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线网络 > 络统计结果无线网是网络投资的主体

络统计结果无线网是网络投资的主体

发布时间:2023-08-26 14:56:40

㈠ 手机上的无线网是什么意思

无线网是指无需布线就能实现各种通信设备互联的网络。无线网络技术涵盖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及射频技术。

根据网络覆盖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无线网络划分为无线广域网(WW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城域网(WMAN)和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

扩展资桐颤带料:

目前使用的无线网络,洞族主要使用了2.4GHz和5GHz两个频段来进行网络通讯。关于2.4GHz和5GHz,这两个不同的频段,它们的优缺点都很明显也可以说互补。

2.4GHz这个频段里,东西比较多,比如蓝牙,比如无线鼠标键盘,甚至于USB3.0也会产生一些2.4GHz频段的干扰,虽然它们的频段在小数点之后的几位所处的频段不一样,但是因为太接近,所以轻微的干扰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5GHz相对2.4GHz来说,抗干扰能力会更强一些,但是它的穿透力弱,虽然它名字叫5GHz,但其实传统的2.4GHz的穿墙能力才局芦更强大。

㈡ 请问,什么是无线网络它有什么作用呢谢谢。请详细的解答。

1.无线网络就是通信设备与终端(也就是我们的手机,电脑,带有WLAN功能的设备)不需要进行有线连接,就好比网线连电脑才能使用网络一样。无线网络就是不需要有线连接终端,而是使用无线电波,微波等介质就可以使通信设备和终端进行无线连接,从而达到上网的功能。
2.就好比我们电脑要和网线连在一起才能使用网络,这个叫有线网络。
3.生活中常见的手机的WIFI功能不需要连网线连上WIFI信号就可以使用网络,这个就叫无线网络。
4.无线网络不需要过多的线路就可以使用网络,特别适合复杂的线路环境中。
5.无线网络的作用无须线路即可与终端设备互联,使用电波,微波,卫星,等无线介质进行通信。

㈢ 网络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啊

1836年
-- 电报诞生。 Cooke和Wheatstone为这个发明申请了专利。这个发明和互联网有什么关系呢?
她在人类的远程通讯历史上走出了第一步。
采用了用一系列点、线在不同人之间传递信息的Morse码,虽然速度还比较慢,但这和当今计算机通讯中的二进制比特流已经相差不远了。
1858年-1866年
-- 跨海电缆诞生。允许大西洋两岸之间实现直接快速的通讯。她的重要性体现在:
当今联系各大洲的枢纽仍然是海底光缆。
1876年
-- 电话诞生。Alexander Graham Bell 向世人展示了这个新发明。
她的意义在于:

当今的Internet网络依然有很大程度上是架构在电话交换系统之上的。
Modem具有数模信号转换的功能,实现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的功能。
1957年
-- USSR(前苏联)发射了的一颗人造卫星,她的重要性在于:
在全球通讯领域迈出了第一步。今天许多信息实际上都在通过卫星传输。
美国设立了与之竞争的ARPA机构(高级研究规划署),并作为国防部的一部分,为美国军方科技应用打下基础。
1962年 - 1968年
-- 包交换网络(Packet-switching (PS) networks)诞生,她的意义在于:
互联网就是基于包交换来传输信息的,这一点后面我们将会清楚地看到。
为实现网络信息传输安全提供了最大可能,这正是美国军方的本意。
数据被分成一个个小包传输,可以让他们经过不同路由到达目的地。
增加了对数据的窃听的困难(因为数据被分割成了包)。
路由冗余,提高可靠性。即使某个路由中断,通讯依然可以保持。
网络可以经得起大规模的破坏(比如核子攻击,可以这也是冷战的产物)。
1969年
-- 互联网诞生
美国国防部授权ARPANET进行互联网的试验。

这件事的意义在于:

先后建立了四个主Internet节点:UCLA大学(洛杉矶),紧接着是斯坦福研究所、UCSB(圣巴巴拉)和U(犹他州立)。
1971年
-- 人们开始通过互联网交流。
在ARPANET网上建立了15个节点(共23台主机)
电子邮件——一个通过分布网络传送信息的程序——被发明了,这个发明和互联网的关系是:
电子邮件今天依然是互联网上人与人沟通的主要方式。
本文后面会用一小段文字解释如何收发电子邮件。
在以后的生活中,电子邮件将与你息息相关。
1972年
-- 计算机可以更加简便的接入互联网
第一个展示ARPANET功能的公开演示网建立,共接入了40台主机。
互联网工作组(INWG)建立,并开始讨论建立各种协议的问题。
这个工作组对互联网产生的影响在于:

起草了Telnet协议规范。
Telnet协议是当今大多数主机之间互操作的主要方式。
1973年
-- 全球性的互联网开始浮现
首批连入ARPANET的其他国主机出现,他们是:英国伦敦大学和挪威的皇家雷达机构。
以太网的最初模样被勾画出来——这就是现在局域网联网的最早形式。
互联网思想开始流传。
旧金山的一家大酒店第一次架设了具有网关结构的网络。网关结构明确了一个网络规模究竟能有多大(网络内部可以是异构的)
文件传输协议(FTP)被制定,使得联网计算机可以收发文档数据。
1974年
-- 包交换网络传输成为主流
传输控制协议(TCP)被制定,互联网的基石——包交换网络奠定。
Telenet,ARPANET的商业化运作网络向社会开放,这是第一次向社会提供包数据传输服务。
1976年
-- 网络规模迅速膨胀
伊丽莎白女王进行了发送电子邮件的尝试。
UUCP(Unix to Unix CoPy)协议由AT&T的贝尔实验室开发并在UNIX群体中发布。
这个协议的重要性在于:

UNIX当今依旧是各个大学和科研究构的主流操作系统。
这些UNIX主机可以透过互联网“交谈”。
网络开始向全球用户开放。
1977年
-- 电子邮件服务蓬勃兴起,互联网正在变为现实
联网主机数量突破100。
THEORYNET网为100多名计算机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电子邮件服务,这个系统使用了一个自己开发的电邮系统和TELENET接入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
起草电子邮件标准
第一个在 ARPANET/无线网/SATNET 互联的演示网通过网关和互联网协议连接的演示网。
1979年
-- 新闻组诞生
旨在研究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机科学部在美国建立。
基于UUCP协议的USENET网建立。
她的意义在于:

USENET今天依然非常兴旺。
产生了各种讨论组、新闻组。
当年年末建立了3个新闻组。
现在几乎所有的话题都有相应的新闻组。
1979年 (续)
第一个MUD(多用户土牢)多人交互操作站点建立。这个站点包含了各种冒险游戏、棋类游戏和丰富详尽的数据库。
ARPA建立了互联网配置白板(ICCB)
包交换无线电网(PRNET)在ARPA的资助下开始试验。许多无线电爱好者在这个网络上进行了无数的通讯实验。
1981年
-- 各种网络重新融合
诞生于纽约城市大学的BITNET(Because It's Time NETwork)开始运行,并与耶鲁大学进行了首次连接。
除了文件传输服务(FTP)以外,他们还提供电子邮件和邮件组的服务。
CSNET(Computer Scienc NETwork)项目开始启动,并向那些不能连入ARPANET的各大学的科学家们提供电子邮件服务。CSNET实际上就是后来的计算机科学网的前身。
1982年
-- TCP/IP缔造了未来的网络通讯模式
DCA和ARPA网制订了网络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这个协议组一般被简称为TCP/IP协议。
这个协议的重要意义在于:

首先将互联网定义为使用TCP/IP协议互联的一个网络集合,互联网就是通过TCP/IP互联的一个大网络。
1982年 (续)
由EUUG创建的EUnet(欧洲UNIX网)开始提供电子邮件服务和新闻组服务。并实现了最初的荷兰、丹麦、瑞典和英国之间的互联。
外部网关协议(EGP)的草案被制订,并开始运用在各种不同体系结构的网间互联上。
1983年
-- 互联网越来越壮大了
开发出了域名服务系统
她的重要意义在于:

满足了大量网络节点的需要
避免了各种难以记忆的地址
采用了人们习惯中易于记忆的名称
桌面工作站开始成为现实
她的意义在于:

许多基于Berkerley的UNIX系统都内建有IP网络的相关软件
促使从用单个分时的超级计算机连入Internet的模式过渡为通过局域网连入Internet。
1983年 (续)
作为ICCB的替代物,IAB(Internet Activities Board)开始建立。
Berkeley发布了他们最新的4.2版的BSD UNIX系统,其中内建了TCP/IP的实现。
欧洲科研网(EARN)采用与BITNET类似的线路开始运营。
1984年
-- 互联网继续保持增长
主机数量突破1,000台
域名服务系统(DNS)正式启用
代替了点分十进制的地址,如 123.456.789.10
域名更容易为大家记忆
www.myuniversity.mydept.mynetwork.mycountry( e.g. www.cs.cf.ac.uk).

