通讯承建了2008年奥运会绝大部分奥体场馆的室内覆盖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场馆覆盖经验。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BBU+RRU组网方式、运用“多通道”算法,并进行合理的网络规划,能够有效解决场馆的容量和干扰问题。
作者:原均和 金康虎 刘星 来源:中兴通讯技术
❼ 写一篇关于无线网络的论文,重要的是论文中要有下面的要求里的啊!!最主要的是新技术方面的哟!!!急求!!!谢谢
1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
2只要不是抄的,你写出全世界最差的一篇论文就 可以。
3比着葫芦画瓢,找一篇去年毕业 同学的范文,格式样式,照着写就行了。
4毕业论文的实 质是读后感,选一本书,花一个星期读一遍。边读 边做笔记。把笔记整理一下,按范文格式条理一下,就是很好的论文了。
5问题的关键是:你必须花一周的时间。许多同学不愿花费这个时间,那就没辙了。别的也别谈了。 完了。
6有的同学找朋友帮忙,自已不写,让朋友替自己写一篇。 这当然好,但现在的朋友大都靠不住。你让他写一篇给你,他满口答应,没过两天就送给你一篇。你千恩万谢。可是拿给老师一看,原来是从网上粘下来的,乱码都 还没改。更可气者,一稿多用,他还把这篇“论文”送给好几个人,赚了好几顿饭,造成“雷同抄袭”、频烦吃饭。
7结论:只能自己写,花一周时 间。
8那位问了:“我写得不好怎么 办?”答:“这是伪问题。别管好坏,先写出来就行。老师还怕都写好呢:没法分优良中差了!总之,你写出一篇全球最差的论文就行,只要不是抄的!”
9只要硬着头皮写,傻瓜都能写一篇。
第一章 选题
一、选题的原则
(一)有价值(有品位,内行)
(二)有可行性(或操作性,大小适中,难易恰当)
(三)有浓厚兴趣(兴趣是动力,必须是自己喜欢的。)
《论语·雍也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果你什么都不喜欢,那就更好办:让辅导老师给你一个题目就行。
(四)专业对口(专业专长)
二、 选题的 方法
(一)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填补空白的课题
(三)有争议的课题
(四)有矛盾的课题
(五)可综述的课题
第二章 搜集资料
学术研究往往是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因此,搜集相关文献信息,非常重要。要求能快 速、准确地搜集到所需的资料信息。
一、直接材料的搜集
第 一手材料
二、间接材料的搜集
从文献及网络查取的材料
(二手材料一定要注意核对。)
图书、期刊,纸本索引及网络检索GOOGL、网络网等,关键词检索。
三、材料的分析
让材料自然分类,类聚法。
第三章 写提纲
提纲尽可能详尽,条理清晰,条块分明。
(镶玻璃法: 把内容分成几块,一块块往上填内容就行了。)
一般分为序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论证的形式,纵深式(递进式),平列式,综合式。
第四章 写论文
一、格式及要求:前置部分及主体部分
前置部分:标题、署名、指导教师、目录、摘要、关键词
(一)标题:对论文重点的直接呈现。准确得体,通俗易懂,简短精练(不能 简短,可加副标题),符合规范。
(二)署名,在题下。
(三)指导教师:xxx
(四)摘要(可复制文中关键句子,稍作修 饰、连缀即可)
(五)关键 词,一般3—5个即可,以重要程度为序。
(六)目录
主体部分:
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一)前言(引言,序论,导言,绪言)
(二)正文(本论,主体)
(三)结论
(四)注释
(五)参考文献
(文献名,作者,出版社,版次)
二、具体方法与规 范
(一)写作的顺序
1按照提纲自首至尾
2先写思考成熟的部分,最后焊接起来。(若不知从何写起,就这样写)
写此不管彼,只求一意法。
(二)引用材料的方法
1直接引用法
引证。推论,尊重,显示自己并非标新立异,不乏同道。(拉赞助)
2先斩后奏法
先概述观点,然后指出某人某文已详言之(加注参见)
3映带法
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研究韩愈,不妨提及东坡;研究明清诗,也可上溯到汉魏。
4戒剽窃。学会运用,而不是照抄。
(三)论文的整体要求
准确,概括、简练,严谨客观,平实,文采。
不可以孤立的看问题,要注意上下影响。
(四)段落、标点规范
(五)语体的要求
要简约典雅。
第五章 修改、定稿
文不厌改,要改得死去活来。
一、自己反复阅读, (1)改正错误的字、词、句(笔下误)。(2)逻辑错误
(3)修正完善观点(4)论据错误(5)调整结构布局(完美,圆满,面团原理,增删 材料)(6)修饰词句。
