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网络基本特性中的可扩展性怎么理解
规划网络过程中预留一些可扩展的地方以应对未来可能的更高要求的需求,比如在接入交换机上预留更多的接口应对业务的扩展,在核心交换机上预留板卡插槽等等
㈡ 无线局域网采用的协议是什么
无线局域网协议主要分为两大阵营:IEEE802.11系列标准和欧洲的HiperLAN。
IEEE 802.11协议
IEEE802.11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在1997年6月颁布的无线网络标准。它是第一代无线局域网标准之一。IEEE 802.11规定了无线局域网在2.4GHz波段进行操作,这一波段被全球无线电法规组织定义为扩频使用波段。
标准的802.11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园区网中用户与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速率最高只能达到 2Mbit/s。
其中IEEE802.11协议、蓝牙标准和HomeRF工业标准等是无线局域网所有标准中最主要的协议标准。这些协议和标准各有优劣,各有自己擅长的应用领域,有的适合于办公环境,有的适合于个人应用,有的则更适合家庭用户。
(2)无线网络的可扩展性扩展阅读
展频技术的无线局域网络产品是依据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ttee;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规定的ISM(Instrial Scientific,and Medical),频率范围开放在902M~928MHz及2.4G~2.484GHz两个频段,所以并没有所谓使用授权的限制。
展频技术主要又分为“跳频技术”及“直接序列”两种方式。而此两种技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所使用的技术,其目的是希望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依然能保持通信信号的我稳定性及保密性。
1、跳频技术(FHSS)
跳频技术(Frequency-Hopping Spread Spectrum;FHSS)在同步、且同时的情况下,接受两端以特定型式的窄频载波来传送讯号,对于一个非特定的接受器,FHSS所产生的跳动讯号对它而言,也只算是脉冲噪声。
FHSS所展开的讯号可依特别设计来规避噪声或One-to-Many的非重复的频道,并且这些跳频讯号必须遵守FCC的要求,使用75个以上的跳频讯号、且跳频至下一个频率的最大时间间隔(Dwell Time)为400ms。
2、直接序列展频技术(DSSS)
直接序列展频技术(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DSSS)是将原来的讯号“1”或“0”,利用10个以上的chips来代表“1”或“0”位,使得原来较高功率、较窄的频率变成具有较宽频的低功率频率。
而每个bit使用多少个chips称做Spreading chips,一个较高的Spreading chips可以增加抗噪声干扰,而一个较低Spreading Ration可以增加用户的使用人数。
基本上,在DSSS的Spreading Ration是相当少的,例如在几乎所有2.4GHz的无线局域网络产品所使用的Spreading Ration皆少于20。而在IEEE 802.11的标准内,其Spreading Ration只有11,但FCC的规定是必须大于10,而实验中,最佳的Spreading Ration大约在100左右。
㈢ 无线局域网络模块是什么有什么用