英国建立了JANET(Joint Academic Network)(联合科研网)
可控的新闻组服务被引入
1986年
-- 互联网的威力开始显现
连入了5,000台主机,建立了241个新闻组。
主干有56K速率的NSFNET建立
NSF建设了5个地区网络中心,都由超级计算机向用户提供高性能的服务。——这促使了网络连接数的爆涨,特别是在大学。
新闻传输协议(NNTP)被设计以提高基于TCP/IP的新闻组服务性能。
1987
-- 商业化的互联网诞生
联网主机数量达到28,000台
在Usenix的资助下,UUNET创立并着手提供商业化的UUCP和Usenet接入服务。
1988年
USFNET主干升级到T1级(即1.533M)
网络中继聊天服务(IRC)被开发出来
1989年
-- 互联网获得巨大的增长
接入主机数突破10万台
出现了第一个在商业电子邮件运营商和互联网之间的中继服务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和互联网研究任务组(IRTF)在IAB中成立了
1990年
-- 互联网的膨胀在继续
30万台主机接入量,1千个新闻组
ARPANET退出历史舞台
FTP服务中的文档开始可以根据名称检索和获取。
World comes on-line公司(world.std.com)成为第一个商业性的经营电话接入的ISP。
1991年
-- 现代互联网模式开始形成
商业互联网信息交换协会(CIX)成立并继NSF之后进一步突破了网络中商业运作的种种障碍。
广域网中的信息服务诞生(WAIS) ,她的重要性在于:
提供了一套互联网中信息检索和获取得机制
大量知识在网络中出现:电子邮件信息、文本信息、电子书籍、各种帖子、代码、图片、声音甚至数据库。
这些信息就是我们今天在互联网中检索信息的基础。
关键字检索,这种强有力的检索技术被逐步完善。
1991年 (续)
-- WWW方式的友好用户界面开始出现
明尼苏达州大学的Paul Lindner和Mark P. McCahill发布了他们的Gopher工具。她的重要意义在于:
基于文本、菜单驱动的界面简化了互联网中资源获取的方法
不用用户去记忆繁琐的操作命令,用户界面更为友好。
这个方式今天已被现在更为方便的WWW浏览所代替。
1991年 (续)
-- 目前看来依然意义重大的发明
由Berners 和 Lee开发的WWW浏览器在CERN发布。她的重要意义在于:
这个工具最初被用于提供分布多媒体服务
方便用户更快捷的访问世界各地的信息。
开始是非图形的界面(1993年后,随着MOSAIC的出现开始有了图形支持)
使得我们的生活方式和通信方式发生了革命。
USFNET的主干带宽提高到T3级(即44.736M)。NSFNET的主干上每个月有1万亿字节,或者说100亿的包流量。
英国的JANEAT开始基于TCP/IP提供IP服务
1992年
-- 多媒体改变了互联网的模样
联网主机数突破100万,新闻组达到4千个
特许成立了互联网协会(ISOC)
3月实现了网上的音频多播,11月实现了视频多播。
“网上冲浪”一词由Jean Armour Polly首次使用。
1993年
-- WWW革命真的开始了
联网主机数突破2百万,出现了600个WWW站点。
NSF建立的InterNIC机构开始提供以下服务:
目录数据库服务
注册服务
信息查找服务
商业和媒体开始关注互联网
白宫和联邦政府开始在互联网上安家
Mosaic给互联网带来一场风暴,她的意义在于:
用户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成为互联网的最前端。
基于此开始设计日后风靡一时的Netscape浏览器。
促使WWW用户激增
1994年
-- 商业化运作正式开始
联网主机数达到3百万,建立了1万个WWW站点,1万个新闻组。
ARPANET/Internet庆祝诞辰25周年
社区开始通过线缆连入了英特网
美国参议院和国会开始在互联网上提供信息服务
超市、银行开始步入互联网
开始建立一种新的生活模式
在美国人们可以在线订购必胜客的Pizza饼了。
第一个虚拟数字银行开始运营
NSFNET每月的网络流量超过10万亿字节
WWW超过Telnet,仍逊于FTP,成为第二位的网络流行服务(这是根据NSFNET发布的流量数据统计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
英国的HM Treasury在线网站运营(http://www.hm-treasury.gov.uk/)
1995年
-- 商业介入互联网进展神速
650万联网主机,10万WWW站点
NSFNET恢复为一个科研网络,整个主干网的运行依赖各大网络之间的互联合路由。
根据包流量,三月WWW服务首次超过FTP服务,成为网上流量最大的服务;而若根据字节流量,到四月的时候,WWW服务也超过了FTP。
传统的拨号入网系统(如Compuserve、美国在线、Prodigy公司等)开始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许多网络相关公司在Netscape的带动下纷纷公开上市。
域名注册服务不再免费
网络技术年:WAIS开发了WWW、搜索引擎等技术
新的WWW技术开始浮现:
分布环境运行技术(Java、Javascript、ActiveX)
虚拟环境技术(VRML)
网际协作工具技术(CU-SeeMe)
1996年
-- 微软进入互联网产业
1千2百万主机接入互联网,50万WWW站点建立
网络电话业务受到美国电话公司的关注,甚至上诉到国会要求禁止此技术以保证传统业务的利润。
WWW浏览器的战斗主要在Netscape和Microsoft之间展开,在用户迫不及待的需求下两个软件不断地发布新版本并相互进行竞争。
1997年
-- 未来将会怎样
1千9百50万主机连入,1百万WWW站点,71,618个新闻组。