面团原理:你如果原打算写五个部分,最后只写成三个部分;那你就说你本来就打算写三个部分,现在如期完成了,很“圆满”。因为没有人知道你的原计划,也 没有人想知道,所以没必要告诉他人。
二、他人审校(吸收他人意见;自己的错误往往看不出)。
互相审阅,互相挑毛病。
第六章 答辩
虚心点就行。自己写的,也不用心虚
❽ 网络优化的其他
介绍
无线网络优化是通过对现已运行的网络进行话务数据分析、现场测试数据采集、参数分析、硬件检查等手段,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参数的修改、网络结构的调整、设备配置的调整和采取某些技术手段(采用MRP的规划办法等),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网优是“无线网络优化”的简称,指通信网络建成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优化(包括软件、硬件、配置等);网规是“网络规划”的简称,指在建设通信网络之前根据建网目标、用户需求、当地实际情况等对网络建设进行规划。
“网优”也指的是从事无线网络优化的人群,因为需要长期出差,从业者一般为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男性较多,并且从业时间较短,大多数人员合同期满后会选择离职,一般从业5年内的人群较多,5年以上的人员较少,因此网优的工资水平较高,属于高薪职业,其中分级较明显,高级工程师月薪可达1.5万以上,初级工程师也可达到4千左右。网优的工作时间相对稳定,与其他行业一样有双休和节假日正常休息,但是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会经常出现双休日加班情况,但也都会在项目进行中进行调休串休,网优主要从事的工作为DT测试及分析,CQT测试及分析,天馈调整(RF优化),后台参数修改调整,KPI监控与提升,质差小区处理等等,其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当前无线网络覆盖情况,通过网优专业手段进行优化,使用户在使用手机时能够在保持移动性的同时正常通话,不会出现短音,掉话,未接通等问题。目前国内3G普及,网优公司不断增加,网优人员短缺,因此网优也是朝阳产业。
网优是一种职业,指的是无线网络优化,也指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无线网络优化工程师,分为2G和较火的3G网络优化。网优是一个要求技术性和经验并存的职业,技术水平越高,工作经验越多,自然薪酬待遇也就越多,很多都是需要在项目中自己学习和积累。就市场来看网优的待遇参差不齐,有些工作时间不短,但技术水平有限,始终做一些初级的工作,工资待遇也同样停滞,有些工作时间不长,但学习能力强,善于积累经验,成长很快,工资待遇自然同步增长。
总之,网优的工作刚开始会很辛苦,素质要求也高,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要有一定心理和抗压能力。刚毕业的大学生可以做几年锻炼锻炼,但要做好准备,并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来决定。 网络优化的方法很多,在网络优化的初期,常通过对OMC-R数据的分析和路测的结果,制定网络调整的方案。在采用图1的流程经过几个循环后,网络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仅采用上述方法较难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时通常会结合用户投诉和CQT测试办法来发现问题,结合信令跟踪分析法、话务统计分析法及路测分析法,分析查找问题的根源。在实际优化中,尤其以分析OMC-R话务统计报告,并辅以七号信令仪表进行A接口或Abis接口跟踪分析,作为网络优化最常用的手段。网络优化最重要的一步是如何发现问题,下面就是几种常用的方法:
1.话务统计分析法:OMC话务统计是了解网络性能指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反映了无线网络的实际运行状态。它是我们大多数网络优化基础数据的主要根据。通过对采集到的参数分类处理,形成便于分析网络质量的报告。通过话务统计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呼叫成功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每时隙话务量、无线信道可用率、话音信道阻塞率和信令信道的可用率、掉话率及阻塞率等),可以了解到无线基站的话务分布及变化情况,从而发现异常,并结合其它手段,可分析出网络逻辑或物理参数设置的不合理、网络结构的不合理、话务量不均、频率干扰及硬件故障等问题。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地区,制定统一的参数模板,以便更快地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调整特定小区或整个网络的参数等措施,使系统各小区的各项指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全网的系统指标。
