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线网络 > 无线传感网络期末试卷及答案

无线传感网络期末试卷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3-01-28 20:31:56

‘壹’ 无线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桥梁健康检测及监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SHM)是一种基于传感器的主动防御型方法,可以弥补目前安全性能十分重要的结构中,把传感器网络安置到桥梁、建筑和飞机中,利用传感器进行SHM是一种可靠且不昂贵的做法,可以在第一时间检测到缺陷的形成。这种网络可以提早向维修人员报告在关键结构中出现的缺陷,从而避免灾难性事故。粮仓温湿度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粮库粮仓温度湿度监测领域应用最为普遍,这是由于粮库粮仓温度湿度的测点多,分布广,使用纵横交错的信号线会降低防火安全系数,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布线简单,安装方便,易于组网,便于管理维护等特点。混凝土浇灌温度监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将数字温度传感器装入导热良好的金属套管内,可保证传感器对混凝土温度变化作出迅速的反应。每个温度监测金属管接入一个无线温度节点,整个现场的无线温度节点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施工监控中心,不需要在施工现场布放长电缆,安装布放方便,能够有效解决温度测量点因为施工人员损坏电缆造成的成活率较低的问题.地震监测通过使用由大量互连的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的传感器网络,可以对不同环境进行不间断的高精度数据搜集。采用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模块和无线通信协议可以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期延续很长时间。保证了传感器网络的实用性。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对于传统的网络,其最明显的特色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即:“自组织,自愈合”。这些特点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去监测人力难以到达的恶劣环境地区。BEETECH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体积小巧,不需现场拉线供电,非常方便在应急情况下进行灵活部署监测并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建筑物振动检测建筑物悬臂部分不会因为旁边公路及地铁交通所引发的振动而超过舒适度的要求;通过现场测量,收集数据以验证由公路及地铁交通所引发的振动与主楼悬臂振动之相互关系; 同时,通过模态分析得到主楼结构在小振幅脉动振动工况下前几阶振动模态的阻尼比,为将来进行结构的小振幅动力分析提供关键数据。本次应用采用高精度加速度传感器,捕捉大型结构微弱振动,同样适用于风载,车辆等引起的脉动测量。

‘贰’ 各年网络工程师试卷答案

2007年下半年网络工程师试题答案2008/03/06 08:17 P.M.上午试题标准答案
(1) D (16) B (31) B (46) B (61) B
(2) C (17) A (32) C (47) B (62) C
(3) B (18) B (33) A (48) C (63) D
(4) C (19) D (34) A (49) C (64) C
(5) A (20) C (35) D (50) B (65) D
(6) B (21) B (36) B (51) A (66) B
(7) B (22) C (37) D (52) C (67) D
(8) B (23) D (38) B (53) C (68) A
(9) D (24) B (39) C (54) C (69) D
(10) B (25) A (40) D (55) C (70) A
(11) C (26) D (41) A (56) D (71) B
(12) D (27) B (42) A (57) A (72) C
(13) C (28) D (43) D (58) A (73) A
(14) B (29) C (44) D (59) A (74) C
(15) B (30) C (45) C (60) C (75) B
下午试卷参考答案
试题一
【问题1】(1)A(2)要点:传输速率千兆,距离超过550米
【问题2】(3)A (4)E (5)B (6)VOD服务器
【问题3】(7)192.168.110.126
(8)-(10)有四种组合, 每种组合均可。
组合1:
(8)192.168.110.129-192.168.110.190
(9)192.168.110.193-192.168.110.222
(10)192.168.110.225-192.168.110.254
组合2:
(8)192.168.110.129-192.168.110.190
(9)192.168.110.225-192.168.110.254
(10)192.168.110.193-192.168.110.222
组合3:
(8)192.168.110.193-192.168.110.254
(9)192.168.110.129-192.168.110.158
(10)192.168.110.161-192.168.110.190
组合4:
(8)192.168.110.193-192.168.110.254
(9)192.168.110.161-192.168.110.190
(10)192.168.110.129-192.168.110.158

(11)255.255.255.128
(12)255.255.255.192
(13)255.255.255.224
(14)255.255.255.224
试题二
【问题1】(1)A (2)CNAME
【问题2】
存在的主要问题:不能区分服务器的差异,也不能反映服务器的当前运行状态(负载量的大小);或者,不能根据负载情况实现动态调度
如果一个服务器发生故障不可访问,会造成混乱,一些人能够访问WWW服务,另一些则不可以。
【问题3】(3)false(或0)(4)test.com(5)192.168.1.10
(6)192.168.1.3 (7)192.168.1.0(8)255.255.255.255
【问题4】
主机ns同时作为NFS(网络文件系统)服务器,WEB服务器(www1和www2)作为它的客户,共享数据和服务脚本,保证WEB服务的数据同步或一致。
NFS服务器需要向www1和www2分发数据文件,为避免分发和同步占用了Web服务的带宽,左边的交换机组成192.168.2.0 NFS专用局域网,保证Web的服务质量。
同时这种配置将使NFS文件系统对外界不可用,增强了服务器的安全性。
试题三
【问题1】(1)C(2)B
【问题2】(3)B(4)D
【问题3】(5)A
【问题4】(6)A(7)B
【问题5】(8)C
【问题6】(9)拒绝访问 (10)200.115.12.0~200.115.12.127之一
试题四
【问题1】(1)ARP(或)地址解析协议
【问题2】(2)C (3)A (4)B
【问题3】(5)B (6)A (7)D
【问题4】(8)D (9)B (10)A (11)C
试题五
【问题1】
(1)61.246.100.96(或61.124.100.96)
(2)61.246.100.103(或61.124.100.103)
(3)5
【问题2】(4)路由器禁止HTTP服务 (5)配置路由器读写团体字符串为 admin
(6)设置ACL允许192.168.5.1访问CON 0
【问题3】(7)255.255.255.248 (8)192.168.50.0 (9)0.0.0.255