㈣ 无线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您好,当今用户对随时随地可以无线上网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成为无线网络市场迅猛增长的推动力,但不能否认WIFI目前存有一定的缺陷,如漫游性、计费问题、因上网门槛低而带来的安全性等问题没有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但从技术的另一层面看,它是高速有线接入技术和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一个辅助与补充,可以在特定的范围与领域内,能起到对3G的重要补充作用,二者完美结合将带来广阔的服务与发展前景。事实上以WIFI技术为重要技术支撑的无线局域网络在不断普及,这也代表着大众所接触的WIFI技术将会越来越便捷。一旦存在于公众场合的WIFI网络解决了运营商的漫游性、互联互通、高收费的问题,WIFI技术将能够更好实现从技术向商业的转变,同时在WIFI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中要认识到WIFI技术虽然先进但却不能替代和具有其他所有通信系统所具有的功能,所以说只有各类接入手段形成互补才能够带来更高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信息化进程会越来越快,人们对于WIFI技术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因此WIFI技术必将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发展前景。WIFI技术在我国有着庞大的用户群,因此市场前景广阔,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谢谢。

㈤ 无线局域网的性能指标

全面解析802.11无线技术
作者:中关村在… 文章来源:CNET中国·ZOL 点击数:111 更新时间:2006-10-26 21:16:21

一、1997年版无线网络标准

1997年版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规定了三种物理层介质性能。其中两种物理层介质工作在2400--2483.5 GHz无线射频频段(根据各国当地法规规定),另一种光波段作为其物理层,也就是利用红外线光波传输数据流。而直序列扩频技术(DSSS)则可提供 1Mb/S及2Mb/S工作速率,而跳频扩频(FHSS)技术及红外线技术的无线网络则可提供1Mb/S传输速率(2Mb/S作为可选速率,未作必须要求),受包括这一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影响,多数FHSS技术厂家仅能提供1Mb/S的产品,而符合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并使用DSSS直序列扩频技术厂家的产品则全部可以提供2Mb/S的速率,因此DSSS技术在无线网络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介质接入控制层功能

无线网络(WLAN)可以无缝连接标准的以太网络。标准的无线网络使用的是(CSMA/CA)介质控制信息而有线网络则使用载体监听访问/冲突检测(CSMA/CA),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均是为了避免通信信号冲突。

2.漫游功能

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允许无线网络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无线网桥网段中使用相同的信道,或在不同的信道之间互相漫游,如Lucent的 WavePOINT II无线网桥每隔100 ms发射一个烽火信号,烽火信号包括同步时钟、网络传输拓扑结构图、传输速度指示及其他参数值,漫游用户利用该烽火信号来衡量网络信道信号质量,如果质量不好,该用户会自动试图连接到其他新的网络接入点。

3.自动速率选择功能

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能使移动用户(Mobile Client)设置在自动速率选择(ARS)模式下,ARS功能会根据信号的质量及与网桥接入点的距离自动为每个传输路径选择最佳的传输速率,该功能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应用环境设置成不同的固定应用速率。

4.电源消耗管理功能

IEEE802.11 还定义了MAC层的信令方式,通过电源管理软件的控制,使得移动用户能具有最长的电池寿命。电源管理会在无数据传输时使网络处于休眠(低电源或断电)状态,这样就可能会丢失数据包。为解决这一问题,IEEE802.11规定了AP接入点应具有缓冲区去储存信息,处于休眠的移动用户会定期醒来恢复该信息。

5.保密功能

仅仅靠普通的直序列扩频编码调制技术不够可靠,如使用无线宽频扫描仪,其信息又容易被窃取。最新的WLAN标准采用了一种加载保密字节的方法,使得无线网络具有同有线以太网相同等级的保密性。此密码编码技术早期应用于美国军方无线电机密通信中,无线网络设备的另一端必须使用同样的密码编码方式才可以互相通信,当无线用户利用AP接入点连入有线网络时还必须通过AP接入点的安全认证。该技术不但可以防止空中窃听,而且也是无线网络认证有效移动用户的一种方法。

二、1999版无线网络标准

该版本于1999年8月颁布。除原IEEE802.11的内容之外,增加了基于SNMP协议的管理信息库(MIB),以取代原OSI协议的管理信息库。另外还增加了高速网络内容:

1.IEEE802.11a

规定的频点为5GHz,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来调制数据流。OFDM技术的最大的优势是其无与伦比的多途径回声反射,因此特别适合于室内及移动环境。

2.IEEE802.11b

工作于2.4GHz频点,采用补偿码键控CCK调制技术。当工作站之间的距离过长或干扰过大,信噪比低于某个门限值时,其传输速率可从11Mb/s自动降至5.5Mb/s,或者再降至直序列扩频技术的2Mb/s及1Mb/s速率。

三、无线网络 前途无量

建设符合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网络,不仅可以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且日后网络还可以平滑升级,可以有效地保护投资。目前IEEE802.11工作小组已成立了新的研究小组,对大信息流量及多工作组同时工作、流量控制及更安全的保密编码、安全认证等技术问题进行研究,随着无线网络成本的不断下调、配套技术的不断完善、覆盖范围的不断增大,无线网络的应用将会成为未来网络的技术主流。

·802.11协议的重要技术指标
由于无线局域网传输介质(微波、红外线)非“有限”的有线,客观上存在一些全新的技术难题,为此IEEE802.11协议规定了一些至关重要的技术机制。

1.CSMA/CA协议

我们知道总线型局域网在MAC层的标准协议是CSMA/CD,即载波侦听多路存取/冲突检测(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但由于无线产品的适配器不易检测信道是否存在冲突,因此802.11全新定义了一种新的协议,即载波侦听多路存取/冲突避免 CSMA/CA(with Collision Avoidance)。一方面,载波侦听--查看介质是否空闲;另一方面,冲突避免--通过随机的时间等待,使信号冲突发生的概率减到最小,当介质被侦听到空闲时,优先发送。不仅如此,为了系统更加稳固,IEEE802.11还提供了带确认帧ACK的CSMA/CA。在一旦遭受其他噪声干扰,或者由于侦听失败时,信号冲突就有可能发生,而这种工作于MAC层的ACK此时能够提供快速的恢复能力。

2.RTS/CTS协议

RTS/CTS协议即请求发送/允许发送协议,相当于一种握手协议,主要用来解决“隐藏终端”问题。“隐藏终端”(Hidden Stations)是指,基站A向基站B发送信息,基站C未侦测到A也向B发送,故A和C同时将信号发送至B,引起信号冲突,最终导致发送至B的信号都丢失了。“隐藏终端”多发生在大型单元中(一般在室外环境),这将带来效率损失,并且需要错误恢复机制。当需要传送大容量文件时,尤其需要杜绝“隐藏终端” 现象的发生。WaveLAN802.11提供了如下解决方案。在参数配置中,若使用RTS/CTS协议,同时设置传送上限字节数--一旦待传送的数据大于此上限值时,即启动RTS/CTS握手协议:首先,A向B发送RTS信号,表明A要向B发送若干数据,B收到RTS后,向所有基站发出CTS信号,表明已准备就绪,A可以发送,其余基站暂时“按兵不动”,然后,A向B发送数据,最后,B接收完数据后,即向所有基站广播ACK确认帧,这样,所有基站又重新可以平等侦听、竞争信道了。

3.信道重整

当传送帧受到严重干扰时,必定要重传。因此若一个信包越大时,所需重传的耗费(时间、控制信号、恢复机制)也就越大;这时,若减小帧尺寸--把大信息包分割为若干小信包,即使重传,也只是重传一个小信包,耗费相对小得多。这样就能大大提高WirelessLAN产品在噪声干扰地区的抗干扰能力。当然,作为一个可选项,用户若在一个“干净”地区,也可以关闭这项功能。

4.多信道漫游

人类是无限追求自由的,随着移动计算设备的日益普及,我们希望出现一种真正无所羁绊的网络接入设备。WaveLAN802.11就是这样的一种设备。传输频带是在接入设备AP(Access Point)上设置的,而基站不须设置固定频带,并且基站具有自动识别功能,基站动态调频到AP设定的频带,这个过程称之为扫描(Scan)。 IEEE802.11定义了两种模式:被动扫描和主动扫描。被动扫描是指,基站侦听AP发出的指示信号,并切换到给定的频带;主动扫描是指,基站提出一个探视请求,接入点AP回送一个包含频带信息的响应,基站就切换到给定的频带。WaveLAN802.11采用的是主动扫描,并且能结合天线接收灵敏度,以信号最佳的信道确定为当前传输信道。这样,当原来位于接入点AP(A)覆盖范围内的基站漫游到接入点AP(B)时,基站能自适应,重新以AP(B)为当前接入点。