2.DT (驱车测试):在汽车以一定速度行驶的过程中,借助测试仪表、测试手机,对车内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正常通话要求,是否存在拥塞、干扰、掉话等现象进行测试。通常在DT中根据需要设定每次呼叫的时长,分为长呼(时长不限,直到掉话为止)和短呼(一般取60秒左右,根据平均用户呼叫时长定)两种(可视情况调节时长),为保证测试的真实性,一般车速不应超过40公里/小时。路测分析法主要是分析空中接口的数据及测量覆盖,通过DT测试,可以了解:基站分布、覆盖情况,是否存在盲区;切换关系、切换次数、切换电瓶是否正常;下行链路是否有同频、邻频干扰;是否有孤岛效应;是否有乒乓效应;是否有远近效应;扇区是否错位;天线下倾角、方位角及天线高度是否合理;分析呼叫接通情况,找出呼叫不通及掉话的原因,为制定网络优化方案和实施网络优化提供依据。
3.CQT (呼叫质量测试或定点网络质量测试):在服务区中选取多个测试点,进行一定数量的拨打呼叫,以用户的角度反映网络质量。测试点一般选择在通信比较集中的场合,如酒店、机场、车站、重要部门、写字楼、集会场所等。它是DT测试的重要补充手段。通常还可完成DT所无法测试的深度室内覆盖及高楼等无线信号较复杂地区的测试,是场强测试方法的一种简单形式。
4.用户投诉:通过用户投诉了解网络质量。尤其在网络优化进行到一定阶段时,通过路测或数据分析已较难发现网络中的个别问题,此时通过可能无处不在的用户通话所发现的问题,使我们进一步了解网络服务状况。结合场强测试或简单的CQT测试,我们就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该方法具有发现问题及时,针对性强等特点。
5.信令分析法:信令分析主要是对有疑问的站点的A接口、Abis接口的数据进行跟踪分析。通过对A接口采集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切换局数据不全(遗漏切换关系)、信令负荷、硬件故障(找出有问题的中继或时隙)及话务量不均(部分数据定义错误、链路不畅等原因)等问题。通过对Abis接口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主要是对测量仪表记录的LAY3信令进行分析,同时根据信号质量分布图、频率干扰检测图、接收电平分布图,结合对信令信道或话音信道占用时长等的分析,可以找出上、下行链路路径损耗过大的问题,还可以发现小区覆盖情况、一些无线干扰及隐性硬件故障等问题。
6.自动路测系统分析:采用安装于移动车辆上的自动路测终端,可以全程监测道路覆盖及通信质量。由于该终端能够将大量的信令消息和测量报告自动传回监控中心,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出现问题的地点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所采用的方法同5。
在实际工作中,这几种方法都是相辅相成、互为印证的关系。GSM无线网络优化就是利用上述几种方法,围绕接通率、掉话率、拥塞率、话音质量和切换成功率及超闲小区、最坏小区等指标,通过性能统计测试→数据分析→制定实施优化方案→系统调整→重新制定优化目标→性能统计测试的螺旋式循环上升,达到网络质量明显改善的目的。 需要考虑几方面关键因素,包括:
· 能够处理数量逐渐增长的移动设备的网络基础设施· 整体网络流量、使用情况以及性能的可视性,包括每台设备的应用性能· 管理优化关键业务型应用程序和其它次优先级的带宽的能力· 具有支持必要的移动策略的政策,同时确保它们的性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基本信息
书名:网络优化(第2版)
作者:谢金星、邢文训、王振波
定价:19元
出版日期:2009-7-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图书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网络优化的基本模型和基本算法,包括构造这些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相应算法在计算机上的一些具体实现技巧和复杂性分析.
