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线网络 > 蒹葭怎么读

蒹葭怎么读

发布时间:2022-05-06 23:16:13

㈠ “蒹葭”怎么读

  1. 读音:(jiān jiā)

  2. 本意: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芦苇。

  3. 简介:《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来源于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汉族民谣。全诗三章,每章八句。 《蒹葭》这首诗出自《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对于此诗所表达的主题历代皆有争议。《毛诗正义》认为是讥刺秦襄公不修礼仪;今人高亨认为是恋者情歌;《那些年,我们读错的诗经》则认为此诗是秦穆公求贤士,伊人指大周功臣姜太公。《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4. 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eí)。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㈡ 蒹葭念什么

蒹葭念:jiān jiā。

蒹葭:特定生长周期的荻与芦。蒹:没长穗的荻。葭:初生的芦苇。

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韩诗外传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攀由鸿鹄,倚是蒹葭。” 清 李渔 意中缘·悟诈:“我虽是蒹葭,现开着玉树花,难道他乌纱就没个穷葛瓜。”参见“ 蒹葭玉树 ”。2.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 胡惠生 题亚子分湖归隐图诗:“无限蒹葭意,殷勤对此图。”

㈢ 蒹葭念什么字

蒹葭拼音:[jiān jiā]
文献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
引证解释
1.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JIAN。亦常用作谦词。韩诗外传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攀由鸿鹄,倚是蒹葭。” 清 李渔 意中缘·悟诈:“我虽是蒹葭,现开着玉树花,难道他乌纱就没个穷葛瓜。”参见“ 蒹葭玉树 ”。2.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 胡惠生 题亚子分湖归隐图诗:“无限蒹葭意,殷勤对此图。”

㈣ 《蒹葭》全文怎么读,要注音版

蒹葭(jiān jiā)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
)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
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zhǐ)。

㈤ 蒹葭怎么读

[jiān jiā] 。

葭:声母j 韵母ia声调第一声。

蒹:声母j 韵母ian声调第一声。

出自《国风·秦风·蒹葭》,是《诗经》中的一篇。

作品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释意: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5)蒹葭怎么读扩展阅读

赏析: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

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

㈥ 蒹葭这个字怎么读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qī qī),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㈦ 蒹葭两个字怎么念什么意思出处在什么地方

“蒹葭”这两个字的读音为: [jiān jiā] 。

“蒹葭”的意思: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芦苇。

“蒹葭”出处: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国风·秦风·蒹葭》。

原文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译文: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7)蒹葭怎么读扩展阅读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诗中“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

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只知道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河水的另外一边。

从下文看,这不是一个确定性的存在,诗人根本就不明伊人的居处,还是伊人像“东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的“南国佳人”。把“溯洄”“溯游”理解成逆流而上和顺流而下或者沿着弯曲的水道和沿着直流的水道,都不会影响到对诗意的理解。

㈧ 蒹葭怎么读拼音

【词语】 蒹葭
【全拼】: 【jiān jiā 】
【释义】: 《诗·秦风》篇名。一般认为是一首情诗,写对“伊人”反复追求而终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忧伤。诗的意境优美深长,有“一唱三叹”的情致。
【例句】
1、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2、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㈨ 蒹葭怎么读

蒹葭的读音为jiān jiā。

蒹葭出自《诗经》中的《国风·秦风·蒹葭》,指初生的芦苇,可喻指柔弱微贱之人,也可比喻思慕的人。

原文选段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白话译文: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9)蒹葭怎么读扩展阅读

与“蒹葭”有关的四字成语读音及释义:

1、兼葭秋水

读音:jiān jiā qiū shuǐ。

释义:比喻思慕的人。兼,同“蒹”。

2、蒹葭倚玉

读音:jiān jiā yǐ yù。

释义:

①比喻两个品貌极为悬殊的人在一起,显得很不协调。

②比喻地位卑微的人依附高贵的人。亦作“蒹葭倚玉树”、“蒹葭玉树”。

㈩ 《蒹葭》这首诗怎么读能否标注上拼音

蒹葭(jiān jiā)苍苍
白露霜 所谓伊水 溯(sù
)洄(huí)道阻且;溯游宛
水央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水湄(méi) 溯洄
道阻且跻(jī);溯游宛水坻(
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
水涘(sì) 溯洄道阻且右;溯游
宛水沚(zhǐ)

阅读全文

与蒹葭怎么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529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379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609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383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1095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235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1069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218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730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966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622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1028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642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426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465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116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292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512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974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008