2004年下半年网络工程师试题答案

上午题答案
(1) C (2)B (3)C (4)D (5)D (6)C (7)D (8)D (9)B (10)A(11)C (12)A (13)B (14)C (15)B (16)C (17)B (18)C (
19)B(20)D
(21)D (22)B (23)B (24)A (25)C (26)B (27)C (28)A (29)B (30)A
(31)D (32)A (33)A (34)A (35)A (36)B (37)D (38)A (39)B (40)B
(41)D (42)A (43)A (44)D (45)A (46)C (47)A (48)B (49)C (50)B(51)C (52)B (53)B (54)B (55)C (56)B (57)A
(58)C (59)B (60)D(61)B (62)D (63)C (64)A (65)D (66)C (67)A (68)D (69)D (70)B(71)C (72)A (73)B (74)C
(75)A

下午题答案

试题一:

问题1:
802.11b 工作在2.4G—2.483G , 速率 11M
IEEE802。11a工作在5GHz频段 速率54Mbps
802.11g既适应传统的802.11b标准,在2.4GHz频率下提供每秒11Mbps的传输速率;也符合802.11a标准,在5GHz频率下提供54Mbps的传输速率
802.11g既达到了用2.4GHz频段实现802.11a54Mbps的数据传送速度,也确保了与802.11b产品的兼容。

问题2:
1、(1)的设备名称是AP。
2、IP地址分配可以是静态或动态分配,在动态分配时,需要无线hub具备DHCP服务器功能。
3、encryption 值 与无线HUB设置的值相同。当无线HUB的encryption现选择disable时,网卡上的 “encryption”项的值可以设置为“无”。
4、使用ping 命令。

问题3:
用户接入AP,AP 向RADIUS 服务器使用Access-Require 数据包提交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等相关信息,其中用户密码是经过MD5 加密的,双方使用共享密钥,这个密钥不经过网络传播

RADIUS 服务器对用户名和密码的合法性进行检验,必要时可以提出一个Challenge,要求进一步对用户认证,也可以对AP进行类似的认证;如果合法,给AP返回Access-Accept 数据包,允许
用户进行下一步工作,否则返回Access-Reject 数据包,拒绝用户访问;
如果允许访问,AP 向RADIUS 服务器提出计费请求Account-Require,RADIUS 服务器响应Account-Accept,对用户的计费开始,同时用户可以进行自己的相关*作。

试题二:

问题1:
(1) ADSL Modem (2)滤波器或 POTS分隔器

问题2:
静态(固定)和动态获得 IP

问题3:
要收费

问题4:
频分复用

问题5:
下行频段的低端与上行频段重叠、回波抵消技术

问题6:
G.lite :下行 1.5M b/s 上行512K b/s 则 需要 24×1000×8/512 秒

试题三:

问题1:
在图3-1中 default max mailbox size 设置为10M

问题2:
将max users 设置为2000

问题3:
将Single Message max size设置为5M

问题4:
将default max messages 设置为20

问题5:
在图3-2中 将Account access disabled 选定

问题6:
像图3-2中设置user1一样,对root用户账号进行设置

问题7:
在图3-2中的Forward中设定转发地址。

试题四:

问题1:
交换机6的端口是10M口,可以升级为100M口

问题2:
1:(1)IP路由表 (2)ARP表
2:重新修改ARP表中的路由器MAC地址

问题3:
1 动态翻译是将内部IP转换成外部可用的IP,伪装是内部IP映射到同一个外部IP,通过不同的端口来区分内部不同的IP。
2:(1)65533 (2)202.117.112.115:80(202.117.112.115) (3) 192.168.12.161 (4) 65534 (5) 53.12.198.15

试题五:
问题1:
1 (1)LAC (L2TP Access Connector) (2) LNS (L2TP Network Server)
2 LAC 提供接入和L2TP协议处理, LNS 运行服务器端的软件

问题2:
(1) 启动VPN
(2)创建VPDN 组1
(3)接收远程用户sp_lac 的请求,根据virtual-template 1创建虚拟接入
(4) 设置通道本端名为 Bob
(5)LCP 再次协商
(6) 设置不验证通道对端

