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线网络 > 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

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5-03 14:49:21

1. (宁静致远)这词的含义是什么

宁静致远)这词的含义是:
宁静致远
此句出自诸葛亮的《戒子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澹泊就不能明晰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
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经时济世,可悲地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却哪里来得及!

2.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什么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恬静寡欲才能明确志向,排除外来干扰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这句话出自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句话的原文应为“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于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诫子书》。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3. 宁静致远的意思和出处

意思是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出处

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道家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诫子书》也宁静致远·张铭篆刻有引用。

宁静致远: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

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道士葛洪曰:“无为自化,清静自在”。宁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恬和、安宁,如一泓秋水,映着明月。

《淮南子:主术训》片段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是故非澹泊(同: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炼丹家刘安着作《淮南子:主术训》片段

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是故非澹泊(同:淡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诫子书》片段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他儿子的要求。

词意:心里如果有杂念,就不能达到成功的境界。想要成功就要心无旁骛的专心做一件事情。

(3)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生活就是一出戏,每个人都扮演一个角色,社会的惯性观念要求扮演者的行为举止应和角色相符,否则就会遭到排斥或者讥笑。于是,作为扮演者的我们便只好努力地去迎合剧情、取悦别人,希望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却唯独忘记了自己的内心。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却全不在意。

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淡泊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能够淡泊的人会视身外之物为草芥,并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保持一种平衡。淡泊,不是无所作为,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以纯净的心灵面对人生,以从容的心境品尝荣誉。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居里夫人才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淡泊人生并非消极人生,而是自知、自重,既有理想又不好高骛远,既有追求又不过分奢望。淡泊似高山流水,若出水芙蓉。古往今来多少名士终其一生心中都在向往或是操守着淡泊的心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算得上是个淡泊者;“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凭着淡泊,颜回成了千古安贫乐道的典范。

淡泊是人生的一种坦然,坦然面对生命中的得失;淡泊是人生的一种豁达,豁达对待人生中的进退;淡泊是对生命的一种珍惜,珍惜眼前而不好高骛远。淡泊可以使你真正地享受人生,让你在努力中体验欢乐,在淡泊中充实自己。拥有淡泊的人是幸福的,淡泊使人心更加宁静,更加自由,没有羁绊。

淡泊是不慕名利,远离喧嚣和纠缠,走向超越。淡泊是在遭受挫折时仍有与花相悦的从容,淡泊是别人都忙于趋名逐利时你仍然保持恬静。

淡泊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守住一份简朴,不再显山露水;认识生命的无常,时刻保持一种既不留恋过去,又不期待未来的心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走一程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其实幸福离你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淡泊人生,并非消极逃避,也非看破红尘,甘于沉沦。

4. 宁静致远的寓意是什么

宁静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淡泊宁静是明志致远。必要条件,而明治制原则是淡泊宁静的最终目标。是出自诸葛亮的言论,完整的是附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简单的说,一个人心情不安静下来,就不能提高思想觉悟。不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就不能提高道德情操。与当前拜金主义,利欲主义是成鲜明对比的。。

5. 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

宁静致远

读音:níng jìng zhì yuǎn

释义: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 有所作为。

出处:《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造句:他待人谦恭谨慎,学习孜孜不倦,生活简单朴素,有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和严谨自律的道德品质。

(5)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近义词:高风亮节

读音:gāo fēng liàng jié

释义: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译文:我认为陶渊明的高风亮节,本来就已经无愧于商山四皓了,还那样仰慕他们,尤其向往他们喜欢贤才崇尚友谊的情状。

造句:纵观历史,竹子高风亮节,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崇敬,但历代文人墨客写竹、画竹者众多,却从来没有哪位作家、画家把竹根艺术盆景填入他们的大作。

6. 天道酬勤,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

天道酬勤,宁静致远的意思是上天会按照每个人付出的勤奋,给予相应的酬劳。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将来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收获。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宁静致远出处:

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道家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

宁静致远: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

(6)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天道酬勤典故

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

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火,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

八卦中干卦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载物。然后从对干坤两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

7. “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

宁静致远 [ níng jìng zhì yuǎn ] :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远大的目标。

出处: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道家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

1、诸葛亮 《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2、道士葛洪曰:“无为自化,清静自在”。宁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恬和、安宁,如一泓秋水,映着明月。

(7)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近义词

高风亮节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也说高风峻节。形容人品格高尚,有坚贞的节操。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心也。”

出 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心也。”

例 句

但就是这么一个,也可以让我们见到千千万万革命母亲的~。

8. 宁静致远啥意思

宁静致远
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níng jìng zhì yuǎn,意思是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 有所作为。

9. 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

意思一个人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出处:《诫子书》【作者】诸葛亮【朝代】三国时期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白话释义: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整体赏析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

10. “宁静而致远”是什么意思

宁静而致远的意思等同于宁静致远。

宁静致远,读音níng jìng zhì yuǎn,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宁静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宁静无以致远。”译文:只有内心平静,才能有所作为。

宁静致远的用法示例如下:

(1)外面红尘滚滚,我自风清月朗;他人忙于应酬,我只宁静致远。

(2)高老师常用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为自己言行的准则。

(10)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宁静致远的关联词汇:淡泊明志、厚积薄发。

(1)淡泊明志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àn bó míng zhì,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只有内心平静,才能有所作为。

(2)厚积薄发,粮食要囤积充分,以备不时之需,每次取的时候要少取避免浪费。后来被解读成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出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译文:大量的看书,多多阅读,了解事物才能少量的慢慢的拿出来,厚积薄发。

阅读全文

与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529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379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610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383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1096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235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1070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218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730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966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623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1029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642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426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466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116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292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512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974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