5.可靠的安全性能

WaveLAN本身的发射功率很小,小于35mV,而且还被扩展到 22MHz带宽。一方面,平均能量很低(15dBm),另一方面,不存在频率单一的载波,因此很难被扫描跟踪,这也是次项技术一直用于军事上的原因。这些是物理上的安全机制,在软件上,还采用了域名控制、访问权限控制和协议过滤等多重安全机制;并且在有线同等保密(WEP)方面,对于特殊用户,可选以下附件:基于RC4加密(1988RSA运算法则)和密码(40位加密钥匙)。
·802.11协议的重要技术指标
由于无线局域网传输介质(微波、红外线)非“有限”的有线,客观上存在一些全新的技术难题,为此IEEE802.11协议规定了一些至关重要的技术机制。

1.CSMA/CA协议

我们知道总线型局域网在MAC层的标准协议是CSMA/CD,即载波侦听多路存取/冲突检测(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但由于无线产品的适配器不易检测信道是否存在冲突,因此802.11全新定义了一种新的协议,即载波侦听多路存取/冲突避免 CSMA/CA(with Collision Avoidance)。一方面,载波侦听--查看介质是否空闲;另一方面,冲突避免--通过随机的时间等待,使信号冲突发生的概率减到最小,当介质被侦听到空闲时,优先发送。不仅如此,为了系统更加稳固,IEEE802.11还提供了带确认帧ACK的CSMA/CA。在一旦遭受其他噪声干扰,或者由于侦听失败时,信号冲突就有可能发生,而这种工作于MAC层的ACK此时能够提供快速的恢复能力。

2.RTS/CTS协议

RTS/CTS协议即请求发送/允许发送协议,相当于一种握手协议,主要用来解决“隐藏终端”问题。“隐藏终端”(Hidden Stations)是指,基站A向基站B发送信息,基站C未侦测到A也向B发送,故A和C同时将信号发送至B,引起信号冲突,最终导致发送至B的信号都丢失了。“隐藏终端”多发生在大型单元中(一般在室外环境),这将带来效率损失,并且需要错误恢复机制。当需要传送大容量文件时,尤其需要杜绝“隐藏终端” 现象的发生。WaveLAN802.11提供了如下解决方案。在参数配置中,若使用RTS/CTS协议,同时设置传送上限字节数--一旦待传送的数据大于此上限值时,即启动RTS/CTS握手协议:首先,A向B发送RTS信号,表明A要向B发送若干数据,B收到RTS后,向所有基站发出CTS信号,表明已准备就绪,A可以发送,其余基站暂时“按兵不动”,然后,A向B发送数据,最后,B接收完数据后,即向所有基站广播ACK确认帧,这样,所有基站又重新可以平等侦听、竞争信道了。

3.信道重整

当传送帧受到严重干扰时,必定要重传。因此若一个信包越大时,所需重传的耗费(时间、控制信号、恢复机制)也就越大;这时,若减小帧尺寸--把大信息包分割为若干小信包,即使重传,也只是重传一个小信包,耗费相对小得多。这样就能大大提高WirelessLAN产品在噪声干扰地区的抗干扰能力。当然,作为一个可选项,用户若在一个“干净”地区,也可以关闭这项功能。

4.多信道漫游

人类是无限追求自由的,随着移动计算设备的日益普及,我们希望出现一种真正无所羁绊的网络接入设备。WaveLAN802.11就是这样的一种设备。传输频带是在接入设备AP(Access Point)上设置的,而基站不须设置固定频带,并且基站具有自动识别功能,基站动态调频到AP设定的频带,这个过程称之为扫描(Scan)。 IEEE802.11定义了两种模式:被动扫描和主动扫描。被动扫描是指,基站侦听AP发出的指示信号,并切换到给定的频带;主动扫描是指,基站提出一个探视请求,接入点AP回送一个包含频带信息的响应,基站就切换到给定的频带。WaveLAN802.11采用的是主动扫描,并且能结合天线接收灵敏度,以信号最佳的信道确定为当前传输信道。这样,当原来位于接入点AP(A)覆盖范围内的基站漫游到接入点AP(B)时,基站能自适应,重新以AP(B)为当前接入点。

5.可靠的安全性能

WaveLAN本身的发射功率很小,小于35mV,而且还被扩展到 22MHz带宽。一方面,平均能量很低(15dBm),另一方面,不存在频率单一的载波,因此很难被扫描跟踪,这也是次项技术一直用于军事上的原因。这些是物理上的安全机制,在软件上,还采用了域名控制、访问权限控制和协议过滤等多重安全机制;并且在有线同等保密(WEP)方面,对于特殊用户,可选以下附件:基于RC4加密(1988RSA运算法则)和密码(40位加密钥匙)。
新一代Wi-Fi标准