CSAI给出的找错

以上参考答案有很多错误,下面是改正。

上午试题

(5)正确的答案应该为B。

SISD:这是最简单的方式,计算机每次处理一条指令,并只对一个*作部件分配数据。一般认为流水线技术的计算机仍然属于SISD。
SIMD:具备SIMD点的常常是并行处理机,这种处理机具备多个处理单元,每次都执行同样的指令,对不同的数据单元进行处理。这种计算机非常适合处理矩阵计算等。
MISD:这种处理方式比较难以想象,有多个处理单元,同时执行不同的指令,针对的是单一数据。但有资料认为,流水线处理机中每个数据由不同*作部件对之进行处理。
MIMD:这是一种全面的并行处理机,典型的机型是多处理机。这种计算机的设计和控制都很复杂。

(8)正确的答案应该为B。
由于Cache分为64块,所以主存分为4096/64=64个区,区号长度= =6。

(10)正确的答案应该为D。
需求分析的任务:
确定软件的综合要求:系统界面,系统功能,系统性能,安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系统的运行要求,异常处理,将来的扩充和修改等。
分析软件系统的数据要求:基本数据元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数据量,峰值等。
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
修正项目开发计划。

(15)正确的答案应该为A。
CMM的优化级通过对来自过程、新概念和新技术等方面的各种有用信息的定量分析,能够不断地、持续地进行过程改进。

(18)正确的答案应该为B。
在图示的防火墙方案中,包括两个防火墙,屏蔽路由器抵挡外部非法网络的攻击,并管理所有内部网络对DMZ的访问。堡垒主机管理DMZ对于内部网络的访问。显然本图只有一个DMZ,为单DMZ防火墙结构。

(46)正确的答案应该为B。
(47)正确的答案应该为D。
数字证书采用公钥密码体制,即利用一对互相匹配的密钥进行加密、解密。每个用户拥有一把仅为本人所掌握的私有密钥(私钥),用它进行解密和签名;同时拥有一把公共密钥(公钥)并可以对外公开,用于加密和验证签名。

(66)本题没有正确答案。
在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没有符合试题要求的正确答案。

(69)正确的答案应该为B。
应用网关转换消息的语义。

下午试题

下午试题也有很多错误,例如,试题二问题3和问题6将是0分,试题四问题1的得分也将是0分。在此不再一一列举。正确的试题分析与解答请考生和读者等待国家软考办将在2005年初出版的《2004年下半年试题分析
与解答》。

资料引用:http://www.knowsky.com/1.html

2006年上半年网络工程师试题答案

上午

(1) C (16) D (31) D (46) A (61) A (2) A (17) A (32) D (47) B (62) D (3) C (18) C (33) C (48) C (63) D (4) B (19) D (34) C (49) C (64) A (5) A (20) A (35) C (50) A (65) A (6) D (21) A (36) A (51) A (66) C (7) C (22) B (37) B (52) C (67) B (8) B (23) C (38) B (53) D (68) C (9) B (24) D (39) D (54) A (69) A (10) D (25) B (40) D (55) B (70) C (11) A (26) C (41) C (56) B (71) B (12) B (27) C (42) A (57) C (72) C (13) A (28) B (43) B (58) C (73) B (14) C (29) B (44) C (59) B (74) D (15) C (30) B (45) D (60) D (75) A
下午
试题一
[问题1]
(1) Trunk
(2) VTP Server或服务器模式
(3) VTP Client或服务机模式
(4) VTP Transparent或透明模式
(5) VTP管理域
[问题2]
(6) 专线连接
(7) 分组交换
(8) 口令认证协议
(9) 质询握手认证协议
[问题3]
(10) 生成树协议
[问题4]
(11) C或虚拟专用网(VPN)技术
(12) D或防火墙
(13) A或IP地址绑定
(14) B或数据库安全扫描

试题二
[问题1]
(1) 192.168.1.0
(2) 192.168.1.127
(3) 192.168.1.128
(4) 192.168.1.255
(5) 126
[问题2]
(6) A或yes
(7) 255.255.255.128
(8) 255.255.255.128
[问题3]
(9) ifup
(10) 网络接口(或设备)名称
[问题4]
(11) eth0
(12) eth1
[问题5]
(13) A或traceroute
(14) B或0

试题三
[问题1]
(1) 任何IP地址
(2) 我的IP地址
(3) UDP
(4) 161
(5) 161
(6) 162
(7) 162
[问题2] (8)SNMP消息
[问题3] (9)C或协商安全
[问题4] (10)1
[问题5] 其它计算机上必须配置相应的IPSec安全策略

试题四
[问题1]
(1) A或可以针对某个文件或文件夹给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
(2) C或可以使用系统自带的文件加密系统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加密
[问题2]
(3) 202.161.158.240
(4) 255.255.255.240
(5) 202.161.158.239
[问题3]
(6) A或TCP
(7) H或数字证书
(8) G或会话密钥
(9) E或私钥
[问题4]
(10) EBDCA
[问题5]
(11) B或基本身份验证
[问题6]
(12) https://www.abc.com
(13) 443