无线局域网都缺乏透视能力――因为每个接入点都是一个单独的节点,按照一个静态RF计划(通常为预测的RF)中的信道和功率设置进行独立配置。尽管这些自主的接入点可以收到附近的某个工作在相同信道的接入点的信号,但是自主接入点无法得知相邻的接入点与其是否属于同一个网络或者是相邻网络。而且,因为自主接入点是“节点式”的,所以很难扩展到大型、连续、协调的无线局域网和添加高级应用。 表1列出了对于自主接入点部署方式的无线需求和解决方案。在某些情况下,采用自主接入点的WLAN的部署会对WLAN带来很多限制。 表1 对于自主接入点部署方式的无线需求和解决方案需要说明自主方式的解决方案第二层快速安全漫游客户端在子网内部的无缝漫游――跨越不同的接入点和虚拟LAN(VLAN)为支持漫游添加一个无线域服务(WDS)设备(接入点或者交换机模块)第三层快速安全漫游客户端在子网之间的无缝漫游――跨越不同的接入点和VLAN自主接入点本身不支持。需要为支持漫游采用一个集中式解决方案升级成本部署额外管理功能和为接入点安装新镜像所需的时间部署一个集中的管理基站或者使用管理脚本入侵检测系统(IDS)能够检测伪装接入点、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一个基于WDS的IDS,或者添加一个覆盖式WLAN解决方案定位服务直观显示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信息变化和Wi-Fi设备的位置使用一个现场调查解决方案或者一个覆盖式WLAN动态RF迅速地、动态地适应RF环境使用系统级应用设备,或者一个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RF信息可供手动检查或者措施使用负载均衡自动在相邻接入点之间均衡客户端负荷每个接入点通报服务情况,但是负载不是自动地在接入点之间分布访客联网能够为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提供对WLAN的受控访问权限,同时保持网络的安全性为每个接入点部署专门的中继VLAN,并在整个企业中加以宣传WLAN语音利用现有的无线基础设施提供经济有效的、实时的语音服务部署基于接入点的呼叫准入控制(CAC);控制建立在每个接入点的基础上,不能协调多个接入点管理经济有效的、简化的WLAN管理和部署为配置WLAN管理和单独配置每个接入点部署脚本或者SNMP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使用自主接入点的第一代无线局域网是一种方便的网络。从WLAN首次面世以来,技术需求发生了很多变化。现在,基本的网络连接已经不足以满足需要。企业需要在他们的办公楼中提供无所不在的无线网络连接。他们的WLAN必须支持多种移动服务,例如语音、访客接入、定位和增强的无线入侵防御系统(WIPS),同时还应当提供简化的部署、管理和可扩展性。企业需要突破了表1中所列多种限制的WLAN。 为了部署这些功能和消除这些限制,需要一个统一的WLAN――一个集中式的,基于连接到无线局域网控制器的轻型接入点的网络。因此,机构需要思科统一无线网络。 可扩展性:WLAN必须具备的特性 人们对基于无线网络的可扩展性、高级服务的需求并不是刚刚出现的。事实上,蜂窝网络供应商已经在扩展无线网络方面克服了很多挑战。最初,蜂窝无线网络是由多个提供基本连接的蜂窝信号发射塔结合而成的。当时有很多管理塔间电话呼叫的协议,但是这些协议并不可靠――很多呼叫都会被丢弃。 蜂窝网络运营商需要一个让用户可以在漫游期间保持呼叫的解决方案,以及一个部署高级服务的平台。因此,他们采用了一种名为基站控制器的新型网络组件。 对于蜂窝网络而言,基站控制器可以协调一组无线电发射塔。当蜂窝网络用户在不同发射塔的覆盖范围之间移动时,基站控制器会对漫游切换进行协调。这可以提高蜂窝网络的稳定性,减少被丢弃的呼叫。 蜂窝基站控制器的概念也可应用到802.11 WLAN中。运营商不是管理多个独立的接入点,而是可以通过一个名为无线局域网控制器的集中式设备管理轻型接入点。 