由Airgo、Bermai、Broadcom (博科通讯)、Conexant (科胜讯)、STMicroelectronics (意法半导体)及Texas Instruments (德州仪器)等业界大厂组成的WWiSE联盟日前宣布将把一份完整的共同建议案提交给IEEE 802.11 Task Group N (TGn),其目标是发展新一代Wi-Fi标准,并使它拥有100 Mbps以上的持续数据产出能力,MIMO-OFDM将是这种新技术的基础。IEEE 802.11n将成为无线网络市场上特别重要的标准,因为它会运用和扩大这些功能,使其支持目前正在享受Wi-Fi连接技术优点的众多使用者。

WWiSE代表全球频谱效率,它是提交给Task Group N所有建议案的重要元素,就这方面而言,WWiSE建议案的发展是以全球布署能力和向后兼容于所有其它Wi-Fi标准为主要的宗旨和强制要求,其它考量还包括数据速率必须符合重要区域市场的全球电信法规要求,例如日本。这个建议案还包含由WWiSE厂商提供的免权利金授权选项,主要目标是协助推动 802.11n技术在世界各地的布署应用。

WWiSE建议案是以目前获得全球采用的20 MHz通道格式为基础,世界各地已有超过数千万部Wi-Fi装置正在使用此格式,这种方法不但确保现有Wi-Fi产品获得支持,还可以改善Wi-Fi网络在指定频带内的工作效能。除此之外,联盟厂商也代表了组成Wi-Fi市场的半导体供应和消费领域重要交集,这将在发展厂商和最终产品制造商之间建立起坚强的合作关系。

就技术层面而言,WWiSE建议案标示着802.11实作功能的重大进步,主要特点包括:

•强制使用已经核准、现已存在且全球适用的20MHz Wi-Fi通道宽度,确保它在任何电信法规要求下都能立即使用和布署。

•更强的MIMO-OFDM技术,它是在2×2组态配置和一个20 MHz通道的最低要求下达到135 Mbps最大数据速率、进而降低实作成本的关键。这种技术还能大幅改善简单的天线延伸或信道汇整技术。

•利用4×4 MIMO架构和40 MHz通道宽度(只要主管单位允许)实现的540 Mbps最高数据速率,它能替未来的装置和应用提供持续发展的蓝图。

•强制模式提供与5 GHz和2.4 GHz频带内现有Wi-Fi装置的向后兼容性与互用性,确保已安装的设备仍能获得强大支持。

•先进的FEC编码功能帮助实现最大覆盖率和联机距离,它适用于所有的MIMO组态和通道带宽。

新无线标准802.11n
802.11n来龙去脉

在当今各种无线局域网技术交织的战国时代,WLAN、蓝牙、HomeRF、UWB等竞相绽放,但IEEE802.11系列的WLAN是应用最广泛的。自从1997年IEEE802.11标准实施以来,先后有802.11b、802.11a、802.11g、802.11e、802.11f、 802.11h、802.11i、802.11j等标准制定或者酝酿,但是WLAN依然面对着“四不一没有”的问题,即带宽不足、漫游不方便、网管不强大、系统不安全和没有杀手级的应用等。就像当今VoIP应用中一个全新的领域VoWLAN那样,虽被业内人士看作是WLAN最有希望的杀手级应用,却因为这四个“不”,很难进一步发展。

为了实现高带宽、高质量的WLAN服务,使无线局域网达到以太网的性能水平,802.11n应运而生。

500Mbps的美妙前景

在传输速率方面,802.11n可以将WLAN的传输速率由目前802.11a及802.11g提供的54Mbps提高到108Mbps,甚至高达500Mbps。这得益于将MIMO(多入多出)与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相结合而应用的MIMO OFDM技术,这个技术不但提高了无线传输质量,也使传输速率得到极大提升。

应用前景:802.11n将使WLAN传输速率达到目前传输速率的10倍,而且可以支持高质量的语音、视频传输,这意味着人们可以在写字楼中用Wi-Fi手机来拨打IP电话和可视电话。

在覆盖范围方面,802.11n采用智能天线技术,通过多组独立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列,可以动态调整波束,保证让WLAN用户接收到稳定的信号,并可以减少其它信号的干扰。因此其覆盖范围可以扩大到好几平方公里,使WLAN移动性极大提高。

应用前景:这使得使用笔记本电脑和PDA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移动,可以让WLAN信号覆盖到写字楼、酒店和家庭的任何一个角落,让我们真正体验移动办公和移动生活带来的便捷和快乐。

在兼容性方面,802.11n采用了一种软件无线电技术,它是一个完全可编程的硬件平台,使得不同系统的基站和终端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的不同软件实现互通和兼容,这使得WLAN的兼容性得到极大改善。这意味着WLAN将不但能实现802.11n向前后兼容,而且可以实现WLAN与无线广域网络的结合,比如3G。