试题五
[问题1]
(1) hostname sw1
(2)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3) ip default-gateway 192.168.1.254
[问题2]
(4) switchport mode access
(5) switchpotr access vlan 10
[问题3]
(6) 学习
(7) 转发
(8) spanning-tree portfast
[问题4]
(9) 设置串口的IP地址及子网掩码
(10) 设置到Internet的缺省(默认)路由
(11) 设置到校园网内部的路由
(12) 定义屏蔽远程登录协议telnet的规则

08年上半年,不能复制
http://zl.thea.cn/cs/learning/2008-5-26/84201-1.htm

http://www.google.cn/search?client=aff-avalanche&forid=1&channel=prefill&ie=gb&oe=UTF-8&hl=zh-CN&q=%CD%F8%C2%E7%B9%A4%B3%CC%CA%A6%CA%D4%BE%ED%B4%F0%B0%B8&aq=f

‘叁’ 关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的描述,以下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1.第一阶段:传统的传感器系统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 20世纪 70年代,这期间传感器节点只用于探测数据流,没有计算能力,传感器节点之间不能通信。
2.第二阶段:传感器节点集成化 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这期间微型化的传感器节点具备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
3.第三阶段:多跳自由网 第三阶段是21世纪初至今,这一阶段网络传输自组织、多跳,节点设计低功耗。应用不仅局限于军事领域,在其他领域更是获得了很好的应用。

‘肆’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部署问题,200分!!追加!!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在条件恶劣和无人坚守的环境监测和事件跟踪中显示了很大的应用价值。节点部署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工作的基础,对网络的运行情况和寿命有很大的影响。部署问题涉及覆盖、连接和节约能量消耗3个方面。该文重点讨论了网络部署中的覆盖问题,综述了现有的研究成果,总结了今后的热点研究方向,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基于虚拟势场的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算法
摘 要: 首先从视频传感器节点方向性感知特性出发,设计了一种方向可调感知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问题进行分析与定义;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势场的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算法PFCEA (potential field based coverage-enhancing algorithm).通过引入“质心”概念,将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问题转化为质心均匀分布问题,以质心点作圆周运动代替传感器节点传感方向的转动.质心在虚拟力作用下作扩散运动,以消除网络中感知重叠区和盲区,进而增强整个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一系列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有向传感器网络;有向感知模型;虚拟势场;覆盖增强
中图法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覆盖作为传感器网络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反映了传感器网络所能提供的“感知”服务质量.优化传感器网络覆盖对于合理分配网络的空间资源,更好地完成环境感知、信息获取任务以及提高网络生存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目前,传感器网络的初期部署有两种策略:一种是大规模的随机部署;另一种是针对特定的用途进行计划部署.由于传感器网络通常工作在复杂的环境下,而且网络中传感器节点众多,因此大都采用随机部署方式.然而,这种大规模随机投放方式很难一次性地将数目众多的传感器节点放置在适合的位置,极容易造成传感器网络覆盖的不合理(比如,局部目标区域传感器节点分布过密或过疏),进而形成感知重叠区和盲区.因此,在传感器网络初始部署后,我们需要采用覆盖增强策略以获得理想的网络覆盖性能.
目前,国内外学者相继开展了相关覆盖增强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5].从目前可获取的资料来看,绝大多数覆盖问题研究都是针对基于全向感知模型(omni-directional sensing model)的传感器网络展开的[6],
即网络中节点的感知范围是一个以节点为圆心、以其感知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区域.通常采用休眠冗余节点[2,7]、
重新调整节点分布[811]或添加新节点[11]等方法实现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
实际上,有向感知模型(directional sensing model)也是传感器网络中的一种典型的感知模型[12],即节点的感知范围是一个以节点为圆心、半径为其感知距离的扇形区域.由基于有向感知模型的传感器节点所构成的网络称为有向传感器网络.视频传感器网络是有向传感器网络的一个典型实例.感知模型的差异造成了现有基于全向感知模型的覆盖研究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有向传感器网络,迫切需要设计出一系列新方法.
在早期的工作中[13],我们率先开展有向传感器网络中覆盖问题的研究,设计一种基本的有向感知模型,用以刻画视频传感器节点的方向性感知特性,并研究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完整性以及通信连通性问题.同时,考虑到有向传感器节点传感方向往往具有可调整特性(比如PTZ摄像头的推拉摇移功能),我们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图论和计算几何的集中式覆盖增强算法[14],调整方案一经确定,网络中所有有向传感器节点并发地进行传感方向的一次性调整,以此获得网络覆盖性能的增强.但由于未能充分考虑到有向传感器节点局部位置及传感方向信息,因而,该算法对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的能力相对有限.
本文将基本的有向感知模型扩展为方向可调感知模型,研究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问题.首先定义了方向可调感知模型,并分析随机部署策略对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问题.本文通过引入“质心”概念,将待解决问题转化为质心均匀分布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势场的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算法PFCEA(potential field based coverage-enhancing algorithm).质心在虚拟力作用下作扩散运动,逐步消除网络中感知重叠区和盲区,增强整个网络覆盖性能.最后,一系列仿真实验验证了PFCEA算法的有效性.
1 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问题
本节旨在分析和定义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问题.在此之前,我们对方向可调感知模型进行简要介绍.
1.1 方向可调感知模型
不同于目前已有的全向感知模型,方向可调感知模型的感知区域受“视角”的限制,并非一个完整的圆形区域.在某时刻t,有向传感器节点具有方向性感知特性;随着其传感方向的不断调整(即旋转),有向传感器节点有能力覆盖到其传感距离内的所有圆形区域.由此,通过简单的几何抽象,我们可以得到有向传感器节点的方向可调感知模型,如图1所示.
定义1. 方向可调感知模型可用一个四元组P,R, ,
表示.其中,P=(x,y)表示有向传感器节点的位置坐标;R表示节
点的最大传感范围,即传感半径;单位向量 = 为扇形感知区域的中轴线,即节点在某时刻t时的传感方向; 和 分别是单位向量 在X轴和Y轴方向上的投影分量;表示边界距离传感向量 的传感夹角,2代表传感区域视角,记作FOV.
特别地,当=时,传统的全向感知模型是方向可调感知模型的一个特例.
若点P1被有向传感器节点vi覆盖成立,记为viP1,当且仅当满足以下条件:
(1) ,其中, 代表点P1到该节点的欧氏距离;
(2) 与 间夹角取值属于[,].
判别点P1是否被有向传感器节点覆盖的一个简单方法是:如果 且 ,那么,点P1
被有向传感器节点覆盖;否则,覆盖不成立.另外,若区域A被有向传感节点覆盖,当且仅当区域A中任何一个点都被有向传感节点覆盖.除非特别说明,下文中出现的“节点”和“传感器节点”均满足上述方向可调感知模型.
1.2 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问题的分析与定义
在研究本文内容之前,我们需要作以下必要假设:
A1. 有向传感器网络中所有节点同构,即所有节点的传感半径(R)、传感夹角()参数规格分别相同;
A2. 有向传感器网络中所有节点一经部署,则位置固定不变,但其传感方向可调;
A3. 有向传感器网络中各节点都了解自身位置及传感方向信息,且各节点对自身传感方向可控.
假设目标区域的面积为S,随机部署的传感器节点位置满足均匀分布模型,且目标区域内任意两个传感器节点不在同一位置.传感器节点的传感方向在[0,2]上也满足均匀分布模型.在不考虑传感器节点可能落入边界区域造成有效覆盖区域减小的情况下,由于每个传感器节点所监控的区域面积为R2,则每个传感器节点能监测整个目标区域的概率为R2/S.目标区域被N个传感器节点覆盖的初始概率p0的计算公式为(具体推导过程参见文献[14])
(1)
由公式(1)可知,当目标区域内网络覆盖率至少达到p0时,需要部署的节点规模计算公式为
(2)
当网络覆盖率分别为p0和p0+p时,所需部署的传感器节点数目分别为ln(1p0)/,ln(1(p0+p))/.其中, =ln(SR2)lnS.因此,传感器节点数目差异N由公式(3)可得,
(3)
当目标区域面积S、节点传感半径R和传感夹角一定时,为一常数.此时,N与p0,p满足关系如图2所示(S=500500m2,R=60m,=45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p0一定时,N随着p的增加而增加;当p一定时,N随着p0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率越来越大.因此,当需要将覆盖率增大p时,则需多部署N个节点(p0取值较大时(80%),p取值每增加1%,N就有数十、甚至数百的增加).如果采用一定的覆盖增强策略,无须多部署节点,就可以使网络覆盖率达到p0+p,大量节省了传感器网络部署成本.
设Si(t)表示节点vi在传感向量为 时所覆盖的区域面积.运算操作Si(t)Sj(t)代表节点vi和节点vj所能覆盖到的区域总面积.这样,当网络中节点传感向量取值为 时,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率可表
示如下:
(4)
因此,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问题归纳如下:
问题:求解一组 ,使得对于初始的 ,有 取值
接近最大.

