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颍的读音是什么
颍:yǐng
〔~河〕水名,源于中国河南省,流经安徽省入淮河。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满意请采纳,谢谢。
Ⅱ “颍”字怎么读
“颍”字的拼音是: yǐng
基本释义:颍河,水名,在河南中部,向东南流入安徽的淮河。
"颍"的笔画顺序:撇、竖弯钩、竖钩、横撇/横钩、撇、点、横、撇、竖、横折、撇、点。
相关组词:
1、颍上田[yǐng shàng tián]
借指归隐之处。
2、杭颍[háng yǐng]
杭州和颍州的并称。
3、颍滨翁[yǐng bīn wēng]
指苏辙。
4、颍水洗耳[yǐng shuǐxǐěr]
相传尧访贤禅让天下,在箕山附近访得许由,尧让其治天下,许由以为是一种羞辱而不肯接受,遁耕于箕山之下。
5、颍川四长[yǐng chuān sì cháng]
指东汉、荀淑、韩韶、陈寔、锺皓四县令。
Ⅲ 颍 怎么读
颍,Yǐng ,形声。从水,顷声。本义:河名。现在只用于地名。颍水,颍上。
Ⅳ “颍”怎么读颍
Yǐng
<名>
形声。从水,顷声。
本义:河名。颍河,淮河最大的支流。
1、同本义
[Yin
River]
颍,颍水,出颍川阳城乾山东入淮。——《说文》
发源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县,至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流入淮河。
2、姓
Ⅳ 颖和颍的区别是什么
颖和颍的拼音都是yǐng,两者的区别在于含义不同。具体如下:
1、颖的意思
(1)稻、麦等禾谷子实带芒的外壳。
(2)锥子杆儿前端固定针的金属环。也指某些小而细长东西的尖端。
(3)聪明。
2、颍的意思
(1)指河名,如颍河、颍水。
(2)可作为姓。
(3)指地名,如颍地。
颖的常用组词有:聪颖、新颖、颖悟、颖慧、颖异、发颖、潜颖、脱颖、楮颖、才颖、临颖、机颖、颖耀、嘉颖。
1、聪颖[ cōng yǐng ]:有智慧,悟性好;觉悟高,天资聪慧,非常聪明。
2、新颖[ xīn yǐng ]:指植物刚生的小芽。比喻新鲜、别致,有创新感。
3、颖悟[ yǐng wù ]:理解力强;聪明(多指少年)。
颍的常用组词有:颍川、杭颍、颍谷、颍客、颍阳、坡颍、箕颍、颍滨、伊颍、饮颍、柴颍、梁颍、颍滨翁。
1、颍川[ yǐng chuān ]:汉将灌夫的代称;汉黄霸的代称;汉荀淑家子弟的代称;郡名。
2、杭颍[ háng yǐng ]:杭州和颍州的并称。
3、颍阳[ yǐng yáng ]:颍水之北。传说古高士巢父、许由隐居于此,后因以借指巢许。
Ⅵ 颍这个字怎么读音
颍这个字怎么读音
颍拼音
[yǐng]
[释义]:〔~河〕水名,源于中国河南省,流经安徽省入淮河。
Ⅶ 颍州怎么读
yǐng zhōu。
颍州是一座千年古城,现在颍州区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是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县级新区。
颍州古城,始建于秦汉时期,历经数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目前在阜城北关0.7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古时的中轴街道旧貌依然,历史建筑比比皆是。
(7)颍怎么读扩展阅读:
西周初年,康王姬钊封功臣陈满后裔(妫姓)于此建胡国,鲁定公十五年(前495年),楚灭胡,地属楚,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府,阜阳县直隶安徽省。
1971年,阜阳县隶属阜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阜阳地区革命委员会为阜阳行政专员公署。阜阳县隶属阜阳行政专员公署,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颍州区设立。
颍州区地势平坦开阔、河流纵横,东清河、中清河、西清河等内城河贯穿城区流入颍河,史称“三清贯颍”。境内有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湿地保护区──颍州西湖,文峰塔、奎星楼、刘公祠、白蟹泉等古迹。
颍州是“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健身球之乡”,是08年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邓琳琳的家乡。颍州是最佳的宜居城市,淮河、颍河、泉河等河流纵横交织,“三清贯颍”,凸显了颍州滨水园林城市的风韵。
颍州风景名胜众多,有巍巍耸立的文峰塔,有可摘星辰的奎星阁,有佛香四溢的资福寺,有青烟缭绕的刘公祠,有风光旖旎的颍州西湖,曾令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苏轼流连忘返。