两个阵营在争标准

让人遗憾的是,802.11n现在处于一种“标准滞后、产品早产”的尴尬境地。802.11n标准还没有得到IEEE的正式批准,但采用 MIMO OFDM技术的厂商已经很多,包括Airgo、Bermai、Broadcom以及杰尔系统、Atheros、思科、Intel等等,产品包括无线网卡、无线路由器等,而且已经大量在PC、笔记本电脑中应用。

主导802.11n标准的技术阵营有两个,即WWiSE(World Wide Spectrum Efficiency)联盟和TGn Sync联盟。这两个阵营都希望在下一代无线局域网标准之争中处于优先地位,不过两大阵营的技术构架已经越来越相似,例如都是采用MIMO OFDM技术,而且在8月2日有消息称,他们已经决定不计前嫌,共同向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递交了802.11n的无线技术版本。

在这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却看不到中国的身影,让我们不得不感到有些遗憾。这也是我们没有核心技术的后果。标准之争最终还是利益之争,中国企业很难在WLAN核心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效益,这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

新无线标准802.11n
802.11n来龙去脉

在当今各种无线局域网技术交织的战国时代,WLAN、蓝牙、HomeRF、UWB等竞相绽放,但IEEE802.11系列的WLAN是应用最广泛的。自从1997年IEEE802.11标准实施以来,先后有802.11b、802.11a、802.11g、802.11e、802.11f、 802.11h、802.11i、802.11j等标准制定或者酝酿,但是WLAN依然面对着“四不一没有”的问题,即带宽不足、漫游不方便、网管不强大、系统不安全和没有杀手级的应用等。就像当今VoIP应用中一个全新的领域VoWLAN那样,虽被业内人士看作是WLAN最有希望的杀手级应用,却因为这四个“不”,很难进一步发展。

为了实现高带宽、高质量的WLAN服务,使无线局域网达到以太网的性能水平,802.11n应运而生。

500Mbps的美妙前景

在传输速率方面,802.11n可以将WLAN的传输速率由目前802.11a及802.11g提供的54Mbps提高到108Mbps,甚至高达500Mbps。这得益于将MIMO(多入多出)与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相结合而应用的MIMO OFDM技术,这个技术不但提高了无线传输质量,也使传输速率得到极大提升。

应用前景:802.11n将使WLAN传输速率达到目前传输速率的10倍,而且可以支持高质量的语音、视频传输,这意味着人们可以在写字楼中用Wi-Fi手机来拨打IP电话和可视电话。

在覆盖范围方面,802.11n采用智能天线技术,通过多组独立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列,可以动态调整波束,保证让WLAN用户接收到稳定的信号,并可以减少其它信号的干扰。因此其覆盖范围可以扩大到好几平方公里,使WLAN移动性极大提高。

应用前景:这使得使用笔记本电脑和PDA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移动,可以让WLAN信号覆盖到写字楼、酒店和家庭的任何一个角落,让我们真正体验移动办公和移动生活带来的便捷和快乐。

在兼容性方面,802.11n采用了一种软件无线电技术,它是一个完全可编程的硬件平台,使得不同系统的基站和终端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的不同软件实现互通和兼容,这使得WLAN的兼容性得到极大改善。这意味着WLAN将不但能实现802.11n向前后兼容,而且可以实现WLAN与无线广域网络的结合,比如3G。

两个阵营在争标准

让人遗憾的是,802.11n现在处于一种“标准滞后、产品早产”的尴尬境地。802.11n标准还没有得到IEEE的正式批准,但采用 MIMO OFDM技术的厂商已经很多,包括Airgo、Bermai、Broadcom以及杰尔系统、Atheros、思科、Intel等等,产品包括无线网卡、无线路由器等,而且已经大量在PC、笔记本电脑中应用。

主导802.11n标准的技术阵营有两个,即WWiSE(World Wide Spectrum Efficiency)联盟和TGn Sync联盟。这两个阵营都希望在下一代无线局域网标准之争中处于优先地位,不过两大阵营的技术构架已经越来越相似,例如都是采用MIMO OFDM技术,而且在8月2日有消息称,他们已经决定不计前嫌,共同向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递交了802.11n的无线技术版本。

在这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却看不到中国的身影,让我们不得不感到有些遗憾。这也是我们没有核心技术的后果。标准之争最终还是利益之争,中国企业很难在WLAN核心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效益,这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

更多内容请参考中国无线门户
http://www.anywlan.com

阅读全文

与络统计结果无线网是网络投资的主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486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346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471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345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956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185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926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181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599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837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579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890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598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374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427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073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249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371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933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