Fig.2 The relation among p0, p and N
图2 p0,p和N三者之间的关系
2 基于虚拟势场的覆盖增强算法
2.1 传统虚拟势场方法
虚拟势场(virtual potential field)的概念最初应用于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和障碍躲避.Howard等人[8]和Pori等人[9]先后将这一概念引入到传感器网络的覆盖增强问题中来.其基本思想是把网络中每个传感器节点看作一个虚拟的电荷,各节点受到其他节点的虚拟力作用,向目标区域中的其他区域扩散,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即实现目标区域的充分覆盖状态.Zou等人[15]提出了一种虚拟力算法(virtual force algorithm,简称VFA),初始节点随机部署后自动完善网络覆盖性能,以均匀网络覆盖并保证网络覆盖范围最大化.在执行过程中,传感器节点并不移动,而是计算出随机部署的传感器节点虚拟移动轨迹.一旦传感器节点位置确定后,则对相应节点进行一次移动操作.Li等人[10]为解决传感器网络布局优化,在文献[15]的基础上提出了涉及目标的虚拟力算法(target involved virtual force algorithm,简称TIVFA),通过计算节点与目标、热点区域、障碍物和其他传感器之间的虚拟力,为各节点寻找受力平衡点,并将其作为该传感器节点的新位置.
上述利用虚拟势场方法优化传感器网络覆盖的研究成果都是基于全向感知模型展开的.假定传感器节点间存在两种虚拟力作用:一种是斥力,使传感器节点足够稀疏,避免节点过于密集而形成感知重叠区域;另一种是引力,使传感器节点保持一定的分布密度,避免节点过于分离而形成感知盲区[15].最终利用传感器节点的位置移动来实现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
2.2 基于虚拟势场的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算法
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传感器网络部署成本,所有部署的传感器节点都具有移动能力是不现实的.另外,传感器节点位置的移动极易引起部分传感器节点的失效,进而造成整个传感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这些无疑都会增加网络维护成本.因而,本文的研究工作基于传感器节点位置不变、传感方向可调的假设.上述假设使得直接利用虚拟势场方法解决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问题遇到了麻烦.在传统的虚拟势场方法中,传感器节点在势场力的作用下进行平动(如图3(a)所示),而基于本文的假设,传感器节点表现为其扇形感知区域在势场力的作用下以传感器节点为轴心进行旋转(如图3(b)所示).
为了简化扇形感知区域的转动模型,我们引入“质心(centroid)”的概念.质心是质点系中一个特定的点,它与物体的平衡、运动以及内力分布密切相关.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不变,其传感方向的不断调整可近似地看作是扇形感知区域的质心点绕传感器节点作圆周运动.如图3(b)所示,一个均匀扇形感知区域的质心点位于其对称轴上且与圆心距离为2Rsin/3.每个传感器节点有且仅有一个质心点与其对应.我们用c表示传感器节点v所对应的质心点.本文将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问题转化为利用传统虚拟势场方法可解的质心点均匀分布问题,如图4所示.