WLAN集中化 参照蜂窝网络的发展道路,思科系统公司a率先提出了WLAN集中化的概念,并且为高级无线局域网服务提供了业界第一个统一平台。统一后的架构,我们称之为思科统一无线网络的关键,是将数据从轻型接入点经由网络发送到无线局域网控制器。 思科提供了很多支持无线局域网集中化的无线局域网控制器,其中包括可以完全集成到网络之中的企业级独立无线局域网控制器(例如Cisco 4400系列无线局域网控制器和Cisco 2000系列无线局域网控制器),以及可以与有线网络结合的无线局域网控制器,例如Cisco Catalyst 6500系列无线服务模块(WiSM)和用于集成多业务路由器的思科无线局域网控制器模块(WLCM)。 开发一种新的无线局域网集中化协议 为了在轻型接入点和无线局域网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和实现通信,需要一种新的协议。该协议需要满足下列要求: 便于部署――该协议必须能够跨越子网边界,而不是仅仅将多个VLAN连接到集中控制器。 部署安全――将一个接入点加入网络并不意味着它应当具有完全的网络访问权限。该协议需要提供一种对所有连接网络的接入点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 对接入点的实时控制――在部署、认证接入点和将其连接到控制器之后,该协议需要提供对接入点的实时控制,以便管理和部署移动服务。 协议扩展能力――该协议需要支持多种平台--从大型以太网交换机中基于机箱的模块,到可堆叠交换机、路由器和其他任何网络组件。 传输扩展能力――尽管网络通常运行在以太网的基础上,但是该协议必须能够支持低速的WAN连接,甚至无线网络(对于无线网格网络等应用)。 为了满足这些对于开发新型通信协议的要求,思科考虑了很多方案。通用路由封装(GRE)协议是其中之一,但是GRE不支持对纯二层数据包的内部检测,而这是安全WLAN所必须具备的功能。SNMP也被列为考虑对象,因为该协议可以提供对接入点的命令和控制功能,但是它很庞大,不太符合实际需要。 在考虑了其他协议之后,思科决定开发一种新的协议――支持第二层和第三层数据包信息的轻型接入点协议(LWAPP)。 LWAPP是什么? LWAPP是一项由思科系统公司拟定的互联网工程任务小组(IETF)标准草案,实现了轻型接入点和WLAN系统(例如控制器、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的通信协议的标准化。它的目标包括: 减轻接入点中的处理量,让它们将计算资源集中用于无线接入,而不是过滤和策略实施 为整个WLAN系统进行集中的流量处理、验证、加密和策略实施 利用一个第二层基础设施或者IP路由网络,为多供应商接入点互操作性提供一个通用封装和传输机制 LWAPP标准可以通过定义下列规范实现这些目标: 接入点设备发现、信息交换和配置 接入点认证和软件控制 数据包封装、分段和格式化 接入点和无线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控制和管理
㈣ 简述无线网的5大特点
1.传输距离远,覆盖范围大。单个AP覆盖范围可达到10000平方米
2、传输速率高。速率可达到11M。
3、系统传输容量满足要求。Wi-Fi技术特别适合于POS系统这种需要传输大量突发性数据的场合。
4、安全性高。提供“安全多模”能力,支持WAPI/WEP/WPA/WPA2 安全标准,安全标准可以通过软件进行配置。
5 良好的扩展性。
考虑到未来业务的增长和变化,应具备充分的可扩展性,包括多种接入方式的提供和接入的可扩展性,带宽的扩展与速率的平滑升级以及处理能力的可扩展性,依托正在被大规模部署的Wi-Fi网络所带来的成熟的技术、各种层出不穷的Wi-Fi设备、既有的网络设施、架构支持、丰富的网络知识,使用Wi-Fi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网络架构和现有设备的调整。
㈤ 宽带办理有线的和无线的哪个好
家庭网络的网络连接可以选择有线或无线的方式.