全书由7章组成: 第1章为概论,第2章介绍关于算法的一些基本知识,第3章到第7章分别讨论树的问题、最短路问题、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流问题和匹配问题.每章还安排了一些练习题.
本书可作为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高年级大学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的学者和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序言I
前言III第1章 概论1
1.1 网络优化问题的例子1
1.2 图与网络2
1.2.1 有向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2
1.2.2 无向图与无向网络的基本概念5
1.3 图与网络的数据结构6
1.3.1 邻接矩阵表示法6
1.3.2 关联矩阵表示法7
1.3.3 弧表表示法7
1.3.4 邻接表表示法8
1.3.5 星形表示法8
1.4 计算复杂性的概念11
1.4.1 组合最优化问题11
1.4.2 多项式时间算法13
1.4.3 多项式问题16
练习题18第2章 算法基础19
2.1 NP,NPC和NP-hard概念19
2.1.1 问题、实例与输入规模19
2.1.2 判定问题21
2.1.3 非确定多项式问题类(NP)22
2.1.4NP完全问题类(NPC)25
2.2算法设计与分析29
2.2.1 贪婪算法30
2.2.2 动态规划31
2.2.3 线性规划方法--全幺模矩阵34
2.2.4 两分法36
2.2.5 网络搜索算法37
2.3 小结38
练习题38第3章 最小树与最小树形图41
3.1 树的基本概念41
3.2 最小树算法44
3.2.1 Kruskal算法44
3.2.2Prim算法46
3.2.3 Sollin算法48
3.3 最小树形图49
3.4 最大分枝53
练习题56第4章 最短路问题58
4.1 最短路问题的数学描述58
4.2 无圈网络与正费用网络: 标号设定算法60
4.2.1Bellman方程60
4.2.2 无圈网络61
4.2.3 正费用网络62
4.3 一般费用网络: 标号修正算法65
4.3.1Bellman-Ford算法65
4.3.2 一般的标号修正算法67
4.3.3 Floyd-Warshall算法68
练习题70第5章 最大流问题73
5.1 最大流问题的数学描述73
5.1.1 网络中的流73
5.1.2 最大流问题76
5.1.3 增广路定理77
5.2 增广路算法79
5.2.1 Ford-Fulkerson标号算法79
5.2.2 残量网络81
5.2.3 最大容量增广路算法82
5.2.4 容量变尺度算法83
5.3 最短增广路算法83
5.3.1 距离标号84
5.3.2 最短增广路算法85
5.3.3 复杂度分析87
5.4 一般的预流推进算法88
5.4.1 一般的预流推进算法88
5.4.2 复杂度分析91
5.5 最高标号预流推进算法94
5.5.1 最高标号预流推进算法94
5.5.2 算法的复杂度分析94
5.6 单位容量网络上的最大流算法96
5.6.1 单位容量网络上的最大流算法97
5.6.2 单位容量简单网络上的最大流算法98
练习题98第6章 最小费用流问题102
6. 1 最小费用流问题的数学描述102
6. 1. 1 最小费用流问题102
6. 1. 2 最小费用流模型的特例及扩展104
6. 2 消圈算法与最小费用路算法106
6. 2. 1 消圈算法106
6. 2. 2 最小费用路算法108
6. 3 原始-对偶算法111
6. 3. 1 对偶问题及互补松弛条件111
6. 3. 2 原始-对偶算法112
6. 4 瑕疵算法115
6. 5 松弛算法122
6. 6 网络单纯形算法127
6. 6. 1 算法的一般思路128
6. 6. 2 处理退化的方法131
6. 6. 3 初始的基本可行解133
6. 6. 4 容量有界的情形133
练习题136第7章 匹配问题141
7. 1 匹配问题的数学描述141
7. 2 二部基数匹配问题144
7. 2. 1 增广路算法144
7. 2. 2 应用简单网络上的最大流算法147
7. 3 非二部基数匹配问题147
7. 4 二部赋权匹配问题151
7. 5 非二部赋权匹配问题152
练习题162索引及英文关键词165
参考文献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