Fig.3 Moving models of sensor node
图3 传感器节点的运动模型

Fig.4 The issue description of coverage enhancement in directional sensor networks
图4 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问题描述
2.2.1 受力分析
利用虚拟势场方法增强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可以近似等价于质心点-质心点(c-c)之间虚拟力作用问题.我们假设质心点-质心点之间存在斥力,在斥力作用下,相邻质心点逐步扩散开来,在降低冗余覆盖的同时,逐渐实现整个监测区域的充分高效覆盖,最终增强有向传感器网络的覆盖性能.在虚拟势场作用下,质心点受来自相邻一个或多个质心点的斥力作用.下面给出质心点受力的计算方法.
如图5所示,dij表示传感器节点vi与vj之间的欧氏距离.只有当dij小于传感器节点传感半径(R)的2倍时,它们的感知区域才存在重叠的可能,故它们之间才存在产生斥力的作用,该斥力作用于传感器节点相应的质心点ci和cj上.
定义2. 有向传感器网络中,欧氏距离不大于节点传感半径(R)2倍的一对节点互为邻居节点.节点vi的邻居节点集合记作i.即i={vj|Dis(vi,vj)2R,ij}.
我们定义质心点vj对质心点vi的斥力模型 ,见公式(5).
(5)
其中,Dij表示质心点ci和cj之间的欧氏距离;kR表示斥力系数(常数,本文取kR=1);ij为单位向量,指示斥力方向(由质心点cj指向ci).公式(5)表明,只有当传感器节点vi和vj互为邻居节点时(即有可能形成冗余覆盖时),其相应的质心点ci和cj之间才存在斥力作用.质心点所受斥力大小与ci和cj之间的欧氏距离成反比,而质心点所受斥力方向由ci和cj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所决定.
质心点ci所受合力是其受到相邻k个质心点排斥力的矢量和.公式(6)描述质心点ci所受合力模型 .
(6)
通过如图6所示的实例,我们分析质心点的受力情况.图中包括4个传感器节点:v1,v2,v3和v4,其相应的质心
点分别为c1,c2,c3和c4.以质心点c1为例,由于d122R,故 ,质心点c1仅受到来自质心点c3和c4的斥力,其所受合力 .传感器节点传感方向旋转导致质心点的运动轨迹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固定绕传感器节点作圆周运动.因此,质心点的运动仅仅受合力沿圆周切线方向分量 的影响.