下面就有线接入与无线接入在家庭组网中各方面的优劣展开详尽的比较。
1.组网成本的较量:组建家庭网络,一些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网卡之类的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组网方式在产品购买上有所不同,因而其组网成本也是有所差异的。有线接入方式的硬件设备成本相对于无线接入方式的来说比较便宜,就拿路由器来说,无线路由器就明显比同档次的一般路由器贵,有些产品差价还相当大。一般家用的路由器在100~200元的价格就可以买到比较好的了,而无线路由器的价格一般都是有线路由器的翻倍。还有,如果走无线网络路线的话,则每部计算机都要装一个无线网卡,无线网卡跟普通网卡的价钱一般都相差十倍以上。虽然无线网络省却了布线的费用,但是总体比较起来,其组网成本还是比较高的。从组网成本的早期投入来看,对于需要构建一个经济实惠型网络的家庭用户来说,有线接入方式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2.稳定性:有线网络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是目前的无线网络所无法比拟的,这就是快且稳定。就我国的网络环境来说,由于房屋基本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且格局复杂多样,环境对无线信号的衰减严重,因而无线网络的不稳定性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一个网络来说,无论是企业网络还是家庭网络,稳定性是最重要的,因为时断时续的网络,是没有人可以忍受的。当然,也并不是说,无线网络的稳定性一点保障都没有,只是有线网络胜它一筹而已。虽然家庭用户对网络的稳定性没有企业要求的高,不过对于一些急性子用户来说,这点就相当重要了。笔者有一急性子朋友,就是因为自家的网络稳定性欠佳,常有断线现象,每当突然断线,他就非常火爆,猛摔鼠标来发泄,就这样半年下来,三个100多块的光电鼠就被他弄坏了。
3.速度: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有线网络的传输速率较快,而且也比较稳定,一般为100M、1000M,而无线的速率相对来说就稍微慢一些,衰减现象还比较严重,一般为11M、54M、108M。由此可见,有线技术在速度上提供了目前无线技术所不能支持的专用的网络带宽,尤其是对于那些数据密集型的应用或者是大量数据的同时传输来说,无线网络的表现与有线网络相比起来确实是有点逊色。虽然说一般的家庭用户对网络速度的要求不会太苛刻,然而,更快更爽的网上冲浪是每一位网络用户的想要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孰优孰次就有自有分晓了。
4.安全性:家庭网络组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网络安全的保障,特别是当你使用宽带连接时这点尤为重要。虽然无线技术有很多的优点,但是无线网络的安全性永远也没有办法和有线网络的安全性相提并论,除非你部署了端到端的加密技术,否则都无法保障无线网络所谓的真正的安全通信。有线网络可以处理非常高速的带宽,并且可以提供较好的安全性,因为有线网络不需要在网络中广播信息的,只要硬件在控制中就可以保障网络的安全。而无线网络是通过特定的无线电波传送的,所以在这个发射频率的有效范围内,任何具有合适的接收设备的人都可以捕获该频率的信号,这必然会影响到一个局域网络中的安全,因而,无线网络用户对于重要数据需要特别加密以增加安全性。
5.维护费用:有线网络的布线成本高,劳动强度高,日后维护难度高。虽然设备成本较低,但网络本身组建、维护和升级的费用都比较高,而且线路容易损坏,给维护和扩容等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无线网络组建容易,设置和维护都比较简单。只需一次投入就可解决所有的问题,其零布线费用、零网络维护费用是有线网络所不能比拟的。
6.灵活性:传统的有线网络布局要受到布线格局的限制,如果建筑物中没有预留的线路,布线以及调试的工程量将非常的大,网络中的各节点的搬迁和移动也是非常麻烦的。如果使用无线网络的话可以完全解决了上述的麻烦,因为无线网卡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带上它就可以随时随地组建网络而不用再拉着一根长长的网线,不必受空间的限制和网络安装时间的困扰。组建了无线网络,家里的每一个人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使用PC、笔记本电脑甚至PDA(手持电脑)接入互联网,实现随时随地同时上网。还有的就是,在搬家或更换上网地点时也不会损失布线费用,只需要把无线接入器拆走,就带走了所有网络部件,相当简单方便。