Ⅷ 颍怎么读
yǐng。常做姓氏、地名等。引申含义为颍水,出颍州阳城乾山东入淮。颍河,淮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县,至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流入淮河。相传,郑庄公安置其母的地方。《东周列国志》第四回:庄公抚段之尸,大哭一场,曰:“痴儿何至如此!”遂简其行装,姜氏所寄之书尚在。将太叔回书,总作一封,使人驰至郑国,教祭足呈与姜氏观看。即命将姜氏送去颍地安置,遗以誓言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姜氏见了二书,羞惭无措,自家亦无颜与庄公相见,即时离了宫门,出居颍地。
相关词语:箕颍、颍客、饮颍、颍阳、伊颍、梁颍。
1、箕颍:jīyǐng,即箕山和颍水。相传尧时,贤者许由曾隐居箕山之下,颍水之阳。后因以"箕颍"指隐居者或隐居之地。
2、颍客:指隐者。唐理莹《送戴三徵君还谷口旧居》诗:“周王尊渭叟,颍客傲唐尧。”
3、饮颍:yǐnyǐng,意思是指谓蔑视爵禄名位,风操高洁。
4、颍阳:地名。颍阳镇位于登封市最西部。
5、伊颍:意为伊水与颍水的合称,位于河南,亦指两水所流经的地区。唐·韩愈《与崔群书》:“仆无以自全活者,从一官于此,转困穷甚,思自放于伊颍之上,当亦终得之。”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馀年。”
Ⅸ 颍上怎么读
颍上的拼音: yǐng shàng。
颍:声母y,韵母ing,声调:三声
上:声母sh,韵母ang,声调:四声
颍上一般指颍上县。颍上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与颍河交汇处、淮北平原最南端。南临淮河,中跨颍水。东与凤台县接壤;西与阜阳市颍州区、颍东区、阜南县毗邻;南与霍邱县、寿县隔淮河相望;北与利辛县交界。
(9)颍怎么读扩展阅读:
颍上县发展历程: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府留县,民国三年(1914年)分道,属淮泗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废道设行政督察区,区下设县,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划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阜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7年,颍河以北的谢桥、龚集、江口、杨湖、夏桥一带,属共产党新四军领导的阚疃县民主政府。
1948年2月,颍河以南属豫皖苏分局及豫皖苏边区第四分区,成立颍阜县民主政府。
1948年4月,豫皖苏边区第六分区在颍河北岸设颍上县民主政府。
1949年1月6日,颍上县解放,恢复旧建置,成立颍上县民主政府。
1949年3月,成立中共颍上县委、颍上县民主政府,同年4月21日,划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员公署。同年10月,颍上县民主政府改称颍上县政府。1950年8月,改称颍上县人民政府。
1952年4月12日,皖南、皖北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阜阳仍为专员公署,辖颍上县。
1954年7月,成立颍上县人民委员会。
1968年8月,“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颍上县革命委员会。
Ⅹ 颖怎么读
yǐng。形声字,最早见于《说文》小篆。其本义是禾穗的尖端。长在植物尖端的一般都是嫩芽,所以“颖”引申指草木的嫩芽。引申泛指物体的尖端。康熙字典记载:《唐韵》余顷切。《集韵》《韵会》《正韵》庾顷切。并音颍。《玉篇》:禾末也。《诗·大雅》:实颖实栗。傅:颖,垂颖也。疏:是禾穗之挺,言其穗重而颖垂也。《书序》:唐叔得禾,异亩同颖。傅:颖,穗也。禾各生一茎,而合为一穗。又镮也。《礼·少仪》:刀却刃授颖。又锥芒也。《史记·平原君传》:如锥之处囊中,乃颖脱而出。又警枕也。《礼·少议》:颖杖琴瑟。注:颖,警枕也。疏:颖是颖发之义,故为警枕。《释文》:颖,京领反。又《韵会》:笔头也。韩愈有《毛颖传》。又《正字通》:士才能拔类者亦曰颖。陆机《文赋》:拔尤取颖。又姓。《左传·隐元年》:颖考叔为颍谷封人。后遂以为氏。《急就篇》亦作颍。按颖当依《说文》隶禾部,《字汇》《正字通》讹入页部,今改正。
相关词语:聪颖、新颖、颖悟、颖异、颖慧、嘉颖、才颖、楮颖、内颖、禾颖、颖脱、颖脱而出、颖悟绝伦、颖悟绝人、管城毛颖、囊中颖、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