Fig.6 The force on centroid
图6 质心点受力
2.2.2 控制规则(control law)
本文基于一个虚拟物理世界研究质心点运动问题,其中作用力、质心点等都是虚拟的.该虚拟物理世界的构建是建立在求解问题特征的基础上的.在此,我们定义控制规则,即规定质心点受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以达到质心点的均匀分布.
质心点在 作用下运动,受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双重约束,具体表现如下:
(1) 运动学约束
在传统传感器网络中利用虚拟势场方法移动传感器节点的情况下,由于传感器节点向任意方向运动的概率是等同的,我们大都忽略其所受的运动学约束[8].而在转动模型中,质心点的运动不是任意方向的,受合力沿圆
周切线方向分量 的影响,只能绕其传感器节点作圆周运动.
质心点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虚拟力是变化的,但对传感器网络系统来说,传感器节点之间每时每刻都交换邻居节点位置及传感方向信息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设定邻居节点间每隔时间步长t交换一次位置及传感方向信息,根据交换信息计算当前时间步长质心点所受合力,得出转动方向及弧长.同时,问题求解的目的在于将节点的传感方向调整至一个合适的位置.在此,我们不考虑速度和加速度与转动弧长之间的关系.
(2) 动力学约束
动力学约束研究受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本运动模型中的动力学约束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
• 每个时间步长t内,质心点所受合力与转动方向及弧长之间的关系;
• 质心点运动的静止条件.
在传统传感器网络中利用虚拟势场方法移动传感器节点的情况下,在每个时间步长内,传感器节点的运动速度受限于最大运动速度vmax,而不是随传感器节点受力无止境地增加.通过此举保证微调方法的快速收敛.在本转动模型中,我们同样假设质心点每次固定以较小的转动角度进行转动,通过多次微调方法逐步趋向最优解,即在每个时间步长t内,质心点转动的方向沿所受合力在圆周切线方向分量,转动大小不是任意的,而是具有固定转动角度.采用上述方法的原因有两个:
• 运动过程中,质心点受力不断变化,且变化规律很难用简单的函数进行表示,加之上述运动学约束和问题特征等因素影响,我们很难得出一个简明而合理的质心点所受合力与转动弧长之间的关系.
• 运动过程中,质心点按固定角度进行转动,有利于简化计算过程,减少节点的计算负担.同时,我们通过分析仿真实验数据发现,该方法具有较为理想的收敛性(具体讨论参见第3.2节).
固定转动角度取值不同对PFCEA算法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这在第3.3节中将加以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当质心点所受合力沿圆周切线方向分量为0时,其到达理想位置转动停止.如图7所示,我们假定质心点在圆周上O点处合力切向分量为0.由于质心点按固定转动角度进行转动,因此,它
未必会刚好转动到O点处.当质心点处于图7中弧 或 时,会
因合力切向分量不为0而导致质心点围绕O点附近往复振动.因此,为避免出现振动现象,加速质心点达到稳定状态,我们需要进一步限定质心点运动的停止条件.
当质心点围绕O点附近往复振动时,其受合力的切向分量很
小.因此,我们设定受力门限,当 (本文取=10e6),即可认
定质心点已达到稳定状态,无须再运动.经过数个时间步长t后,当网络中所有质心点达到稳定状态时,整个传感器网络即达到稳定状态,此时对应的一组 ,该
组解通常为本文覆盖增强的较优解.
2.3 算法描述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基于虚拟势场的网络覆盖增强算法(PFCEA),该算法是一个分布式算法,在每个传感器节点上并发执行.PFCEA算法描述如下:
输入:节点vi及其邻居节点的位置和传感方向信息.
输出:节点vi最终的传感方向信息 .
1. t0; //初始化时间步长计数器
2. 计算节点vi相应质心点ci初始位置 ;
3. 计算节点vi邻居节点集合i,M表示邻居节点集合中元素数目;
4. While (1)
4.1 tt+1;
4.2 ;
4.3 For (j=0; j<M; j++)
4.3.1 计算质心点cj对ci的当前斥力 ,其中,vji;
4.3.2 ;
4.4 计算质心点ci当前所受合力 沿圆周切线分量 ;
4.5 确定质心点ci运动方向;
4.6 If ( ) Then
4.6.1 质心点ci沿 方向转动固定角度;
4.6.2 调整质心点ci至新位置 ;
4.6.3 计算节点vj指向当前质心点ci向量并单位化,得到节点vi最终的传感方向信息 ;
4.7 Sleep (t);
5. End.
3 算法仿真与性能分析
我们利用VC6.0自行开发了适用于传感器网络部署及覆盖研究的仿真软件Senetest2.0,并利用该软件进行了大量仿真实验,以验证PFCEA算法的有效性.实验中参数的取值见表1.为简化实验,假设目标区域中所有传感器节点同构,即所有节点的传感半径及传感夹角规格分别相同.
Table 1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表1 实验参数
Parameter Variation
Target area S 500500m2
Area coverage p 0~1
Sensor number N 0~250
Sensing radius Rs 0~100m
Sensing offset angel  0º~90º
3.1 实例研究
在本节中,我们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说明PFCEA算法对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在500500m2的目标区域内,我们部署传感半径R=60m、传感夹角=45º的传感器节点完成场景监测.若达到预期的网络覆盖率p=70%, 通过公式(1),我们可预先估算出所需部署的传感器节点数目,
.
针对上述实例,我们记录了PFCEA算法运行不同时间步长时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情况,如图8所示.