7.扩展性:有线网络的扩展性比较弱,如果要增加新用户,而原有布线所预留的端口又不够用的话,那就要进行重新布置线缆等工作,虽然电缆本身并不贵,可是请技术人员来配线的成本较高,也比较麻烦,而且施工周期也较长;而且,一旦网络建成,其功能上也比较固定。而无线网络的扩展性就比较强,一台AP可以支持2048个用户(为保证高性能,建议接入30台计算机,但这足以满足家庭用户的需要了);如果需要新增加用户,网络不需作任何更改,只要在计算机上安装一张无线网卡就可以了。如果要有效解决网络瓶颈问题,也只需增加一个接入点就可以轻松实现扩充问题了。
对于一些究竟是选择有线还是无线网络还拿不定主意的用户来说,选择无线路由器会更好,因为现在的无线路由器基本上是集成了有线路由器的功能,即有线无线是可以同时使用的,也就是说无线路由器在有线网络环境中也一样派得上用场。这样的方式还是挺特别的,如果以后添加笔记本的话,这个无线功能就发挥得更爽了。
8.美观性:家里的网络布线确实是让不少人头痛不已,不仅布线要耗时费力花钱,本来好好的墙壁或地面多挂了一两根线,多钻了几个孔,总有点影响美观。如果家居需要装修,完工之后又要改线,相当麻烦。这种情况下,无线网络成为家庭宽带接入的最佳解决方案,不用打孔也不用布线,干净利落,实现家庭组网与保持家庭布局的不变两不误。
9.简便性:有线网络安装过程和维护过程懂简洁明了,但是安装工序比较繁琐,而且需要一定的建设周期。无线网络的安装过程简单,使用方便,一般只需5分钟就可以安装完成了。只要给无线路由器接上电源,然后进行简单设置,就可以开始工作了,是真正的即插即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手工配置,对于特殊的配置,只需要在计算机和网卡上分别进行设置,就可以实现互联网的连接了。
对于家庭组网是选用无线接入方式还是有线接入方式,看起来似乎难以选择的,其实也很简单,上面已经从九个方面详尽地亮出了两种接入方式各自的优势,用户根据自身网络环境的需要,权衡利弊,就可以选择出适合自己的网络接入方式。从总体上去分析的话,追求实惠且不需要考虑网络布线对家居布局的影响的用户就选择有线网络,要随处移动上网,追求上网灵活性而且又不希望布线的用户就选择无线接入方式。有线接入方式可以为用户提供稳定高速的安全网络,无线网络可以为用户带来无限的便利与潜在利用价值,不能说哪种方式好与不好,只能说适合不适合。希望现在的你可以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㈥ 无线局域网与有线局域网相比,有哪些优点
1、安装便捷
无线局域网最大的优势就是免去或减少了网络布线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装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P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建筑或地区的局域网络。
2、使用灵活
无线局域网建成后,在无线网的信号覆盖区域内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
3、经济节约
由于有线网络缺少灵活性,要求网络规划者尽可能地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这就往往导致预设大量利用率较低的信息点。而一旦网络的发展超出了设计规划,又要花费较多费用进行网络改造,而无线局域网可以避免或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
4、易于扩展
无线局域网有多种配置方式,能够根据需要灵活选择。这样,无线局域网就能胜任从只有几个用户的小型局域网到有上千用户的大型网络,并且能够提供像“漫游”等有线网络无法提供的特性。
无线局域网的硬件设备
1、无线网卡
无线网卡的作用和以太网中的网卡的作用基本相同,它作为无线局域网的接口,能够实现无线局域网各客户机间的连接与通信。
2、无线AP
AP是Access Point的简称,无线AP就是无线局域网的接入点、无线网关,它的作用类似于有线网络中的集线器。
3、无线天线
当无线网络中各网络设备相距较远时,随着信号的减弱,传输速率会明显下降以致无法实现无线网络的正常通信,此时就要借助于无线天线对所接收或发送的信号进行增强。
㈦ 无线网络的意义
今天,拥有两台以上电脑的家庭越来越多了,为了节省开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把计算机连接
起来实行家庭网络组建,已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了。组建家庭网络已经成为时下一个非常热门而又
实际的时尚话题,家庭组网热已经隆重开罗,并在不断升温。组建家庭网络不但可以实现资源和硬
件设备多机共享,或一起联网玩游戏,还可以互传信息、相互进行语音对话或共看一部影片等,这
么多的卖点,看了都让人心动,用起来就更是享受无穷了!
在组建家庭网络时,选择一种合适的网络连接方式是首先要做的事情也是关键的一步,因为整
个组网方案是围绕不同的连接方式而设计的。家庭网络的网络连接可以选择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可
以采用一种技术,也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混合使用。有线接入方式与无线接入方式各有千秋,彼此都
有着无可替代的优点与无可避免的不足。到底应该采用那种连接方式呢?这主要取决于用户实际需
要的业务、愿意支付的组网成本以及各种技术的成熟程度等。
现今,现在大多数人群追求无线认为它的灵活性能比较大,其实有线网络有着无线网络无可比
拟的优点。下面就有线接入与无线接入在家庭组网中各方面的优劣展开详尽的较量。
1.组网成本的较量:组建家庭网络,一些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网卡之类的是必不可少
的,不同的组网方式在产品购买上有所不同,因而其组网成本也是有所差异的。有线接入方式的硬
件设备成本相对于无线接入方式的来说比较便宜,就拿路由器来说,无线路由器就明显比同档次的
一般路由器贵,有些产品差价还相当大。一般家用的路由器在100~200元的价格就可以买到比较好
的了,而无线路由器的价格一般都是有线路由器的翻倍。还有,如果走无线网络路线的话,则每部
计算机都要装一个无线网卡,无线网卡跟普通网卡的价钱一般都相差十倍以上。虽然无线网络省却
了布线的费用,但是总体比较起来,其组网成本还是比较高的。从组网成本的早期投入来看,对于
需要构建一个经济实惠型网络的家庭用户来说,有线接入方式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2.稳定性:有线网络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是目前的无线网络所无法比拟的,这就是快且稳定。就
我国的网络环境来说,由于房屋基本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且格局复杂多样,环境对无线信号的
衰减严重,因而无线网络的不稳定性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一个网络来说,无论是企业网络还是家庭
网络,稳定性是最重要的,因为时断时续的网络,是没有人可以忍受的。当然,也并不是说,无线
网络的稳定性一点保障都没有,只是有线网络胜它一筹而已。虽然家庭用户对网络的稳定性没有企
业要求的高,不过对于一些急性子用户来说,这点就相当重要了。笔者有一急性子朋友,就是因为
自家的网络稳定性欠佳,常有断线现象,每当突然断线,他就非常火爆,猛摔鼠标来发泄,就这样
半年下来,三个100多块的光电鼠就被他弄坏了。
3.速度: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有线网络的传输速率较快,而且也比较稳定,一般为100M、
1000M,而无线的速率相对来说就稍微慢一些,衰减现象还比较严重,一般为11M、54M、108M。由此
可见,有线技术在速度上提供了目前无线技术所不能支持的专用的网络带宽,尤其是对于那些数据
密集型的应用或者是大量数据的同时传输来说,无线网络的表现与有线网络相比起来确实是有点逊
色。虽然说一般的家庭用户对网络速度的要求不会太苛刻,然而,更快更爽的网上冲浪是每一位网
络用户的想要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孰优孰次就有自有分晓了。
4.安全性:家庭网络组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网络安全的保障,特别是当你使用宽带连接时这
点尤为重要。虽然无线技术有很多的优点,但是无线网络的安全性永远也没有办法和有线网络的安
全性相提并论,除非你部署了端到端的加密技术,否则都无法保障无线网络所谓的真正的安全通信
。有线网络可以处理非常高速的带宽,并且可以提供较好的安全性,因为有线网络不需要在网络中
广播信息的,只要硬件在控制中就可以保障网络的安全。而无线网络是通过特定的无线电波传送的
,所以在这个发射频率的有效范围内,任何具有合适的接收设备的人都可以捕获该频率的信号,这
必然会影响到一个局域网络中的安全,因而,无线网络用户对于重要数据需要特别加密以增加安全