(a) Initial coverage, p0=65.74%
(a) 初始覆盖,p0=65.74% (b) The 10th time step, p10=76.03%
(b) 第10个时间步长,p10=76.03%

(c) The 20th time step, p20=80.20%
(c) 第20个时间步长,p20=80.20% (d) The 30th time step, p30=81.45%
(d) 第30个时间步长,p30=81.45%
Fig.8 Coverage enhancement using PFCEA algorithm
图8 PFCEA算法实现覆盖增强
直观看来,质心点在虚拟斥力作用下进行扩散运动,逐步消除网络中感知重叠区和盲区,最终实现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此例中,网络传感器节点分别经过30个时间步长的调整,网络覆盖率由最初的65.74%提高到81.45%,网络覆盖增强达15.71个百分点.
图9显示了逐个时间步长调整所带来的网络覆盖增强.我们发现,随着时间步长的增加,网络覆盖率也不断增加,且近似满足指数关系.当时间步长达到30次以后,网络中绝大多数节点的传感方向出现振动现象,直观表现为网络覆盖率在81.20%附近在允许的范围振荡.此时,我们认定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性能近似增强至最优.
网络覆盖性能可以显着地降低网络部署成本.实例通过节点传感方向的自调整,在仅仅部署105个传感器节点的情况下,最终获得81.45%的网络覆盖率.若预期的网络覆盖率为81.45%,通过公式(1)的计算可知,我们至少需要部署148个传感器节点.由此可见,利用PFCEA算法实现网络覆盖增强的直接效果是可以节省近43个传感器节点,极大地降低了网络部署成本.
3.2 收敛性分析
为了讨论本文算法的收敛性,我们针对4种不同的网络节点规模进行多组实验.我们针对各网络节点规模随机生成10个拓扑结构,分别计算算法收敛次数,并取平均值,实验数据见表2.其他实验参数为R=60m,=45º, =5º.
Table 2 Experimental data for convergence analysis
表2 实验数据收敛性分析

(%)
(%)

1 50 41.28 52.73 24
2 70 52.74 64.98 21
3 90 60.76 73.24 28
4 110 65.58 78.02 27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PFCEA算法的收敛性即调整的次数,并不随传感器网络节点规模的变化而发生显着的改变,其取值一般维持在[20,30]范围内.由此可见,本文PFCEA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可以在较短的时间步长内完成有向传感器网络的覆盖增强过程.
3.3 仿真分析
在本节中,我们通过一系列仿真实验来说明4个主要参数对本文PFCEA算法性能的影响.它们分别是:节点规模N、传感半径R、传感夹角和(质心点)转动角度.针对前3个参数,我们与以往研究的一种集中式覆盖增强算法[14]进行性能分析和比较.
A. 节点规模N、传感半径R以及传感角度
我们分别取不同节点规模进行仿真实验.从图10(a)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当R和一定时,N取值较小导致网络初始覆盖率较小.此时,随着N的增大,p取值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当N=200时,网络覆盖率增强可达14.40个百分点.此后,p取值有所下降.这是由于当节点规模N增加导致网络初始覆盖率较高时(如60%),相邻多传感器节点间形成覆盖盲区的概率大为降低,无疑削弱了PFCEA算法的性能.另外,部分传感器节点落入边界区域,也会间接起到削弱PFCEA算法性能的作用.
另外,传感半径、传感角度对PFCEA算法性能的影响与此类似.当节点规模一定时,节点传感半径或传感角度取值越小,单个节点的覆盖区域越小,各相邻节点间形成感知重叠区域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此时,PFCEA算法对网络覆盖性能改善并不显着.随着传感半径或传感角度的增加,p不断增加.当R=70m且=45º时,网络覆盖率最高可提升15.91%.但随着传感半径或传感角度取值的不断增加,PFCEA算法带来的网络覆盖效果降低,如图10(b)、图10(c)所示.

(c) The effect of sensing offset angle , other parameters meet N=100, R=40m, =5º
(c) 传感角度的影响,其他实验参数满足:N=100,R=40m,=5º

‘伍’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

结构
传感器网络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EndDevice、汇聚节点Router和管理节点Coordinator。
大量传感器节点随机部署在监测区域内部或附近,能够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网络。传感器节点监测的数据沿着其他传感器节点逐跳地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监测数据可能被多个节点处理,经过多跳后路由到汇聚节点,最后通过互联网或卫星到达管理节点。用户通过管理节点对传感器网络进行配置和管理,发布监测任务以及收集监测数据。

传感器节点
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通信能力相对较弱,通过小容量电池供电。从网络功能上看,每个传感器节点除了进行本地信息收集和数据处理外,还要对其他节点转发来的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融合,并与其他节点协作完成一些特定任务。

汇聚节点
汇聚节点的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通信能力相对较强,它是连接传感器网络与Internet 等外部网络的网关,实现两种协议间的转换,同时向传感器节点发布来自管理节点的监测任务,并把WSN收集到的数据转发到外部网络上。汇聚节点既可以是一个具有增强功能的传感器节点,有足够的能量供给和更多的、Flash和SRAM中的所有信息传输到计算机中,通过汇编软件,可很方便地把获取的信息转换成汇编文件格式,从而分析出传感节点所存储的程序代码、路由协议及密钥等机密信息,同时还可以修改程序代码,并加载到传感节点中。

管理节点
管理节点用于动态地管理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的所有者通过管理节点访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资源。
无线传感器测距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常用的测量节点间距离的方法主要有TOA(Time of Arrival),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超声波、RSSI(Received Sig nalStrength Indicator)和TOF(Time of Light)等。

阅读全文

与无线传感网络期末试卷及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493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350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477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349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962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193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934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187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604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841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584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896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606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380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432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081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255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377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938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