性。
5.维护费用:有线网络的布线成本高,劳动强度高。虽然设备成本较低,但网络本身组建、维
护和升级的费用都比较高,无线网络组建容易,设置和维护都比较简单。只需一次投入就可解决所
有的问题,其零布线费用是有线网络所不能比拟的。
6.灵活性:传统的有线网络布局要受到布线格局的限制,如果建筑物中没有预留的线路,布线
以及调试的工程量比较大。如果使用无线网络的话可以解决了上述的麻烦,因为无线网卡体积小、
重量轻、携带方便,带上它就可以随时随地组建网络而不用再拉着一根长长的网线,不必受空间的
限制和网络安装时间的困扰。组建了无线网络,家里的每一个人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使用
PC、笔记本电脑甚至PDA(手持电脑)接入互联网,实现随时随地同时上网。还有的就是,在搬家或
更换上网地点时也不会损失布线费用,只需要把无线接入器拆走,就带走了所有网络部件,相当简
单方便。
7.扩展性:有线网络的扩展性比较弱,如果要增加新用户,而原有布线所预留的端口又不够用
的话,那就要进行重新布置线缆等工作,虽然电缆本身并不贵,比较麻烦;而且,一旦网络建成,
其功能上也比较固定。而无线网络的扩展性就比较强,一台AP可以支持2048个用户(为保证高性能
,建议接入30台计算机,但这足以满足家庭用户的需要了);如果需要新增加用户,网络不需作任
何更改,只要在计算机上安装一张无线网卡就可以了。
对于一些究竟是选择有线还是无线网络还拿不定主意的用户来说,选择有线路由器会更好,因
为现在的KFS基本上以经为大家考虑到了网络共享问题,即每个房间都有预留好的管道或线路,也就
是每个屋子都可以简单连接起来的,因为上网区域相对固定,即使改动,工程也是非常的小,同时
还可以实现电话的共享一举多得。如果你还是念念不忘无线的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您可以选择有
线和无线混合路由器,在保证稳定网络接点的同时还可以连接无线网卡作为扩展,如果以后添加笔
记本或者PDA的话,这个无线功能就发挥得更爽了。
8.美观性:家里的网络布线由于大多数装饰公司和水电改造人员不懂,是让不少人头痛不已,
不仅布线不专业,本来预留好好管路严重浪费,虽然有个面板接口但总的说并不太影响美观。这种
情况下,无线网络在家庭宽带中就比较方便了,不用打孔也不用布线,实现家庭组网连接。
9.简便性:有线网络安装过程和维护过程懂简洁明了,但是安装工序比较繁琐,而且需要一定
的技术。无线网络的安装过程简单,一般只需5分钟就可以安装完成了。只要给无线路由器接上电源
,然后进行简单设置。有的需要进行手工配置,对于特殊的配置,需要在计算机和网卡上分别进行
设置,才可以实现互联网的连接了。
总评:无线网络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与改善,其发展前景是良好的,但是在很多场合下,有线接
入技术并真的比无线网络有更多的优势。无线网络是对有线网络的一种补充,而不是一种替代。对
于家庭组网是选用无线接入方式还是有线接入方式,看起来似乎难以选择的,其实也很简单,上面
已经从九个方面详尽地亮出了两种接入方式各自的优势,用户根据自身网络环境的需要,权衡利弊
,就可以选择出适合自己的网络接入方式。从总体上去分析的话,追求实惠且不需要考虑网络布线
对家居布局的影响的用户就选择有线网络,要随处移动上网,追求上网灵活性而且又不希望布线的
用户就选择无线接入方式。有线接入方式可以为用户提供稳定高速的安全网络,无线网络可以为用
户带来便利与潜在利用价值,不能说哪种方式好与不好,只能说适合不适合。希望现在的你可以找
到你需要的答案。
㈧ 在计算机网络组网方法和应用模式上,无线局域网与有线局域网有哪些差别简述怎样将
无线局域网与有线网络相比较,无线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及后期维护费用都有明显优势,一般在局域网组建中应用于施工难度较大的地方或者应用于普通上网,用于玩网络游戏当然不行咯。组网无线只要有无线路由器,和接收信号的无线网卡,没有布线的麻烦,有线网络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要施工布线,但是网速相对于有线网还是占优势咯。希望能给你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